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10游褒禅山记 基础演练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褒禅山亦谓之华山B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C长乐王回深父D有穴窈然解析:C.“父”通“甫”。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B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D于是余有叹焉解析:A.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目,十一。C.古义,以至于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件事。D.古义:对这件事。今义:合用为连词。答案:B3对下列各句中省略成分补充错误的一项是()A有碑仆(于)道 B有志矣,不随以(之)止也C余之力尚足以(之)入 D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解析: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答案:B4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矣A因为而而用来因为B因为 由于 而 来 因为C因为 而 而 因为 因为D因为 而 而 用来 在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以”的一词多义,根据上下文,句“以”可释为“因为”;句“以”可释为“而”,表并列;句“以”可释为“而”,表顺接;句“以”可释为“用来”,表目的;句的“以”解释为“因为、由于”。答案:A5对下列各句中的“其”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其孰能讥之乎?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A/B/C/ D/解析:B.中的“其”是代词,代指物。中的“其”是助词,无实义。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代词,我。答案:B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A其好游者不能穷也B火尚足以明也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解析:C项名词用作动词,其余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答案:C7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D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解析:应为“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答案:D8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分析这首诗最后两句的含义和手法。答:解析:要注意从诗人的经历入手。答案:我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双眼,是因为身体站在最高的一层塔上。这两句寓论于景,用“不畏”“自缘”两词化实为虚,借景抒情,兼发议论,突出了诗人的斗争精神,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解析:悲:感叹。答案:C10下列各句中的“而”字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C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解析:B和例句都是转折关系。A、C项表递进。D项表并列。答案:B11作者强调“于险远”处得“非常之观”要有几个条件?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三个:力、志、不随以止B四个:力、志、物、不随以止C五个:有志、力、物、己不悔、人不讥D三个:有力、有志、有物相之解析:由“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一句可知。答案:D12对这段文字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段阐述了要到险远之处,观“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有坚定的志向、足够的力量和一定的外物帮助。B作者的心得是:尽了自己的志向而没有达到,可以不后悔。C作者特别强调“志”志向、意志,这和他后来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的精神是一致的。D作者在“然力足以至焉其孰能讥之乎”一句中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强调“尽吾志”的重要性。解析:此处没有举例论证。答案:D13翻译下列句子:(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解析:(1)注意“于是”的翻译。答案:(1)对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察,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2)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课外迁移14请翻译下列文中的画线句。白云亭陆游是日重阴微雪,天气飂飃注,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注释:飂飃(lio l):凄冷的样子。(1)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2)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答案:(1)再看亭子的名字,使人怅然若失,才有流落天涯的感慨。(2)白云亭是天下最幽奇最绝妙的地方,群山环围着,一层一层显现出来,古木繁密茂盛,往往都是二三百年的东西。【参考译文】这一天天阴很重下着小雪,天气凄冷,再看亭子的名字,使人怅然若失,才有流落天涯的感慨。于是又登上双柏堂、白云亭。堂下原先有寇莱公所栽种的柏树,现在已经枯死了。然而南山峰峦很多,秀丽可爱。白云亭是天下最幽奇最绝妙的地方,群山环围着,一层一层显现出来,古木繁密茂盛,往往都是二三百年长起来的。亭栏外面有两个瀑布直流进山涧中,像珍珠在跳跃,像玉屑在飞溅,冷气侵入骨间。它的下面是慈溪,奔流着与长江会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百丈山记朱熹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既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痹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往来,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最其可观者:石磴、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年月日记。注释:卑庳(b):低矮。庳:原作“痺”,误。迫隘(i):狭窄。瀵(fn)涌:水从源头喷出。这句是说,看见瀑布由前方岩石洞穴中喷涌而出。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组是()解析:盛:炎热。答案:C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D既皆赋诗以纪其胜险以远,则至者少解析:“之”都是结构助词,的,A“而”分别是表修饰/表因果,C“于”分别是介词,在/介词,对于,D“以”分别为连词,表目的/连词,表并列。答案:B17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游记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式,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B文章第二段以“涧”为中心,贯串着水的描写,详写涧水美的形貌和作者由此而萌生的审美情趣。C第三段主要写瀑布凌空而泻,气势磅礴,水珠在阳光照射下,璀璨夺目,五彩缤纷,煞是壮观。D本文详略得宜,可观处详写,反之则从略。略写处一笔带过,详写处细描深绘,多层次多方位地显现百丈山的美姿。解析:第三段还有较大篇幅以重彩浓墨描写了山峰的美姿美态。答案:C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2)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答案:(1)然而百丈山值得一看的地方,到这里也就穷尽了。(2)于是分别写小诗来记述所到的地方,呈现给同游的各位,也把它呈现给那些想来而没能来的人。19本文记述了六处胜景,请你依据上文把剩下的几处补全。最其可观者:石磴、西阁、瀑布也。答案:小涧山门石台【参考译文】登上百丈山约三里多路,右边俯临深险的山谷,左边连接着陡峭悬崖;重叠的石块形成台阶,走了十多级台阶方才越过。百丈山的优美景色大概就从这里开始了。沿着石阶向东走,就能看到一个小涧,有一座石桥横跨在它上面。涧里长满苍翠的藤蔓和参天的古木,这里即使在盛夏中午最炎热的时候,也感觉不到逼人的暑气;涧中水流清澈,从高处急速流下,发出淙淙的声音。越过石桥,沿着两边山崖曲折小路而上,可以发现一座寺庙,寺庙大致有三间小屋,都不能容纳十来个人。但这里前面可以俯瞰清澈的涧水,后面临近一泓小池,习习清风从两边山峡间吹来,整日不停。门内横跨小池的又是一座石桥,越过石桥向北走,踏着数级石梯能够进入一座庵中。庵里只有几间老屋,低矮而又狭窄,没有什么值得观赏的。只有庵中的西阁楼风景优美。溪流从西边山谷中顺着石头缝隙奔射而出于西阁之下,南边和东边溪水一同注入小池中,从小池中泻出,形成前面所说的小涧。西阁位居小涧的上游,正对着湍急的水流和峻峭的山石相撞搏击之处,最值得观赏。然而在西阁后面,却是石壁,没有什么风景可看的。唯独在夜里睡在西阁楼上,枕席下面就整宿都响着潺潺的流水声,听久了,更感到悲凉,这种情境令人觉得可爱罢了。出了山门向东,走十多步,可以看到一座石台,其下面临悬崖峭壁,深暗险峻。在草木丛杂的地方向东南眺望,可以看见一挂瀑布由前方岩石洞穴中喷涌而出,凌空而下长达几十尺。瀑布的飞沫就像飞散的珍珠喷洒着雾气,在日光照射之下,光彩鲜明,晃人眼目,让人不敢正视。石台正对着山西南的缺口,对着芦山,此山独立挺拔而出,周围其他几百里间的高低山峰,也都历历在目,十分分明。太阳迫近西山,余晖横斜照耀之下,群山或紫或翠,重叠相映,数也数不尽。早晨起床向山下探视,满山遍野白云飘荡,像大海波涛起伏;而远近各座山峰隐现于其中,就像时而在飞奔,时而在漂浮,来来往往,有的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社会劳动保障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计量性测量考试题及答案
- 河南平顶山市2025年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考试(职业卫生检测)模拟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售后工程师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数据处理能力测试
- 2025年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政策研究
- 2025年高二物理上学期“可持续发展”观念测试
- 人际沟通技巧测试题库与答案集一
- 消防应急预案门店
- 内部评审-应急预案
- 施工三方协议7篇
- 水生产处理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魔芋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4新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Unit 3 To be a good learner单词表(开学版)
- 2025门窗买卖销售订购确认书
- DGTJ08-2310-2019 外墙外保温系统修复技术标准
- 软件开发分包管理措施
- 2025至2030中国碳刷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冬季四防培训课件
- 建筑公司研发管理制度
- Python编程基础(第3版)(微课版)-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