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全员)ppt课件.ppt_第1页
职业卫生(全员)ppt课件.ppt_第2页
职业卫生(全员)ppt课件.ppt_第3页
职业卫生(全员)ppt课件.ppt_第4页
职业卫生(全员)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职业病防治 吴东 第一部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 1 职业卫生管理 1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机构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2 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完善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3 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 2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1 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2 实施由专门人员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地点 监测周期 监测方法符合规定要求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 3 职业健康监护 1 做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和岗位调整工作 2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 4 职业病诊断鉴定 1 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 2 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3 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 伤残等级鉴定所需资料 5 工会监督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 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合法权益 尘肺病 第二部分 8 有毒有害作业企事业个体单位 有害因素 作业人群 识别 评价 控制 一级预防 早发现 早诊断 早处理 职业病与职业多发病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康复治疗 职业健康管理和职业卫生工作内涵 职业病目录的历史状况 1957年我国首次发布了 关于试行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 的规定 将职业病确定为14种 1987年对其进行调整 增加到9类99种 2002年 为配合 职业病防治法 的实施 原卫生部联合原劳动保障部发布了 职业病目录 将职业病增加到10类115种 2012年12月形成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草稿 2013年3月印发了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目前的职业病目录为10类132种 职业病 煤矿主要职业病 职业禁忌症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 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用人单位 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粉尘 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在法律上 职业病是指职工因受职业危害的影响引起的 由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基本概念 尘肺病的分类 我国职业病名单中规定的13种尘肺为 矽肺 煤工尘肺 石墨尘肺 炭黑尘肺 石棉肺 滑石尘肺 水泥尘肺 云母尘肺 陶工尘肺 铝尘肺 电焊工尘肺及铸工尘肺 以及根据 尘肺病诊断标准 和 尘肺病理诊断标准 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共计13种 尘肺病的分类 固庄煤矿安全培训中心 起因是由于劳动者在职业性活动过程中长期受到来自化学 物理或生物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的侵蚀 或长期受到不良作业方法 恶劣作业条件的影响 不同于突发事故或疾病 而是要经过较长的逐渐形成期或潜伏期后才能显现 属缓发性伤害 它属于不可逆损伤 很少有痊愈的可能 即除了促使患者远离致病源之外 没有更积极的治疗方法 职业病的特点 固庄煤矿安全培训中心 煤矿主要有煤肺 煤矽肺 矽肺 水泥尘肺等 此外还有噪声引起耳聋 振动引起的疾患和高温引起的疾患 1 尘肺病2 尘肺并发症 1 肺结核 2 肺部感染 3 自发性气胸 4 肺源性心脏病 煤矿主要职业病 咳嗽咳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其他 常见的有消化功能减弱 胃痛 胃胀 便秘等 尘肺病的临床表现 矽肺的潜伏期 一般潜伏期大约10年以上 但若在高浓度的矽尘环境下 便可能在短短几年内便会病发 若在极度恶劣的矽尘环境下 可于短至1年内便引致急性矽肺 矽肺的病理形态 a 症状和体征肺的代偿功能很强 矽肺患者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明显自觉症状 但 射线胸片上已呈现较显著的矽肺影像改变 随病情进展 或有合并症时 出现气短 胸闷 胸痛 咳嗽 咯痰等症状和体征 b 射线表现正常肺与矽肺的 射线胸片对比 煤矿粉尘的控制 粉尘控制八字方针 正确佩戴防尘口罩 噪声聋 第三部分 生产性噪声 耳朵构造与功能 人体的听觉能力来自听觉系统 其构造主要分成三个部分 即外耳 中耳和內耳 外耳司声音收集 中耳司声音传导与放大 而內耳则负责将声音转变为神经冲动以便经由听觉神经传至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基本概念 生产性噪声 industrialnoise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 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的声音 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 除此之外 还有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 这两类噪声除了影响从业 如司乘人员和娱乐场所的工作人员 外 在噪声波及的范围内 如办公楼和写字楼的脑力劳动者 也可受到影响或造成伤害 最常见的是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 机械性噪声 由机械设备运转 摩擦 撞击 振动所产生 如冲压 打磨等发出的声音 流体动力性噪声 气体压力或体积的突然变化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 如空气压缩或施放发出的声音 电磁性噪声 由磁场交变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声音 如变压器所发出的声音 噪声的分类 按来源 噪声的来源 井工煤矿的噪声源及暴露工种井下凿岩 打眼 放炮 割煤 运输 机修 通风等作业环节使用的风动凿岩机 风镐 风扇 煤电钻 乳化液机 采煤机 掘进机 皮带运输机等是井下常见的噪声源 此外 局部通风机 空气压缩机 提升机 水泵 刮板输送机 装岩机也是主要噪声源 暴露噪声的主要工种有 掘进工 采煤工 辅助工 锚喷工 注浆注水工 维修工 水泵工等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 当室内的持续噪音污染超过30分贝时 人的正常睡眠就会受到干扰 而持续生活在7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 人的听力及身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 长期接触90dB A 以上的噪声 而又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 必将导致永久性的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 甚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 国内外现都已把职业性耳聋列为重要的职业病之一 噪声的危害 哪些情形要怀疑听力受到伤害 听力受到伤害的信号 下班后耳朵仍有嗡嗡声 和人谈话时 觉得变小声或听不清楚 把电视或收音机的声音转得十分大声 在吵杂的环境中辨识语言的能力变差 別人发现你说话变大声 听不到门铃或电话铃声 听音乐时觉得音质改变 主要临床表现 听觉适应 听觉疲劳 慢性听力损伤 急性听力损伤 病理反应 生理反应 临床症状 耳鸣 有些工人最苦恼的是早期出现的日夜不停的耳鸣而非耳聋 因此时言语区听力尚未受损 也可能耳鸣本身即是噪声听觉损伤的最早症状 渐进性听力减退 当工人初到工厂时 听到噪声很难受 但经过几天或几星期以后就逐渐习惯下来 在头几年内工人并不感到听力障碍 直到几年以后才感到耳聋 一般在5年工龄以后 神衰征候群有明显上升趋势 煤矿噪声的控制原则 1 消除 控制噪声源消除 控制噪声源是噪声危害控制最积极 最彻底 最有效的措施 通过改进机械设备的结构原理 改变加工工艺方法 提高机器的精密度 减少摩擦和撞击 提高装配质量以实现对声源的控制 使强噪声变为弱噪声 2 控制噪声的传播在噪声传播过程中 采用吸声 隔声 消声 减振的材料和装置 阻断和屏蔽噪声的传播或使声波传播的能量随距离而衰减 煤矿噪声的控制原则 3 个体防护选择适宜的防护用具 在佩戴防噪声耳具的同时 实行轮流工作制 尽可能减少工人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也是防制噪声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高温 高湿 第四部分 高温 高湿 高温 高温环境通常由自然热源 如阳光 地热 和人工热源 如生产性热源 引起 生产性热源主要来自于各种燃料的燃烧 亦有部分来自机械的转动摩擦 使机械能变成热能 还有部分来自产热的化学反应 所有这些作业环境的高温问题又可因夏季的自然高温而加剧 煤矿行业高温气候的成因 造成矿井气温升高的热源很多 主要有相对热源和绝对热源 相对热源的散热量与其周围气温差值有关 如高温岩层和热水散热 绝对热源的散热量受气温影响较小 主要是机电设备 化学反应和空气压缩等热源散热 高温岩层散热是影响矿井空气温度升高的重要原因 它主要通过井巷壁和冒落 运输中的岩矿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造成矿井温度升高 当矿井中有高温水涌出时 也将影响整个矿井的微气候 而使矿井温度略有升高 高温作业对机体健康的影响 高温危害的控制技术措施 长期的高温作业 对井下工人的工作效率 安全和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以保证井下有适宜的作业环境 预防并控制与高温作业相关疾病的发生 采用充填采矿法降温 采用合理的开拓方式降温 通风降温 合理设计工艺流程 露天煤矿高温危害的控制技术措施 空调降温 采用移动式制冷机组 减少热源法降温 1 2 3 4 5 6 7 8 高温危害的控制保健措施 高湿 中暑 中暑是一种在高温环境下 因热的作用而引发的急性疾病 用人单位的作业人员如因长时间在高温 高湿和强热辐射环境中劳动生产而发生急性疾病 则视为生产性中暑 被国家列为法定职业病范畴 煤矿矿井随垂直深度的增加 温度随之升高 有的矿井 工作面气温超过34 即有可能发生中暑 如生产场所既高温 同时还伴有高气湿 风速又小 作业人员特别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 临床上将中暑分为三种类型 热射病 热痉挛和热衰竭 热射病是中暑之中最严重的一种 患者病情危急 死亡率高 少数人可先表现出乏力 头晕 头痛 恶心 呕吐等中暑的先期症状 患者明显的表现特征是肌肉痉挛 同时伴有肌肉痛 以四肢 腹肌 咀嚼肌等活动多的肌肉最为明显 尤以小腿肚的腓肠肌最为突出 一般起病较急 主要表现有头昏 头痛 恶心 呕吐 出汗 面色苍白 严重的可出现短暂片刻的晕厥 体温往往不高 热射病 热痉挛 热衰竭 其他疾病 第五部分 与煤矿工作有关疾病 皮肤感染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 煤矿工人慢性支气管炎 煤矿工人高血压 寄生虫病 肺结核 腰背痛 煤矿工人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1 2 3 4 5 6 7 8 井下工人滑囊炎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的发生部位由于矿工们的工种不同 受到刺激和摩擦的职业工龄长短不同 每次作用的持续时间不同 反复刺激与摩擦的反复程度不同 以及刺激和摩擦的作用时间与作用力的不同 因此病患部位也不相同 可累及20多处 化学毒物 第六部分 化学毒物通常是指那些在小剂量的情况下 通过一定条件作用于机体 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改变 导致暂时性或持久性病理损害乃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有毒与无毒并无绝对界限 如有的剧毒物质在微量时 可有治疗作用 而治疗药物超过限量 则可使机体中毒 一些似乎无毒的物质 如进入体内达一定剂量后 便能引起毒性反应 生产性毒物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毒物 化学毒物概念 毒物毒性分级 毒物的急性毒性可按LD50或LC50来分级 LD50的意思是半数致死量 LC50的意思是半数致死浓度 即引起实验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剂量或浓度 一般可按LD50将毒物分为剧毒 高毒 中毒 低毒 微毒等五级 存在形态 包括固态 液态 气态 气溶胶的形式 雾 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 烟 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0 1 m的固体微粒 粉尘 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 其粒子直径为0 1 10 m的固体微粒 气溶胶 漂浮于空气中的粉尘 烟和雾 统称为气溶胶 生产性毒物的存在状态 急性中毒 指毒物一次或短时间 几分钟或数小时 内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 慢性中毒 指毒物少量长期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 亚急性中毒 发病情况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 迟发性中毒 脱离接触毒物一定时间后 才呈现出中毒临床病变 毒物的吸收 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超过正常范围 但无该毒物所致临床表现 呈亚临床状态 化学毒物危害特征 窒息性气体中毒 刺激性气体中毒 氯 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 氨 醛类 酸类等 有机溶剂中毒 苯 甲苯 二甲苯 二甲己甲酰胺 丙酮 汽油等 金属与类金属中毒 铅 汞 砷及砷化氢 锰等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 苯胺等高分子化合物中毒 如氯乙烯 丙烯晴 氯丁二烯 含氟塑料等 常见中毒类型与化学毒物 一 窒息性气体 窒息性气体分为单纯性和化学性两类 如氮气 甲烷 二氧化碳 水蒸气等 本身无毒性 但因它们在空气中含量高 使大大降低 导致机体缺氧 如一氧化碳 氰化物 硫化氢 可使氧的运送和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 造成全身组织缺氧 二 刺激性气体 是对眼 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有害气体 主要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 刺激性气体常见的有氯 光气 氨 氮氧化物 氟化氢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等 刺激性气体对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主要引起眼结膜及上呼吸道炎症 喉头痉挛水肿 化学性气管 支气管炎及肺炎 化学性肺水肿 其中肺水肿是刺激性气体最严重的危害 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中毒的危害 氮氧化合物气体对机体的损害主要是呼吸系统 尤其是深部呼吸系统 主要对肺脏毒害最大 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硝烟即可引起氮氧化合物急性中毒 一般在数小时至72小时内即可出现中毒症状 其主要表现症状 急性轻度中毒 胸闷 咳嗽 咳痰 伴有轻微头痛 头晕 乏力 恶心等 眼结膜和咽部有轻度充血 急性中度中毒 上述症状加重 咳嗽加剧 咳血丝痰 头痛 头晕 心悸 呼吸困难等 急性重度中毒 呼吸急促 剧咳 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嘴唇 指甲青紫 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 窒息 氮氧化物的控制措施 氮氧化物的控制措施 碳氧化物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后的症状可分为 一般接触反应 一旦脱离中毒环境 吸入新鲜空气 症状会迅速消失 轻度中毒 脱离中毒场所 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 数小时后症状可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身体可完全恢复 中度中毒及时将中毒者搬离中毒现场 并予以积极抢救 可逐渐恢复 一般不留有后遗症 重度中毒 经抢救多数可恢复健康 但也有少数患者呈植物人状态 还有少数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抢救复苏后 经过1周至3个月精神正常的清晰期 假愈期 会突然出现记忆障碍 行为怪异 言语杂乱 大小便失禁等一氧化碳中毒性痴呆症 一氧化碳中毒 对于一氧化碳中毒者的抢救与治疗 1 将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 脱离中毒环境 2 并解开患者衣领 使其呼吸道保持畅通 3 给予吸氧 以及对症治疗 4 尤其要注意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