《论语十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情境默写(教师卷).doc_第1页
《论语十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情境默写(教师卷).doc_第2页
《论语十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情境默写(教师卷).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十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情境默写1、论语为政中“_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2018年全国1卷))。2.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样也是智慧的。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曾子每天“三省吾身”的内容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论语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两句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时,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8.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9、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0、十则中,含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意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句话说明品德高尚的人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11孔子认为,聪明人应具备“_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12选文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_任重而道远_。“重”表现在_“_仁以为己任_”_,“远”表现在_“死而后已”。13、孔子认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14论语十则中,孔子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评论孔文子。15、孔子赞叹颜回“贤哉”的原因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16、论语中表明人的志向是不可随意改变的名句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经受磨难的目的是:“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8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过:“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一番磨练。19、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人要承担重大的使命,就要能经受一系列的磨难,其中经受痛苦与劳累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20、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以“.人恒过,然后能改”两句强调人们都会犯错误,但要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久而久之就能找到正确的方法。2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先强调人要经历各种困苦磨练,后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一旦“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家就必定灭亡的论断。22、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22、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作者为证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列举了舜和傅说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是“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B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C床:古代的坐具。 D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肃穆之意。23【答案】D。【解析】皇帝的庙号。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D.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24、A(不是中午12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2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弹劾”是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B“经略”是指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C“世荫”是指在封建时代,子子孙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而世袭官职。D“屯田”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官屯与民屯之分,以官屯为主。25.D(“屯田”有军屯与民屯之分,以军屯为主。)2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B“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C“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D“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