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缩写小说作文教案教学目的:1 通过缩写小说训练,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2 把握“缩写”的方法,原则;3 学会运用精练简洁的语言。教学重点:1 通过缩写小说训练,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2 把握“缩写”的方法,原则。教学难点:把握“缩写”的方法,原则教学过程:一导入有句幽默的小品语言“浓缩的都是精品”,今天课前我们就来谈谈这句话。(引导学生谈谈为什么这么说,可以举例子;并且说说怎样“浓缩”)其实文章也一样能够浓缩,这单元我们学了四篇小说,今天就让我们把这些文学大餐“浓缩一下”,来进行今天的作文训练“缩写小说”。二写作准备主要针对“缩写”与“小说”的特点分别来进行。1 缩写:找同学就小学学过的知识中说说缩写的要求等。 概括大意,不改原意2 小说:三要素及情节发展的结构三写作训练(一)回到原文分小组活动,每小组以本单元的一篇课文为例1 分别概括“三要素,情节结构,主题”;2 复述每篇课文;3 肯定学生复述的基础上,提出缩写的主要原则及方法(二)分项练习1人物:围绕人物让学生从原文中概括出相关的内容,例如人物特点,事件等;2 情节发展:小组内分工,分别缩写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老师到小组内进行指导; 念学生的范文,互相交流。四谈体会学生通过一节课的训练,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收获。五作业:连段成篇 学生动笔进行小说缩写教学反思:写作 写一则消息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和写消息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学生做记者向读者介绍本地的新闻人物或事件。 情感与价值:教会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并作出快速反应。教学重点:掌握写消息的一些基本要求,写作的表达能力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写作的表达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什么样的消息是好消息:对新闻的判别系统包含了一些重要元素:时效性、影响力、显赫度、接近性、冲突性、异常性和人情味。二、掌握消息的基本写法1、标题全文的眼睛:对标题的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标题形式:主题式、主题加副题式、完全式等。(举例)2、导语:消息的头一句或第一句话最有价值,最核心。对导语的要求:简洁、扼要、概括性强。注意事项:精心写好导语,是消息写作的重心。导语的类型:1、直接式导语例1:本报讯欧洲大战于昨天拂晓爆发。例2:路透社(1963年)11月22日电肯尼迪总统今天遭到刺客枪击身亡。例3:新华网北京月日电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显示,受今年几次强台风影响,今年月份我国发生地质灾害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共发生地质灾害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延迟性导语:如果我们从报道的文字表现方式上对导语进行分类,主要有几种类型,概述式,描述式,评述式,提问式等。最长用的是概述式。概述式导语就是对新闻的内容用概括的方式或者说直接叙述的方式写成的导语。例:本报讯记者从北京市委、市政府昨天召开的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北京市8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将吃上“皇粮”,现阶段先对市、区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医疗、药品等全部收入全额上缴区县财政专户,全部支出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待遇、机构运行经费将由财政予以保证。注意:在概述式导语的写作中,特别要注意使用具体的新闻事实,对新闻的核心内容进行概括。永远记住,你是用概括式的语言对新闻的核心事实进行概括,不是对新闻进行概括性的评价,更不是概括表述你对新闻的观点!例:在风云激荡的改革长河中,2003年无疑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例:好消息!一项大幅度降低5岁以下幼儿患龋率的杭州市幼儿免疫防龋工程近日正式实施。小结:这两个导语都犯了新闻写作的大忌,记者跳出来表达情感或对新闻事件进行评价。导语写作的步骤:第一,发掘新闻中能够构成导语的事实,找出新闻中最值得人们关注的要素。苛刻地问一下自己,在你报道的这个新闻事件中,什么是最为重要的?什么是与读者关系最为密切的?什么是前所未有的、独一无二的?什么是最不寻常的?什么是读者最感兴趣的?只有完成这个判断,你才有可能用最有吸引力和震撼力的事实写出有吸引力、有震撼力的导语。第二,判断事件与谁有关?-谁做的?谁说的?时间影响到谁?人,永远是新闻中最为重要的因素。第三,决定导语写作的形式。第四,寻找能够吸引受众的关键词语。第五,审读导语。活动反思:写作 写一篇事理说明文1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说明文的生命在于它的科学性。阅读说明文,要着眼于文章是否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是否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说明得准确明白,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阅读中,要注意作者对事物特征或事理的说明,是否都以确凿的材料为依据。这“依据”包括一些数据。例如,倍数、分数、绝对数、百分比、比较数、平均数、约数、确数。要注意这些数据是否都确凿可靠,是否没有差错。要特别注意说明文语言的运用,看它是否准确、简明、周密。所谓准确,就是要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恰如其分地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表达出来。所谓简明,就是简洁明晰,不啰唆,不含糊,用精练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得清清楚楚。所谓周密,就是说明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的语言要严密,没有疏漏,无懈可击。在阅读中,要用准确、简明、周密这把尺子,衡量说明文语言的优劣。2说明事理我们曾写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这次我们练习写说明事理的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区别在于,事物说明文一般只说明事物是怎样的,而事理说明文则更注重说明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的,也就是要说明事物的性质、原理和因果关系、发展规律等。因此,事理说明文往往按照逻辑顺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果溯因,由一般到个别。参考下面的资料以及自己所收集的资料,以“绿化好处多”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事理说明文。参考资料:(1)人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每天都要吸收大量的氧气,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2)空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之一,氧气仅占空气的20%左右。(3)绿色植物可以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研究表明,每公顷树林每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产生0.735吨氧气;每公顷草地每天能吸收0.9吨二氧化碳,产生0.6吨氧气。(4)据研究,在绿化程度达30%的地段,空气中的致癌物质可下降58%,二氧化碳至少下降90%。(5)据报道,地球上的树林每天可向大气中放出1.7亿吨萜烯物质,这种芳香物质具有无可比拟的杀菌能力和兴奋作用。有数据表明,能分泌含有挥发性植物杀菌素的树木(如香樟、松树、榆树、侧柏、柠檬、桂树、丁香、核桃、黄连木、法国梧桐等)有300种之多。(6)绿色植物对空气中的灰尘、粉尘有良好的过滤和吸收作用,并能阻挡粉尘向空气中散逸。据测定,大气通过林带,可使粉尘量减少32%一52%,飘尘量减少30%。(7)绿色植物对声波有散射作用,当声波通过被风吹摇的树叶时,会明显减弱或消失。据测定,林带可吸收噪声20%一26%,使其强度降低2025分贝。(8)据测定,酷夏时沥青路面温度为49,混凝土路面为46,林阴下路面为32,林阴下绿阴地为28。(9)绿色植物可以调节湿度,森林中空气湿度要比城市高38%,公园中空气湿度比城市其他地区高27%。(10)据测定,城市室内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为4050个,室外为100200个,而森林中则可达10万一100万个。3写作例文火葬美女幕后,舞台中心有一位漂亮的姑娘已站在一张圆桌上,桌子下面点着四支蜡烛。魔术师的手在空中一挥,从上面降下一个长形布袋,将姑娘罩住,然后魔术师向布袋开了一枪,布袋下面顿时冒出浓烟和火花。烟散火灭,布袋升空,但见桌上只剩下一副骨架和一个骷髅,姑娘看来已被火化。全场观众无不愕然称奇。这就是大型魔术表演火葬美女。当然,魔术总是“假”的,然而,奥妙何在呢?原来,作为道具的桌子是只有两条腿的半张桌子,蜡烛也只有两支。奥妙就在桌子后面。这半张桌子背后是两面互相垂直的镜子,利用物理学的光学原理镜子的反照,又映出了两条桌子腿和两支蜡烛。布袋里装有烟火、骨架、骷髅。那姑娘燃起烟火,摆好骨架、骷髅,乘浓烟弥漫之际,躲入那两面镜子的背后。【简评】本文先介绍火葬美女的现象(结果),然后拆穿西洋镜,用光学原理解释了这个有趣节目的奥妙(原因)。语言通俗生动,引人入胜,让读者在获得美好享受的同时,又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4写作反思(1)学习课文,学习一些表达技巧,你认为你模仿哪一个(或几个)片段最成功?(2)单元学习之后,你要写一篇大作文,对这篇大作文A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是:B在谋篇布局,语言表达中,你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地方是:C写完之后你自己修改吗?与同学互相评改吗?与同学分享感受或见解吗?教学反思:写作 写一篇游记一、训练目标:1、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只有把握住景物各自不同的特点,笔下的景才会有个性,才会活起来,文章才能写得深写得透,才会感染人。2、记叙清楚,重点突出。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或者按移步换景顺序,或者时空两才融合在一起,以游踪为线索,走一程,写一物,脉络清楚。再者,在所记的景物中,要分清主次详略,抓住重点,写具体,写生动。3、要寓情于景,融理于景。游记中的写景,一般是为了抒情言志。写作中须把情、理渗透到景物的描绘刻画之中,做到景与情、景与理的统一和融合。4、要有点艺术色彩。可以把游地的历史、名胜、人情、习俗、文物、特产以及民间传说、文人诗句等,加以融会贯通,穿插引用,多层次、多侧面地描绘景物,烘托景物,使画面显得充实饱满,富有情趣和艺术魅力。二、写作指导:(一)导入: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理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外出旅游的机会多了,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名胜古迹魅力,无不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能把这些印象变成文字,写成游记,那是很有意义的事。游记是描写游览中所见所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记叙文。游记的题材非常广泛,凡是浏览中见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以及听到的神话传说等,都可能作为游记的材料。但怎样才能把游记写好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作些努力。(二)指导:1、写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感受来游记散文不能写成流水帐,关键是写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要写出游时的“味”来。比如同一座泰山,在不同时代,在不同季节,在不同人的笔下所具有的情韵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也到泰山去,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么我们的笔下一定会是另一番景象。就算是两个人在同一季节、同一天去同一个地方,两个人所获得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两个人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个人爱好都不一样的,我们的游记散文就是要把这不一样的体验写出来。2、选自己感受最深的、心灵受触动最大的方面去写我们在游记散文的写作中,一定要试着去捕捉那些撼动我们心灵的东西,捕捉那些刹那间产生的思想的火花,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特色的文章。3、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要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散文讲究借物寓意、托物言志、从而把人们的思想引向一个丰富而深邃的境界。游记散文也应如此。有些游记散文主要描写祖国的壮丽山河,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热情;有些文章则通过一定的事物或游历传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或某种人生哲理。我们在写游记时应该做到能表达一定的情感,寄寓一定的思想。4、游记类散文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任何文章都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游记文章的顺序可以是时间的推移,可以是地点的转移,也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的变化,还可以是多者合一,这样才能使行文自然、条理清晰。5、游记散文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去写景状物在游记散文中,有时为了逼真地表现事物,也为了丰富文章的内容,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去写景。6、游记散文可以插入一些有文化底蕴的东西如神话传说、前人诗文、名人轶事等。写游记散文时总要涉及某一个地方,而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一定的历史。游记散文不能纯粹是写这个地方有哪些事物,还可能牵涉到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神话传说、英雄人物、天文地理等方面的东西。这就需要了解这个地方的一些人文知识、风俗习惯等,然后巧妙地根据文章中心表达的需要选择插入的内容。总之,游记散文写法多种多样,但关键是要写出自己的特色,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真切感受。三、训练题目:把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写下来,一方面留给自己可时时回忆起那有趣的、特殊的经历;一方面介绍给别人,让大家都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玩、奇妙的地方。如果不写下来,时间长了,在自己的记忆里就只会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很多细节就会遗忘了那多可惜。让我们把自己浏览过的地方写一写,一方面把生活中绚丽多彩的画面有声有色地记录下来,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这多有意思!现在,请大家写一篇游记,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四、学生写作:略教学反思:写作读古诗文有感教学目标1增强对古诗文的阅读,加深对古诗文内容、思想的理解。2学会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从中生发出自己最深的感受。3读后感为议论文,应以“议”为主,处理好叙议关系。叙要适当扼要,议要中肯深入。教学方法讨论和演练法:写作修改点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诗文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散发着醉人的芬芳。阅读古诗文不仅拓展视野,增长知识,而且陶冶情操,提高文学素养。漫步在古诗文的文化长廊中,处处都是绮丽的风景,仔细欣赏品读,令人感受颇深,那么如何将读后的感受写出来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写作训练读古诗文有感。二、写作指导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细读原作,生发感受。顾名思义,“读后感”是因“读”而生“感”。“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感”是“读”的延伸和深化,不“读”则无以“感”,“读”不细则“感”不深。因此,写作之前,先要对古诗文进行认真阅读,仔细揣摩,准确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深入领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社会实际乃至历史经验展开联想,从原作联想到现实,由他人联想到自身,从而生发出丰富的感受和体会。只有这样,写作时才能有感可发,有话可说。2选准“感点”,深入突破。“横看成岭侧成峰”,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之后,我们往往会产生多方面的感受。但在一篇读后感中,不可能也没必要将所有的感受都写进去。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入思考、正确分析的基础上,从纷繁复杂的感受中选择一个最佳角度作为“感点”,即写作读后感的突破口,集中笔墨写深写透,千万不可泛泛而谈,面面俱到。毫无疑可以作为“感点”的角度,就是自己体会最深、见解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并且写起来又最为得心应手的那一点感受。3明确思路,规范结构。一篇读后感,通常包括“引议联结”四个部分。开头要“引”,即用概括的语言引述原作的相关内容,交代感想从何而来,为下文的议论作好铺垫。接着是“议”,分析所引述的原文材料,点明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受与启示,提出全文的基本观点。然后是“联”,即联系自身及社会实际,摆事实、讲道理,充分而深入地阐述基本观点,这是整个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最后是“结”,即总结全文,做到首尾呼应,前后贯通。当然,这只是读后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结构,文无定法,在具体写作中,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总之,写作读后感,要在深入理解原作的基础上,集中笔墨表现自己某一方面的独特感受,做到条理分明,结构严谨,力求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作文一:文题解读请课外阅读古代诗选、史记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等,从中选一首古诗或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要求:写读后感,要用一定的篇幅对书中的内容作简要介绍,如写作年代、背景资料、大致情节等。要从自己感触最深、有话要说的方面入手来写。要对文章或书中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作简要的介绍。谈感想要联系自身或社会的实际,不要空发议论。写作提示:这个题目要求很宽泛,内容的可选范围也很广,既可以是脍炙人口的古诗,又可以是文质兼美、思想深刻的文言文。无论选取哪一类型的作品,写作前一定要选择自己真正喜欢并引发共鸣的作品。写作时仔细斟酌读后感的写作要领,要从自己感触最深、有话要说的方面作为切入点,写出自己独特深刻的感受。可以摘取书中的一个段落、一个人物或一个情节来写。作文二: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有感写作提示:1此词是苏轼的代表作,写读后感时,要对词的内容作以简单介绍。涵盖写作背景、内容梗概、情感基调等方面,为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做铺垫。2千古传诵的名篇历来为人称道,角度众多。写读后感时可以从诗词内容、表现手法、人生态度或其他方面入手,集中笔墨表现自己别样的感受。例文欣赏: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有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每当我读起这首词的时候,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苏轼能巧妙地将景物、历史、情感融为一体,真是令世人赞叹不已!这首词深深感动了我。此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人生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正当苏轼壮心消磨衰颓时,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苏轼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他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全都包含在这首词中。上阕以描写赤壁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气势磅礴,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自己的荣辱得失又有什么值得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用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的故地,争议很大。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已改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称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近。苏轼所游是黄冈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议论。“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如果把破除传统作为“伟大”的一项基本素质的话,苏轼之伟大是当之无愧的。与花间词中“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的幽约词境相比,苏轼词的逸怀浩气、举首高歌,无疑是为世人开拓了一个新的世界。如此开阔的境界、如此旷达的风格还是令世人称奇。【点评】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小作者结合原作内容生发感想,钦佩念奴娇赤壁怀古气魄宏伟,视野阔大的意境,赞颂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也有力地拓展了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的宽阔胸襟。作文三:读史记孟尝君列传有感写作提示:1史记是鸿篇巨制,涵盖的列传较多。写作时要认真阅读孟尝君列传,掌握文章内容和要点,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门白酒品鉴师培训课件
- 供销工作课件教学
- 2025年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物理高三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
- 2025年河南省漯河实验高中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银联卡技术管理办法
- 非工作时间管理办法
- 第25章 随机事件的概率(章节复习)(重点练)解析版
- 高端客户家庭财富资产保全产说会高端版理念
- 知识总结-《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视频监控摊贩管理办法
- DR操作常规文档
- 四渡赤水战役解析
- 委托肉类加工合同协议
- 医学资料 TAVR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学习课件
- 饲料公司采购部经理述职报告
- 小米智能家居海外数据合规
-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单位向个人借款标准合同文本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打印版)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一单元1.2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课件】
- 《著作权法案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