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计 课课 题题 顶罩冲压模设计顶罩冲压模设计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院院 部部 专业班级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学学 号号 二二 一一 六六 年年 五五 月月 目目 录录 摘摘 要要 Abstract 第第 1 章章 绪论绪论 1 1 1 冲压基本概述 1 1 2 冲压模现状 1 1 3 冲压模发展趋势 1 1 4 本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 第第 2 章章 冲压生产方案及工艺冲压生产方案及工艺 3 2 1 设计任务要求 3 2 2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3 2 2 1 冲压件材料分析 3 2 2 2 零件件结构分析 3 2 2 3 冲压件的毛坯尺寸计算 3 2 2 4 尺寸精度 4 2 3 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5 2 4 冲模类型和结构形式选择 5 2 4 1 模具类型的选择 5 2 4 2 定位方式的选择 5 2 4 3 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5 第第 3 章章 冲压工艺设计与设计冲压工艺设计与设计 7 3 1 排样方式的选择 7 3 1 1 排样及搭边值的计算 8 3 1 2 步距的计算 8 3 1 3 条料宽度的确定 8 3 1 4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9 3 2 冲压力的计算 9 3 2 1 冲裁力的计算 9 3 2 2 拉深力的计算 10 3 2 3 翻边力的计算 10 3 2 4 卸料力的计算 11 3 2 5 总冲压力的计算 11 3 3 压力机吨位选择 11 3 4 1 间隙对冲裁件质量的影响 12 3 4 2 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12 3 4 3 冲裁模间隙值的确定 12 3 5 刃口尺寸的计算及依据与法则 13 3 6 拉深工作尺寸计算 14 第第 4 章章 冲压模结构设计与计算冲压模结构设计与计算 15 4 1 工作零件的设计 15 4 1 1 凹模的设计 15 4 1 1 1 凹模刃口结构形式的选择 15 4 1 1 2 凹模精度与材料的确定 16 4 1 2 凸模结构的确定 16 4 1 2 1 凸模高度的确定 16 4 1 2 2 凸模材料的确定 16 4 1 2 3 凸模精度的确定 16 4 2 定位零件 17 4 2 1 卸料板材料的选择 18 4 2 2 卸料板整体精度的确定 18 4 4 模架与组成零件 18 4 5 连接零件和紧固零件 18 4 5 1 模柄的选择 18 4 5 2 固定板的设计 19 4 5 3 垫板的设计 19 总总 结结 2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21 致致 谢谢 22 附附 录录 23 插图清单插图清单 图 2 1 零件简图 4 图 2 2 翻边展开图 5 图 2 3 展开图 5 图 2 4 导柱模架 7 图 3 1 排样方式图 8 图 3 2 零件排样图 11 图 4 1 凸模高度尺寸 17 图 4 2 固定挡料销 18 表格清单表格清单 表 3 1 最小工艺搭边值 10 表 3 2 卸料力系数 顶件力系数 推件力系数 12 表 3 3 冲裁模初始双边间隙 Z 14 表 3 4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15 表 4 1 系数K值 16 表 4 2 卸料板的最小厚度 19 表 4 3 模架尺寸参数 19 顶罩冲压模设计顶罩冲压模设计 摘摘 要要 本次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为顶罩冲压模设计 首先对冲压进行了工艺性的分析 确 定冲压工艺方案 选择了冲压模结构 然后进行了排样的设计 确定压力机 计算凹凸 模间隙并确定刃口尺寸 最后进行冲压模零件结构设计与计算 此零件在结构 精度 粗糙度等指标上都满足要求 模具的类型为复合模 送料方 式采用自动送料 卸料方式为弹性卸料方式 横向定位装置为导料板 不用侧压装置 纵向定位装置为固定挡料销 导向方式采用中间导柱 算的材料利用率为 75 2 根据零 件尺寸 以及之前算的各个部分的基本数据 得出排样使用直排方式 总的冲裁力 F 170KN 推件力 Ft 9 4KN 拉深力 F拉 98 KN 翻边力 F 48KN 模具总冲压力为模具各个工 步的冲压力总和 选取 JA23 63 压力机 凹形模的外形尺寸 D H 200 40mm 凸模长度 L 67mm 经校核合格 上模板为 200 50mm 下模板为 200 60mm 导柱 32 210mm 导套 32 115 45mm 在设计的过程中 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但到最后还是圆满的完成和解决 例如很多本次冲压模设计以立足于实际 服务于企业制造为宗旨 设计上科学合理 模 具构造简介 易于维护 所选工件皆为最优 为从事类似方向的冲压模设计者提供了一 个参考样本 而且对冲压模的不断向前发展有所裨益 最终使百姓受益 关键词 关键词 顶罩 冲裁 复合模 冲压工艺 模具设计 Stamping Die Design of Top Cover Abstract This graduation design The paper titled top cover stamping die design First of all to stamping were process analysis determining the stamping process program choose the stamping die structure then the layout design determine the press concave convex mold gap and to determine the size of cutting edge were calculated the stamping die component structur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The parts in the structure precision roughness and other indicators ar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at type of mold for compound die feeding mode adopts automatic feeding relief materials as the elastic unloading way lateral positioning device for guide plate without lateral compression device the longitudinally positioning device for fixed block material pin directed by center pillar the material use rate was 75 2 according to size parts and before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basic data row that using the straight line method The total blanking force F 170KN pushing force Ft 9 4KN drawing force F pull 98 KN flanging force F 48KN die With total impulse pressure die each working step punching pressure sum selecting presses JA23 63 Concave die dimensions d H 200 40mm punch length L 67mm After passing the check Template for 200 50mm the template for 200 60mm guide column 32 210mm 32 115 45mm Finally according to our calculate convex concave die cutting edge dimension data and structure in the process of mold design choose the right standard parts as far as possible to achieve the standardization so as to complete assembly drawing and main parts design Finally in the determination and highly dies choosing the appropriate standard mould frame press check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actual production Key words Top cover Punching Compound die Stamping process Die design 1 第第 1 章章 绪论绪论 1 1 冲压基本概述 冲压模具 简称模具 上的金属板冲压得到的满足要求的产品 模具的设计应便于 工件材料的选择 更要注意工件的生产方便 可靠 保证工件质量 稳定生产 准确 模具运动需要指导 对模具零件加工设备简单 使用标准组件尽可能 减少模具的制造 周期 降低模具成本 应根据连接部分 为了满足安装和管理需求 因为 CAE 技术已经很长一段时间 现在已经非常完美 原来传统的冲压设计分析过渡 到有限元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分析 并逐步完成转换到优化设计 辅助设计冲裁时空白的设 计 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优化布局的设计或画一个空白 现在有许多特殊的模具 不仅可以满足小批量生产 也可以满足大众 发展和改善性 能的钢坯 为了提高性能和形成的影响 例如高强度钢板 如何提高汽车生产使用覆盖部分 的强度 可以减少强度 对结构的强度大大增强的作用 如图 1 1 所示 常见冲压模具 图 图 1 1 冲压模具 1 2 冲压模现状 近年来 冲压成形工艺有很多新的进展 特别是精密冲裁 精密成形 精密剪切 复 合材料成形 超塑性成形 软模成形以及电磁成形等新工艺日新月异 冲压后的产品越 来越高级 生产速度越来越快 工艺水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前几年主要是采用精 密冲压 现如今 则采用了更加复杂而又先进的工艺技术 可以生产出非常复杂的零件 产品 以前冲压工艺只能冲裁 10mm 以下的工件 但是 现阶段的社会中 已经能对几 十甚至上百的进行冲压加工 而且比较难对付的一些强度高的钢也能被冲裁 1 3 冲压模发展趋势 现在 不仅有很多的新软件技术腾空出炉 也伴随着浓厚的改革性 例如 CAE 技术 它有效的把冲压工艺同计算机模拟辅助技术结合在一起 在其他方面也采用了计算机辅 助技术 除这个以外 对冲压性能及极限等方面 也是从原来的凭单纯的经验去生产慢 慢转变成了依靠理论知识再结合计算机辅助技术来完成 2 当前的中国大形势下 中国整个产业的生产产品的样式非常多 淘汰和转变换代速度 比较快 在这种形势下 中国模具用户对生产的要求是成本低 生产工艺合理 因此 模具工业的发展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1 4 本设计目的和意义 本设计优化了冲压工艺 提供了一种相对简便的生产工艺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也对 整个冲压工艺有了更深的了解 全面的运用了冲压课程上所学的专业课知识和一些基础的理论 利用此次机会培养 我们以后做磨具设计的能力和习惯 学习冲压工艺设计的一些基础的方法 对整个冲压 过程所需要进行的计算以及特殊的计算方法有相应的了解和掌握 养成正确的设计思想 计算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过程中 可培养学生自己自觉动手解决问题 动脑思考问题 善于向别人请教问题的习惯和职业素养 3 第第 2 章章 冲压冲压工艺分析与生产方案工艺分析与生产方案 2 1 设计任务要求 生产批量 大批量 材 料 08F 材料厚度 1 5mm 工 件 图 如图 2 1 所示 图 2 1 零件简图 2 2 工艺性分析 2 2 1 材料分析 此材料为 08F 其冲压性能良好 抗拉强度在 260 380MPa 之间 屈服点为 230MPa 即使冲压要求比较高的零件 也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 通过综合分析 该工件的冲裁性 能良好 2 2 2 零件结构 带顶罩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化 外形为直线和曲线结合 为无凸缘的圆筒件 主要有落 料工序 拉深工序 冲孔翻边工序组成 底部翻边直径为 30mm 翻边高度为 6 毫米 通 过综合的分析 该零件进行冲裁生产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 2 2 3 毛坯尺寸计算 根据拉深件尺寸 按中间层进行计算 其零件高度为 h 9 25mm 则可知切边余量 1 0mm 则 H h 10 25mm d 62 5mm r R xt 3 0 5 1 5 3 75mm 根据公式 2 22 56 072 1 4drdrdHD 1 图 2 2 为翻边展开图 根据图 2 2 数据 带入公式 2 1 中 得 D 取 D 78mm 22 62 54 62 5 10 25 1 72 62 5 3 750 56 3 7578mmmm 经过查看相关资料后 又考虑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综合考虑使用料 1 781 28 t D 圈 下图 2 2 为翻边展开图 翻边展开尺寸计算 4 图 2 2 翻边展开图 展开公式 2 2 2 t dDrh 2 其中 D 如图所示取 33 mm r 如图取 1 5 mm h 如图取 4 5 mm 带入数据得 d 33 3 14 2 25 9 17mm 取预冲孔直径为 217mm 最终毛坯图如 2 3 所示 图 2 3 展开图 2 2 4 尺寸精度 该零件大部分的尺寸都属于未注公差 在计算的时候 我们需要按实际的表格进行 5 查表选取 所以尺寸公差由公差等级表查得 关于未注公差尺寸 落料尺寸 冲孔尺寸 0 0 74 78 0 24 0 17 2 3 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通过对工件的分析 发现工件具有落料 拉深 冲孔和翻边 4 个主要工序 其中拉 深可以一次成型 所以我们制定了一下三个生产方案 方案一 采用单工序模 首先进行落料 然后拉深 冲翻边预冲孔 最后翻孔成形 需要 4 个单工序模具完成 方案二 落料拉深采用一个复合模完成 冲孔翻边也采用一个复合模来完成 方案三 一个复合模 可以完成落料拉深冲孔翻边 方案对比 方案一 模具的具体内部结构有多种 工作起来比较复杂 难以保证加工完成后的 精确度 方案二 和方案一一样 由于需要分为多次 所以工件的精度和定位都不太方便 而且模具数量较多 成本较高 也不能实现大批量生产 方案三 采用一副模具完成可以包含多个工序 能够顺利完成 满足工件的生产要 求 因此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知 方案 3 是最合理的 不仅能使整个工艺流程顺利进行 还能完成批量生产 2 4 模选择冲模类型和结构形式 2 4 1 模具类型的选择 通过工件的工艺分析 以及各个生产方案的对比 决定采用复合模完成工件的生产 2 4 2 送料方式的选择 为了配合工件的自动化生产 如何送料显得十分关键 在这个设计方案中 采用自 动送料方式 2 4 3 定位方式的选择 我们设计中采用导料销来控制板料的送进 不设置无侧压 靠自动送料机构压紧 控制毛坯步距的是固定挡料销 2 4 4 卸料 出件方式的选择 因为工件料厚为 1 5mm 材料比较薄 卸料力较小 而且又有拉深和翻边工序 所 以采用弹性卸料方式 2 4 5 导向方式的选择 如图 2 4 所示 首先分析工件 由于工件尺寸适中 而且是个圆形 并且生产具有 较高的要求 所以在设计中我们采用导向精度好的中间导柱导向模架 不但能保证工件 的正常生产 同时也能保证精度 所以选择中间导柱最佳 6 a 中间导柱 b 后侧导柱 c 对角导柱 d 四导柱 图 2 4 导柱模架 7 第第 3 章章 冲压工艺设计与计算冲压工艺设计与计算 3 1 排样方式的选择 排样设计的是否正确 将会导致经济利用效率受到影响 而且对于模具的机构设计 效率的生产高低 还有所成形的工件的质量都息息相关 所以说排样的设计非常的重 我们应该将其作为重要的工作对待 冲压件的毛坯材料的费用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占所有生产成本的 60 以上 材料的 使用率是衡量这种排样方法是否合理以及其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就是为了合理使用 这些原材料 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一个进距内的材料利用率为 3 100 Bh nA 1 式中 A 冲压件轮廓面积 mm2 n 步步距冲裁件的占用的面积 mm B 板料的总的长度 mm h 步距 mm 整个板材上所达到的材料的利用率是 3 2 100 BL NA 式中 N 整个板材所生产的工件总个数 个 L 板材的总长度 mm 1 结构方面的废料 由于工件所需外形结构的要求 例如由于工件内孔所产生的 一些空废料 我们可以叫他为结构方面的废料 这个废料受到冲裁件的形状的影响 一 般情况下 我们无法避免和改变 2 工艺方面的废料 故名思议 就是由于达到某种工艺 所产生的废料 比如冲 裁件之间 还有就是冲裁件和板料之间 这些搭边值 还有就是为了达到定位所增加的 工艺切口 工艺孔等 这些我们排样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的料头或者板料尾的废弃板料 我们叫他为工艺方面的废料 它的影响因素有第一是冲压方式 第二是所需的排样的方 法 所以这种废料是可以改变的 因为我们就需要改变排样方法 减小工艺方面的废料 这样就可以优化所用排样方式从而达到提高利用率的目的 如图 3 1 通过板料的利用的程度 我们将常用的排样划分为三类 a 有废料排样 b 少废料排样 c 无废料排样 8 图3 1 排样方法 1 有废料的排样方法 从冲压工具的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工件的边缘和空隙中都会存在一定量的所谓 的搭边值 整个冲压过程结束后 那些搭边量就成了所谓的废料 如上图 3 1 a 所示 2 少废料的排样方式 根据工件的某个外形轮廓线完成的切边和冲压 所以这样就只会在制件之间或者是 在制件和条料侧边中间设计的有搭边废料 如上图 3 1 b 所示 3 无废料排样 排的时候直接工件和制件相接 中间没有搭边废料的存在 条料直接沿着工件的中 间线进行切边 工由于没有搭边 所以工件的精度为有所降低 如上图 3 1 c 所示 采用这种方式 结束后材料的精度不是很高 整个模具结构的寿命不是很长 若采 用少废料的排样方式制件粗糙度和精度比无废料的高 但是模具寿命还是较短 如果采 用有废料排样的方式 则精度寿命都会变好 由于内隔板零件的外形较特殊 所以不可 采用无废料排样方案 所以采用有废料排样中的直排 3 1 1 排样及搭边值的计算 采用弹性卸料装置 见表 3 1 由表查出 最小工艺搭边值为工件间 1mm 沿边 1 a 1 2mm a 3 1 2 步距的计算 一次送料工件前进的距离称之为布局 步距具体为多大的一个值 要根据顶罩上的 某个标记点 然后送一个布局后 测量相邻的工件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这个距离就是步 距的数值 步距可定义为 S L b 3 3 式中 S 冲裁步距 mm L 先确定一个送料的具体方向 工件在此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mm b 沿送进方向的搭边值 mm 工件外形尺寸最大值 L 85 毫米 从上面分析可以了解到 送料方向上的 b 1 0 毫米 所 以步距 S L b 78 1 79mm 3 1 3 条料宽度的确定 宽度计算公式如下 3 4 0 a2 DB 式中 B 带顶罩所需条料的宽度 mm D 工件在宽度方向的尺寸 mm a 侧搭边最小值 mm 宽度偏差 mm 条料的宽度确定公式如下 9 mm 0 0 5 782 1 2 B 0 0 5 80 4 最小工艺搭边值如表 3 1 所示 表 3 1 最小工艺搭边值 mm 3 1 4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材料利用率定义为 A BS 100 3 5 式中 材料利用率 A 工件的面积 由 CAD 测得 4778mm2 B 条料宽度 mm S 冲裁步距 mm A BS 100 4778 79 80 4 100 75 2 则此排样方式中的材料利用率为 75 2 排样图如下图 3 2 所示 3 2 冲压力的计算 3 2 1 冲裁力的计算 冲裁力公式 或 3 6 FKLt b FLt 式中 带顶罩周边长度 mm L 材料厚度 mm t 材料抗减强度 MPa 系数 一般和模具刃口的磨损有关系 其他对这个因素有影响的因素还包K 圆件及 r 2t 的圆角矩形件边长 L 50 矩形件边长 L 50 或圆角 r 2t 材料厚度 t 工件间 1沿边 工件间 1沿边 工件间 1沿边 1 5H 4 2 最终凹模的边长 L b1 2c 4 3 最终凹模的宽带 B b2 2c 4 4 式中 b1 罩件长度方向的最大值 b2 顶罩宽度方向的最大值 K 系数 跟顶罩厚度的关系很大 K值在下面的表中可见 表 4 1 系数 K 值 mm 材料厚度 t 材料料宽 s 1 1 3 3 6 500 30 0 400 35 0 500 45 0 60 50 1000 20 0 300 22 0 350 30 0 45 100 2000 15 0 200 18 0 220 22 0 30 2000 10 0 150 12 0 180 15 0 22 查表4 1得 K 0 3 由公式 4 1 可得落料凹模板的尺寸 凹模厚度 H Kb2 0 3 78 23 4mm 由 4 2 可知凹模边壁厚 c 1 5H 1 5 23 4 35 1mm 16 取凹模边壁厚为40mm 选圆形凹模 得 D H 200mm 40mm 4 1 1 2 凹模刃口结构形式的选择 因为采用的模具精度高 我们要求大批量的生产量 我们采用直通式刃口 此结构 的装置经完善能高效的运转 4 1 1 3 凹模精度与材料的确定 由于凹模的结构功能决定了凹模的使用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和精确度要足够好 我因 此本设计中选用 Cr12 平行度选 0 02 内型腔精度为 IT7 级 4 1 2 凸模设计 4 1 2 1 凸模结构的确定 我们结合凸模的结构 以及零件的基本情况 确定凸模设计成直柱形 这样有利于结 构的整体稳定性 让台阶来支撑 4 1 2 2 凸模高度的确定 凸模结构如图4 1所示 图4 1 凸模高度尺寸 凸模高度为 L h1 h2 H 4 5 式中 h1 凸模固定板厚度 可得 h1 25 mm h2 卸料板厚度 可得 h2 20 mm H 附加长度 mm 由公式 4 5 得 L 25 20 22 67mm 4 1 2 3 凸模材料的确定 因为凸模得工作环境非常苛刻 要受到非常强的冲压力对其作用 所以作为它的材 料一定要有一定的强度 一定的耐磨性能 选择 Cr12 是因为此种材料满足凸模材料的 相关要求 热处理为 HRC58 62HRC 4 1 2 4 凸模精度的确定 凸模作为工作零件 直接决定了工件的精度 根据实际需要 我们选择使用 IT7 级 表面粗糙度为 Ra1 6um 4 1 2 5 凸模强度的校核 1 压应力校核计算 17 对于圆形凸模 4 压 t d 5 min 6 非圆形断面凸模 Fmin 4 压 P 7 式中 凸模最小直径 mm min d 凸模最小断面面积 min F 2 mm t 材料厚度 mm 材料的抗剪强度 MPa 凸模材料的许用应力 MPa 压 由公式 4 6 4 7 可得 min 5 1 5 360 0 45 2000 d Fmin 617 58 2000 117324 经校核满足要求设计合理 2 弯曲应力校核计算 主要校核切断凸模 Fmin 4 压 P 8 式中 凸模最小截断面面积 mm2 min F 冲裁力 N P 凸模材料的许用应力 MPa 压 由公式 4 8 可得 Fmin 6 28 2000 57200 经校核满足要求设计合理 4 2 定位零件 模具采用的是带料 我们设计中采用导料销来控制板料的送进 没有设置侧压 靠 自动送料机构压紧 控制毛坯步距的是挡料销 导料销和挡料销都采用统一模式 具体 如图 4 2 所示 18 图4 2 固定挡料销 4 3 卸出料的设计 4 3 1 卸料板外型设计 卸料通常指的是将冲压之后的原件或者废弃的零件从凸模上取出 使得冲裁能够继 续正常进行 卸料装置一般有很多地类型 种类分别有固定卸料装置 废料切刀装置 弹性卸料装置等 固定卸料机构一般设置在下模座 构造单一 运用稳定 作用比较单 一 只用于卸料 对于工件的精度规格很低 弹性卸料装置使用多样 能够同时装在上 模和下模 既能够卸料又能够压料 卸料力一般比较小 经常用在板料厚度不大的工件 中 废料切刀装置大多数用在大型的落料件 本次卸料选取弹性卸料装置 卸料板与凸 凹模的间隙值取 0 15mm 卸料板的尺寸要和凹模的一致 所以我们计算出凹模的外形 也就确定了卸料板的 长以及宽度 卸料板的厚度我们设计为 14mm 据表 4 2 可以确定卸料板的尺寸 200mm 14mm 表 4 2 卸料板的最小厚度 mm 卸料板的宽度 50 50 80 制 件 厚 度 H固H弹H固H弹 0 868610 0 8 1 5610812 4 3 2 卸料板材料的选择 我们分析后选择 45 号钢 45 钢是常用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含碳量 0 45 波动小 设计成零件 经过调质处理 即具有较高的强度 硬度 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 又具有 较好塑韧性 19 4 3 3 卸料板整体精度的确定 外轮廓精度要求推板不高 所以使用 IT14 级 表面粗糙度 Ra3 2 和内轮廓精度的 要求要高于要求的外轮廓 因此使用 IT11 级 表面粗糙度为 Ra1 6 一二螺钉孔和销 导向销定位功能 所以 IT7 级精度要求高 表面粗糙度 Ra3 2 4 4 模架与组成零件 模具采用后侧导柱模架 导向比较平稳 而且由于工件属于大批量的生产 所以采 用后侧导柱模架比较合理 模具和导柱具体尺寸规格如下表 4 3 所示 表 4 3 模架尺寸参数 mm 上模板200 50 HT200 下模板200 60 HT200 导 柱32 210 20 钢 导 套32 115 45 20 钢 4 5 连接零件和紧固零件 4 5 1 模柄的选用 本次设计采用复合模生产 使用压入式模柄比较合适 模柄设计的原则 除了和压 力机的直径一致 同时还要保证长度不能大于冲床滑块内的孔的深度 根据压力我们选 择直径为 50mm 的模柄 国标型号 A50 JB T7646 3 1994 4 5 2 固定板的设计 凸模固定板主要是固定凸模 保证凸模有足够的强度 使凸模与落料凹模 上模座 垫板更好的定位 凸模与凸模固定板的配合按 H7 m6 则凸模固定板的厚度 H凸固 0 6 0 8 H凹 4 6 式中 H凸固 凸模固定板厚度 mm H凹 凹模厚度 mm 根据公式 4 6 得凸模固定板厚度为 H凸固 0 6 0 8 H凹 0 6 0 8 40 24 32mm 根据模具需要选择凸模固定板厚度25mm 4 5 3 垫板的设计 参考模具的凹模的尺寸 选择垫板厚度为15mm 选择垫板尺寸为200 mm 15mm 20 总总 结结 此次毕业设计 我选择的题目是顶罩冲压模设计 并在图书馆借阅了许多资料和参 考书籍 设计流程包括冲压模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确定生产工艺 计算冲压力和选取 冲压设备 设计凹 凸模并加以校核 选择其他附加零件等 最后画出工件图以及装配 图 现在对该项设计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1 此次设计中我们是要对顶罩进行设计 大批量的生产 我们采用的材料是 08F 材料厚度为 1 5mm 未注公差为 IT14 级 08 的冲压性能良好 即使冲压要求比较高的零 件 也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 使用四个工序的复合模生产 一个模具完成工件的落料拉 深冲孔和翻边 2 送料方式采用自动送料 卸料方式为弹性卸料方式 横向定位装置为导料板 不用侧压装置 纵向定位装置为固定挡料销 导向方式采用中间导柱 3 材料利用率为 75 2 总的冲裁力 F 245 53 4 1 5 380 170KN 推件力 Ft 9 4KN 拉深力 F拉 98 KN 翻边力 F 48KN 模具总冲压力为模具各个工步 的冲压力总和 F 333KN 冲压设备的公称压力必须大于所计算的压力 压力机公称压力 P 1 1 1 3 Fz 取系数为 1 3 得 P 1 3Fz 1 3 333KN 432 9KN 4 查表可得所选的压力机型号为 J23 63 凹模厚度 H KB 23 4mm 凹模壁厚 C 1 5 2 H 40mm 凸模长度 L h1 h2 H 67mm 经校核合格 由凹形模的外形尺 寸 D H 200 40mm 查表得上模板为 200 50mm 下模板为 200 60mm 导柱 32 210mm 导套 32 115 45mm 5 卸料板的尺寸为 L B H 200 14mm 经历这次设计 对 CAD 画图软件以及 office 再次熟悉并正确使用 并加深了与同学 的合作意识 同时 对冲压件的生产流程工艺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例如 如何分析和 确定冲压件的工艺性 各种冲压方法的利弊等 还了解到冲压工艺对国民生产的重要性 各行各业都不能离开它而单独发展 最后 由于所学知识的局限和欠缺 设计中免不了存在一些遗漏和不正确的地方 还恳请各位老师能够给予批评指正 2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王孝培 冲压手册 第二版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 2 魏春雷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8 3 传宝编 冷冲压及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3 4 何健编 防空落料冲孔翻边成形复合模 M 桂林 模具工业 1992 5 李柱编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6 张鼎承等编 冲模设计手册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8 7 许发樾主编 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 8 姜奎华主编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6 9 谢建 杜东福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技术问答 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10 付宏生 冷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制造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11 Yoshida K Clas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应知应会知识试题与答案
- 2025年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低碳经济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试题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应急救援员工作人员岗位职业技能及安全基本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海洋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 散养鸡生态旅游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至2030中国高纯铝行业发展趋势与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真题附答案详解【巩固】
- 室内装修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2025租房合同范本下载(可直接打印)
- 《公民意味着什么》课件
- 2025辽宁交投集团所属运营公司招聘3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广西福泰印染有限公司年产全棉针织面料3.6万吨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我国小学生课外培训现状调查及问题和建议浅析》10000字(论文)】
- 民航招飞面试常见的面试问题及答案
- 每日食品安全检查记录 (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