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高僧传》副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高僧传是南朝梁慧皎所写的一部僧人传记。它包举了二百五十七个僧人, 是佛教史上的重要著作。同时,高僧传也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语料,它的语 言真实可靠而且比较接近当时口语,是我们研究中古语言的重要材料。 目前,对于高僧传的研究,学术界较多注重于考校辑注、词汇训诂等方 面,在高僧传的语法研究方面还比较薄弱,因而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努力, 选择高僧传的副词作为论文研究的对象。 论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为“高僧传副词总论( 上) ”。本章就高僧传副词的使用情况 进行细致的描写与分析,勾勒出高僧传副词的整体面貌,统计出副词5 4 7 个,分别归入时间副词、程度副词、范围副词、语气副词、情状方式副词、关联 副词、否定副词、指代性副词八个次类。 第二章为“高僧传副词总论( 下) ”。本章把高僧传的副词和其他语 料的副词作对比,从共时和历时角度分析了高僧传副词的特点,揭示它在汉 语语法史上的地位。 第三章为“个案研究”。本章选取高僧传中的几个副词进行个案研究, 勾勒出这些副词的虚化轨迹,从中探讨一些副词虚化的机制。 关键词:高僧传副词总论虚化 t h er e s e a r c ho fa d v e r b so ng a os e n gz h u a n a b s t t a c t : g a os e n gz h u a n w r i t t e nb yh u ij i a oi nl i a n gd y n a s t y ,isam o n kb i o g r a p h y t h a ti r c i u d e s2 5 7m o n k s t h ew o r k w h i c hh a sg r e a tv a i u ei nb u d d h is m h is t o r y i si m p o r t a n t ii n g u is t i cc o r p o r a t h em a t e r i a ii nt h isb o o kis h i g h i yt r u s t w o r t h ya n dism u c hs i m ii a rt ot h es p o k e ni a n g u a g ed u r i n gt h a t t i m e t h e r e f o r e ,g a os e n gz h u a ni sq u i t eu s e f u id u r i n go u rr e s e a r c ho nt h e m i d d i ea g e sc h i n e s ei a n g u a g e f o rt h e p r e s e n t r e s e a r c h e r s p a y m u c ha t t e n tio nt o c o ii a t i o r l ,c o ii e c t i o na n dh e r m e n e u t i co ng a o s e n gz h u a n w h ii e t h e g r a m m a t i c a ir e s e a r c ho ni t i sf a ra w a yf r o me n o u g h t h u sw es o i a c tt h e a d v e r b so ng a os e n gz h u a nt od os o m er e s e a r c h t h isp a p e ri so r g a n i z e di n t ot h r e ec h a p t e r s : f ir s t :o u t ii t i eo fg a os e n gz h u a n ( f ir s th a i f ) : i nt h e c h a p e r ,w em a k eao v e r a ii a n ds y s t e m i cd e s o r i p t i o na n d c 1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a d v e r b so ng a os a n gz h u a n 。t r y i n gt od r a wt h eo u t ii r e o fb a s i ca s p e c to fi t t h e r ea r e5 4 7a d v e r b si nt h eg a os a n gz h u a n w h i c h a r ed i v i d a di n t oe i g h tc a t e g o r i a s ,s u c ha sa d v e r b so ft i m e ,a d v e r b so f d e g r e e , a d v e r b so fs c o p e ,m o o da d v e r b s m o d ai a d v e r b s 。iin ka d v e r b s , n e g a t i v aa d v e r b sa n da d v e r b so fi n d i c a t i n ga n ds u b s t i t u t i n g s e c o n d :o u t ii r eo fg a os e n gz h u a n ( s e c o n dh a i f ) : int h ec h a p e r w ec o n t r a s tt h ea d v e r b so ng a os e n gz h u a nw it ht h ea d v e r b s o no t h e r1i n g u i s t i oc o r p o r a w ea n a i y s e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t h e s e a d v e r b sa n dr e v e a ii t sp o s i t i o ni nt h eh i s t o r yo fc h i n e s eg r a m m a rt h r o u g h h i s t o r i c a ic o m p a r i s i o na n ds y n c h r o n i cs t u d y t h ir d :c a s es t u d y : int h ec h a p e r w es eie c ts o m ea d v e r b sint h eg a os a n gz h u a nt oc a s e s t u d y t r y i n g t o a n a i y z e t h e p r o c e s s a n dc a u s a t i o no ft h e ir g r a m m a t i c a ii z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g a os a n gz h u a n a d v e r b s o u t ii n a g r a m m a r i c a iiz a t i o n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 、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 成果。 3 、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 、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 了谢意。 作者签名:鱼色金绝 日 期:2 2 五! 出碑;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鱼:钆金肇 日期:垒虹:出星生 一、慧皎与 成书于梁时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吕叔湘。以景德传灯录为材料研究近代汉语虚词,实开以佛学 典籍研究汉语发展之先河。近几十年来,从事汉语史研究的学者们对佛学典籍研究的认识愈 益深刻,使用也日渐其多,成就斐然。佛学典籍以其数量众多,接近口语。越来越受到藿视。 从构成上看,佛学典籍可分为两类一为汉译佛经,这是指由译师从梵文译成汉语的佛学典 籍;二是中土人士的佛学撰述,这是指汉地佛教僧徒为弘扬佛学用汉语撰写的佛学著作。对 于译经,学者们在充分肯定其价值并且大量利用之余,不少人对其汉语身份的纯粹性也有一 些疑问,因为受佛经原典语言的影响和译师水平有限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会有“洋泾浜”之 类的用语。而中土人士在进行佛学撰述时常凭借其自幼习得的汉语修养,撰写出较合汉语 规范的文献,从而可以避免用语的不纯粹现象,语料的可靠度也大大提高了。从内容上看, 中土人士的佛学撰述包含章疏、论著、语录、史传、音义、目录等部分,但这些撰述大多出 现在隋唐以后,隋以前较少见南朝粱会稽沙门慧皎所写的高僧传记载了从汉明帝永平 十年到粱天监十八年共4 5 3 年间2 5 7 位高僧的风貌事迹( 又附见2 7 4 人) ,该书出自中土僧 人之手,写佛门之事,被列入佛教典籍而流传于世。篇幅比差不多同期的世说新语) 多一 倍以上,而行文风格接近口语的程度与之相当,无疑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汉语语法的好材料。 二、研究的现状 目前,对于商僧传的语言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勘和词汇研究方面。校勘主要成果有汤 用彤高僧传校注。汪维辉 标点商兑,董志翘 标点商榷、 标点商榷( 续) 、 校点献疑 等。词汇研究的主要成果有董志翘 词 语通释( 一) 、 词语通释( 二) ,方新 词语考释 、季琴 和( 世说新语 的比较看 的语法特点) ,载程湘清主编的魏晋南北朝汉语 研究) 山东教育出版社。1 9 8 8 年,第1 0 7 页 一个副词如果有多个义项,为了统计与比较的方便我们在计算副词数量时把它们当几个副词看持 为了行文的简便对于凡是出自高僧传 的倒句本文在交代引文出处时均省略了“高僧传一三字 2 此例中拥有“沉鸣¥i 鸡”的国家是听这个鸡的鸣声米判断时阔的“庶时”只能是“按时” 之义。 r 颇时j 在高僧传中作时间副词,可以表示“常常、经常”之义。例如: ( 1 ) ( 释慧通) 常自称郑散骑,言未然之事,颇时有验( 卷十齐寿春释慧通) ( 2 ) 时有范材者,巴西阆中人,初为沙门,卖h 于河东市徒跣弊表,冬夏一服,言事 亦颇对有验。( 卷十晋囊阳竺法慧) “颇”和“时”在中吉都能表示频率高,可以译成“常常”。“颇对”是由。颇”和“时” 同义连用而成词的。例如: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之一) 高祖旋旆东归,留子桂阳公叉真镇关中,临别谓导日:。儿年小留镇,愿法师时能顾怀” ( 卷七宋寿春石硐寺释僧导) 卜一旦j 在高僧传中可以表示“突然,一下子”之义。如: ( 1 ) 竺法汰与道安书云:“每忆敷上人周旋如昨,逝殁奄复多年,与其清谈之日,未尝 不相忆思得与君共覆疏其美,岂图一旦永为异世痛恨之深,何能忘情其义理所得,披 寻之功,信难可图矣”( 卷五晋京师瓦官寺竺僧敷) ( 2 ) 后蜀人谯纵,因锋镝之机,攻杀毛璩,割据蜀土,自号成都王,乃粟僧设会,逼请 岩公,岩不得已而赴璩既宿昔植越,一旦伤破,睹事增悲,痛影颜色,遂为谯纵所忌。因 而被害,举邑纷扰,白黑危惧( 卷六晋蜀龙渊寺释慧持) “一旦”表示迅速而意外,一直到近代小说中都在使用,如: ( 3 ) 妖王道:“父王把我八个字时常不离口诒说,说我有同天不老之寿,怎么今日一旦 忘了? ”。( 西游记第四十二回) r 复j “复”在高僧传中可以表示类同。可以泽成“也”例如: ( 1 ) 慧以母年老,欲存资奉,乃移憩庄严寺,母怜其志,复出家为道,舍宅为福( 卷 八齐京师庄严寺释道慧) 前面已经提到释道慧十岁就出家为僧远弟子了,此时释道慧的母亲同情他既要出家又 耍孝顺母亲,干脆自己也出家为道了。 ( 2 ) 闻罗什在关,故往咨禀,什见而奇之,谓姚兴曰:“咋见融公,复是奇特聪明释子” ( 卷六晋彭城郡释道融) 此句话是罗什在姚兴面前称赞释道融,说他也是奇特聪明的佛家弟子。 ( 3 ) 须臾起坐,谓弟子日:“大法应化,随缘盛衰盛衰在迹,理恒湛然但念汝等不 久复应如我耳,唯有玄畅当得南度汝等死后,法当曼兴善自修心,元令中悔”言已, 便卧而绝也( 卷十一晋伪魏平城释玄高) 此例是释玄高临死前说各位弟子不久也和他一样要面临死亡,只有玄畅可以南度。 ( 4 ) 时南州有陈家,颇有衣、食,度往其家,甚见料理。闻都下复有一杯度,陈家父子五 0 此例参引自董志翘、蔡镜浩中古虚词语法例释 ,吉林教育出版杜,1 9 9 4 年4 0 6 页。 此倒参引自霄文谊近代汉语虚词词典 ,河北教育出版社,2 0 0 2 年,第3 页 人,成不信,故下都看之,果如其家杯度,形相一种( 卷十宋京师杯度) 杯度住在陈家,但陈家的人听说都城也有一个杯度感到很奇怪,特意去看。果然都城 的杯度和他们家的杯度长的一模一样 ( 5 ) 时庐山隐士刘遗民见肇此论,乃叹日:“不意方袍,复有平叔( 卷六晋长安释 僧肇) “方袍”是僧人所穿的衣服。在这儿代指僧人,“平叔”是“何宴”的字。此旬是刘遗 民看到释僧肇的经论,赞叹道:“没料到佛教徒中也有像何宴一样的人啊。” 杨荣祥o ( 1 9 9 7 ) 认为上古表类同只有“亦”,中古只有“亦”和“也”,近代汉语表类 同的“亦复”、“亦自”、“也自”只是“亦”、“也”的派生词。高育花。也认为中古表类同的 副词只有“也、亦”两个。此种说法值得商榷通过对上面“复”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古“复” 也能表示类同,“亦复”可能只是同义连用,而近代汉语“亦复”应该是继承了中古“亦复” 而来的。 高僧传中有许多副词的义项是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 没有收录的如: “但”表示“或许、可能”,“多”表“甚”义,“次第”表“逐一、紧接着”,“垂将”、“垂 当”表“将要”,“或将”、“将无”、“将必”表推度,“旧”表“一向、从来”,“乃( 遣) ”表 “很”义,“颇”有“常常”义,“一二”有“详细地、周遍地”之义等等一些带新兴的副 词词尾的副词汉语大词典) 基本都没有收录,如:“聊复”、“频复”、“岂复”、“当复”、“方 复”、“弥复”、“遂复”、“奄复”、“止复”、“本自”、“便自”、“方自”、。即白”、“久自”、“犹 t l ”、“己自”、“真当”、“正当”等等。 副词的系统研究和穷尽分析,来反映高僧传 的主要面貌和特色,说明它在汉语语法史尤其是副词研究方面的地位与价值,并力争发掘出 一些有助于汉语语法史研究的语料。 通过统计,我们调查出高僧传) 副词共计5 4 7 个,继承自上古汉语的有3 2 1 个,占5 8 6 8 ; 见于中古汉语的有2 2 6 个,占4 1 3 2 1 ,其中双音节副词1 2 8 个,占中古新生副词数量的 5 6 6 4 。在5 4 7 个副词中,双音节副词有1 7 0 个,占所有副词总数的3 1 0 8 。 我们详细地调查了每一个副词的使用频率。希望通过高僧传) 的副词与上古汉语副词 及近代汉语副词的对比来了解中古汉语常用副词的特点及使用规律。 在本文中我们还对一些在高僧传中出现的较有特点的副词作个案研究,希望通过这 些个案研究探讨一f 副词虚化的轨迹和机制。 五、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 一) 研究方法 1 、穷尽描写法 既然我们进行的是专书研究,势必要对高僧传副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因此 参见扬泉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1 9 9 年( 未刊) 9 3 页 参见高育花中古汉语副词语义指向分析 ,古汉语研究) ,2 0 0 1 年第2 期 4 我们首先采用描写法对高僧传副词的用法进行穷尽式调查,详细地描写它们的使用情况。 这包括高僧传 副词的种类每个副词的出现频率。在例甸中的句法位置等等,希望经过 细致的描写我们能反映高僧传 戮词的大致使用情况。 2 比较法 我们从事专书研究,不仅是要反映一本书的语言面貌,更重要的是要将其置于整个汉语 史研究的大框架内进行观察比较以便为汉语史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因此,我们在论文中 采用了比较研究法,主要是共时比较法和历时比较法。 共时比较法:就副词的使用情况将商僧传) 的斟词与处于同一时期的其他文献如 梁书、南齐书,、法显传、百嗡经 、出三藏记集 、颜氏家训 、世说新语等进 行比较,以此来发现同时期语言的共性及高僧传) 的个人语言风格。 历时比较法:就副词的使用情况将高僧传) 与处于不同时期的其他文献进行比较, 通过副词使用中新旧要素替换的比较来反映高僧传 在汉语语法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 可用于比较的文献有周易) 、左传 、孟子) 、史记 、淮南予 、敦煌变文、朱子语类 等。 3 、语义分析法。汉语是一种较少形态变化的语言,副词更是一个半实半虚的词类。因此, 在论文中,我们将会采用语义分析法,具体地分析一些副词的语义特征及语义指向揭示在 深层结构意义上副词同句子中其他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希望可以从中探索到中古语言的一 些语义结构特点。 4 、语言学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如从认知学角度并运用语法化理论讨论副词的虚化机 制等等。 ( - - ) 研究手段 在搜集资料时自制卡片,做到一个副词一张卡片。除了同时期的一些文献将精读记录外, 其他可作对比的语料主要参考前人研究的成果,有些还采用光盘检索加核对原书的方式,力 求利用更多的语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5 第一章高僧传副词总论( 上) 第一节副词的定义和分类 一、副词的定义 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指出:“凡实字以貌动静之容者。日状字。”这大概是我国语言 学界对副词下的最早的定义马氏文通以后的语法著作里改状字为副词,一直沿用到现 在。 对副词的定义,学界已有充分的论述,应该说已经抓住汉语副词的基本特征,包括语义 和功能两方面的特征。各家对这两方面特征认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侧重点有所不同:1 9 4 9 年以前的论述,侧重语义方面的特征,1 9 4 9 年以后则侧重功能方面的特征当然,一般也 都注意到了两者的结合。这种侧重点不同,是与语法研究的理论背景有关的可以说,从语 义出发来认识副词,与传统训诂学和逻辑学的理论影响有很大关系;从功能出发来认识副词, 与结构主义语言理论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认为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属性作出的分类, 认识一个词类,语法功能方面的特征才是本质的,最重要的。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将功能和语义两项标准互为参照,认为副词是对谓语起修饰 限制或补充说明作用的虚词。 二、副词与相关词类的划界 副词主要作状语,但能作状语的却不限于副词,也就是说副词的句法功能和其他词的句 法功能有交叉现象。为了更清楚地认识汉语副词在功能、分布上的特点,拿副词和其他词类 进行比较,是非常必要的。副词跟相关词类划界存在问题较多的,主要是跟形容词、连词、 时间名词的划界。 ( 一) 副词与_ 形容词 1 一般情况下,要区分形容词和副词,主要依据它们的分布特征,即形容词除了作状语之 外还可充任定语、谓语。另外。形容词能由状语变成补语,且词义不变,这些功能是副词 所不具备的。如高僧传中出现的“徒”只能充当状语,是副词,而“徒然”则除了经常 充当状语外,还能作谓语,所以“徒然”是形容词,例如: ( i ) 什知又诳诈,告资日:“叉不能为益,徒烦费耳,冥运虽隐。可以事试也。( 卷二 晋长安鸠摩罗什) 。 ( 2 ) 恒等才质暗短,染法未深,缁服之下,誓毕身命,并习佛法,不闲世事,徒废非常 之业,终无殊异之功( 卷六晋长安释道恒) ( 3 ) 孔子祭则神在,或理传妙觉,或义阐生知,而杨墨纷纶,徒然穿凿( 梁释僧佑弘 明集,52 6 2 a ) 。 ( 4 ) 毁誉之来,皆不徒然,不可不思( 列宋范晔撰后汉书- 窦融列传第十三) 2 有些词既可以作谓语、定语也可以作状语,但作谓语、定语时的语义区别较大,是同 形同音的两个词形容词和副词。例如高僧传中出现的“空”: “空”在古汉语中可以作名词表示“天空、空中”的意思,也可以作形容词和副词, 此句原书在。益一后加逗号,据董志翘高僧传 校点商榷( 续) ( 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 0 0 0 年第l 期) 改为“为”后加逗号 本文所引佛经文倒除高僧传 外均据台湾新文丰公司影印日本大正大鼠经。引文后的数字依次是大正 藏的册数,页数,a b e 是同页上中下栏目标号 6 如: ( 1 ) 后于寺侧故宫中,初得放光经始就披读,魔来蔽文,唯见空牒,什知魔所为, 誓心逾固,魔去字显仍习诵之( 卷二晋长安坞摩罗什) ( 2 ) 安恒执空瓶从上至下,水常不竭,时成以异焉( 卷十宋江陵琵琶寺释慧安) ( 3 ) 遂使空劳传写,永翳箱匣,甘露正说。竞莫拔寻。无上宝珠,隐而弗用,岂不惜哉? ( 卷三论) ( 4 ) 向之二三诸子前后撰述,岂得挈长量短,同年共日而语之哉! 信门徒竞无一言可豫, 市肆空设千金之赏( 卷十四附录) ( 5 ) 然或褒赞之下,过相输扬;或叙事之中,空列辞费( 卷十四附录) ( 6 ) 伪太子拓跋晃事高为师,晃一时被谗,为父所疑,乃告高日:“空罗枉苦,何由得脱? ” ( 卷十一晋伪魏平城释玄高) 以上例( 1 ) 和例( 2 ) “空”作定语,表示“里面没有东谣或没有内容”( 3 ) 、( 4 ) 、( 5 ) 例“空”作状语,表示不付出代价就取得了利益或付出了代价也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取得应 有效果,可译成“徒然,白白地”例( 6 ) “空”也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是没有理由、平 白无故地进行的,可译成“无故”。例( 1 ) 和例( 2 ) “空”是形容词,( 3 ) 、( 4 ) 、( 5 ) 、( 6 ) 例“空”是副词,“空”作副词和形容词时语义差别较大,是同形同音的两个词。 另外像“苦”、“轻”、“重”、“大”、“新”t “旧”等作形容词和副词时语义差别较大,也 是同形同音的两个词。 3 如果一个词,作谓语或修饰名词时与作状语时在意义上显然有联系,这时,要确定该词 是形容词,还是分属形容词和副词,则会有些困难。单从语义的同一性去判断,很难有明确 的标准,只能从功能上去分别。如高僧传中的“甚”就是如此,它分属形容词和副词, 当它用作形容词时,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而用作副词时,就绝对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 如: ( 1 ) 显明旦欲诣耆阉崛山,寺僧谏日:“路甚艰阻,且多黑师子,亟经瞰人,何由可至? ” ( 卷三宋江陵辛寺释法显) ( 2 ) 初至京师,太原王蒙甚重之,日:“造j 艮己功,不减辅嗣”( 卷四晋剡沃洲山支遁) ( 3 ) 尝与同学数十人,于田中刈稻,时有饥贼欲夺其谷,诸沙弥悉奔走,唯显独留,语 贼日:“若欲须谷,随意所取,但君等昔不布施,故致饥贫今复夺人,恐来世弥甚,贫道 预为君忧耳( 卷三宋江陵辛寺释法显) ( 4 ) 于时大本未传,孤明先发,独见忤众于是旧学以为邪说,讥愤滋甚,遂显大众, 摈而遣之( 卷七宋京师龙光寺竺道生) ( 1 ) 、( 2 ) 例“甚”作状语,分别修饰形容词性谓语和动词性谓语。( 3 ) 、( 4 ) 例“甚” 作谓语。分别受程度副词“弥”和“滋”的修饰。( 1 ) 、( 2 ) 例中的“甚”是副词,它处在 状语的位置上。绝对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3 ) 、( 4 ) 例“甚”为形容词,它处在谓语的 位置上,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在 ,语文教学) 1 9 5 7 年第8 期 曾参见李宗江汉语“才”类副词的演变 ,载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 9 盼年,2 1 4 页 8 部分归入名词这样傲从语义和分布上都是十分正确的我们在考察时,区分二者的依据是: 凡是只能充当状语或者旬首修饰语,不能充当宾语( 包括介宾) ,并且不受其他词语修饰 的。是时间副词如l 离僧传 中的。始聪默方聱将、还毋菇、立、尝昔经、已”等 凡是经常充当状语和旬首修饰语但同时又可以充当定语或者主语、宾语( 包括介宾) 的, 是时间名词如高借传 中的。初毒韧、畸昔过去、今、今者、往、往昔、向当韧、向者、 始当韧、先、先后、时当时、昔、当时、后时、昔时、少时”等 三、副词的分类 学界对汉语副词的分类。大体上都有。程度副词气。范嘲副词。、。时间副词”、“否定副 词”、“语气副词”、“情状方式副词”这些类别此外还有一些类别。各家多寡不一,名目也 不同,同一个副词,不同的人往往归入了不同的类别 我们认为。确定副词类别。要结合语义和功能两方面的特点。即要在以语义为标准进行 分类的基础上,找出各类另唾在功能分布方面的共性,从而证明所作分类的合理性 根据语义和功能特征相结台的原则,我们把汉语的副词分为八大类:时问剐词、程度副 词、范围副词、语气副词、情状方式副词、关联副词、否定副词、指代性副词在每个次类 下面。本文又根据副词的意义特征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类。 9 第二节高僧传副词概貌描写 本节就高僧传 副词的分布情况进行穷尽性调查研究,根据我们的统计 、向熹简明汉语史、柳士镇魏晋南北 朝历史语法以及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对于多义副词,我们按照在文中出现 的先后顺序在该副词的右下脚用数字注明,并注明词义比如“始i 刚刚、始2 才”。不同的 义项。往往属于不同的类。我们在统计时把有几个义项的副词算作几个副词以便于比较。我 们在具体描写中注意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反映高僧传) 副词的发展变化。 一、时问副词 时间副词是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及与时间有关的副词,在句法结构中通常位于谓语之 前,有时位于句首。一般都能修饰动词性谓语,除表“持续”义、“逐渐、缓慢”义和表“时 间早晚”的小类外,般都不能修饰纯粹的形容词或者形容词性短语。有些可以修饰数量名 短语,有些可以修饰句子形式时问副词的语义一般指向谓语 时间副词是汉语副词中数量较多的一个类我孽】对对问副词进行再分类对主要参照陆俭 明、马真( 1 9 8 5 ) 的分类。根据语义和功能两方面的差别,将时间副词分为十三个小类加以 说明: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上半年合肥滨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国家能源集团2025秋招发布网站//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公开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贵州雍福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批招聘5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贵州遵义教育发展集团实训服务有限公司招聘总环节人员及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闽侯大禹水利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公开招聘25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州建工福厝置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批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省水利投资集团(长汀)水务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甘肃兰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招聘4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北荆州市兴质市政园林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低压电工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足球大单元教学计划
- 智慧酒店AI大模型数字化平台规划设计方案
- 公路应急抢险管理办法
- 广东省实验中学2025届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知识产权代持协议示范文本
- 移动支付网络安全学习心得体会
- 电力反窃查违培训
- 2025-2030中国聚酯TPU薄膜行业运营态势与前景动态预测报告
- pos机收款管理制度
- 朗格汉斯细胞病诊疗研究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