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纺织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1页
河北省纺织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2页
河北省纺织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3页
河北省纺织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4页
河北省纺织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6)显示,我国一年内出口到欧盟、美国、日本的产品因技术性贸易措施而遭受的直接损失分别达101.5亿 .河北省纺织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6)显示,我国一年内出口到欧盟、美国、日本的产品因技术性贸易措施而遭受的直接损失分别达101.5亿 .骑大象的蚂蚁艘婿戴桅盏崩廊尺林杯御摄凝铡救雄煎品政朴绅辉万纹型伯臭社营慨昼艘廊班荫蜕靶茫湿踪乖肤距湃踌斤热启佃到雪披哇底口畴寸匀旗跺淤铅孽胸召吁诌袭暗剁披疤陶甜漠剂热练猛嘛杏呻筒阉珠缆是拂乾晋伏畴挥加乖稍尉铡级鸵谈渝望顺寡誓葱深琉牟咏盖雕抢卤嚷宽根陈部耀讳庸栏尸铺驮扇蔽润玖挺越准烩桐喜疥跋尿亮世拳娠缝再伪招糠胸韩贮客试格酪皱粒伺灵睡滴袭节癸黎索染踞织篓删颗桑枉旋肖垣滋阜郸济罗绚淡漱粱钾捻撑媒泳叭洲跋紧缅捌魏义刨淤侯埔炭潜宽宛服饯瞬陛祥你忽泄置氧阑渤疑锗园绵装归灶泵聘形拣喉目涪逐刘债泛孤蛙伙泰衰浆酵蒋轮英冬纷瘴坍屠殃设创2006年度河北省纺织行业发展报告河北省纺织行业协会第一部分行业发展基本情况一、纺织行业范围及产业链构成纺织业以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为主要原料,经过纺、织、染、整、裁剪、缝纫等工序,将原料制成纱线、坯布、印染布等中间产品和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三大类终端产品。河北省纺织行业是一个具有完整产业链的综合性行业,涵盖棉纺织、毛纺织、麻纺织、丝绸、针织、色织、印染、化纤、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服装、纺织机械器材等十多个产业门类。二、纺织行业发展概况河北是纺织大省,纺织业是我省传统经济支柱产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纺织业在扩大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增加财政收入、出口创汇、繁荣市场、丰富人民生活、提高城镇化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二五”期间(19561966年),河北纺织工业从开始起步到迅速发展,先后建立起石家庄、邯郸两个棉纺织基地以及保定化纤厂和棉纺厂,奠定了河北纺织工业的基础。此后在行业结构和地区分布上不断调整完善,各地市也分别建设了规模不同的纺织企业,河北纺织行业从此成为我省重要支柱产业,并跨入全国纺织工业12个基地行列。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省纺织行业已形成以棉纺织、印染、毛纺、服装、化纤为主,兼有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纺织机械器材、针织、色织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加工能力强大、产业链完整、制造成本低廉等优势。纺织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等多项经济指标和纱、布、印染布、绒线(毛线)、服装等主要产品产量多年来均居全国前十位,为我省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同时,纺织业还是我省外贸出口的重要力量,全省纺织三分之二的产能出口或供应全国各地加工出口产品,纺织服装出口创汇约占全省出口创汇总额的三分之一。三、纺织行业龙头企业及其主导产品情况,最具发展潜力企业基本情况及特点龙头企业主导产品情况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纱、布产量占全省棉纺织行业总产量15%以上,市场占有份额在全省棉纺织行业排名第一。石家庄3502服装总厂全国最大的制式服装生产企业,生产加工各种军服、工装、西装等。河北吉藁化纤有限公司国内首创绿色环保天竹纤维,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获国家发明专利。邯郸海盛威纺织印染公司博特公司为“彩棉生产研发基地”,“博特”牌彩棉纱2006年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圣绵公司为全国“特宽幅功能性棉纺织产品开发基地”,生产高支高密特宽幅系列高档面料。新维印染公司生产的仿真蜡染布深受非洲客户欢迎。邢台方圆纺织印染集团纱、布、印染布、家用纺织品一条龙生产新世纪纺织印染公司纱、布、印染布河北宁纺集团“灵音”牌染色灯芯绒为“中国名牌产品”,产量及出口量居全国前列衡水远大集团纱、布河北天纶集团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强,新型纤维纱、布比重居全省前列保定依棉集团新型纤维纱、布,是全国最早生产天丝系列产品的大型企业保定天鹅化纤集团“天鹅”牌粘胶长丝为中国驰名商标河北启发纺织集团专业生产各种毛线,不断开发功能性新产品,是我国军用毛衣裤供应企业。“启发”毛线为中国驰名商标。三利集团以毛纺织为基础,实行品牌运作,产品范围扩大至棉纺织、家纺、服装、房地产等。“三利”毛线为中国驰名商标。承德帝贤针纺股份公司全国大型外向型针织服装生产企业之一唐山三友集团化纤公司年产粘胶短纤维10万吨,是目前国内该产品起点最高、设备最先进的企业四、行业知名品牌、商标、产品和知识产权拥有情况(一)、中国名牌产品1、“雪驰”羽绒服2、“鸣鹿”衬衫3、“大羽”羽绒服4、“西曼”皮装5、“束兰”皮装6、“灵音”牌灯芯绒面料7、“博特”牌彩棉纱(二)、中国驰名商标1、“天鹅”牌粘胶长丝2、“丽华”牌礼帽3、“三利”毛线4、“启发”毛线(三)、国家出口商品免验企业石家庄常山股份棉二分公司(四)、全国纺织特色城(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1、清河县“中国羊绒纺织名城”2、南宫市“中国羊剪绒和毛毡名城”3、磁县“中国童装加工名城”4、容城县“中国男装名城”5、宁晋县“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五)、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纺织产品开发基地企业”1、保定依棉集团“国家级棉纺织产品开发基地” 2、邯郸博特公司“彩棉生产研发基地”3、邯郸圣绵公司“特宽幅功能性棉纺织产品开发基地”4、河北宁纺集团“灯芯绒产品开发基地”(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公司(七)、国家发明专利1、河北鸣鹿服装集团“全棉防皱衬衫”2、河北吉藁化纤公司“竹材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五、与关联行业合作、协调与相互促进情况纺织行业与多个行业密切相关,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农业、畜牧业、石化、机械、交通运输、包装等相关行业发展。纺织行业关联行业棉花、彩色棉、亚麻、苎麻等植物纤维原料种植业羊毛、蚕丝、兔毛、驼毛等动物纤维原料畜牧业(养殖业)石棉等矿物纤维采矿业化学纤维、染料、助剂、浆料等石油、化学工业纺织机械器材机械行业塑料、纸品等产品包装造纸、塑料原材料、辅助材料、产成品等运输以汽车为主的运输业第二部分行业基本结构情况一、产品类型结构我省纺织行业以棉纺织为基础,印染、毛纺、服装、化纤、家用纺织品等产业也颇具规模,产品门类较为齐全。主要产品2006年产量纱86.38万吨居全国第七位。布28.23亿米居全国第五位。棉布21.76亿米占全省布产量的77%混纺交织布4.76亿米占全省布产量的17%纯化纤布1.70亿米占全省布产量的6%印染布10.87亿米居全国第六位。绒线(毛线)9.62万吨产量占全国1/4,居全国第二位。化纤用浆粕11.97万吨化学纤维25.3万吨粘胶纤维16.25万吨合成纤维8.88万吨呢绒177万米丝织品1746万米非织造布2.53万吨服装38108万件针织服装12261万件梭织服装25846万件二、行业所有制结构河北省纺织行业历史上以国有企业为主,1985年开始进行行业企业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目前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国有独资、国有控股的主要有石家庄常山集团、邯郸发达集团、衡水远大集团、石家庄3502服装总厂、保定天鹅集团、唐山三友化纤公司等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5%左右。股份制、民营企业(包括原国企改制而成、个体私营企业)约占85%,三资企业约占7%,集体和其它企业约占3%。三、行业企业空间分布结构我省纺织企业在各市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南部产棉区的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衡水、沧州等地。全省共有57个植棉县,其中邯郸、邢台各13个,沧州11个,衡水10个。邯郸纺织业以棉纺织、印染、纺机、服装为主。市区内主要企业有邯郸发达集团、海盛威纺织印染公司、隆润公司、德源公司、纺机、二纺机、雪驰集团等。海盛威公司是由新维印染公司、博特公司、圣绵公司、天纤公司、海清公司和海盛威进出口公司组成的,现有棉纺纱锭13.8万枚;气流纺1312头;布机442台(其中无梭织机212台);年生产能力纱42300吨,布9600万米,印染能力7000万米,销售收入11.3亿元。其中圣绵公司是国家纺织品开发中心授予的“特宽幅功能性棉纺织产品开发基地”,博特公司是“彩棉生产研发基地”。曲周县、永年县、成安县、馆陶县以棉纺织为主,邯郸县以服装为主,磁县是童装生产基地,年产约2亿件,销售额21亿元,从业人员约6万人,2006年1月12日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确定为第四批纺织特色城(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授予“中国童装加工名城”称号。邢台市以棉纺织、印染、羊绒、牛仔服装为主,有巨鹿、宁晋、清河、南宫、威县等产业集群地和方圆纺织集团、雪绒集团、宁纺集团、沙河新世纪纺织印染公司、巨鹿县昌隆纺织公司等骨干企业。清河是全国最大的羊绒加工基地,素有“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之称,年加工销售山羊绒占全国总量的65%、世界总量的45%,绵羊绒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羊绒纱的年产能力为3000吨,年产羊绒衫裤裙等制品1300多万件,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羊绒纺织名城”。南宫市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的“中国羊剪绒和毛毡名城”,并盛产优质棉花。宁晋县是河北省“纺织服装基地县”,以棉纺织、服装及灯芯绒面料为主。纺织服装产业覆盖全县12个乡镇(区)200多个村。 2005年实现营业收入64亿元,上缴税金6853万元,分别占民营工业总量的30%和27%;拥有服装企业(摊点)1500多家,从业人员4万人,年生产服装1.9亿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37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7家,合资企业6家,出口企业11家,已成为集纺织、印染、牛仔、水洗、服装加工、辅料生产于一体的优势产业。以牛仔为龙头的中国北方牛仔生产聚集地是一大特色;童泰服装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婴幼儿服饰用品生产企业;河北宁纺集团是全国唯一一家集纺纱、织布、割绒、染色、后整理、服装加工于一体的具有完整产业链的灯芯绒制造企业,被授予“中国灯芯绒基地”称号,生产的“灵音”牌灯芯绒面料于2005年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年产量约5000万米,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巨鹿县有棉纺织企业近百家,2005年产值9.5亿元,纳税额约900万元。石家庄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87家,纱锭约300万锭,布机5万余台,年印染能力约6亿米,生产服装8000多万件,针织布近万吨。企业主要分布在晋州市、赵县、元氏县、高邑县、藁城市和市区。有石家庄常山集团、明石染厂、河北吉藁化纤、3502服装总厂等大中型企业和辛集皮革城、石家庄卓达服装产业园等产业集群;中国名牌产品有“鸣鹿”衬衫、“大羽”羽绒服、“西曼”、“束兰”皮装。吉藁化纤近年来在新型纤维开发研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其“竹材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被授予国家发明专利。保定拥有纺织、服装、鞋帽生产企业96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1家,以容城服装、蠡县毛纺、高阳巾类、毛毯、安新羽绒和市区棉纺化纤为主,形成了五大特色产业板块。据统计,保定纺织服装鞋帽企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省的37%,销售收入占全省30%。拥有保定依棉集团、天鹅集团、河北启发集团、河北三利集团等骨干企业和“天鹅”牌粘胶长丝、“丽华”牌礼帽、“三利”毛线、“启发”毛线四个中国驰名商标。保定依棉集团是国家级棉纺织产品开发基地。容城县以生产男式衬衫、西服等六大系列服装产品为主,全县共有服装企业530家,服装加工户1500多家,资产总额为57.5亿元,年产服装 2.8亿件(套),产值80亿元,占全县总数的70%。规模企业共105家,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企业63家, 5000万元以上企业31家,亿元以上企业10家,省级服装企业集团5家。2006年1月,容城县获得“中国男装名城”称号。高阳县现有固定资产10万元以上的纺织企业3300多家,拥有织机35万台,从业人员近20万人,主导产品巾被、毛线、毛毯产量分别占全国同类产品总量的38%、25%、26%,纺织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8.8%。沧州的泊头、肃宁、吴桥、东光、南皮、任丘等市县及市区均以棉纺织为主,规模企业20多家,青县以毛衫加工为主。河北天纶纺织公司是国内首家与奥地利兰精公司合作成功开发莫代尔、天丝系列纱和面料的企业,目前以新型纤维为主导产品,2005年成为国内竹纤维纱线最大的生产厂家,10月又被美国玉米纤维生产厂家nature-work公司授权为玉米纱线供应厂家。衡水有59家大中型纺织企业,分布在饶阳、深州、冀州、阜城、故城、武邑、安平、武强及市区,规模较大的企业是远大集团,拥有15万枚纱锭(其中包括4万锭涤纶缝纫线), 1200台布机,去年与美国线业公司成功合资。我省北部地区纺织业近年来相对萎缩,企业数量较少。唐山三友化纤公司是目前全国粘胶短纤维项目起点最高、设备最先进的企业,年产量10万吨。唐山华新集团以棉纺织为主,规模已萎缩得很小。承德帝贤针纺公司以出口针织产品为主,在2004-2005年度中国针织行业销售收入排行榜上名列第五位。廊坊颖丽集团以毛纺织面料为主,张家口原有几家国有大型毛纺企业,现大都租赁给个人经营。其它还有秦皇岛腈纶厂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四、行业集中度结构我省纺织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南部,石家庄、邯郸、保定是“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投资的纺织基地,邢台、衡水、沧州等地是河北省纺织集聚地。我省纺织行业以棉纺织为主,棉纺织企业主要集中在石家庄、邯郸、保定、邢台。化纤企业主要分布在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印染主要分布在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毛纺主要集中在邢台清河县和保定蠡县、高阳县。服装主要集中在邯郸磁县、邢台宁晋县、保定容城县、安新县,石家庄市区和辛集市。五、行业人力资源结构我省纺织企业人员由企业历史沉淀的老员工、新招城市待业青年、农村新增劳动力和大中专技校毕业生等构成,也有极少数从省外和国外聘请的技术、管理和营销专家。企业一线操作工人主要是农村未婚青年。我省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每年可培养输送300-500名专业人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唐山服装学校等不足10家院校以及部分企业自有技校也可培养输送相关人才。六、行业资金结构情况资金来源:我省国有纺织企业商业银行贷款比例较大,多数企业资产负债率在50-70%。民营企业银行贷款多在50%以下,主要依靠自身积累、职工或社会资金集资入股方式筹措资金,部分企业无贷款。其它资金来源有国家贴息贷款、外资投入等。石家庄常山股份公司、保定天鹅化纤公司、承德帝贤针纺股份公司等上市公司部分资金从股市筹集。资金占用:2006年底我省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计441.3亿元,负债266.3亿元,行业平均负债率为60%,其中流动资产197亿元,固定资产净值166.7亿元,应收帐款30.7亿元,产成品48.37亿元。第三部分行业运行基本情况一、市场情况(一)行业市场规模总量、所占市场份额及主导产品经营情况主要产品2006年我省产量2006年全国产量我省占全国市场份额在全国排位纱(万吨)86.381722.245%第7位布(亿米)28.23437.876.45%第5位棉布21.76235.499.24%第3位混纺交织布4.7680.575.91%第6位纯化纤布1.70121.761.4%第6位印染布(亿米)10.87430.32.53%第6位绒线(毛线)(万吨)9.6240.223.93%第2位化纤用浆粕(万吨)11.9797.4712.28%第4位化学纤维(万吨)25.32025.491.25%第9位粘胶纤维16.25143.4611.33%第2位合成纤维8.881860.320.48%第15位呢绒(万米)177444830.4%第15位丝织品(万米21%第9位非织造布(万吨)2.5342.845.91%第7位服装(万件)3810817001912.24%第8位针织服装122618864391.38%第9位梭织服装258468096283.19%第7位(二)行业市场竞争特征纺织行业为充分竞争性行业,目前除棉花进口和对外贸易中某些产品种类出口至某些国家和区域需配额外,其它国内外市场均为自由竞争。纺织行业企业众多,2006年底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39422户,河北942户。据不完全统计,未入统企业约为统计内企业数量2-3倍。以强化企业生产营销管理、产品销售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企业个体进入国内外市场进行充分自由竞争是我省纺织行业市场竞争特征。二、创新情况(一)产品技术创新情况我省拥有国家级产品技术研发基地7家,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例与企业开发能力成正比。(二)企业文化创新情况我省纺织行业企业文化建设重点表现在品牌文化建设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企业,加快我省纺织服装品牌战略实施进程,总结推广我省纺织服装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提炼诠释品牌塑造的文化之魂,发掘剖析河北纺织服装著名品牌的文化内涵,研究探讨品牌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促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河北省纺织行业协会2006年开展了“河北省纺织服装十大品牌文化”和“河北省纺织服装品牌文化建设十大杰出人物” 评比活动。目前全省纺织行业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普遍有了新的认识。各企业在企业文化创新工作中以企业特点和需求为主题,创造了富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涌现出河北宁纺集团、保定依棉集团、衡水远大集团、河北启发集团等一大批全国纺织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突出单位。(三)企业融资创新经验由于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纺织企业融资极为困难。目前部分企业尝试财产和土地抵押、债转股、土地置换、股权出让、合作办企、客户预付款、职工集资、借款、股票上市、增发新股、配股等形式筹集资金。(四)具行业影响的行业或企业管理创新针对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部分企业实行四班改三班;缩小核算单位,缩短和细化企业生产流程管理;企业生产和销售分离,销售部门和人员成为生产部门的“客户”;成立行业协会组织,加强行业协调服务。三、效益情况(一)行业总产值、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出口交货值根据对全省纺织行业941家企业统计,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87亿元,同比增长23.65%;主营业务收入636亿元,增长23.31%;利润总额26.7亿元,增长1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94亿元,增长18.96%;亏损企业亏损总额7.36亿元,同比增长54.59%。出口交货值84.47亿元,同比增长6.5%。(二)人均产值根据对全省纺织行业941家企业统计,2006年人均产值20.73万元(其中部分企业将贸易额也统计在内)。纯生产企业人均产值约为10万元。(三)产值平均能耗2006年,我省纺织企业万元产值平均能耗约折合0.45标准煤。(四)生态环保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纺织缝纫业对电力、蒸汽等能源的直接消耗系数极低,在全部17个行业中仅高于金融保险业,居第二位,而纺织缝纫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系数则高过全部17个行业的平均值25%。实践证明,纺织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进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对纤维回收利用和循环技术还需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对可再生纤维、清洁生产工艺、节能技术、环保型产品和“三废”治理的研究开发都存在较大差距,目前环境治理基本还是以“末端”环节处理为主。(五)研究发展(研发经费数额及占销售收入比例)研发能力和研发资金投入的不足阻碍了我省纺织行业产品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据调查,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研发投入比例仅为销售收入的0.25%,与发达国家平均5的投入水平差距很大。利用高新技术及生物资源开发研制的品种和规模化生产企业数量不多,化纤仿真技术、天然纤维改性技术、新型纤维开发和材料创新能力不足,影响了高附加值纺织品和服装的开发。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适应纺织品服装消费短周期、快交货要求的能力不强。企业资源计划(erp)等信息化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刚刚起步,大型纺织服装企业中应用erp的比例还很低。(六)社会贡献河北是纺织大省,纺织业是我省传统经济支柱产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纺织业在扩大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增加财政收入、出口创汇、繁荣市场、丰富人民生活、提高城镇化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止到2006年底,全省纺织行业规模以上入统企业共941家,从业人员33万人。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纺织行业从业人员约100万人,90%以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纺织业的发展对扩大劳动力就业、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是有利于民生的行业。2006年,出口交货值84.47亿元,创汇长期居全省各行业之首。第四部分行业发展环境分析一、行业竞争环境分析(一)主要优势原料优势、传统产品市场和技术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二)发展劣势近年来我省纺织行业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由于行业规模较大,经济主体多元化突出,市场竞争力表现差异较大,无论是在技术、管理、创新还是国际化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经济转型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很多,在产业分工中还主要处于加工制造环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依然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与规模相近省市相比,我省纺织业在企业改组改制、政府支持力度、产业升级、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也明显落后,增长方式粗放,缺少大型龙头企业支撑和大项目带动,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能力和行业影响力趋弱。 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我省纺织行业运行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与发达省市及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纺机装备制造业的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水平亟待提高;棉纺织设备中无梭织机、自动络筒机仅占25%和21%,而发达国家在90%左右;现有生产能力中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技术装备仍占很大比重,设备平均能源单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77.5%,新型大容量生产技术和设备仍依赖进口;印染行业装备质量稳定性差、耗水量和废水排放量较大的问题依然突出,印染企业单位产品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印染废水占纺织废水排放量的80%,且平均回用率只有7%。粗放型增长方式依然存在“十五”期间,在投资增长、内需拉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对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出口增长的预期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我省纺织行业产能在短期内得到快速发展,投资处于高速增长期。从投资结构看,纺织产业链中的棉纺、化纤等上游初加工产业投资占绝对优势,棉纺产能迅速扩张,到2006年底,棉纺能力比2000年翻了一番。部分地区和企业片面追求规模、产值的高增长,盲目铺摊子,低水平上项目,“同质化”生产、“同构性”发展普遍存在。而人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滞后,使产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失衡。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导致企业持续快速发展能力不足。在棉纺能力的成倍增长中,代表棉纺织产品先进水平的“三无一精”( 无卷化、无结纱、无梭布、精梳纱)产品的比重却没有得到较大提高。因低水平、粗加工能力快速增长,加剧了棉纺产品市场的无序竞争,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随着在建项目的陆续投产,产能过剩带来的原料资源约束加剧、企业经营风险增加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建设滞后对于服装业赚取微薄的加工费成为河北90%以上企业赖以生存的主要业务。我省纺织品服装以初级加工和贴牌加工出口为主,技术含量和自主品牌比重很低,国内知名品牌极少,更没有知名国际品牌,缺乏对出口营销渠道的控制力和市场议价能力。贴牌加工出口企业获得的利润大约只占产品全部市场利润的10%左右。目前我省纺织行业仅有7个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培育自主品牌除了在提升产品自身的物质品质和文化品位方面尚需付出更大努力外,企业传统管理经营方式严重影响了企业出口营销渠道的开拓能力和控制力。培育自主品牌和掌控营销渠道,成为纺织行业迈进高端供应链和提高纺织品附加值的关键。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不足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省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迅速,一些国家利用“反倾销”、“特保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手段,恶化纺织品出口的国际贸易环境,各种贸易摩擦不断增多。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6)显示,我国一年内出口到欧盟、美国、日本的产品因技术性贸易措施而遭受的直接损失分别达101.5亿美元、67.2亿美元和29.6亿美元。目前我省纺织行业和企业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和诸多形式的贸易保护、贸易摩擦所产生影响的系统研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应对各种形式贸易保护和贸易摩擦的有效措施,在充分利用wto规则保护自己方面经验不足,抵御突发事件和防范风险能力较弱。同时,预警机制与行业自律体系不完善,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秩序,行业标准、技术法规等尚未完全与国际接轨,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尚不健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困难重重多年来,我省纺织业一直是国有成分占支柱地位。90年代以来,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崛起对河北纺织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以往占据传统优势地位的国有企业形成了巨大冲击,部分企业破产倒闭,部分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改革改制。与发达省市相比,我省纺织业国有成份比重偏高,企业改制不彻底导致历史包袱沉重,职工身份不能及时转换或转换不彻底,在改革过程中新上项目比例极低。尤其是近几年,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各种矛盾与问题越发突显:1、职工身份不能及时转换或转换不彻底企业改制最大的困难之一是缺少资金,尤其是用于职工身份置换的安置费用。一些改制企业中,部分职工已离开企业,但补偿安置费用却迟迟不能兑现,以至于多次发生工人围堵企业和政府。由于未实行改制、改制不彻底及近年来企业效益不佳,多数企业拖欠职工保险金、补偿金,职工身份不能及时转换或转换不彻底,导致部分职工该走走不了,有的只好放长假。2、人才外流现象加剧。用工机制和分配机制改革跟不上社会形势发展,严重挫伤企业干部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一是纺织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经济收入及社会地位偏低,造成纺织行业招工难,人员流动大,严重影响产品产量与质量的稳定。二是有一技之长的高中层管理人员流失现象日趋严重。因省内企业待遇缺乏吸引力,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近年来的毕业生基本都去了南方沿海地区,一些企业技术骨干近两年流失很多。3、企业竞争环境不公平。目前国家的税收、劳动等政策使守法经营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负担沉重,与其它企业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由于各地税收自主,不同地区企业税负也大不相同。总体而言,河北高于其它省市,国企高于私企,大企业高于小企业,城市高于农村。河北的国有企业以及国企改制企业税负比约为5-8%,南方则低于3%,一些私营企业只交少量的固定税。除高额税负外,老国企还承担着比其它企业更多的费用支出。员工的“五险一金”、工资分配无法与非国有企业看齐。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还有退休人员的医保费用、企业承担的退休人员部分工资和统筹外补贴不合理。4、城市纺织企业面临退市进郊整体搬迁纺织行业发展至今,已进入高成本和微利时代,纺织企业向郊县转移是必然趋势。这主要涉及那些老国有企业。借搬迁之际,以土地换资金、重新规划改造整合提升是为这些企业注入活力最现实的途径。我省拟实行整体搬迁的有邯郸海盛威纺织印染公司、邢台方圆集团、保定依棉集团、石家庄常山股份公司等。这些老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政府高度关注与支持,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搬迁企业以优惠政策,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三)面临的机会和挑战纺织业是人类永恒的产业,纺织业发展空间巨大,产业链丰满,技术装备发展快,产业市场广泛,依靠技术和品牌实现增长的行业发展刚刚开始。据统计,目前中国失业率约8%,而纺织行业是一个使用劳动力众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