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文的魅力[精品资料]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1/3/c3ddb32c-a152-4da2-a001-14fac813a948/c3ddb32c-a152-4da2-a001-14fac813a9481.gif)
![檄文的魅力[精品资料]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1/3/c3ddb32c-a152-4da2-a001-14fac813a948/c3ddb32c-a152-4da2-a001-14fac813a9482.gif)
![檄文的魅力[精品资料]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1/3/c3ddb32c-a152-4da2-a001-14fac813a948/c3ddb32c-a152-4da2-a001-14fac813a9483.gif)
![檄文的魅力[精品资料]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1/3/c3ddb32c-a152-4da2-a001-14fac813a948/c3ddb32c-a152-4da2-a001-14fac813a9484.gif)
![檄文的魅力[精品资料]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1/3/c3ddb32c-a152-4da2-a001-14fac813a948/c3ddb32c-a152-4da2-a001-14fac813a948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檄文的魅力 -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檄,本指书写公文的木简。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檄文的产生是古代战争的结果,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象征。檄文类似于现在的征军入伍的公告或是战争告捷的公告,而在古代更多是为了通过宣扬己方的善德和正义性,揭露陈述对方的罪恶,最终达 到抢占舆论先机、实施政治攻心、凝聚军心士气的效果。 檄,最初的表达形式是口头传授,奴隶社会初期社会还未开化,文学尚未形成一定的系统,纸张、帛等记录的工具尚未发明,正是在这种前提下产生了出兵作战时的 “ 口头檄 ” 。而檄文真正可考源于西周,刘勰的文心雕龙说:“ 至周穆西征,祭公谋父称 古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 ,即檄之本源也。 ” 作者认为产生这一文种的根本原因是君主政治权力的集中与加强,虽然表面上看檄文是军事作战的需要,但究其根本却是统治权力巩固与扩大的要求。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为了给战争一个可信的说法、 可靠的理由,从而为己正名,所以统治者选择了这样一种文体。可以说檄文是军事的必备因素,更是政治的一枚棋子。 那么,檄文这枚棋子究竟发挥了多大的魅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 政治魅力 古人通过檄文传达出军事思想,它们或者是激扬人心的,或者是宣告胜利的,或者是晓谕他国宣告主权的,正是这种积极主动的 “ 防守 ” ,使得檄文发挥了一定的政治魅力,保证了政权的稳固。 公元 74 年,东汉重新设立西域都护,耿恭被任命为戊己校尉。耿恭没有用强,而是 “ 移檄乌孙,示汉威德 ” ,最终使乌孙国对 汉室臣服。东汉初期,山东张步兄弟各拥强兵占据齐地,其他农民起义军也活动在青、徐一带,各自独霸一方,对汉政权造成威胁。光武帝任命伏隆平定齐地,伏隆仅仅用200 字的檄文便招抚了青、徐一带的起义农民。由以上两个例子不难看出檄文的政治魅力,正所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看似只有文字,但不动用一兵一卒,就能保卫国家的安定,值得我们后人借鉴。 军事魅力 古人的军事谋略可谓深不可测、妙不可言,就连针对军事而产生的檄文这一文种都充斥着军事智慧,展现了它的军事魅力。我们可以把檄文的军事影响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 由上而下地传达军事思想,晓谕众人;二是向百姓及将士们宣传,或打动其参军参战,或鼓舞其士气,激发战士的作战潜力;三是声讨敌方,使我方成为有理由参战的正义一方,从而赢得舆论支持,在百姓中形成凝聚力。 1.晓谕众人 夏、商、周都有出征之前晓谕众人,显示军威的誓词。这可以从尚书之甘誓汤誓牧誓得到证明。这些誓词之所以字句简洁,只三言两语就指明征伐,是由当时无成熟文字,书写条件差造成的。到了汉代,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先叙述汉政权平定国内及边疆少数民族侵扰的史实,宣扬了汉朝的赫赫声威 。接着叙述汉朝加强与西南地区联系的政策与措施,并着重论述在实行措施时所犯的错误,及由此引起的巴蜀百姓的误解、不满、骚乱。最后指明发布该檄文的直接目的是 “ 晓谕百姓,以发卒之事 ” , “ 使咸知陛下之意,惟无忽也 ” 。由此可见,檄文可以是军事战争先行令,它暗示了战争的先兆,惊醒了百姓和士兵,同时也向敌人吹响了宣战的号角。 2.军事宣传 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得民心,檄文正好能够内外兼收,笼络未参战百姓的心并且号召参战将士激流勇进。三国时期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写道: “ 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书 到,荆州便勒见兵,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州郡各整戎马,罗落境界,举师扬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无有所问。广宣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逼之难。如律令。 ” 檄文的结尾恰到好处地赢得了民心,不仅在气势上充满斗志,而且奖励措施丰厚诱人,受奖励者还能扬名于天下,这样的一篇檄文在宣传上可谓是做足了工夫。 3.声讨敌方 古代军事家作战讲求有理有据,左传中齐桓公征讨楚国,诘问苞茅之阙时,就硬是把原本的私人恩怨说成了堂堂正正的作战理由。齐桓公本来是因为私人的恩怨出兵侵略蔡国,顺便讨伐楚国,原本就是非正义战争,毫无正当理由,就是古人说的 “ 曲师 ” 。管仲为齐国出兵,找了三条理由:一是齐国的先君姜太公得到周天子的授权,可以征讨周王朝分封的侯爵;二是齐国的先君姜太公得到周天子划定的征讨范围,具体到东、西、南、北的地点;三是楚国没有按时履行进贡苞茅的义务,以致周天子昭王南征失事。这样的一篇檄文不仅给齐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形象,成为战争中正义的一方,而且还在百姓心中树立了高大的形象,凝聚了百姓的力量。 文学艺术魅力 作 为具有众多影响力的檄文是逐渐确立其地位的,檄文的壮大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的。檄文在正史的艺文传或文学作品中很少被收录,这是因为古人所重视的是文章的教化作用,而檄文既没有教化作用又不在古人所推崇的 “ 经、史、子、集 ” 四部之列,而且有教唆民众造反的意味,以至人们虽然一直在用这种文体,但或多或少都对它有些淡漠。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西汉隗嚣的隗嚣移檄告郡国、东汉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三国时钟会的钟会移檄蜀将吏士民、晋朝桓温的桓温檄胡文并列为 “ 四大檄文 ” ,再加上唐代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这些檄文 都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文学艺术的魅力也随着朝代的更替日趋生动形象、感情充沛、感召力强。这正是文学艺术的魅力赋予檄文血与肉,使其一下子变活了。 1.渲染气势 檄文大都为人们呈现出一派气势磅礴、雄伟壮丽、极富感召力的画面,它通过对环境的渲染,对气势的烘托,增加了局势的紧张感,同时将读者的情绪调动起来,正所谓扣人心弦。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中 “ 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胡骑千军,奋中黄、育、获之士,聘良弓劲弩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 雷霆虎步,并集虏庭,若举炎火以燕飞蓬,覆沧海以沃熛炭,有何不灭者哉 ” !作者用一气呵成的文笔,使文章有了吞云吐雾之势,为美誉袁军兵力强盛,贬斥曹军乌合之众做了充分的铺垫与渲染。雷霆万钧之势的檄文振奋人心,读罢感慨万千,可以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征讨者。文字之大气、艺术修养之深厚,是檄文的文学艺术魅力所在。 2.善用修辞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作者往往会加入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表达能力更强,语言更形象具体,从而使文章的感情基调更深。檄文属于公文文种,一般意义上的公文以简洁著称,强调用简单的话语表 达更为清楚的事实。最初的檄文受到书写条件的限制,确实 “ 简短精要 ” ,但檄文的内容、功用决定了它与其他公文不同,檄文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在檄文的创作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再拿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来说明,这篇文章充分运用对比烘托、夸张的手法,一方面赞颂袁绍的恩德功勋,另一方面历数曹操把持朝政、残害忠良、败法乱纪、挖坟掘墓的种种罪恶,对其挞伐,可谓淋漓尽致、穷形尽相。为了更加增强文章的感召力和说服力,作者常常直接引用古辞,并加以改造利用成为 “ 语典 ” ,或者引用事例,通过讲故事的 “ 事典 ” 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如孔休先谕众檄一文中: “ 夫休否相乘,道无恒泰,狂狡肆逆,明哲是殛。故小白有一匡之勋,重耳有翼戴之德。 ” 用 “ 小白 ”(齐桓公)和 “ 重耳 ” (晋文公)的故事来说明物极必反,“ 休否相乘 ” 的道理。檄文是有着特定实用目的的公文,本是“ 奉辞伐罪 ” ,其为军事活动服务的属性贯穿始终。檄文要给看到或听到的军民以较深的印象,而骈体无疑具有这方面的长处,即 “ 便于宣读 ” 。如东汉隗嚣的移檄告郡国,檄文声讨王莽 “ 慢侮天地,悖道逆理。鸩杀孝平皇帝,篡夺其位。矫托天命,伪作符书,欺惑众庶,震怒上帝 ” 。北朝杜弼檄梁文中的 “ 距此则作 气不足,攻彼则为势有余 ” , “ 呼之则反速而衅小,不征则叛迟而祸大 ” , “ 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横使江淮士子,荆扬人物,死亡矢石之下,夭折露雾之中 ” , “ 以此赴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陷 ” ?这些例子对仗工整,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军民的理解,展现了骈体的文学魅力。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檄文从萌芽、形成、成熟、鼎盛,再到最终的衰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正是这个发展的过程逐渐催生了檄文的魅力。檄文在漫长的历史中发挥了它的政治魅力、军事魅力以及文学艺术魅力,正因为如此,才使檄文成为了我国古代宝贵的公文文种,也成为我国古代散文中一颗绚丽的瑰宝。 阅读相关文档 :孔子与商丘 淮阳泥泥狗和始祖图腾文化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九鼎源流考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管理制度研究综述 编制外用工党建工作的创新与思考 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管理 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合理利用及绩效管理 浅谈如何做好内控体系建设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在培育农产品品牌中的应用 试论“ 营改增 ”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影子银行影响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实证检验 企业集团内部 绩效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直拉单晶硅的工艺流程
- 如何精心制作化学平衡原理课件2
- 医疗高值低值耗材管理体系构建
- 高级审计师考试关键数据分析与试题及答案
- 无人机飞行风险与管控方法试题及答案
- 高级审计师的市场定位试题及答案
- 医学影像诊断总论
- 2025年运输代理服务合作协议书
- 大卖家亚马逊运营精要
- 消防节能技术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入团考试一览无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养老护理员》考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 公司档案及文件管理制度
- 2025年四川筠连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贵州遵义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低压电工证(复审)考试笔试试题(300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行业运行态势及未来趋势研究报告
- 文言常识测试题及答案
- 14.第十四周 绷紧“防震弦”奏响“安全曲”
- 2025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梳理与归纳
- 滚筒式柑橘分选机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