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二)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二)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二)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二)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二)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二)随堂检测 知识点一种群数量的变化1.如图是一个新建的小牧场内鹿群的种群数量曲线图。试分析在捕杀鹿群时应使剩余量在“s”型增长曲线的哪一点,最有利于鹿群数量的恢复()a.a点b.b点c.c点 d.d点解析:选c。在k/2左右,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故剩余量在k/2时,最有利于鹿群数量的恢复。2.下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b.19.8 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c.24.8 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33.6 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解析:选d。由图可以看出,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该藻类的个体数最大值不同,所以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a正确;在三条曲线中,19.8 条件下环境中所容纳的最大个体数是最小的,所以在19.8 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b正确;曲线斜率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24.8 条件下第5天时的曲线斜率是最大的,也就是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是最大的,c正确;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而不是恒定不变的,d错误。3.2月1日至4月30日为我国每年的“禁渔期”,国家规定:此段时间,各大自然水域严禁人工捕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行“禁渔期”是因为此段时间气温较低,人工捕鱼产量少,支出大于投入b.实行“禁渔期”是因为此段时间为鱼类的繁殖季节,大量捕鱼将使鱼类减少c.过度捕捞,将破坏鱼群的年龄结构,从而影响鱼产量的持续稳定增长d.在“禁渔期”以外时段,也不能使用任意孔径大小的渔具捕鱼解析:选a。在鱼类繁殖季节实行“禁渔期”是保证鱼类繁殖,使鱼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的有效措施,我国法律对禁渔期、禁渔区、渔网孔径都作了明确规定。4.某草原上布氏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cd范围内,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b.据图可知,a、b两点布氏田鼠种群的自然增长率相等c.在od范围内,布氏田鼠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d.bc段布氏田鼠种群数量一直下降解析:选a。在cd范围内,布氏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小于1,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所以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a正确;据图可知,a、b两点布氏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相等,但布氏田鼠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不一定相等,b错误;在od范围内,布氏田鼠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没有呈现出周期性波动,c错误;bc段中大于1时布氏田鼠种群数量增加而后来小于1时种群数量则减少,d错误。5.(2018宁夏银川检测)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曲线上的点n(kn)/ks1200.90s2500.75s31000.50s41500.25s51800.10a.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 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c. 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kn)/k值为0.9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解析:选c。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早在s4之前就已经出现,a错误;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b错误;s3点增长速度较快,既能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c正确;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点是s3,d错误。 知识点二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实验6.(2018江苏海安立发中学期中)在进行酵母菌计数时,某同学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然后吸取摇匀的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中方格的酵母菌分布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一块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有一个计数室b.该计数板的一个计数室中有16个中方格c.未对酵母菌染色会导致计数值比实际值偏小d.需要对该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后再重新计数答案:d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解析:选b。无环境阻力使种群呈“j”型增长。2.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在第17年的种群增长速率进行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增长速率0.661.542.813.672.941.650.03a.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b.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c.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之一d.第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解析:选c。由表中数据可知,种群增长速率一直大于零,种群数量增加,为增长型,a错误;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说明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b错误;由于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c正确;第7年种群数量最多,种内斗争最激烈,d错误。3.如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点时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使环境容纳量由k1变为k2。下列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a.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b.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c.气候条件发生了改变d.该种群生物的食物增多解析:选b。由图可知k值的升高(由k1变为k2)是因为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例如:a项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c项气候条件发生了改变(更适合该种群的生存)、d项该种群生物的食物增多,故a、c、d项不符合题意;如果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则种内斗争会加剧,数量会维持在k值,甚至有所降低,故b项符合题意。4. (2018甘肃天水秦安一中高二期末)自然界中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出生率如图中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增长,c点之后呈“s”型增长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c点时期c.c点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k值)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解析:选c。由图可知,种群在c点之前增长率一直下降,增长曲线不是“j”型曲线,若为“j”型曲线,则增长率不变,c点之后增长率小于零,种群数量下降,也不为“s”型曲线,a错误;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应该是增长速率最大的时候,即为k/2点时,c点时期增长速率为零,b错误;c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为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c正确;曲线只表明了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不能得出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d错误。5.将野兔引入某岛屿,17年野兔种群的增长速率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这7年中野兔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b.第5年时野兔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该岛屿野兔种群的k值约为第4年时野兔数量的2倍d.图中的数据可以用样方法调查野兔的种群数量并计算得出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这7年中野兔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a错误;第5年时野兔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0,说明野兔种群数量仍然在增长,属于增长型,b错误;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在增长速率最大时即是种群数量达到k/2的时候,大约是第4年,c正确;野兔活动范围大,不适宜用样方法,最好用标志重捕法,d错误。6.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在b到c的变化过程中,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c.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是因为出生率小于死亡率d.曲线y和x比较,可看出自然状态下种群的增长阻力解析:选c。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是因为出生率在下降,死亡率在升高,但此时出生率还是大于死亡率,c错。7.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1990年紫茎泽兰(一种毒草)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其增长曲线近似于“j”型b.对农作物合理密植后,其数量不应大于k值c.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d.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解析:选d。紫茎泽兰进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是一种生物入侵现象,其增长曲线为“j”型曲线。但并不是所有生物进入某一新环境后都会呈“j”型曲线,因为还需要满足气候条件适宜,无天敌等条件。对于农作物种植强调合理密植,最大种植量应为k值。8.下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t3t5时间段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b.在t1t2时间段内,甲、乙种群呈“j”型增长c.在t2t3时间段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d.在t5时刻乙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最大容纳量解析:选b。t3t5时间段内,乙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因此乙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甲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因此甲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a正确;在t1t2时间段内,甲、乙种群呈“s”型增长,b错误;t2t3时间段内,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0,因此死亡率小于出生率,c正确;当增长速率为0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因此甲种群数量最大的时刻为t3,乙种群数量最大的时刻为t5,d正确。二、多项选择题9.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时间(天)15913172125293337成虫数(只)610287113120727030232734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s”型增长解析:选cd。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丰富、环境条件适宜,a错误;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下降,b错误;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第37天种群密度达到最大)有关,c正确;第137天,成虫数量呈“s”型增长,d正确。10.某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锥形瓶中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培养,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相同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检测c.内的种群数量先于内的开始下降d.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各不相同解析:选ad。由图可知和中培养液较少,且的数量比较多,而和培养液多,数量也不同,所以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故a错误。酵母菌数量的计数是利用抽样检测法,故b正确。内的起始数量多,其种群数量先于内的下降,因为营养物质不足,故c正确。4个锥形瓶中和的k值应相同,和的k值相同,故d错误。11.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b.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d.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的培养液解析:选ad。从锥形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锥形瓶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b错误。采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时,将盖玻片放在计数板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到计数板小方格内,c错误。三、非选择题12.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请根据如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中曲线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物的特性。(2)自然界中种群增长曲线表现为图中的曲线_。(3)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若出现cd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4)太湖蓝藻事件使太湖美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此图表示太湖蓝藻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点后,增长速率为0。(5)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点后进行,原因是。(6)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答案:(1)过度繁殖(2)(3)55亿(4)f(5)e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6)增加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环境的容纳量降低。13.(2018哈尔滨三中高二期末)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了10只大草履虫和10只双小核草履虫进行了以下实验,以枯草杆菌为饲料,分别放在相同容积的容器中单独培养,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结果如表所示:天数动物246810121416双小核草履虫1560808180828180大草履虫1235506061626062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大草履虫单独培养8天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生态学上称此数量为。(2)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单独培养时,大、小草履虫种群增长都属于型增长。(3)某同学提出“混合培养时,占优势的双小核草履虫并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的观点。为验证这一观点,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解析:(1)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呈现“s”型曲线增长,种群数量趋于稳定时的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2)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单独培养时,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呈现“s”型曲线增长。(3)某同学提出“混合培养时,占优势的双小核草履虫并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的观点。为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可以用混合培养后的培养液单独培养大草履虫,观察其数量变化,若大草履虫数量迅速减少,则该同学的观点不正确,否则正确。答案:(1)环境容纳量(或k值)(2)“s”(3)用混合培养后的培养液单独培养大草履虫,观察其数量变化14.某生物社团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温度()a100.128b100.15c100.128(1)该生物社团研究的课题是_。(2)该生物社团的同学在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用滴管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