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6质量与密度.doc_第1页
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6质量与密度.doc_第2页
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6质量与密度.doc_第3页
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6质量与密度.doc_第4页
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6质量与密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质量与密度24(2018烟台)在用天平,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种实验方案:方案一:1调节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3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液体,测出总质量m24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5算出液体的密度液方案二:1调节天平平衡2在烧杯中盛被测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m13将烧杯中的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4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5算出液体的密度液方案三:1调节天平平衡2将适量的液体例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3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4将量筒中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m25算出液体的密度液(1)请观察图,简要说明调节天平平衡的步骤(2)写出以上三种实验方案密度的表达式(3)分析评估以上三种实验方案,指出哪种方案最合理【分析】(1)天平的正确使用: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2)实验目的是测量液体的密度,基本原理是=;(3)测量值偏大或偏小,从质量m的测量和体积v的测量分析。【解答】解:(1)调节天平平衡的步骤: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2)液体的密度,基本原理是=;方案一:液体的密度液=;方案二:液体的密度液=;方案三:液体的密度液=;(3)方案一:当把液体由烧杯倒入量筒时,烧杯上会沾有少量液体,导致称量的液体体积偏小,根据=知测量的液体密度偏大,误差较大;方案三:当把液体由量筒倒入烧杯时,量筒上会沾有少量液体,导致称量的液体质量偏小,根据=知测量的液体密度偏小,误差较大;方案二避免了一和三中的这些问题,实验误差较小,故方案二较合理。【点评】本题考查测量液体密度实验步骤和原理,关键是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记住测量的方法和原理;重点是记住测量密度的原理和测量步骤。17(2018淄博)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则甲瓶液体质量等于乙瓶液体质量,甲瓶液体密度小于乙瓶液体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分析】(1)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据此分析左右两个盘中物体的质量大小即可;(2)由图得出瓶中液体的体积大小关系,利用密度公式分析密度大小关系。【解答】解:(1)原来天平的横梁已平衡,放上装有液体的两瓶子后,此时的游码归零,横梁仍然平衡,则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物体的质量,即两个瓶及瓶中液体的总质量相同;因为两个瓶子完全相同(两瓶子的质量相同),所以甲瓶液体质量等于乙瓶液体质量;(2)两个瓶子中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图可知,甲瓶中的液体体积大一些,由=可知甲瓶液体密度小于乙瓶液体密度。故答案为:等于;小于。【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由图得出质量和体积大小关系是关键。6(2018枣庄)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b物体的形状c物质的状态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分析】根据质量的概念就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解答】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由此可见一个物体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都无关。因为当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发生变化时,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所以质量是不变的。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概念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对基础概念的考查,难度不是很大。14(2018枣庄)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将烧杯中质量为63g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盐水的体积是60cm3,则盐水的密度是1.05g/cm3,采用这种方法测量的盐水密度将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时会有残留,造成测得体积偏小,所以密度偏大。【分析】由图读出量筒的示数,由=计算盐水的密度;测量结果的大小受质量与体积测量结果的影响,从步骤的顺序中分析是否对这两个量的测量产生了影响。【解答】解:由图可知,量筒分度值2ml,盐水的体积:v=60ml=60cm3,所以盐水的密度:=1.05g/cm3;分析实验的步骤可以看出,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烧杯壁不可避免地会有残留的盐水,使得测量的盐水的体积变小,所以采用这种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将偏大。故答案为:60;1.05;偏大;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时会有残留,造成测得体积偏小,所以密度偏大。【点评】本题考查了量筒的读数和密度公式的运用,还考查了实验中误差的分析,同时告诉我们为了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应在设计步骤时考虑到尽可能减小误差的方法。20(2018潍坊)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1)天平调好后,将盛有食用油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添加砝码并拨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 g;(2)将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倒出的食用油体积为 ml;(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为41.0g,则该食用油的密度= kg/m3(4)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则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大”、“小”或“不变”)。解析:(1)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50g+20g+3.4g=73.4g,(2)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为v=40ml=40cm3;(3)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m=m1m2=73.4g41.0g=32.4g;该食用油的密度=0.81g/cm3=0.81103kg/m3;(4)由实验步骤可知,所测量的油的质量m是真实的;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导致所测食用油体积v偏小;由=可知所测油的密度偏大;答案:(1)73.4 (2)40 (3)0.81103 (4)大5(2018滨州)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解析:a、由图象可知,在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a正确;b、在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故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故b正确;c、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为0,故a点为0,故c错误;d、温度不同的水密度不同,密度大的水下沉到底部,而下层的密度小的水就升到上层来。这样,上层的冷水跟下层的暖水不断地交换位置,整个的水温逐渐降低。这种热的对流现象只能进行到所有水的温度都达到4时为止,故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故d正确,选c。32(2018临沂)(6分)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1)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利用=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2)小组成员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3)小组成员改进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59.8g(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5g;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1.12g/cm3。(4)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加盐(选填“加盐”或“加水”)。【分析】(2)由于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测得的盐水体积v偏小,但质量准确,所以密度变大。(3)调节横梁平衡时,若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向右移动平衡螺母;若指针指针分度盘的中线的右侧,需要向左移动平衡螺母。根据指针的位置确定平衡螺母的移动方向;根据容器的质量和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可以求得盐水的质量,利用求得的盐水质量和告诉的盐水体积,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得盐水的密度。(4)如果大于已知密度,需要加水;如果小于已知密度,需要加食盐。【解答】解:(2)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由于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偏大。(3)将天平放在水平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50g+5g+4.8g=59.8g,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2m1=59.8g15g=44.8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40ml=40cm3,盐水的密度=1.12g/cm3;(4)因为测得盐水的密度小于1.15g/cm3,需要加盐以增大密度。故答案为:(2)偏大;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3)左;59.8;1.12;(4)加盐。1.(2018菏泽)下列数居最接近生活实际的实际d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m/s 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t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45g21. (2018菏泽)(3分)小丽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是 g,石块的体积是 cm3,石块的密度是 g/cm3.21. 27.2 10 2.7222(2018东营)(12分)在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物理兴趣小组讨论形成了以下方案:a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b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c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d计算出液体的密度(1)以上方案中的步骤,其正确顺序是_(只填写序号即可)。(2)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_。(3)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4)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时,老师指出该方案误差较大,请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及结果。(5)请结合(4)中的分析,对该物理兴趣小组形成的方案进行完善。22.(12分)(1)bcad(或cbad)(2分)(2)=(m1m2)/v (2分)(3)取下最小的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达到平衡(2分)(4)所测液体的体积准确,在测量液体质量时因为有部分液体残留在量筒中,导致所测液体的质量偏小,因此所测液体的密度值比实际值偏小。(3分)(5)(3分)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将量筒中的部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剩余液体的体积v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计算出液体的密度16. (2018德州)小明用天平、烧杯和量筒测牛奶的密度,图15从左向右表示了他主要的操作过程,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应将平衡螺母向_移动,测出牛奶密度为_kg/m3,测出的密度比牛奶的实际密度偏_。16.右 1.224103 大17(2018龙东)一块质量为20g的冰化成水,质量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为20cm3。【解答】解:冰化成水,状态改变,物质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因为=,所以水的体积为v水=20cm3。故答案为:不变;20。20. (8分)(2018岳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应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g;(3)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丙;(4)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g/cm3;(5)若操作第(3)时,不慎将少量牛奶护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会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6)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牛奶,总质量较大的是装_的杯子。(水=1g/cm3)考点:理解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专题:物质的属性解析:(1)指针偏向右侧,平衡螺母向左侧调节;(4)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m=106g-62g=44g,量筒中牛奶的密度;(5)将少量的牛奶浮在量筒的壁上,测得牛奶的体积偏小,牛奶的质量一定时,体积偏小,牛奶的密度偏大。(6)体积相同的两个杯子分别装满水和牛奶,装满密度较大的质量较大,装满牛奶的杯子质量较大。故答案为:(1)左;(4)1.1;(5)偏大;(6)牛奶。25(2018南京)有四个颜色相同的实心球,其中一个与其它三个材料不同。为找出这个球,测得如下数据。球的标号abcd体积/cm3581218质量/g10202436(a)(1)通过计算处理数据可以完成任务,则表格中(a)处的内容为/(g/cm3)。(2)除计算外,还可以通过画图象方法,更加形象直观的处理数据,找出这个球。(3)分析可知,标号为b的球与其它三个球材料不同。【分析】(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以鉴别物质;(2)画图象的方法更形象直观的处理数据,便于找出这个球;(3)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可得。【解答】解:(1)四个颜色相同的实心球,其中一个与其它三个材料不同。为找出这个球需要测量密度,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故a应为/(g/cm3);(2)除计算外,还可以通过画图象的方法更形象直观的处理数据,便于找出这个球;(3)由表格,根据=可得,a=2g/cm3;b=2.5g/cm3;c=2g/cm3;d=2g/cm3;故b球与其它三个球材料不同。故答案为:(1)/(g/cm3);(2)画图象;(3)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密度的公式及概念,常见题目。22(2018泸州)为了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橫梁平衡(选填“左”或“右”)(2)用天平称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8.4g;然后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称量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65.6g;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其示数为40ml。(3)测出食用油的密度为=0.93103kg/m3,比实际密度值偏大(选填“大”或“小”)。【分析】(1)天平称量前,不平衡时应调节平衡螺母;调节平衡螺母时要“左偏右移,右偏左移”。(2)据量筒的分度值估测读出示数即可;(3)实验时,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食用油不能全部倒出,烧杯上会沾有一些,测量体积会偏小,求出的密度会偏大;【解答】解:(1)使用前,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2)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故食用油的体积(如图所示)v=40ml=40cm3;(3)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m=m2m1=65.6g28.4g=37.2g;食用油的密度为=0.93g/cm3=0.93103kg/m3;因食用油不能全部倒出,烧杯上会沾有一些,测量体积会偏小,故求出的密度会偏大;故答案为:(1)右;(2)40;(3)0.93103;大【点评】实验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应该考虑到导致误差增大的因素,可能的情况下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42. (2018德阳)(6分)小华随意选取其中一块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 处,再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_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石子的密度是_kg/m3.【分析】(1)掌握天平的调平,在调平前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分度值;在进行量筒的读数时,注意其分度值,根据公式=m/v计算石子的密度。【解答】解:(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2)由图甲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石子的质量m=20g+10g+5g+3.4g=38.4g由图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水的体积为30ml,水和石子的体积为45ml,所以石子的体积为v=45ml-30ml=15ml=15cm3;石子的密度=m/v=38.4g/15cm3=2.56g/cm3=2.56103kg/m3。故答案为:(1)零刻度线;(2)38.4; 2.56103。【点评】此题是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考查了有关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及读数,考查了有关密度的计算,特别是注意密度的单位及换算。22(2018十堰)小天妈妈买到一块绿松石小工艺品,小天想知道绿松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1)按图甲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一过程中的错误是_;(2)纠正错误后,小天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出该工艺品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m为_g;(3)小天利用量筒测量工艺品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工艺品的体积v石为_cm3(4)计算出这块绿松石制作的工艺品的密度为_g/cm3;(5)如果小天将实验步骤(2)、(3)互换一下,测出工艺品的密度将偏_(选填“大“或“小”)(6)实验完成后,小天还利用这块绿松石工艺品和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出了家中食用油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丁所示,弹簧测力示数为f,则食用油的密度(写出字母表达式)油=_。(工艺品已经测出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m石和v石表示)22. 游码未放在零刻度线上;27;10;2.7;大;m石g-fgv石22. 解:(1)托盘天平使用时,首先要调节横梁平衡,在调节横梁平衡前,要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而在图示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游码仍在标尺的中间,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工艺品的质量m石=20g+5g+2g=27g,(3)工艺品的体积v石=30ml-20ml=10ml=10cm3,(4)工艺品的密度=mv=27g10cm3=2.7g/cm3。(5)如果小天将实验步骤(2)、(3)互换一下,即先测体积后测质量,由于工艺品从水中取出时会沾上一些水,所以导致所测质量偏大,根据=mv知,测出工艺品的密度将偏大;(6)工艺品浸没在水中,则v排=v石,根据f浮=g-f和f浮=gv排可得:m石g-f=油gv石,则油=m石g-fgv石。故答案为:(1)游码未放在零刻度线上;(2)27;(3)10;(4)2.7;(5)大;(6)m石g-fgv石。(1)在称量物体的质量之前,要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天平的分度值为0.2g,工艺品质量m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3)观察量筒的分度值,工艺品体积v等于量筒的液面的两次读数之差;(4)用公式=mv算出工艺品的密度;(5)先测体积后测质量,导致质量偏大,根据密度公式分析解答;(6)利用f浮=g-f和f浮=gv排列出等式,求解食用油的密度。本题考查了天平的调节、量筒读数、天平的读数、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等,掌握原理,学习中学会以不变应万变。16. (2018广州)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如图17所示,液体的质量为_g.依据公式=_,液体的密度为_g/cm316. 21.20 1.06(2018深圳)(2)“测量橙汁的密度”实验为了测量结果更准确,下列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用字母表示)a计算橙汁的密度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c烧杯中盛适量的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d调节天平平衡e将烧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橙汁的体积测量橙汁和烧杯总质量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总质量为_g。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也可以完成该实验。实验步骤如下:a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0;b向一个烧杯倒入适量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1;c向另一个烧杯中倒入与橙汁等深度的水(如图乙),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2;d橙汁的密度橙汁=_(水的密度用水表示)【答案】dceba|61.8|13. (2018广西北部湾)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6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c ) a.8: 1 b.4: 3 c.4: 1 d.2: 1(2018广西北部湾)把装水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入冰箱的冷冻段时间。玻璃容易破裂,这又是为什么?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答:在冰冻窄内,玻璃瓶内的水凝同变成冰,物态发生变化,而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公式= m/v知,体积变大,所以装满水的玻璃瓶会被胀破。9(2018安顺)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 g/cm3,容器的质量是 g。90.8;55。实验次数1234液体体积v/cm315225080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6772.69511912(2018遵义)(4分)某课外活动小组测某种液体的密度,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如图所示,此时可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横梁平衡,调节平衡后,先用天平测出盖上盖子的空玻璃质量为28g,然后装满水并盖上盖子,测出总质量为78g,把水倒掉将玻璃瓶内外擦干,再装满待测液体并盖上盖子,测出总质量为68.5g,则被测液体密度为 kg/m3。(水=1.0103kg/m3)12右;0.81103。22. (2018常州)pm2.5是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m的颗粒物,某方案提出:利用大型鼓风机向空中喷射大量水滴,吸附空气中的pm2.5下落至地面,但专家认为该方案欠妥:按1s喷射2l水计算,持续喷射1h就需喷水 t;答案: 7.2; 28(2018淮安)7分)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m1为 g。(3)没有量筒,用下列两种方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方案一: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为152.4g。向烧杯内缓缓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为165.2g。方案二: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4。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5。(4)根据方案一测量结果计算出小石块密度= kg/m3,测出的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5)你认为根据哪一种方案测量结果计算出的小石块密度更精确?答: ,理由是 。28(1)左;(2)32;(4)2.5103;偏小;(5)由于先测量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4然后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所以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不至于加水过多。24(2018泰州)小明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向如图(a),就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直到天平平衡;(2)用天平称量矿石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g;(3)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得出矿石的密度是_kg/m324.(1)右 (2) 73.4 20 (3)3.6710314(2018盐城)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 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测出小石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接着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1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14.水平 26 2.61031(2018衡阳)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a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 b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2mm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5(2018衡阳)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了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三种方案的实验:(1)实验前小明将天平放在_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节。(2)实验记录数据:m130g,m252g,m3528g,m4_g(如图甲),v1=_ml(如图乙),v210ml,v319ml,其中方案3中液体密度大小为_g/ cm3(3)分析比较上述三种实验方案,你觉得比较合理的应该是_(选填“方案1”“方案2”或“方案3)25.(1)水平 右 (2)41.4 20 1.2 (3)方案221(2018襄阳)(4分)在襄阳独特的民俗节日穿天节里,人们沿汉江捡拾穿天石,系上细绳佩戴以避邪。王军和几位同学利用天平、细线、量筒和水(水=1.0g/cm3)等器材测量穿天石的密度。(1)天平称出穿天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穿天石的质量为 g。(2)用量筒和水测量穿天石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 ; 。(3)穿天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穿天石的密度是 g/cm3。21(1)64;(2)水不能太少,要能浸没穿天石;水不能太多,穿天石浸没后,水面不能超过量程;(3)3.2。22. (2018吉林)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1) 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前,应该讲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零刻度 处;(2) 图8是小明测量液体密度实验的正确操作过程,则该液体的体积 30 cm,密度为 0.8 g/cm3。(1 ml=1 mm )图816. (2018益阳)为了测量某种合金的密度,用天平测得合金的质量如图所示,则合金的质量为g;若合金的体积为5cm3,则它的密度为g/cm316. 38 7.625(2018眉山)(6分)如图所示,小陈同学为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准备了天平、玻璃杯等器材,在实验时发现没有准备量筒,于是从身边找来了一个体积为20cm3的金属块和一些纸张。(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刻度线上。(2)此时,如果天平指针偏左,小陈同学应向 (填“左”或“右”)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3)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该液体,用天平称量液体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总时,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 ,不能用手接触砝码,称得m总=123.2g(4)将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且不接触玻璃杯,液体无溢出,如图所示,天平平衡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的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m= g,则液体的密度= g/cm3。25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调节横梁使天平平衡;(2)调节天平平衡时,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端,则平衡螺母要向右调;(3)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4)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液体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总=100g+50g+0.6g=150.6g,金属块排开的液体的质量为:m=150.6g123.2g=27.4g=0.0274kg;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mg=0.0274g10n/kg=0.274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液体的密度为:=1.37103kg/m3=1.37g/cm3;故答案为:(1)零;(2)右;平衡螺母;(3)镊子;(4)150.6;1.3719(2018遂宁)(10分)悠悠涪江水孕育了涪江两岸儿女爱动脑筋的小红想知道涪江水的密度究竞有多大,于是她取了一些涪江水,在学校实验室找了下列器材:天平及砝码,量筒(刻度清晰但没有数字),烧杯,铜块(已知它的密度为1),细线,利用这些器材按下列步骤测出了涪江水的密度,请你帮小红完善实验探究过程:(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铜块的质量m1(3)在量简内倒人适量的涪江水,用细线拴住铜块,将它缓慢慢浸没在量简内的水中并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线a,然后取出铜块。(4)在烧杯内倒人适量的涪江水,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5) 。(请你写出这一步的操作方法)(6)用天平测出烧杯内剩余涪江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则m3= g。(7)计算涪江水的密度,则涪江水密度的表达式为= (物理量用符号表示)。根据以上实验方案,小红测出的涪江水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19右;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的标记a处;47.4;偏小;25.(2018自贡)(4分)学习质量时,小李同学对“物体的质量不随物态的变化而改变产生质疑,请你利用冰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1)证明时,你选用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_。(2)简述你的证明方法:_。25. (1)托盘天平(2)首先,将冰块放入小烧杯,用天平测出冰块和烧杯的总质量,接着,在大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把盛冰的小烧杯放入水中,使冰熔化,再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冰熔化后水的总质量,最后比较两次质量的大小,如果质量相同,则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27. (2018自贡)(6分)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_g。(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v为_cm3。(3)计算出金属块密度=_g/cm3.(4)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_(选填偏大”或“偏小).(5)在上面实验基础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该企属块,只需增加一个操作步骤就能测出图丙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增加的步骤是:_。盐水密度表达式盐水_(选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27.(1)27;(2)10;(3)2.7;(4)偏小;(5)将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浸没于盐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26(2018扬州)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木块,将其放在水中时,浮在水面上,用以下两种方案测量该木块的密度。方案一:(1)用天平测小木块的质量:测质量前,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则平衡螺母应向 (左/右)移动,平衡后测得小木块的质量为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0;(3)用细针将小木块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1,则木块的密度表达式= 。方案二:(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2,如图所示;(2)用一个体积为10cm3的铁块和小木块拴在一起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3=90cm3;(3)从量筒中取出铁块,小木块漂浮水面,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4=68cm3,则木块的密度= g/cm3。对比以上两种方案,误差比较小的是 ,理由: 。26.方法一:(1)右;(3);方法二:(3)0.6;方法一;方法二由于铁块取出时带有水,使得量筒中的木块和水的体积偏小,即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偏小,木块质量偏小。33. (2018山西)小亮同学帮妈妈做饭时,发现茄子飘在水面上。他想:“茄子的密度是多大呢?”他用天平和量筒测定茄子的密度,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1)将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 处,当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2)切取一小块茄子,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它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用细铁丝将茄子块压入量筒的水中,并使其浸没,测出水和茄子块的总体积v2.茄子块密度的表达式: 。(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用上述方法测出的茄子块体积 ,茄子块的密度 。(均选填“偏大”或“偏小”)33.(1)水平台 零刻度线 左 (2) (3)偏小 偏小26(2018陕西)如图1,利用定滑轮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桶,测量一块蓝田玉坠的密度,将玉坠放入左侧小桶,向右侧小桶内逐渐加水至19.5ml时,滑轮两侧平衡,则玉坠的质量为_g,取下右侧小桶置于水平桌面上,将玉坠浸没在水中如图2所示,此时液面示数是_ml,玉坠的体积是_ml,由此可得该玉坠的密度为_g/cm3()。【答案】19.5;26;6.5;324. (2018天津) (6分)某校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在川上发现一块很大的岩石,他们想测出这块岩石的密度。几位同学随身携带的工具和器材有:电子大平(附说明书)、购物用的弹簧秤、卷尺、喝水用的茶缸、铁锤、细线和一瓶饮用水(已知水的密度为0)请你从中选用部分工具和器材,帮他们设计一种精确测量岩石密度的实验方案。要求(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2)写出岩石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24(1)用铁锤敲击岩石,取下适当体积的的小岩石块;用电子天平称出小岩石块的质量m0;在茶缸中倒入适量的水,称出茶缸和水的总质量m1;用细线系好小岩石块,提着细线的一端,将小岩石块浸没在水中保持静止(岩石块不与茶缸接触),读出此时天平的示数m2。(2)=m0m2-m1025. (2018天津) (6分)某同学在研14(2018桂林)请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选填“g”、“kg“成“t”)(1)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 ;(2)中学生小超的质最大约是50 。14(1)g;(2)kg。(2018云南) (1)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0甲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71.6 g29(2018衢州)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国,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到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_时的水量(1)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厘米3)、两个100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