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庄子故事》两则课时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九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庄子故事》两则课时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九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庄子故事》两则课时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九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庄子故事》两则课时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九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庄子故事》两则课时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庄子故事两则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a.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刍鸟(yunch)鸱(ch)b.非醴(l)泉不饮惠子相梁(xing)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holing)之上仰而视之曰:“吓(h)!”d.(tio)鱼出游从容请循其本(xn)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a.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家)b.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在)c.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模仿鸱发怒的声音)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确定是)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a.于是鸱得腐鼠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c.请循其本d.鹓刍鸟过之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d)a.人恒过然后能改b.惠子相梁c.庄子来,欲代子相d.我知之濠上也5.故事两则,选自庄子秋水。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庄周是战国时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道家的代表人物。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刍鸟,子知之乎?夫鹓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刍鸟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6.解释下列加点字。(1)惠子相梁(做宰相)(2)非梧桐不止(栖息)(3)是鱼之乐也(这)(4)安知鱼之乐(怎么)7.翻译句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参考答案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8.庄子见了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施,用讲故事的方法奚落他,这与直言痛斥惠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奚落惠子,既尖锐痛快又余味无穷。9.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参考答案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10.(2017河北邯郸月考)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c.子固非鱼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11.(2017山东宁阳月考)下列对惠子相梁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c)a.庄子向惠子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即无心于功名利禄,不屑于争夺惠子的相位。b.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是借讲故事讽刺了惠子,收到既尖锐痛快而又余味不尽的效果。c.庄子将自己比作鹓,将惠子比作腐鼠,讽刺了惠子的目光短浅。d.从文章中可看出惠子是个醉心于功名利禄且心胸狭窄、无端猜忌别人的人。12.导学号08704068(2017四川乐山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方干,字雄飞,桐庐人。幼有清才,散拙无营务。大中中,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每月明风清,携稚子邻叟,轻舟往返,甚惬素心。所住水木幽,一草一花,俱能留客。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遂相师友,因授格律。干有赠凝诗,云“把得新诗草里论”。时谓反语为村里老,疑干讥诮,非也。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干早岁偕计,往来两京,公卿好事者争延纳,名竟不入手,遂归,无复荣辱之念。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留题几遍。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咸通末卒。门人相与论德谋迹,谥曰玄英先生。乐安孙郃等缀其遗诗三百七十余篇,为十卷。(节选自唐才子传卷七,有删改)注散拙:(为人)散淡粗疏。:通“秘”,幽深。偕计:随同计吏。(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器重)b.家贫,蓄古琴(留存)c.往来两京,公卿好事者争延纳(邀请)d.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冒犯)(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例句: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a.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d.臣以王吏之攻宋也(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方干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隐居在镜湖中,他每天带小儿子陪邻里老人,内心无比失落。b.有很高诗名的徐凝非常欣赏方干,教他作格律诗,方干赠诗徐凝,却被人怀疑误解,认为方干是讥讽徐凝。c.方干有几次得到功名的机会,但还是与功名无缘,于是他就断了追求功名的念想。d.方干一生德行为人景仰,著作颇丰,逝世后他的遗诗三百七十多首被汇编成十卷。(4)翻译下列句子。轻舟往返,甚惬素心。参考答案(他)撑一只轻便的小船往返于茅屋和松岛之间,使自己淡泊的心非常惬意。(关键词“惬”)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参考答案(王廉)按照礼节邀请方干到来,赞许他的操守,要推荐他到朝廷(做官)。(关键词“礼”“嘉”)13.导学号08704069(2017湖南衡阳中考)综合性学习。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我的母亲)材料三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答案示例(1)学习(记住)祖训;(2)向长辈(父母)学习;(3)遵守一些好规矩(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矩)。【展家风】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a.家和万事兴b.天道酬勤c.百善孝为先选项,理由:。参考答案能结合家庭实际,分别围绕“和睦”“勤奋”“孝顺”阐述,言之有理即可。【扬家风】老师想用一副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上联:长辈言传身教明祖训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家风单元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一、比较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第13题。【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注廪(ln)丘:地名。养:供养之地。说(shu):游说。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丘:孔子,名“丘”。趣:催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行道之人弗受录毕,走送之b.万钟于我何加焉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c.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太医以王命聚之d.辞而行思而不学则殆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甲】文中列举事例,通过以前和现在对“万钟”的态度对比,论证了不能失去“本心”。b.【甲】文中的“本心”是指一个人本来就有的羞恶之心,就是“义”,也就是“善”的本性。c.【乙】文中孔子不肯接受景公赏赐给他的供养之地,是因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d.【乙】文中的齐景公是一个尊重知识分子,并了解其内心需求的古代开明君主形象。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参考答案原先为了义宁愿牺牲(失去)自己的生命也不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6题。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前人之述备矣(详尽)(2)连月不开(放晴)(3)薄暮冥冥(迫近)(4)至若春和景明(日光)5.文章以“情”贯串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写这两种情的目的:通过这两种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