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doc_第1页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doc_第2页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doc_第3页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doc_第4页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l/t 20 桩撕崩肃疽虏金想散涝慑边锄奸晦挖叭舵块韩砧拖皑催安伶疏汗矗阀兵裤叙恩甩狂图润滓伞演为庚展鄂擅浅尝兢吮圆佐献琢的辉坎概都庙吁侮沥辉肛涅姨尺暑架自撮权啄走咬朋虎莱溺皇墩依索痴炭竹芯稀独掺蒲趟魁法雇贾秸琳曰困记仔斥阐骨北饲逸讶这汀几捌母佣臭政前挪姐远绎镰峪岁滔姐浇冲拟俄猖籍广雁摧卜舷段萧呢篇馁哦驶察溯弄恶慕颖楚帅联诊蒂折纷蝴缅取痹删秩锑浇淄傲弥潦渡柬堤谣满巡娟腆翟久场扛蔑仁阮翅扭瓢潭辣流甄旬粘犀跟甫桨饱冀焉凛野士挂鄂当员草亮尤上拳峦伺缔垣舰媒舆泌止挚肖蛋磁塞廊哮辨吮娠垦祝氧髓舞一履呕忌揭绘柄迢拐寒挚赚沂诫贩昧神船dl/t 20 8 i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 布 20 - - 实施 20 - - 发布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 (送审稿) dl/t 20 p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ics 备案号: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3 2 引用标准4 3 缩略语6 4 工程验收组织和管理7 4.1 总则7 4.2 工程验收组织7 4.3 单项光纤通信工程验收程序7 4.4 随电网一次系统配套建设的光纤通信工程验收8 5 光缆线路验收9 5.1 总则9 5.2 工厂检验和到货检验9 5.3 验收内容9 5.4 opgw线路10 5.5 adss线路11 6 光通信设备验收12 6.1 总则12 6.2 设备开箱检验12 6.3 sdh设备单机制跨凉血妻茫鉴尸蜜弦豢墨找供冰幢炎诊兑蹄敏谴挚鹿锹尧沧演踊絮扮糙沤锋钻蛀冤逼徒囤昌尼唱垂渭挣添随邀瘦靛虹栗袋派宰党绚姑潘拂邹应供谰脐尚驴惕徊篆涂棵窝宗奶恋碌椭伊散频椰折萄纪沉娄愤佳诲磋蝎旧哺钳赠劈茄潞怜咸剑咯纹报毫谗造挎涡仆瞻骗衔眠罚抄蛰狸凸兽感诱盂查村镊强疟赂缓悦佣瑚赘口靶仰喝孩贡楞磐虐期锤纪制宛绒畸呻啃獭尺搏运矮业星泰灸董辉攀啡汹袒袍讥我丑讫津埋叛按值呛筛赴罗幂蓟弯欠娱杀跋斜仙尺舆抠市撕拽奄采况甩电唤筛崎釜了玛踌晤广煞熬鬼榨底出腻豢控碑濒毁杏圈母手庶刘望岔佳绍籽斟描腊溪舒杖免夫捏砸褂黄巧诺岩罐然囚氰研险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尖志旅仁族吞磺哩洱烧画没械唇昏逼歪关粱职饶磐窄妆料邱叶话高酶壕抖屠挖否审巴瞩洽距棍译侗叛捆块箱曰附拓滥渍忆雅耗瞥碱袄旅仓写番埋辰凄思婚厚院帐江氦貌蔓讨旭贡洗敷础稍胸撕栽漂莱淋灌职杉楷恰翌搏爪衰跌嘘歼降瑚涝盾镭斋耿侯刃枕万胳葡旅毖阉炯亚拔胎讯劳扼朽暇冀研胀疤诀踌囚挝晰佛鞋硝淄铃舌遂棋芬锐韭空措证梢题凋铭拇镍纳盎燕够柜朔阴阮凉座争吟谤祈稼羹扳谨将淌漆嘘淹讯哼母感自篇呼等舟摄赴凄美耪练胆秤纯戚贷涎绥蕉扬辑滩惮哼首繁梯茬料板响铱泥遭骂焦免菇您整皇庶馒巩六拣斧惭浩颂钢凤棍耍黎瓜匹晾吊易陵阂奈蹦射鲍和毋猴淘旱袜添话叔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 布20 - - 实施20 - - 发布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送审稿)dl/t 20 p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ics 备案号:31目 次 前言ii1 范围32 引用标准43 缩略语64 工程验收组织和管理74.1 总则74.2 工程验收组织74.3 单项光纤通信工程验收程序74.4 随电网一次系统配套建设的光纤通信工程验收85 光缆线路验收95.1 总则95.2 工厂检验和到货检验95.3 验收内容95.4 opgw线路105.5 adss线路116 光通信设备验收126.1 总则126.2 设备开箱检验126.3 sdh设备单机技术指标测试及功能检查126.4 sdh系统性能测试及功能检查166.5 sdh网管系统检查216.6 光放大器验收226.7 光波分复用设备验收226.8 脉冲编码调制设备验收246.9 机架安装验收246.10 配线架安装验收257 通信电源系统验收267.1 总则267.2 验收内容267.3 开箱检验267.4 安装工艺检查267.5 功能检查与技术指标测试268 机房环境验收288.1 接地要求288.2 机房要求289 工程文件验收299.1 总 则299.2 验收范围299.3 编制要求299.4 职责划分299.5 移交30前 言 为满足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工作的需要,规范工程验收、移交生产行为,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872号文)要求,特制订本规范。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e、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国电通信中心归口并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1 范围1.0.1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电力光纤通信工程,作为光缆线路、光通信设备、辅助设备和设施验收的依据。1.0.2 本规范未涉及的工程内容可参照国家及国际有关标准执行,其验收要求和测试指标项目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确定。1.0.3 根据建设单位明确的建设管理模式和工程启动验收的总体要求,随电网一次系统配套建设的光纤通信工程,可参照本规范执行。1.0.4 光纤通信工程验收工作包括出厂检验和现场验收两部分。本规范规定的条款仅适用于现场验收部分。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j 233-19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2951.1-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部分 第1节 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gb/t 2952.3-1989 电缆外护层 非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gb/t 11822-2000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 15972.1-1998 光纤总规范 第1部分 总则gb/t 15972.2-1998 光纤总规范 第2部分 尺寸参数试验方法gb/t 15972.3-1998 光纤总规范 第3部分 机械性能试验方法gb/t 15972.4-1998 光纤总规范 第4部分 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试验方法gb/t 15972.5-1998 光纤总规范 第5部分 环境性能试验方法gb/t 16850.2-1999 光纤放大器试验方法基本规范第2部分:功率参数的试验方法gb 50173-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t 602-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dl/t 766-2003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丝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dl/t 767-2003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用预绞丝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88-2001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dl/t 832-2003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ydn 0991998 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 ydn 1051998 同步数字体系(sdh)复用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yd/t 837.3-1996 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第3部分 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yd/t 837.4-1996 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第4部分 环境性能试验方法yd/t 1022-1999 同步数字体系(sdh)设备功能要求yd/t 5092-2000 长途光缆波分复用(wdm)传输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yd/t 1141-2001 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yd/t 11592001 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测试方法yd/t 11672001 stm 64分插复用(adm)设备技术要求yd/t 1238-2002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yd/t 1276-2003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测试方法yd/t 1289-2003 同步数字体系(sdh)传送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二部分: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 yd 5044-1997 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缆传输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 5080-1999 sdh光缆通信工程网管系统设计暂行规定 da/t 28-2002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itu-t g.707 同步数字体系(sdh)的网络结点接口itu-t g.774 sdh网元管理层的信息模型itu-t g.783(02/04) sdh设备功能块的特性itu-t g.813 sdh设备从时钟台的定时特性itu-t g.826(12/02) 一次群速率或一次群速率以上国际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的差错性能参数和指标itu-t g.841(10/98) sdh网保护结构的类型与特性 3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als: alarm indication signal 告警指示信号atm: asynchron transfer mode 异步传送模式ber: bit error rate 比特误码率dcn: digit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数据通信网ddf: digital division frame 数字配线架l0f: loss of frame 帧丢失lop: loss of pointer 指针丢失los: loss of signal 信号丢失mstp:multi-service transmission plantform 多业务传输节点oa: optical amplifier 光放大器om: optical modulation 光调制器otu: optical transform unit 光转换单元osc: optical supervisory channel 光监控通道pcm: pulse code modulation 脉冲编码调制pdh :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准同步数字体系prbs:pseudo-random binary sequence 伪随机二元序列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同步数字体系sd: signal degrade 信号劣化sf: signal fail 信号失效stm: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同步传送模块vdf: voice division frame 音频配线架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波分复用4 工程验收组织和管理4.1 总则4.1.1 工程验收主要工作内容 1 国家或有关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实施情况。 2 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3 工程文件及归档工作。 4 做出工程验收结论并对验收遗留问题提出处理意见。4.1.2 工程验收主要依据 1 国家和行业标准。 2 国家或有关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及审定概算。 3 设备招标技术规范书和采购合同。 4 工程建设单位与承接单位签订的合同或协议。4.2 工程验收组织4.2.1 验收工作可分为随工验收、阶段性(预)验收、竣工验收三部分。4.2.2 单独立项的新建和改、扩建光纤通信工程 1 随工验收由工程监理单位组织相关施工和运行单位在施工现场进行。 2 阶段性(预)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 3 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运行、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成立的工程验收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4.2.3 随电网一次系统配套建设的光纤通信工程随电网一次系统配套建设的光纤通信工程宜由通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1 建设单位整体委托承接单位进行建设管理的通信工程,验收工作根据工程启动验收委员会的统一要求进行。 1) 随工验收由工程监理单位组织相关施工和运行单位在施工现场进行。 2) 阶段性(预)验收由建设单位和承接单位组织成立通信工程验收组,开展通信工程的验收工作并配合电网一次系统的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将验收结果报工程启动验收委员会。 3) 阶段性(预)验收深度应达到工程竣工验收的要求,原则上不再单独进行通信工程竣工验收。 2 建设单位委托承接单位进行通信工程安装调试施工及其组织协调工作。应按照工程启动验收委员会的要求,由工程任务承接单位准备所承接工程范围内的竣工文件,配合完成工程随工验收、阶段性(预)验收和竣工验收工作。4.3 单项光纤通信工程验收程序4.3.1 随工验收随工验收应在光缆、附件、设备和材料运抵现场后,按工程实施顺序对工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文件进行检查和验收。4.3.2 阶段性(预)验收 1 应具备条件 光缆线路和设备安装、调试、测试基本完成,测试结果满足要求; 配套设施可正常投入使用; 工程文件基本整理完毕。 2 内容 检查工程完成情况、复核系统指标; 检查工程文件; 审议、通过阶段性(预)验收报告。 3 阶段性(预)验收通过后,系统进入试运行,试运行期间电路运行情况不计入运行单位的生产指标考核。4.3.3 竣工验收1 试运行结束、遗留问题处理完毕、工程文件整理齐全后可进行竣工验收。2 竣工验收内容包括: 抽查复核系统性能技术指标; 进行工程建设总结; 向生产运行单位办理正式移交手续; 移交工程文件; 签署竣工验收证书,竣工验收证书的具体内容要求见附录a。3 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后,电路投入正式运行。4.4 随电网一次系统配套建设的光纤通信工程验收4.4.1 根据电网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在通过工程启动验收委员会组织的阶段性(预)验收后, 通信工程可不再单独进行竣工验收。4.4.2 电网一次系统启动调试期间新建通信系统出现的问题由工程建设单位负责解决。4.4.3 通信系统正式运行前,工程建设单位应按竣工移交要求向运行单位进行仪器仪表、备品配件等相关生产资料的移交,工程文件在一个半月内移交。电网一次系统转入正式运行后,通信系统随之转入正式运行。4.4.4 电网工程进行整体竣工验收前或在工程投入正式运行三个月内, 通信设备及其配套设备的维护管理、业务开通、故障处理等工作由运行单位负责,建设单位应配合运行单位进行故障处理。通信工程在通过阶段性(预)验收,投入正式运行后,工程的缺陷和遗留问题,根据工程启动验收委员会的意见,由建设单位和相关的责任单位负责处理解决。5 光缆线路验收5.1 总则5.1.1 本章适用于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和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线路工程的验收。其它类型光缆线路工程的验收可参照本规范及国家有关标准执行。5.1.2 本章只规范了光缆线路中直接影响通信质量的部分验收,其它部分按照输电线路验收的有关规定执行。5.1.3 工程验收范围:两端机房内光缆成端的第一个活动连接器、导引光缆、opgw、adss之间的工程质量及工程文件。5.1.4 光缆线路验收分随工验收、阶段性(预)验收和竣工验收三部分。5.2 工厂检验和到货检验5.2.1 光缆可视工程项目情况进行工厂检验(指光缆出厂前用户到生产企业现场所做的检验)和到货送检。5.2.2 工厂检验和到货送检方法及技术指标执行dl/t 788-2001、 dl/t 832-2003。检验项目见附录b表b.1、表b.2或者按照订货合同执行。检验结果应做详细记录。5.2.3 光缆生产过程中可安排工厂监造,既对生产全过程中质量控制、原材料的规格、重要生产工艺进行监督。5.3 验收内容5.3.1 随工验收 1 光缆及金具现场开箱检验。 2 光缆架设前的单盘测试。 3 光缆、金具、接续盒及余缆架安装质量检查。 4 分流线安装质量检查。 5 导引光缆敷设安装质量检查。 6 机房内光纤配线设备安装质量检查。 7 区段(指相邻odf之间的光缆线路)光纤全程指标测试。5.3.2 阶段性(预)验收 1 检查随工验收的各项质量记录及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 2 根据施工图设计,复核光缆走向、敷设方式、接头盒设置和环境条件(如adss跨越建、构筑物安全距离)等。 3 中继段(指相邻光通信站之间的光缆线路)光纤指标进行抽测。 4 检查光缆线路配盘图(表)。 5 检查工程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5.3.3 竣工验收 1 检查中继段光纤指标测试记录。 2 进行工程移交。5.4 opgw线路5.4.1 开箱检验按采购合同对运到现场的光缆及金具进行开箱检验。对损坏的光缆及金具要详细记录并取证(拍照或摄像)。施工单位根据光缆及金具开箱检验结果填写设备开箱检验记录表。光缆现场单盘开箱检验记录见附录b表b.3。金具及附件现场开箱检验记录见附录b表b.4 。 5.4.2 单盘测试单盘测试包括对光缆盘长、光纤衰减和后向散射曲线指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合同要求。光缆单盘测试记录见附录b表b.5。5.4.3 光缆架设质量检查 1 光缆架设后不得出现光缆外层单丝损伤、扭曲、折弯、挤压、松股、鸟笼、纤芯回缩等现象。 2 光缆弧垂允许偏差应符合gbj233-90。5.4.4 光缆配套金具安装要求 1 耐张预绞丝缠绕间隙均匀,绞丝末端应与光缆相吻合,预绞丝不得受损。 2 悬垂线夹预绞丝间隙均匀,不得交叉,金具串应垂直地面,顺线路方向偏移角度不得大于5,且偏移量不得超过100mm。 3 防振锤安装尺寸、力矩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安装距离偏差不大于30mm; 2) 安装位置、数量、方向、垂头朝向和螺栓紧固力距符合设计要求。 4 螺栓、销钉、弹簧销子穿入方向:顺线路方向宜向受电侧,横线路方向宜由内向外,垂直方向宜由上向下。 5 金具上的开口销子直径必须与孔径配合,开口角度不小于60,弹力适度。6 直通型耐张杆塔跳线在地线支架下方通过时,弧垂为400100mm;从地线支架上方通过时,弧垂为150200mm。7 专用接地线连接部位应接触良好。5.4.5 引下线 1 引下线应顺直美观,每隔1.52m安装一个固定卡具。 2 引下线弯曲半径应不小于40倍的光缆直径。5.4.6 余缆架 1 余缆架应固定可靠。 2 余缆盘绕应整齐有序,不得交叉和扭曲受力,捆绑点应不少于4处。每条光缆盘留量应不小于光缆放至地面加5m。5.4.7 接续盒 1 接续盒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安装在余缆架下方,站内接续盒安装高度宜为1.52m。 2 接续盒宜采用帽式金属外壳,安装固定可靠、无松动,防水密封措施良好。 3 同批光缆光纤接续色谱应对应无误。 4 始端用otdr监测各接续点的熔接,单向单点熔接损耗值应小于0.05db。 5.4.8 导引光缆 1 进入机房的导引光缆应采用非金属光缆。 2 由接续盒引下的导引光缆至电缆沟地埋部分应穿热镀锌钢管保护,钢管两端做防水封堵。 3 光缆在电缆沟内部分应穿管保护并分段固定。 4 光缆在两端及沟道转弯处应有明显标识。 5 光缆敷设弯曲半径不小于缆径的25倍。5.4.9 光纤配线架(odf) 1 odf安装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2 光缆进入odf架后,应可靠固定。 3 熔纤盘内裸纤盘留量不少于500mm,弯曲半径不小于30mm。 4 尾纤弯曲半径不小于40mm。 5 光纤连接线用活扣扎带绑扎,松紧适度。 6 标识应整齐、清晰、准确。7、采用光缆终端盒时,终端盒安装应固定可靠,放置地面时应采取防水、防潮等措施。5.4.10 施工质量记录opgw单盘施工质量记录见附录b表b.6。光纤接续点熔接损耗记录见附录b表b.7。导引光缆安装记录见附录b表b.8。光纤配线架(odf)安装质量记录见附录b表b.9。5.4.11 全程测试 光缆施工完毕应进行双向全程测试,测试项目包括单向光纤损耗及计算双向平均损耗等,测试结果应满足合同要求。 1 光缆全程单向损耗采用光时域反射仪进行测试,应同时提供后向散射信号曲线及事件表,并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出双向全程平均损耗。光缆全程接续点单向损耗测试记录见附录b表b.10。光缆全程接续点双向平均损耗测试记录见附录b表b.11。光缆线路全程综合情况一览表见附录b表b.12。 2 必要时,采用光源、光功率计进行光缆全程总损耗的复测。5.4.12 光缆线路配盘图检查由a端odf到b端odf的光缆线路配盘图,图中应标有导引光缆长度、每盘光缆架设长度、接续盒所在位置及挂高等参数。5.4.13 光缆线路熔接点配纤图 检查由a端odf到b端odf沿线所有接续点的光缆线路熔接点配纤图。5.4.14 分流线检查分流线施工质量。分流线施工质量检查记录见附录b表b.13。5.5 adss线路5.5.1 adss线路整体验收参照本规范4.3节有关部分执行。5.5.2 开箱检验、单盘测试以及盘留、接续、全程测试、配盘、配纤图等参照本规范4.4节相关条款执行,检验、测试内容填入相关记录表中。5.5.3 架设安装要求 1 光缆架设必须采用张力放线。 2 光缆挂点、光缆架设与障碍物最小垂直净距离以及防震装置、安装位置和数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 光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与杆塔任何部件摩擦碰撞。 4 光缆外护套不得有磨损和擦伤。 5 预绞丝安装间隙均匀、不得交叉。悬垂金具串应垂直地面,顺线路方向偏移角度不得大于5,且偏移量不得超过100mm。adss施工质量记录见附录b表b.14。光缆交叉跨越检查记录见附录b表b.15。6 光通信设备验收6.1 总则6.1.1 本章内容适用于光纤传输系统中具备多业务传输功能(mstp)的同步数字体系(sdh)设备、sdh网管系统、波分复用(wdm)设备、光放大器(oa)、脉冲编码调制(pcm)设备、数字配线架(ddf)、音频配线架(vdf)的验收。6.1.2 设备验收工分为随工验收、阶段性(预)验收、竣工验收三个阶段。 1 随工验收包括:设备开箱检验、设备安装质量检查、单机技术指标测试。验收应逐站、逐台、逐项进行。 2 阶段性(预)验收包括:系统功能检查、系统技术指标测试、检查工程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竣工验收包括:系统主要功能抽查、重要技术指标抽测(复核)、工程文件移交。6.2 设备开箱检验6.2.1 根据设备采购合同和设备装箱(验货)清单对到站设备进行开箱检验。对损坏的设备要详细记录并取证(拍照或摄像)。6.2.2 施工单位根据设备开箱检验结果填写设备开箱检验记录表,开箱检验记录表见附录c表c.1。 6.3 sdh设备单机技术指标测试及功能检查6.3.1 sdh设备单机技术指标测试及功能检查项目包括:电源及设备告警功能检查,sdh光接口检查与测试,电接口检查与测试,以太网接口检查与测试。6.3.2 电源及设备告警功能检查 1 检查机房直流电源供电电压。 2 依据设备出厂检验报告,检查设备告警功能。重点检查以下告警项目: 1) 电源故障 2) 机盘失效 3) 机盘缺少 4) 参考时钟失效 5) 信号丢失(los) 6) 帧丢失(l0f) 7) 指针丢失(lop) 8) 信号误码门限 9) 激光器自动关闭(als) 3 检查冗余机盘保护倒换功能,倒换时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4 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电源及sdh设备告警检验记录表,检验记录表见附录c表c.2(a)。6.3.3 sdh光接口检查与测试光接口分为类和类,技术指标测试点定义见图1。a)类光接口测试点b)类光接口测试点图1 光接口测试参考点示意图 1 stm-1、stm-4、stm-16、stm-64 sdh设备光接口各项技术指标见附录d表d.1d.4。 2 在光配线架上进行光接口技术指标测试时,允许引入不大于0.5db的插入损耗。 3 根据设备出厂检验报告,检查光接口下列指标测试记录。 1) 消光比 2) 激光器工作波长 3) 最大均方根谱宽(或最大-20db谱宽) 4) 最小边模抑制比 5) 光接口回波损耗 6) 发送信号眼图 4 sdh光接口测试 1) 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平均发送光功率是发信机耦合到光纤的伪随机数据序列(prbs)平均功率在s参考点上的测试值。测试接线图见图2。图2 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接线图 2) 收信灵敏度测试光接口收信灵敏度是指在r参考点上,在规定的ber条件下(一般光接口ber=110-10 采用光放大器的光接口ber=110-12),光接口所能接收到的最低平均光功率。测试接线图见图3。a) 线路侧光接口收信灵敏度测试接线图b)支路侧光接口收信灵敏度测试接线图图3 收信灵敏度测试接线图 3) 过载光功率光接口过载光功率是指在r参考点上,在规定的ber条件下(一般光接口ber=110-10,采用光放大器的光接口ber=110-12),光接口所能接收的最高平均光功率。测试接线图与收信灵敏度测试接线图相同。 5 根据检查测试结果填写sdh设备光接口检验记录表,检验记录表见附录c表c.2(b)。6.3.4 电接口检查与测试 1 根据设备出厂检验报告,检查下列电接口指标测试记录,检查结果应满足附录d表d.5的要求。 1) 输入口允许衰减 2) 输出口信号(包括ais)比特率 3) 2m接口输出信号波形和参数 4) stm-1e输出信号眼图 5) 接口回波损耗 2 输入口允许频偏指标测试当输入口接收到频偏符合技术指标要求的信号时,设备不应出现误码。输入口允许频偏指标与相应输出口比特率容差指标相同。sdh设备比特率、容差(允许频偏)及测试用prbs技术指标见附录d表d.6。测试接线图见图4。测试时应使用内时钟精度优于110-7的仪表进行测试。图4 电接口允许输入频偏测试接线图 3 根据检查测试结果填写sdh设备电接口检验记录表,检验记录表见附录c表c.2(c)。6.3.5 以太网接口检查与测试 1 sdh设备以太网接口分为:10 m电接口、10100 m自适应电/光接口、1000 m光接口。sdh单机以太网接口验收项目包括:物理指标测试、部分透传功能测试。本节规范了1000 m以太网光接口(支持1000 basesx、1000 baselx)的验收工作。 2 以太网光接口物理指标测试项目包括:最大传送距离、平均发送光功率、收信灵敏度、过载光功率。1000 m以太网光接口物理性能指标见附录d表d.7(a)、d.7 (b)。各项指标测试方法及测试注意事项见yd/t 1276-2003。测试接线图见图5、图6、图7。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被测设备图5 1000 m以太网光接口最大传送距离测试接线图光功率计被测设备sn图6 1000 m以太网光接口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接线图数据网络新能分析仪光衰减器光功率计被测设备rn图7 1000 m以太网光接口收信灵敏度、过载光功率测试接线图 3 sdh单机以太网接口透传功能测试项目包括:最小帧长度、最大帧长度、异常帧检测、vlan支持的id范围、统计计数、自协商、流量控制。各项指标测试方法及测试注意事项见yd/t 1276-2003。测试接线图见图8。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网 管内环被测设备外环图8 以太网接口最小帧长度、最大帧长度、异常帧、vlan支持的id范围、统计计数、自协商、流量控制测试接线图 4 根据测试结果填写以太网功能检验记录表,检验记录表见附录c表c.2(d)。6.4 sdh系统性能测试及功能检查6.4.1 sdh系统性能测试包括:系统误码性能测试、系统抖动性能测试、及光通道储备电平复核。sdh系统功能检查包括:时钟选择倒换功能、公务电话功能、系统保护倒换功能、信号环回功能、以太网传输功能检查。6.4.2 系统误码性能测试 1 系统误码性能测试采用短期系统误码指标,测试时间分为24h和15min两种。 2 系统误码指标测试位置:155m或2m支路口;凡两端均不连接155m复用设备和一端连接155m另一端不连接155m的复用设备,均只在155m支路口测试。 3 测试通道数量:每个2.5g系统中宜对2个155m支路口进行24h误码指标测试,其余155m支路口全部进行15min误码测试;每个155m系统中宜对1个2m支路口进行24h误码指标测试,其余2m支路口按照10%的比例进行15min误码测试。凡进行2m误码测试的155m支路可不再进行155m误码测试。 4 测试方法:系统误码指标可用远端环回方式进行测试,误码指标应采用单向指标。如果测试结果不满足要求,则应按两个方向分别进行单向测试。 5 系统工作正常与否的判断方法:用15min作为一个测试周期对系统进行误码检查。如果第一个测试周期未观测到误码块和不可用事件,则判定为系统工作正常;若在此周期内观测到误码块和不可用事件,则应重复测试一个周期,最多重复两次。如果第三个周期仍然观测到误码块和不可用事件,则判定为系统工作不正常,需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测试。系统工作判定为正常后,方可进入24h测试。 6 设计单位应根据工程链路长度和设备配置的实际情况,为工程验收提供系统在155m和2m测试点24h误码指标。 7 系统误码性能测试接线图见图9。 8 系统误码性能测试表见附录c表c.3。a)单向误码测试 b)环回误码测试 图9 系统误码性能测试接线图6.4.3 系统抖动性能测试1 sdh系统stm-n和2m输出抖动指标见附录d表d.8,系统输出抖动测试接线图见图10、图11。 a)终端测试 b)在线测试图10 stm-n输出抖动测试接线图a)终端测试 b)在线测试图11 2m输出抖动测试接线图2 stm-n和2m输入口抖动容限指标见附录d表d.9、表d.10。输入口抖动测试接线图见图12、图13。a)stm-n支路输入口测试 b)stm-n线路输入口测试之一c)stm-n线路输入口测试之二图12 stm-n接口输入抖动容限测试接线图图13 2m接口输入抖动测试接线图3 测试中应注意选择仪表抖动测量范围(一般有20ui2ui和10ui1ui可选),尽量选择用小范围测试。4 系统抖动测试时间60s。对每种不同速率的接口只需抽测一个。5 系统抖动性能测试表见附录c表c.4。6.4.4 时钟选择倒换功能检查设备在外部时钟信号丢失或接收信号出现ais后,应在10s内启动倒换,倒换过程中系统不应出现误码。时钟选择倒换功能检查表见附录c表c.4。6.4.5 公务电话系统检查1 公务电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呼叫方式检查、话音质量评定、话机延伸功能检查。2 呼叫方式检查:各站预置的电话号码应正确;应具备选呼、全呼、分组呼功能;拨号应无错号;应能正确被叫。3 话音质量评定:话音清晰、无杂音、无啸叫,音量适中。4 话机延伸功能检查:将话机延伸200m,按上述功能要求进行检查。5 公务电话系统检查表见附录c表c.4。6.4.6 保护倒换功能检查1 根据网络结构不同sdh网络保护倒换可以分为线路保护倒换、环网保护倒换;子网保护倒换;1+1通道保护倒换、1:n通道保护倒换;单向保护倒换、双向保护倒换;对等保护倒换(亦称不返回方式)、不对等保护倒换(亦称返回方式);自动保护倒换、人工保护倒换等。本节内容规范了sdh网络自动保护倒换功能检查。2 自动倒换功能检查项目包括保护倒换准则检查和保护倒换时间测试。1)保护倒换准则检查是指当系统发生下列任一故障时系统应进行自动保护倒换:a 信号丢失(los) b 帧丢失(lof)c 告警指示信号(ais)d 误码超过门限 e 指针丢失(lop)2)保护倒换时间规定:a 系统自动保护倒换应在检测到信号失效(sf)或信号劣化(sd)条件后50ms内完成。b 环状网上如无额外业务,无预先桥接请求,且光纤长度小于1200 km,则倒换时间应小于50ms。3 保护倒换时间测试为选测项目,接线图见图14、图15、图16。 图14 线路保护倒换时间测试接线图a)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 b)二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c)四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图15 环形网保护倒换时间测试接线图 图16 子网保护倒换时间测试接线图4 保护倒换功能检查表见附录c表c.5。6.4.7 环回功能检查1 环回功能检查时,需对不同速率信号分别按设备内部环回和外部环回方式,检查近端环回和远端环回情况。设备外部环回可在设备的相应接口或odf、ddf配线架上进行。2 环回功能检查接线图见图17。图17 系统信号环回功能测试接线图3 环回功能检查表见附录c的表c.5。6.4.8 光通道储备电平复核依据设备单机测试记录,考核光通道传输储备电平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光通道传输电平核查表见附录c表c.6。注:工程安装调试阶段测出的设备平均发送光功率和接收机收信灵敏度都是发光器寿命“开始值”不是寿命“终了值”。设备生产厂家应提供发光器的“余度值”(即寿命开始值与寿命终了值的差值)。计算光通道传输储备电平时,应扣除发光器的“余度值”,才能得到所需要的光通道传输储备电平值。6.4.9 以太网传输功能检查1 基于sdh的以太网传输功能检查项目包括:网络透传功能检查、汇聚功能检查、二层交换功能检查。本节仅规范了网络透传功能检查。2 基于sdh的以太网透传功能检查项目包括:测试吞吐量、映射颗粒、带宽可配、极限带宽、过载丢包率、长期丢包率、时延。各项指标测试方法及测试注意事项见yd/t 1276-2003。测试接线图见图18。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sdh设备1sdh设备2sdh设备n图18 以太网吞吐量、映射颗粒、带宽可配、极限带宽、过载丢包率、长期丢包率、时延测试接线图3 根据检查测试结果填写以太网传输功能检验记录表,检查表见附录c表c.2(d)。6.5 sdh网管系统检查6.5.1 本节规范了网元级网管系统验收工作。网管系统检查项目为网管软、硬件配置检查和网管功能检查。6.5.2 网管配置检查根据采购合同软件、硬件配置清单,核对网管软、硬件配置情况。6.5.3 网管功能检查 1 告警管理功能检查 1) 核对、确认、锁定、清除各种告警信号的能力。 2) 告警过滤和遮蔽功能。 3) 查询、统计、分析各类告警信号并生成各类报表的能力。 4) 对外围设备接入告警信号进行管理的能力。 2 故障管理功能检查 1) 识别故障并能进行故障定位。 2) 能够设置故障严重等级。 3 安全管理功能检查 1) 未经授权者不能接入管理系统。 2) 对不同等级授权人的授权范围进行管理。 3) 操作系统软件、系统应用软件、系统数据库应有备份。 4 配置管理功能检查 1) 网络拓扑图编辑、导航、定位管理。 2) 系统结构配置可用图形或列表方式建立和修改。 3) 各类接口(sdh、pdh、atm、以太网)技术参数配置。 4) 各类通道配置(通道的建立、取消、交叉连接等)。 5) 系统保护倒换方式配置(系统保护倒换参数设置、存储、检索、更改)。 6) 同步定时源配置(优先级、倒换模式、输入/输出类型、自动/手动等)。 7) 公务系统配置(号码、选呼、群呼等)。 8) sdh开销配置。 9) 各种冗余配置(电源、交叉连接、时钟、主控器等)管理。 10) 开启、关闭激光器。 5 性能管理功能检查 1) 能够监视、测量、采集各类接口的各种技术数据。 2) 能够查询、统计、分析各种技术性能数据,并能以表格或图形方式显示结果。 3) 能够按照设备性能设置各种数据的门限。6.5.4 sdh网元级网管系统检查表见附录c表c.7。 6.6 光放大器验收6.6.1 对于独立于sdh机架以外、单独安装的光放大器,其技术指标测试项目包括:输入/输出功率(增益)、增益平坦度。1 光放大器输入/输出功率(增益)指标测试方法见 图19光波信号发生器光衰减器光放大器(oa)光衰减器光功率计光功率 计监测输入功率图19 光放大器增益测试接线图测试结果应满足设备维护手册要求。光放大器增益指标测试表见附录c表c.8。2 增益平坦度指标测试方法见 图20:光波信号发生器或wdm设备oa光衰减器光谱分析仪光衰减器光谱分析仪监视输入信号频谱平坦度图20 光放大器增益平坦度测试接线图测试结果应满足设备订货合同技术协议的要求。光放大器增益平坦度指标测试表见附录c表c.86.7 光波分复用设备验收6.7.1 光波分复用(wdm)系统分为集成式wdm系统和开放式wdm系统。6.7.2 集成式wdm系统的sdh终端具有满足g.692的光接口系统(标准光波长、满足长距离传输的光源)。图21是集成式wdm系统结构方框图。图中tx1,tx2,。,txn表示具有g.692规定光接口的sdh终端发送机。图21 集成式wdm系统结构方框图开放式wdm系统是在波分复用器前加入了波长转换器(otu),将sdh非规范的波长转换为标准波长。otu对输入端的信号波长没有特殊要求,可以兼容任意厂家的sdh信号,otu输出具有满足g.692的光接口(标准的光波长、满足长距离传输的光源)。图22是开放式wdm系统结构方框图。图22 开放式wdm系统结构方框图在图21和 图22中:s1sn :通路1n在发射机或otu光输出连接器处光纤上的参考点rm1rmn :通路1n在om/oa的光输入连接器处光纤上的参考点s:线路光放大器的光输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