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XX镇净给水系统工艺设计.docx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XX镇净给水系统工艺设计.docx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XX镇净给水系统工艺设计.docx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XX镇净给水系统工艺设计.docx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XX镇净给水系统工艺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全套图纸加扣3012250582 设计题目:CC 镇净给水系统工艺设计学生姓名:学号:班级:给水排水 1201指导教师:二零一六年六月1摘要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整合和实践。通过毕业设计,我们可以熟悉并掌握给水系统的设计内容、原理以及方法和步骤,学会根据实际的情况正确地选定设计方案,具备初步的设计能力。本设计根据 CC 镇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两个供水和管网方案,并最终选定原地下水水源、地表水水源、新地下水水源的多水源供水方案。新建的地下水水源水质较好,故仅做简单的消毒处理;而地表水厂自水库水取水,有微污染的可能,故除了设置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工艺外,增设预氧化(高锰酸钾)处理环节。本设计包含管网工程、取水工程以及各个处理环节的计算和说明,是最终绘制图纸的依据。关键词:多水源的供水系统;预氧化;水处理的常规工艺2Abstrat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of four years learning in the university, through which we can know well and master the designing contents, 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 of water supply system; we can correctly choose the designing schemes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we can equip ourselves with the primary designing 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situation of CC town, this design proposes two schemes for water delivery and pipe network, and ultimately selects the multiple water resources scheme, such as original underground water, surface water and new underground water. The quality of new underground water is better, so it just needs simple disinfection treatment, while the surface water originates from the reservoir, which is more likely to be polluted slightly, so in addition to the conventional process which includes setting the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filtration and disinfection, the design adds pre-oxidation process chain (potassium permanganate). This design includes network engineering, water engineering and calculation and illustration of every processing link, which is the basis of the final drawings.Keywords: multiple water resources system, pre-oxidation process, conventionalwater treatment process.3摘要 2Abstrat.31设计概述 .101.1.图纸设计要求.101.2.说明与计算.111.3.设计基础资料.111.3.1设计题目 .111.3.2风向 .111.3.3城镇规划 .111.3.4供水现状 .121.3.5建设理由 .121.3.6规划水源地 .132输配水工程设计计算 .162.1.水厂选址.162.2.最高日设计用水量.162.2.1综合生活用水量(含有公共设施生活用水量) .162.2.2工业用水量 .162.2.3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 .172.2.4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 .172.2.5消防水量 .172.2.6最高日设计流量 .172.3.最高时设计用量.172.4.清水池容量计算.182.5.取水系统和给水处理系统用量.182.6.管网布置方案设计.192.7.统一水源的给水方案设计计算.192.7.1管网定线 .192.7.2管网平差计算 .1942.7.3统一给水方案消防校核 .202.7.4事故校核 .212.8.多水源供水方案的设计计算.222.8.1概述 .222.8.2管网平差计算 .222.8.3消防校核 .232.8.4事故校核 .253方案技术经济比选 .263.1.统一给水方案经济估算.263.2.多水源地供水方案经济估算.263.3.方案选择.274地下水取水设计 .284.1.井群位置设计与布置.284.1.1井群位置设计 .284.1.2井群平面布置 .284.2.设计计算.284.2.1取水形式确定 .284.2.2单井设计计算 .284.2.3井结构设计 .324.2.4井口 .324.2.5井壁管 .334.2.6过滤器 .334.2.7井构造尺寸 .344.2.8出水量设计复核 .344.2.9井群互阻计算 .344.3.井群连接管路设计.364.4.抽水设备的选择.364.5.深井泵房设计.395地下水配水厂设计 .4055.1.工艺流程选择.405.2.消毒剂选择.405.3.加氯间设计.405.3.1加氯量计算 .405.3.2加氯设备选择 .405.3.3氯库平面布置 .415.4.清水池.415.5.水厂平面布置.435.6.高程布置.446地下水二泵站设计 .456.1.泵站工作制.456.2.水泵的选取.456.2.1扬程的确定 .456.2.2初选水泵和电机 .456.2.3水泵工况点确定 .476.3.水泵间布置.486.3.1 水泵基础设计 .486.3.2 水泵平面布置 .486.3.3 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设计 .486.3.4吸水井设计 .496.3.5水头损失 .506.3.6泵房高程布置 .516.4.附属设备.526.4.1通风系统 .526.4.2排水设备 .527地表水取水设计 .537.1.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537.2.取水构筑物形式确定.537.2.1水库取水特点为: .5367.2.2水库常用的取水形式有: .537.2.3取水形式确定 .537.3.进水间计算.547.3.1进水孔和格栅 .547.3.2设计计算 .547.3.3格栅选择 .557.4.格网的设计.557.4.1格网面积计算 .557.4.2格网选择 .567.5.进水间布置.567.5.1平面布置 .567.5.2高程布置 .567.6.排泥设备、防冰设施.577.6.1排泥设备 .577.6.2防冰设施 .577.7.地表水取水泵站设计.577.7.1水泵选取参数 .577.7.2初选水泵和电机 .587.7.3 水泵间布置 .597.7.4泵房高程布置 .627.8.泵房附属设备.637.8.1通风系统 .637.8.2排水设备 .638地表水净水厂设计. 648.1.厂址选择.648.2.处理流程确定.648.2.1混凝 .648.2.2沉淀 .668.2.3过滤 .6678.3.水厂设计水量.678.4.构筑物设计说明.678.4.1加药、混合 .678.4.2网格絮凝池 .688.4.3斜管沉淀池 .688.4.4V 型滤池 .688.4.5清水池 .708.5.构筑物设计计算.708.5.1加药间设计 .708.5.2药剂仓库设计 .748.5.3混合工艺 .758.5.4网格絮凝池计算 .758.5.5斜管沉淀池 .798.5.6V 型滤池计算 .838.5.7加氯间设计 .948.5.8清水池 .958.6.水厂平面布置.968.7.高程布置.978.7.1清水池 .988.7.2吸水井 .988.7.3滤池 .988.7.4反应沉淀池 .999地表水二泵站设计 .1009.1.泵站工作制.1009.2.水泵的选取.1009.2.1扬程的确定 .1009.2.2初选水泵和电机 .1009.2.3水泵工况点确定 .1029.2.4 消防校核 .10389.3.水泵间布置.1039.3.1水泵基础设计 .1039.3.2水泵平面布置 .1039.3.3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设计 .1049.3.4吸水井设计 .1049.3.5水头损失 .1059.3.6泵房高程布置 .1069.4.附属设备.1079.4.1通风系统 .1079.4.2排水设备 .107附 录 .108附录 1统一给水方案管网平差节点计算结果. 108附录 2统一给水方案管网平差管道参数 .109附录 3统一给水方案消防校核节点参数 .112附录 4统一给水方案消防校核管道参数 .113附录 5统一给水方案事故校核节点参数 .116附录 6统一给水方案事故校核管道参数 .117附录 7多水源方案管网平差节点计算结果 .120附录 8多水源供水方案管网平差管道参数 .121附录 9多水源供水方案消防校核节点参数 .124附录 10多水源供水方案消防校核管道参数 .125附录 11多水源供水方案事故校核节点参数 .128附录 12多水源水方案事故校核管道参数 .129附录 14井群互阻时出水量 .132附录 15井群联络管路水力计算表 .133附录 16地下水二泵站并联工况图 .134附录 17地表水二泵站并联工况图 .135参考文献 .13691 设计概述1.1.图纸设计要求给水工程毕业设计应该完成图纸 8 张以上。具体如下:(1)系统的总体布置方案图(2)输配水管线纵断面图(3)给水管网平差图(4)取水泵站平、剖面图(5)送水泵站平、剖面图(6)配水厂的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图(7)净水厂的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图(8)净水厂各主要构(建)筑物工艺平、剖面图具体要求如下:(1)城市给水系统的总体布置方案图,对规划图上的街坊、河流、铁路等应着色。并以鲜明的线条绘出管道、取水构筑物、净水厂的位置,同时说明各计算管道的管径、管长、节点号等(2)给水管道纵断面图及节点示意图截取一段地形较为复杂的敷设管管段,采用 1:10001:2000 横向比例纵向 1:501:100 绘制纵断面另绘出 34 个环的节点示意图。(3)取水构筑物的平剖面图:绘出取水构筑物的管渠布置和内部构造(4)水厂 水厂总平面图上,应当画出处理的构筑物、清水池、泵站及附属房屋建筑,道路,绿化地带及厂区界限等。同时标明各种联络管渠,闸门及文氏流量管等。管道用单线表示即可,管径(断面尺寸)长度、坡度也应当在图中标明。应当注明构筑物名称,外形尺寸和数量。并对图中有关问题做必要的说明。还应绘出水源,水厂和城市之间相互关系坐标。工艺结构:任选净水厂的一座构筑物(如沉淀、澄清、过滤池)绘出平面图或剖面图。10水厂高程图:标出各个构筑物的顶、底面标高及水面的标高。 泵站工艺设计:绘出送水泵站、取水泵站平、剖面图,(5)各图纸中,注明图名及比例尺。图中文字用仿宋体书写,图中图例应参考相应标准。所有图纸中,须至少有一张为手绘。1.2.说明与计算(1)描述各方案设计的依据、思路及各方案布置的优缺点,技术经济计算后再选定设计方案。(2)设计地下水、地表水取水构筑物采用的形式及设计选用的参数。(3)净水厂工艺流程;选择构筑物形式的原因;(4)对至少 2 个方案进行水力平差计算、确定出输、配水管的管径并进行最大时、消防时、事故时及最大转输时校核计算,并进行水泵选定。(5)计算水厂的投药设备,絮凝池,沉淀池,过滤池及清水池的全部尺寸1.3.设计基础资料1.3.1 设计题目 CC 镇给水工程设计1.3.2 风向属季风气候区,本县季风环流强盛,季节转换明显。春秋季东南、东北风多,夏多南风,冬多北风,年均风速 3.5 米/秒,每年 8 级以上大风天气平均 7.2 天,有时出现短时灾害性阵风。1.3.3 城镇规划(1)人口现状4.0 万人,近期为4.8万人, 远期为 5.2 万人。(2)城镇发展方向根据村镇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