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盐津县金家湾煤矿开采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盐津县金家湾煤矿开采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盐津县金家湾煤矿开采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盐津县金家湾煤矿开采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盐津县金家湾煤矿开采设计.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录A 学生用表附表A.1: 贵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论文(设计)名称盐津县金家湾煤矿开采设计论文(设计) 来源自拟论文(设计)类型C指导教师黄明学生姓名段廷应学号20155924班级采矿工程(2015级)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一)选题的目的:通过毕业设计要求达到下列目的:1. 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学习国家有关的煤矿方面法律法规;2. 通过毕业论文,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并能系统的综合的应用和巩固所学理论;3. 结合在金庄煤矿实习的内容和收集到的现场资料,进行矿井研究与分析;4. 通过毕业论文大致掌握矿井开采的方法、步骤和内容;5. 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吃苦耐劳的态度,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6. 提高编写技术文件和运算的能力,提高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巩固并加强矿业工程CAD等软件的运用,全面提高个人的能力。7. 提高自己采矿专业英语的水平。提高自主查资料的能力,提高文献检索的能力。8. 使理论更好的结合实际。(二)选题的意义: 毕业论文能巩固、加深和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是理论更好的结合实际,通过参观和实习,对矿井各生产环节建立全面的系统概念,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通过实习能增强工人阶级的思想感情,为毕业设计收集有关资料。另外,毕业设计是我们大学课程的最关键部分,是对我们所学课程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是培养我们整体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我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重要的意义,是整个大学学习过程的自我继续深化和提高阶段。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课程所不能代替的,做好毕业论文对全面提高我们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煤炭资源总量 5.9 万亿吨,占一次能源资源总量的 94%,而石油、天然气资源仅占 6%,且石油、天然气增产难度大,对外依存度高。自 2006 年以来, 全国煤炭投资累计完成 3.6万亿元,累计新增产能近 30 亿吨。其中,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 2.35 万亿元,年均投资近 5000 亿元。据统计截至 2015 年底,全国煤矿总规模为 57 亿吨,而我国 2015 年煤炭总消费为 37.5 亿吨,在 57 亿吨的产能规模中,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正常生产及改造的煤矿39 亿吨,停产煤矿 3.08 亿吨,新建改扩建煤矿 14.96 亿吨,据国家能源局披露,其中约 8亿吨属于未经核准的违规项目。截止 2015 年底,全国煤炭总规模 57 亿吨,其中,正常生产及改造的煤矿 39 亿吨,停产煤矿 3.1 亿吨,新建改扩建煤矿 15 亿吨,其中约 8 亿吨属于未经核准的违规项目。从 2001 起,煤炭行业的盈利能力如同坐上过山车,随着行业的景气度上升,利润总额从 2001 年的 42 亿元,跳升至 2011 年的历史高点 4342 亿元,增长近 10 倍,随后随着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利润总额大幅下滑,2015 年仅为 441 亿元,只相当于 2004 和 2005 年水平;销售净利率与利润总额走势相似,2010-2011 年维持在 14%的高盈利水平,随后大幅下滑,2015 年仅为 1.8%,跌幅为达 87%,且不如 2001年行情启动前的水平,预计盈利能力表现会更为惨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5 年 12 月末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从业人员 442.4 万人, 该人数较2011 年年底高峰时期 531.14 万人精简了 88.74 万人(降幅 16.71%) 。截止 2015 年底,全国煤矿数量 1.08 万处,其中,年产 120 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 1050 处,比 2010 年增加 400 处,产量比重由 58%提高到 68%;年产 30 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 7000 多处,比 2010 年减少了4000 多处,产量比重由 21.6%下降到 10%左右。大型现代化煤矿比重不断提高,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14 个大型基地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92.3%左右,比 2010 年提高 4.3 个百分点。产量超过亿吨的煤炭省区 8 个,产量比重 84.1%,提高了 8 个百分点。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煤炭产业集中度提高。前 4 家煤炭企业产量 8.68 亿吨,占全国的 23.6%, 比 2010 年提高 1.6 个百分点;前 8 家企业产量 13.1 亿吨, 占全国 35.5%,增加了 5.4 个百分点。神华、同煤、山东能源、陕煤化、中煤、兖矿、山西焦煤、冀中能源、河南能源等 9 家企业产量超亿吨, 比 2010 年增加 4 家,产量 14.1 亿吨, 占全国的 38.2%,提高了 13 个百分点。据统计,截至 2015 年底,中国煤矿总产能达到 56.47 亿吨。其中,生产矿井产能 39.23 亿吨,改扩建矿井产能 7.4 亿吨,新建矿井产能 9.16 亿吨,许可证注销矿井产能 0.68 亿吨。从产能分布来看,中国煤炭产能 27%分布在山西,数量高达 15.3 亿吨(包括山西省公告的 13 座未核准建设煤矿计 7400 万吨/年产能) ,其中生产矿井产能 10.4 亿吨,新建和改扩建矿井产能 4.88 亿吨;其次为内蒙古,该区产能 11.7 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的 21%,其中,生产矿井产能 8.1 亿吨,新建和改扩建产能 5.6 亿吨;排名第三的陕西省,产能共 6.7 亿吨,其中在产产能 4 亿吨,新建和改扩建矿井产能 2.6 亿吨。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主要设计的内容:1、在了解矿区概况和井田及其附近的地质特征的情况下,按照井田的境界和煤层的赋存情况首先计算井田的储量;2、根据所要设计的矿井的年产量和所了解的矿区煤层赋存概况来计算矿井的服务年限及一般工作制度; 3、矿井的开拓系统的设计,其中包括井筒形式及井筒位置的确定、开采水平的设计、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开采水平与回风水平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开拓系统综述等; 4、在划分了的采区基础上进行采准巷道布置,根据设计采区的设计采区的地质概况及矿层特征,确定采区形式、采区上(下)山的数目、位置及用途,带区区段的划分、区段平巷的布置方式、层间或分层间的联系方式,采区车场及硐室,采准系统、通风系统、运输系统(矿物、料等)、充填排水系统及灌浆系统等,还有采区的开采顺序,采区巷道断面尺寸、支护方式、采区准备工程量采区的巷道掘进率、采区回采率; 5、依据设计层的矿层赋存条件、矿层结构及围岩情况进行采煤方法的选择,工作面长度的确定,落矿机械的选择及回采工艺方式的确定,循环方式的选择及循环图表的编制然后是确定建井工期及开采计划 6、矿井通风、运输、排水三大系统的具体设计;7、最后是全矿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开采水平的储量计算2、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3、井筒、井底车场和大巷的布置研究的思路:1、结合井田综合情况及矿井平面图、断面图计算地质储量、可采储量。2、开拓方案研究,在保证生产可靠的安全条件下减少开拓工程量;尤其是初期建设工程量,节约基建投资,加快矿井建设。合理集中开拓部署,简化生产系统,避免生产分散,为集中生产创造条件。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工作条件:三年的专科学习,三年的工作实践和两年的在职本科课程学习,以及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煤矿的开采设计方案和井下现场,对煤矿矿井知识的掌握,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时间的充裕,老师认真负责,悉心指导。解决办法:认真核对煤矿的基本资料,广泛涉猎与设计相关的专著及期刊,充分利用互联网学术资源和思想资源,多和工程技术人员沟通交流,及时向指导老师求教,与同学交流。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第1周(5.225.28)根据矿井地质资料确定矿井的产量和服务年限等;第2周,(5.296.5)应用方案比较法选择井田开拓方案;第3周,(6.66.12)绘制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及剖面图等;第4周,(6.136.19)开采顺序及带区、采煤工作面的配置等;第5周,(6.206.26)根据井田地质条件确定采区的准备方式等;第6周,(6.277.3)绘制带区巷道布置及机械设备配备图等;第7周,(7.47.10)确定矿井运输、提升、排水及带区供电系统;第8周,(7.117.17)确定通风系统和风量及通风阻力计算等;编写安全技术措施、矿山环保及技术指标等;打印和装订。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1 张荣立,何国纬,李铎.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上册)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2 张荣立,何国纬,李铎.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中册)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3 张荣立,何国纬,李铎.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下册)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4 杜计平,孟宪锐.采矿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5 林再康,李希海.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手册M.第1版.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6 赖昌干,矿山电工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7 阎海鹏,黄江宁.采煤工艺.第1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8 林在康,李希海.井筒断面图册. M.第1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8.9 中国煤炭矿山机电设备及安全装备选型手册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社,2007.10 毛君, 煤矿固定机械及运输设备M.第1版.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11 张帆.AutoCAD VBA二次开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 邹光华,吴建斌.矿山设计CADM.第1版.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13 俞启香, 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M.第1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14 煤矿安全规程读本编委会.煤矿安全规程读本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15 打造精品工程. 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J. 中国煤炭工业 , 2008,(09).16 李剑峰,超长采煤工作面布置J. 煤矿机械,2008,(11).17 纪传东, 深部掘进过软岩及断层破碎带的支护实践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5).18 郭朋星,如何预防综放工作面的片帮和冒顶J. 经营管理者,2008,(13).19GB50215-200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S.20GB50070-94,矿山电力设计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