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电聚焦电泳的两种方法.doc_第1页
等电聚焦电泳的两种方法.doc_第2页
等电聚焦电泳的两种方法.doc_第3页
等电聚焦电泳的两种方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等电聚焦电泳(IEF)分离蛋白及测定蛋白质等电点 等电点聚焦(IEF)是在电场中分离蛋白质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等电聚焦是在稳定的pH梯度中按等电点的不同分离两性大分子的平衡电泳方法。在电场中充有两性载体和抗对流介质,当加上电场后,由于两性载体移动的结果,在两极间逐步建立稳定的pH梯度,当蛋白质分子或其他两性分子存在于这样的 pH梯度中时,这种分子便会由于其表面电荷在此电场中运动,并最终达到一个使其表面静电荷为0的区带,这时的pH则是该分子的pI,聚焦在等电点的分子也 会不断扩散,一旦偏离其等电点后,由于pH环境的改变,分子又立即得到正电荷或负电荷,从而又向pI迁移。因此,这些分子总会是处于不断扩散和抗扩散的平 衡中,在pI处得以“聚焦”.二、仪器与试剂1材料:蛋白样品2试剂:聚丙烯酰胺、甲乙聚丙烯酰胺、两性电解质、尿素、NP-40、teiton-100电极液:1M磷酸(阳极液)、1M氢氧化钠(阴极液)固定液:100g三氯乙酸、10g磺基水杨酸溶于500ml,定容为1000ml染色液:0.35g考马斯亮蓝R150溶于300ml脱色液中,加热到6070,加入0.3g硫酸铜。脱色液:25乙醇、8冰乙酸溶于水样品缓冲液:1Ampholine 、2Triton X-100、9M尿素三、操作步骤:1, 样品制备:用IEF样品缓冲液提取待分析样品,如其他缓冲液提取的样品则应透析后,冷冻干燥、再复溶于IEF样品缓冲液。充分溶解后,离心去除不溶杂质。2,制模具:洗干净两块IEF专用玻璃板,进行硅化和反硅化处理,两块玻璃板的硅化和反硅化面相对,放上夹条,夹子夹好。3, 配胶:胶液组成:6ml胶母液(10,19/1)68尿素1ml Ampholine (pH3.5-10)60-80ul 10%AP5 ul TEMED4, 灌胶:配好的胶迅速灌入模具5, 电泳:等胶凝固后,小心揭去上下玻璃板,将塑料垫片底部擦干,小心放于电泳槽上。在胶面两边各放一根浸透电极缓冲液的电极条。在胶面上任意位置上放上小擦镜纸 片,在纸片上加样,盖上盖子,横功率25W电泳,约10min后,暂停电泳,取下纸片,继续电泳约30min,待电流达4mA以下,停止电泳。6, 表面电极测定蛋白质的pI7, 固定:取出塑料片,放入固定液中15min8, 染色:取出塑料片放入染色液中65染色,直至条带出现9, 可脱色至背景消除后干燥保存。四、结果 (略)五、注意事项1、 两性电解质是等电聚焦的关键试剂,它的含量2-3较合适,能形成较好的pH梯度。2、 丙烯酰胺最好是经过重结晶的。3、 过硫酸铵一定要新配置。4、 所有水用重蒸水。5、 样品必须无离子,否则电泳时样品带可能走歪,拖带或根本不成带。6、 平板等电聚焦电泳的胶很薄,当电流稳定在8mA,电压上升到550V 以上,由于阴极飘移,造成局部电流过大,胶承受不了而被烧断。【原理】蛋白质 (酶)、多肽等两性电解质,其所带电荷的数量与性质,随所处环境的 pH 而变化。环境 pH 低于其等电点时,带正电荷,在电场中向阴极移动;环境 pH 高于其等电点时,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环境 pH 等于其等电点时,不带电荷,在电场中不移动。据此,在电泳系统中创造一个由阳极向阴极, pH 由低到高的连续而稳定 pH 梯度环境,那么处在这种系统中具有不同等电点的各种蛋白质,将根据所处环境的 pH 与其自身等电点的差异,分别带上正电荷或负电荷,并向与它们各自的等电点相当的 pH 环境位置处移动,当到达该位置时即停止移动,从而各自焦聚(聚焦),分别形成一条集中的蛋白质区带。这种根据蛋白质等电点的不同而将它们分开的电泳方法称 为等电聚焦电泳。电泳后测定其各种蛋白质 “ 聚焦 ” 部位的 pH ,即可得知它们的等电点。 在等电聚焦电泳中,造成环境由酸至碱逐步变化所用的物质是一类两性电解质。它具有依次递变但相差不大的等电点( PI ),在电场中可以形成逐渐递变而又连续的 pH 梯度。此类物质在等电点处具有足够的缓冲能力,以保证不致受蛋白质样品等两性物质对 pH 梯度的影响;在等电点处还具有足够高的电导,保证电流通过,而且整个体系的电导均匀,使样品迁移不受影响,达到聚焦;这类物质还具有不与分离物质反应或使 之变性,自身化学性质不同于被分离物质,分子量也小,当电泳后经透析等可与被分离物质分开。 为防止电泳过程中,因为对流现象使已经聚焦的蛋白质区带再混合,需要一种能抗对流的介质作为电泳支持物。目前常用的有蔗糖、甘油或乙二醇形成的密度 梯度。用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形成的凝胶及利用亲水惰性颗粒,如葡聚糖凝胶、淀粉、滤纸等为支持剂,以凝胶作为支持物的称为凝胶聚焦电泳,这种方法适用于分 析分离。其他支持剂适用于制备。 【试剂与器材】 1. 两性电解质 Ampholine , pH310 ,浓度 40 。 2. 丙烯酰胺( Acr )溶液: Acr 30g ,甲叉双丙烯酰胺( Bis ) l.0 g ,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 100ml ,过滤, 4 o C 保存。 3. TEMED 4. l0 AP 溶液:临用时配制。 5. 正极缓冲液: 0.2 ( V/V )硫酸或磷酸。 6. 负极缓冲浪: 0.5 ( V/V )乙二胺水溶液。 7. 固定液: 10% ( W/V )三氯乙酸。 8. 染色液:考马斯亮蓝 R 250 2.0 g 以 50 甲醇 1000ml 溶解。使用时取 93ml ,加入 7.0 ml 冰醋酸,摇匀即可使用。 9. 脱色液:按 5 份甲醇、 5 份水和 1 份冰醋酸混合即可。 10. IgG :制成 10mg/ml 的水溶液。 11. 电泳仪: 100InA , 600V 。 12. 垂直平板电泳槽 【操作步骤】 1. 凝胶制备:按下表配制 7 5 凝胶。吸取丙烯酰胺凝胶, AP 和水于 50ml 的小烧杯中混匀,在真空干燥器中抽气 10min (本实验将此步省略,并不影响实验结果)。然后加入 0.3ml Ampholine 、 0.lml IgG 待测样品和 0.lml TEMED 溶液,混匀后立即制胶(方法同 SDS PAGE 电泳),胶液加至距离顶部 5mm 处,在胶面上覆盖 3mm 厚的水,应注意不要让水破坏胶的表面,室温下放置 2030min 即可聚合; 为观察聚焦状况,可在样品中加入聚焦指示剂,如带红颜色的肌红蛋白( PI 6.7 )、细胞色素 C ( PI 10.25 )或甲基红染料( PI 3.75 ),以示聚焦的进展情况; 2. 电泳:吸去凝胶表面上的水层,于电泳槽正极缓冲液加入 0 2 的硫酸(或磷酸),负极加入 0.5 的乙二胺(或乙醇胺)。打开电源,将电压恒定为 160V ,因为聚焦过程是电阻不断加大的过程,故聚焦电泳过程中,电流不断下降,降至稳定时,即表明聚焦已完成,继续电泳约 30min 后,停止电泳; 3. 剥胶:电泳结束后,取下肢块,分别于正负两极做上标记,切不可弄混,并测量出凝胶的长度; 4. 固定、染色和脱色:固定液中浸泡 30Inin ,然后转移至脱色液中浸泡,换 3 次溶液,每次 10min 浸泡过程中不断摇动,以除去 Ampholine 。量取并记录漂洗后的胶长。再把胶放置于染色液中,室温染色 30min ,取出用蒸馏水洗后,放在脱色液中脱色,不断摇动,并更换 35 次脱色液,待本底颜色脱去,蛋白质区带清晰时,量取并记录凝胶长度以及蛋白质区带中心至正极端的距离; 5.pH 梯度的测量:在未固定前将凝胶纵切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进行第四步,另一部分(三条泳道即可)按从正极端向负极端的顺序切成 0.5cm 的区段,按次序放人有标号的、装有 lml 蒸馏水的试管中,浸泡过夜,然后用精密 pH 试纸测出每管浸泡液的 pH 并记录。有条件的实验室最好用精密 pH 计测定; 6. 结果测定: ( l ) pH 梯度曲线的制作:以胶长( mm )为横坐标,各区段对应的 pH 的平均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图,可得到一条近似直线的 PH 梯度曲线。由于测得的每一管的 pH 是 5mm 长一段凝胶各点 pH 的平均值,因此作图时可把次 pH 视为 5mm 小段中心区的 pH ,于是第一小段的 pH 所对应的凝胶长度为 2.5mm ;第二小段的 pH 所对应的凝胶长度为( 52-2.5 ) mm ;由此类推,第 n 小段的 pH 所对应的凝胶长度为( 5n-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