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国王的演讲》开题答辩_第1页
电影《国王的演讲》开题答辩_第2页
电影《国王的演讲》开题答辩_第3页
电影《国王的演讲》开题答辩_第4页
电影《国王的演讲》开题答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 建 医 科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论文英文题目: Application of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the Lines of the Movie The Kings Speech 论文中文题目: 论礼貌原则在电影国王的演讲对白中的运用 学 院: 外国语学院 _ 专业年级: 英语 专业 09 级 学 号: 1314809017 姓 名: 郑璐 _ 指导教师: 吴晶晶 讲师 2012 年 11 月 7 日 一、 立题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含文献综述) 立题意义 作为语用学中一个重要原则,礼貌原则至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纵观前人对礼貌原则的研究,他们都是在语用学范围内研究礼貌原则,且过于理想化,为了满足论证观点的需要,在研究步骤,方 法,内容等方面都实施了布控,实用编造好的语句,使礼貌原则的研究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静态的、笼统的而非动态、实用的。如何试图突破原有的框架模式,使礼貌原则变得更动态,更加具有实用性成为一个探索研究的新方向。 电影国王的演讲讲述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国王的故事,本片在 83 届奥斯卡提名单上获得 12 项提名,并独揽 4 项大奖。本文意在将礼貌原则与国王的演讲中对白相结合,借以分析电影中人物的性格,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心理活动,这样全新的结合,不仅在礼貌原则的研究上是一次新的探索,对电影的赏析也有着独特的 见解。 研究现状 礼貌原则的研究从 20世纪 70年代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历经四十余年的探索可谓硕果累累。 国外研究现状 : 上世纪五十年代 , Erving Goffman就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面子”问题,在 Interactional Ritual: Essays on Face-to-Face Behavior礼仪的相互作用:面对面的行为论集中, Goffman提到 人际交往中无时无刻不涉及“脸面工作”,这一方面表现在人的行为受到面子的约束,另一方面人们也期待他人对自己的面子给予考虑。 为了在交际中不伤害自己 的面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伤害到他人的面子。 Goffman对面子的研究激起了礼貌原则的研究浪潮。 早期研究礼貌原则的学者 Robin Lakoff( 1987)提出了三个关于礼貌原则的基本条件:不要强加于人;给他人以选择;与对方友善,使对方感觉良好。 随后, 在 Goffman的研究基础之上, P Brown和 S Levimon将礼貌行为分为两种: (1)积极礼貌,即满足对方面子上的正面要求 (如表扬对方的地位、成就等 ); (2)消极礼貌,即满足对方面子上的反面要求 (如尽量不侵犯对方 的人身、财产、自由等 )。 他们 认为, 为了建立某种社会关系,人们必须认可并留意交际对象的面子,即他们的公众自我形象、自我感觉,交际双方必须尊重彼此对自我形象的期待,考虑对方的感受,避免“威胁面子的行为”。当威胁面子的行为无可避免时,说话者可以通过消极礼貌来减轻自身行为给对方造成的威胁,但消极礼貌并非不礼貌,而是要尊重听者的独立需求,行为自由;说话者也可以通过积极礼貌来减轻威胁程度,所谓积极礼貌,是指照顾听话者的积极面子,即被他人接受和喜欢,被视为自己的需求,并使自己的需求得到他人认可。 1983年, Leech在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中对 Brown Levinson的理论 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包含六大准则: 策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 。 利奇的 礼貌原则 中 涉及的六个方面深化了会话含义的研究,合理的说明了交际双方违反合作原则的原因,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礼貌语言的运用,其六个 原 则的提出对语用学研究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以及实践指导意义。 Ron Scollon和 Suzanne W.Scollon( 2000)则在 Brown和 Levimon的面子保全论基础上提 出了三个礼貌体系,即尊重性礼貌体系,平等性礼貌体系以及层级性礼貌体系,以指导不同场合需求的礼貌。 除了对于礼貌原则完善的理论性方面的研究,许多外国学着也将礼貌原则与教学,书信,对话分析等相结合,突破其固有的理论模式研究,实现礼貌原则的实际运用。相比前人对礼貌原则理论性方面探索,实际运用方面的研究可算是一个相对空白的领域。 关于礼貌原则与影视作品的相结合这方面的国外 文献也较少。 国内研究现状 : 同样,国内学者们也对礼貌原则进行了研究, 主要有两个学者的代表理论观点: (一 )徐盛桓的新礼貌原则构想 徐盛桓 在 礼貌原则新拟提到他对 新礼貌原则 的 构想 , 包含促进各方的关系和运用礼貌策略两个内容。促进各方关系指注意自身一方,尊重对方及考虑第三方。他认为要充分注意交际时在场的第三方,不说影响他们身份地位的话,如果有需要,可以说适合他们身份地位的话。运用礼貌策略包括积极策略和消极策略。 (二 )顾日国的礼貌原则 在 “ 利奇礼貌原则”的基础上,我国学者顾日国开辟了这方面的先河, 在礼貌、语用与文化中他 归纳了 具有中国特色的五 条礼貌准则 “ 自卑而尊人 ”的 贬己尊人准则 ; “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 的 称呼准则 ; “彬彬有礼” 的 文雅准则 ; “脸,面子” 的 求同准则 ; “有德者必有言” 的 德、言、行准则。 束定芳和王虹 则在言语交际中的扬升抑降与礼貌原则中 提出了赞扬或贬低理论,认为是否赞扬或贬低对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际情境。他们还研究了赞扬和贬低技巧与措词、语义、语气语调之间的关系。 另外,王冲的礼貌原则研究概述,汤蕊关于礼貌原则研究等学者也根据礼貌原则的起源与发展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 礼貌原则在实际运用方面的研究,则有陶胜礼貌原则极其在语言交际中的实际运用、钱春梅,傅友相礼貌原则在语言交际中的应用以及钱乐奕,赵亚力从会 话含义的角度看礼貌原则,他们通过礼貌原则对会话中的指导作用,将理论与实际语境相结合进行研究,大大提高了礼貌原则的实际运用价值。 关于礼貌原则与影视作品的相结合,我国也已有学者进行了研究。雷雨人物在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分析、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电影人物性格分析中的应用 -以茶花女为例 、论礼貌原则在电影对白分析中的应用 -以罗马假日为例 等都是通过运用礼貌原则分析影视作品中的对话来研究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心理活动。 存在问题 从早期的礼貌原则研究学者 Leech( 1983)、 Brown和 Levinson( 1987),到近期的礼貌原则研究学者顾曰国( 1992)、徐盛桓( 1992)、 Ron Scollon和 Suzanne W.Scollon( 2000),都对礼貌原则进行了系统研究。但纵观 前人的研究成果 , 不难发现, 他们的 研究过于理想化,为了满足论证观点的需要,在研究步骤、方法、内容等方面都实施了布控,使礼貌原则的研究从某种程度而言是静态的、笼统的而非动态的、实用的。 所以,对于礼貌原则能否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礼貌原则是否具有实用性,人们产生了质疑。 主要研究内容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 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 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一直以来都是备受研究的热门对象。 本文 突破礼貌原则研究的纯理论研究模式,尝试 将利奇的礼貌原则 中的策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以及同情准则 运用于电影国王的演讲的对白分析中, 将礼貌原则运用于实际对话当中,分析其在对话中的运用,并以深化对电影的理解与赏析 。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运用利奇的礼貌原则中的策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以及同 情准则理解分析电影国王的演讲的人物对白,分析礼貌原则在对白中产生的效果,以深化对电影的理解与赏析。 二、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步骤、预期目的 研究内容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一直以来都是备受研究的热门对象。 本文 突破礼貌原则研究的纯理论研究模式,尝试 将利奇的礼貌原则 中的策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以及同情准则 运用于电影国 王的演讲的对白分析中, 将礼貌原则运用于实际对话当中,分析其在对话中的运用,并以深化对电影的理解与赏析 。 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文献研究法 3、个案分析法 4、描述性研究法 研究步骤 1、查找 收集 相关资料、视频 ; 2、系统研究 利奇礼貌原则,理解并做适当摘录; 3、用 礼貌原则 的理论知识 解读对白 , 分析其产生的效果; 4、总结,并提出自己的 见解。 预期目的 1、 深入学习研究礼貌原则,掌握礼貌原则在对话中的运用。 2、学习掌握论文研 究方法。 3、 论文紧扣主题、思路清晰、主题明确,根据主题的具体要求提出 相关的论点、论据,论点准确、论据充分。 4、严格按照毕业论文格式的要求撰写论文 , 字数 不得少于 5000 个单词 。 主要参考文献 1.J.L.,Austin.(1962).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Goffman,Erving.(1967).Interactional ritual:Essays on face-to-face behavior. New York: Doubleday and Company. 3.Brown, P. & Levinson, S.(1978).Questions and politeness: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Leech, G. N.(1983a).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5.Leech, G. N. (1983b).Explanations i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6.Kasper, G.(1990). Lingusitic Politeness: Current Research Issue. Journal Of Pragmatics, 47. 7.Mao, Luming.(1994).Beyond Politeness Theory: Face revisited and renewed. Journal of Pragmatics, 451-86. 8.He, Zhaoxiong.(1995).Study of Polite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2-8. 9.Scollon, R. and S. W. Scollon.(2000).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0.钱乐奕赵亚力 .The Approach to Politeness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J.湖北广播大学学报, 2006(6):163-165. 11.李日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J.科技信息 ,2011(14):40-44. 12.房宜燕段维 彤 . 论礼貌原则在电影对分析中的应用 -以罗马假日 为例 J.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2(1):100-102. 13.顾曰国 . 礼貌、语用与文化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4):10-17. 14.帕提曼吐尔逊 .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电影人物性格分析中的应用 -以茶花女为例 J. 青年文学家 ,2011(12):106-107. 15.钱春梅傅友相 .礼貌原则在语言交际中的应用 J.广西师范大学学 报 ,2002(2):99-102. 16.束定芳王虹 .言语交际中的扬升抑降与礼貌原则 J.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报 .1993(3):7-13. 17.汤蕊 .关于礼貌原则研究 J.外语教育学 ,2010(9): 28-29. 18.陶胜 .礼貌原则及其在言语交际中的实际运用 J.双语学 习 ,2007(6):21-22. 19.王冲 .礼貌原则研究概述 J.外语教育学 ,2009(4):19-20. 20.徐盛桓 . 礼貌原则新拟 J.外语学刊, 1992(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