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全科医学照顾精PPT课件.ppt_第1页
社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全科医学照顾精PPT课件.ppt_第2页
社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全科医学照顾精PPT课件.ppt_第3页
社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全科医学照顾精PPT课件.ppt_第4页
社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全科医学照顾精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全科医学照顾 黄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杜黎明 1 COPC的起源与概述 近半个世纪以来 世界卫生服务发生许多变化 20世纪60年代 出现了社会医学这门新学科 20世纪70年代 家庭医学应运而生 近20多年来 国外又出现一种新的医学形式 社区导向的基层医疗 CommunityOrientedPrimaryCare COPC COPC是基层医疗的特殊形式 是个体预防保健应用在基层医疗机构和社会医学相结合的临床医学实践 它包括个人和家庭的保健 也包括社会提供的特殊保健 社区特殊保健主要是指对社区卫生需求 卫生服务计划及其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它已成为南非 以色列和北美一些国家比较理想的一种基层医疗模式 2 概述 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 地理自然环境等因素 社区常见健康问题不尽相同 有时甚至可以表现出很大差别 全科医生进入社区后 首先要了解社区常见健康问题是什么 有哪些特征 为确定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临床策略和方法提供依据 KerrWhite研究表明 社区中75 的16岁以上的人在1个月内出现健康问题 医生接触到1 3有健康问题的人 2 3有健康问题的人或自行康复或利用各种形式的自我保健获得康复 因此 要了解社区常见健康问题除了通过门诊病人了解健康问题外 更重要的是要对社区全体居民的健康状况有明确的掌握 3 全科医生在COPC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COPC的实施需要团队合作 需要社区参与 体现了全科医学综合性保健和协调性保健等原则 在COPC中 医生面对整个社区 不仅是医疗者 还承担领导者 协调者 教育者 监督者 管理者等多种角色 所负的责任由个体病人扩展到病人 社区兼顾 为适应医疗保健的发展和整体性医疗保健照顾的需要 全科医师除具临床医学知识外 还应加强流行病学 社区医学 行为医学 环境与职业医学 生态学 社区健康评价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以确保全科医师多种角色的发挥和功能的完善 4 社区呼吸道常见疾病 5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主要内容上呼吸道感染的概念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上呼吸道感染的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因素不同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上呼吸道路染的常见并发症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法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保健措施 6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 应做到能 用一旬话说出呼吸道感染的概念简述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以及各方面病因的相互关系详述各种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简述需要与上呼吸道感染鉴别的疾病说出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并发症详细列出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设计出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案 7 概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 上感 是鼻腔 咽或咽喉部急性炎症的简称 是最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可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 有时鼻咽部症状已好转或消失 而其并发症可迁延或加重 另外 有些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麻疹 猩红热 伤寒等早期常表现为上感症状 故必须对上呼吸道感染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做全面的观察分析 以便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 切不要认为是日常小病而轻率对待 8 病因生物学因素 一 病原体常见病毒 鼻病毒 柯萨基病毒 埃可病毒 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脑病毒 腺病毒等 常见细菌 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球菌 嗜血流感杆菌 偶为革兰氏阴性菌 二 机体因素营养不良 缺乏锻炼 过敏体质 消化不良 佝偻病 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 以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 个人行为因素 受凉 淋雨 过度疲劳 老弱病残或有盲性呼吸道疾病 如扁桃体炎 社会因素 一 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 大气污染 被动吸烟 寒冷等 二 生活贫困 居住拥挤 通风不良 公共场所使上感易流行 9 临床表现与分类一 轻症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 如流清鼻涕 鼻塞 喷嚏等 也可有流泪 轻咳或咽部不适 可在3 4日内自愈 如感染累及鼻咽及咽部 常有发热 咽痛 扁桃体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充血增生 有时颈部淋巴结可稍肿 发热可持续2 3日至1周左右 婴幼儿容易引起呕吐及腹泻 二 重症体温可达39 40摄氏度或更高 伴畏寒 头痛 全身无力 食欲减退 睡眠不安等 不久可因鼻咽部分泌物引起较频繁的咳嗽 有时咽都微红 发生疤疹和溃疡 称疮疹性咽峡炎 有时红肿明显 波及扁桃体 出现滤泡性脓性分泌物 咽痛及全身症状均加重 鼻咽分泌物从稀薄变粘稳 颌下淋巴站肿大 10 压痛也明显 如炎症波及鼻窦 中耳或气管 则出现相应的症状 三 急性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 次为肺炎球菌 葡萄球菌等引起 病初全身症状较多 可有高热 畏寒 呕吐 头痛 腹痛等 以后咽痛 检查 咽部明显充血 扁桃体呈弥漫性红肿 表现有黄色点状渗出物 颌下淋巴结肿大 压痛 肺部无体征 四 血象病毒感染白细胞一般偏低或在正常范围内 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细菌感染则白细胞总数多增高 严重病例也可减低 但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仍增高 11 评价 一 生物学评价上感的诊断标准为 上呼吸道症状 鼻塞 流涕 口唇疱疹 咽痛 全身症状 发热 全身酸痛 头痛 咽部充血 流行病史 以冬春季为多具备第 一 项即可诊断 兼有第 项可确诊 12 上感的并发症较多 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早期也以上感为主要表现 因此 在临床工作中 遇到表现为上感的患者 不要满足上感的诊断 而是要明确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上感的病因是什么 可能是病毒 细菌 还是支原体 诱因是身体因素 体质虚弱等 心理因素 忧虑 悲伤等 个人行为因素 长期吸烟 生活无规律等 还是社会因素 环境污染 病变仅累及上呼吸道还是有邻近器官 组织的并发症 能不能排除其他疾病特别是麻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早期要达到上述目的 必须认真收集 全面掌握临床资料 13 一 怎样排除其他传染病的早期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本病上感期主要表现为鼻炎 咽炎或扁桃体炎 与其他病原引起的上感难以鉴别 如果患者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季节出现上感症状 而且当地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 则应给患者查血常规 如血象高应警惕是否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给相应的处理 密切观察并反复检查有无皮肤出血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上感期一般持续1 2天 如第3天仍无皮肤出血点 也无脑膜炎的其他表现 可以排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 麻疹 本病前驱期主要症状为发热 咳嗽 流涕 两眼发红 畏光 流泪 全身不适 与上感相似 目前本病在城市己极少见 农村发病率也很低 如果当地有麻疹流行 患儿未接种麻疹疫苗而有上感表现者 应考虑是否为麻疹 麻疹在发热开始后2 3天常出现黏膜斑 疑诊本病者应仔细检查第一臼齿对面的颊黏膜上有无此斑 3 百日咳 本病最初症状为咳嗽 体温正常或轻微发热 与一般感冒不易区别 但感冒常于3 4天后症状消失 而百日咳咳嗽非但不减轻反而越来越重 夜间更甚 14 二 怎样判断感染的病原体上感的病原体约70 一80 为病毒 但具体到每一个患者就很难说是细菌还是病毒了 般地说 病毒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中毒症状较轻 发热间歇期一般情况尚可 咽部以滤泡增生为主 充血不著 扁桃体上无脓性物 外周血象正常或偏低 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细菌所致的上感中毒症状重 发热间歇期一般情况仍差 咽部充血明显 扁桃体上可有脓性分泌物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 中性粒细胞比值也高 三 怎样判断有无并发症上感如不及时治疗 可引起很多并发症 婴幼儿 年老体弱者较多见 在随诊或家访时要注意患者有无并发症 只要患者出现了用上感不能解释的现象 就要认真检查 以期早期发现 及时治疗并发症 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重视 15 1 热型 上感的发热一般在5 6日以内 少数较重者发热达1 2周 如患者发热超过一周 应考虑有无并发症如败血症 皮下脓肿 骨髓炎 脑膜炎 脑脓肿竿 认真查体并配合实验室检查 仍不能明确诊断者可请专科医师会诊 2 呼吸困难 上感者无呼吸闲难 但如合并喉炎 咽后壁脓肿 肺炎等疾病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合并喉炎者还有声音嘶哑 犬吠样咳嗽 吸气性喉鸣 合并咽后壁脓肿除呼吸困难外 还表现为拒食 吞咽困难 言语不清等症状 检查可见患侧颌下淋巴结肿大 咽后壁 侧充血 肿胀 呈半球形突起 将软腭及同侧腭弓向前推移 合并肺炎者可见鼻冀扇动 双肺听诊可闻固定的中小水泡音 3 腹痛 上感患者常有腹痛 但多不严重 持续时间也短 如并发肠系膜淋巴结炎 则出现持续性腹痛 常位于石下腹 部分患者可先出现脐周痛 随而转移至右下腹 并伴有右下腹压痛 酷似阑尾炎 与阑尾炎不同之处是腹痛较轻 无固定压痛点及腹肌紧张 不呈进行性加重 4 其他 有耳痛音须检查是否并发了中耳炎 结膜充血 畏光 流泪者应考虑并发了结膜炎经常患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 如住处或工作场所污染严重 其发病与环境污染有关 改善环境可减少发病 如家庭人口较多 居住拥挤 通风不良 被动吸烟 其发病与家庭环境有关 改善居住条件 可减少发病 如患者经常过区疲劳 受凉 大量吸烟 心情抑郁 其发病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或心态力关 16 四 诊断与鉴别诊断 发热 咳嗽 咽痛 急性肾小球肾炎 17 二 家庭评价家庭是上呼吸道感染传播的重要场所 为了了解家庭因素对病人的影响 应向病人提以下问题 你家的居住条件怎样 房间是否经常通风 你家还有其他人患上呼吸道感染吗 三 社区评价针对病人提以下问题 在你经常接触的人中 有人患上呼吸道感染吗 你们那一带最近有上呼吸道感染流行吗 18 处理一 病人教育告诉病人上感的病因有哪些 怎样预防上感 患上感之后要及时治疗 正规用药 药物可能的副作用有哪些 怎样避免和早期发现 怎样识别并发症 如中耳炎 关节炎 心肌炎 急件肾炎等 教育病人在上感流行期间不去或少去公共场所 病人与其他人接触时戴口罩 以免传染他人 严重流性时 学生可暂时停课 19 二 治疗以解表 清热 预防并发症为主 并应重视一般护理及支持疗法 一 抗感染治疗1 抗病毒治疗目前抗病毒药物种类甚多 从效果及副作用等方而综合考虑 各地常用的有 1 病毒唑 2 干扰素 3 吗啉呱 2 抗菌治疗当合并细菌感染或为原发细菌感染时可用抗生素 常用的药物有 复方新诺明 头孢氨苄 羟氨苄青霉素 如感染较重 可用青霉素 氨苄青霉素或先锋霉素类静脉给药 20 二 对症治疗1 发热轻微发热对人体无害 还可促进抗体生成 增强白纫胞的吞噬功能 故不可见热就退 高热危害较大 必须及时处理 可采用以下方法 1 物理降温 适用于高热 热度上升太快者 常用的方法 置蓄冷袋或冰袋于头部或体侧 冷盐水灌肠 酒精撩浴 2 药物降温APc 扑热息痛 布洛芬 奈普生 近年滥用糖皮质激素退热的现象较普遍 如地塞米松 该药退热作用强 副作用大 特别是上感患者 病原体多为病毒而且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 使用地塞米松不利于控制感染 切勿轻率使用 21 2 咳嗽上感咳嗽多不严重 部宣给大量的止咳药 咳嗽频繁者可用止咳糖浆 甘草片 非那根3 咽痛忌食辛辣食物 口含碘喉片等每日5 6片 4 鼻塞成人可用1 麻黄素滴鼻 小儿先清除鼻腔分泌物 然后用0 5 麻黄素滴鼻液滴5 腹痛可腹部热敷 肠鸣音活跃者可用莨菪片 如系肠系膜淋巴结炎引起者可给小剂量镇静剂如苯巴比妥 22 三 预防 一 预防发病进行免疫接种 提高机体免疫力 遇见发病诱因 衣服穿得过多或过少 室温过高或过低 天骤变 环境污染 主动或被动吸烟 淋雨 过度疲劳 悲伤等 都是上感的诱因 应注意防范 避免交叉感染 接触病人时要戴口罩 接触后要洗手 在家庭中成人患者不要与健康儿接触 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药物预防主要适用于儿童 可用 卡馒舒 左旋眯陛 鱼肝油丸 玉屏风散 二 预防合并症1 有高热惊厥史的小儿 发热初给与鲁米那30mg 常可避免发生高热惊厥 佝偻病小儿患上感时 可诱发低钙惊厥 应及时增加补钙并酌情用镇静剂 2 有支气管扩张或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 要尽早控制感染 3 老年人血脂偏高 血液粘稠 动脉硬化 食欲差 饮水少 加之发热使体液丢失过多 多饮水 必要时静脉补液以预防脑血栓 易发生脑血栓形成 患上感后如卧病在床 很少活动 血液更粘稠 脑血栓形成的机会大增 应鼓励多活动 23 四 保健进食富含蛋白质 维生素A C的食品可增强体质 积极锻炼身体 利用自然因素锻炼体格也十分重要 如经常开窗睡眠 户外活动或体育运动 小儿可适当进行三浴 空气浴 日光浴 水浴 活动 都是积极的办法 只要持之以恒 经常进行 就能增强体质 减少上感发病 患病期间应注意休息 适当活动 多饮水 多吃富含维少素的水果 蔬菜 五 家庭支持全科医生要对病人进行家访 指导病人家庭采取健康的生活力式 避免上感在家庭中传播 六 追踪观察上感病人并发症较多 如无其他情况 可I一2日复查一次 只至体温正常 复查内容包括体温 咳嗽 咽痛 头痛等症状的变化 有无耳痛 呼吸困难 眼分泌物增加 肺部罗音等症状 体征出现 婴幼儿及年老体弱者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 更需注意 如病人症状无改善 出现了新的症状或体征 必须认真查找原因 明确诊断并及时处理 链球菌引起的上感要追踪观察三周 目的是及早发现并治疗风湿热 肾炎 复查的内容包括关节病 发热 血尿 浮肿 心脏听诊及尿常规等 24 七 会诊与转诊上感病情轻者居多 病程多在3 5天左右 一般不需要转诊或会诊 出现以下情况时可考虑会诊或转诊 1 惊厥 小儿惊厥的病因很多 有些疾病诊断及治疗均很困难 既往无高热惊厥史的小儿突发惊厥应首先排除颅内感染 全科医生因条件所限难以明确诊断时 应请专科医生会诊或及时将病人转往专科医院 以免延误治疗 年长儿及成人患上感时应无惊厥 一旦出现惊厥 往往提示病情严重 须转院诊治2 精神萎靡 感染中毒症状突出 上感患者有突出的感染中毒症状 如患者高热 恶心 呕吐 精神萎靡 乏力 嗜唾 面色苍白等 表示病情较重 可能为某些传染病的早期或败血症等 应及时请专科医生会诊或转院3 咳嗽 呼吸因难 腹痛等原因不明 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者 应根据具体情况请专科医生会诊或转院4 病情虽不严重 但按上感治疗3 5天病情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者可请专科医生会诊或转院 25 分析题 患者 男 8岁 因发热2天来诊 2天前 患儿开始发热 体温最高达39 5 伴轻咳 头痛 咽痛较重 食欲差 无呼吸困难 大小便正常 查体 体温38 5 精神略差 呼吸平稳 全身无皮疹 口内无溃疡及疱疹 咽部充血 双侧扁桃体 度肿大 上有较多脓性物 颈软 双肺无罗音 心率108次 分 心音有力 腹软 肝脾未及 布氏征阴性 克氏征阴性 问题 1 关于这个病人 还应了解哪些问题 2 他的诊断是什么7 3 可能的病原体是什么 4 应该怎样进行治疗 5 随诊应注意什么 26 支气管哮喘 主要内容哮喘的概念哮喘的常见发病诱因个人心理因素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哮喘发作时的典型症状与体征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分级哮喘诊断要点病人教育应达到的目标哮喘的长期预防用药哮喘的快速缓解用药重症哮喘发作的临床表现哮喘病人的转诊时机 27 2019 12 29 28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 应做到能筒述哮喘发病的常见诱因详述哮喘发作的典型症状与体征背诵哮喘的诊断要点正确鉴别常见的以哮喘为主的疾病举例说明如何进行病人教育评价家庭支持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背诵哮喘的转诊时机 29 概述 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在敏感的个体中 这种炎症导致反复发作的咳嗽 喘息 胸闷和呼吸困难 炎放导致气道对各种刺激敏感 如过敏原 烟雾 粉尘等 遇到刺激对 敏感的气道发生水肿及痉挛和对刺激的高反应性 由此产生可逆性气流受限 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哮喘是常见的慢性疾患 全球约有1亿6千万患者 我国患病率接近1 儿童患病率0 5 2 个别地区达5 半数哮喘在12岁以前发病 成人男女发病串大致相同 约20 患者有家族史 哮喘给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 不仅是医疗费用 还包括个人生产能力的丧失和家庭生活质量的下降 近年来 哮喘发病率及死亡串有所上升 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30 病因 一 生物学因素 一 遗传因素 二 吸人过敏原 三 呼吸道感染 四 药物与哮喘 五 气候与哮喘 六 运动与哮喘 七 食物与哮喘 八 内分泌与哮喘 31 二 个人心理因素部分哮喘病人有明显的心理异常 并成为加重与缓解的原因 1 儿童哮喘发作中的心理因素2 心理应激3 个性与行为特征三 社会学因素1 空气污染2 职业因素 32 临床特征与分类 一 病史与症状根据症状可立即作出哮喘的临床诊断 典型症状为发作性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喘息 胸闷和咳嗽 尤其是在夜间与清晨症状加重 有由一种或多种触发因素引起的反复发作史 症状可自行缓解 尤其是经支气管扩张剂和抗炎治疗后更易缓解 症状的季节性变化和哮喘的阳性家族史也对指导诊断有帮助 二 体征哮喘缓解期或非典型的哮喘 无明显体征 发作期可见胸廓饱满 肋间隙变宽 叩诊胸廓呈过清音 听诊双肺哮呜音 重症发作时端坐呼吸 有严重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可有大汗淋漓 口唇紫纶 呼吸28次 分以上 脉搏110次 分以上 血压下降 双肺满布哮鸣音或呼吸音消失 严重脱水 33 三 特殊检查可用测量肺功能的方法来监测哮喘 病人应备有峰速仪 必要时测量呼气峰流速 PEF 即用力呼气时气流通过气道的最快速率 正常时大于PEF预计值 按身高 体重计算的不常值 的80 哮喘发作时降低 并与发作程度呈正比 PEF变异率指 段时间内 多为24小时 多次测定患者的PEF值 其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再除以最高值所得的比率 即为哮喘时升高 X线胸透可见哮喘发作时双肺纹理粗乱 并见肺过度充气征 合并感染时可有肺炎征象 动脉血气分析对反映病情轻重有一定价值 中度发作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下降 氧分压下降 重度发作时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或升高 氧分压进一步下降 为明确有无花粉 尘蜗等变应原诱发哮喘 可在专业机构 专科门诊 做皮肤过敏原皮试 或做血清相应抗体测定 以了解患者是否对某种特琢抗原过敏 以指导临床治疗及预防发作 四 发作程度分级按哮喘发作的临床程度及用药情况 对哮喘发作情况分为四级以指导临床防治 34 评价 一 生物学评价 一 诊断1 询问病史 病人有下述表现 1 反复发作的喘息 2 感冒 深入到胸部 或持续10天以上才好 3 夜间或凌晨有恼人的咳嗽或喘息 4 运动后咳嗽或喘息 5 接触空气中的变应原或污染物后有咳嗽 喘息或胸部发闷 6 抗哮喘药物治疗有效2 发作时查体表现为典型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双肺可闻及呼气期哮鸣音 3 如有可能用肺功能仪或峰速仪测量肺功能 有气道高反应性存在有助于诊断 35 二 诊断质疑哮喘患者来就诊时多未确诊 经常被给予不恰当或无效的治疗 有下列情况时应首先考虑为哮喘的可能 直到排除哮喘 1 儿童多在病毒感染 运动或有夜间咳嗽时出现哮喘症状 如果儿童感冒很易累及肺部或10天以上才好 应考虑哮喘 尤其是反复夜间咳嗽时 反复发作的鼻窦炎 扁桃体炎及腺体感染可解释夜间咳嗽 但多不会在清晨扰醒患儿 且对抗哮喘药反应差 2 婴儿反复发作的喘息可能与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 没有特应性背景的儿童则发展为持久哮喘状态 使用抗炎剂或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比使用抗少素更能缩短病程和减轻发作程度 3 吸烟者经常有咳嗽 喘息症状 应检查这些人是否同时伴有哮喘并从哮喘治疗中获益 4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的老年人可能合并哮喘 经过哮喘治疗后 其PEF升高15 或吏多 支持哮喘诊断 36 5 咳嗽变异性哮喘多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 其咳嗽多为夜间发作 呈持续性 白天检查是正常的 6 工人暴露于有吸人性化学刺激物或变应原环境中常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而未受到正确诊治 应测PEF以使其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 严格避免再度接触刺激 7反复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人 尤其是儿童可能被诊断为哮喘 因其症状与哮喘相似 这在我国以肺炎多见 用抗生素治疗对奏效 当一个孩子的喘息对短效大气管扩张剂反应良好 而无肺炎的其他体征时 可能就是哮喘 三 鉴别诊断 37 38 处理 一 病人教育应针对哮喘的病因 预防 用药 保健等内容 对病人进行反复的教育 咨询和解释虽然不能治愈哮喘 但病人学会控制他们的哮喘时 他们就可以工作 游戏和上学 应使更多病人了解有很多新的方法可以控制他们的疾病 使其过上常人的生活 一 医生和病人建立伙伴关系以长期控制哮喘 二 教会病人使用峰速仪 三 教会病人使用气雾吸入器 39 二 生物学治疗 一 约物治疗的选择 二 阶梯式的治疗方案 40 三 心理指导与干预由于长期反复哮喘发作 病人多含悲观及紧张焦虑情绪 医生应根据社会心理因素和心理环境的不同 同病人分析哮喘发作的原因 探讨主要治疗方案 采取多种社会心理手段 病理 生理介绍及各种哮喘治疗情况的介绍 解除病人恐惧 树立治疗信心 纠正疾病行为举止 哮喘病人身上的心理症状如极度恐惧或掩盖恐惧 往往使他们形成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疾病行为举止 应积极纠正 学会放松和呼吸技术 以使情况紧急时有时间找医生或去医院 避免提及或幻想诱发因素 通过减少内心压力和接受相似症状的体验 达到稳定心理的目的 41 四 预防控制哮喘发作的最好办法是预防 在发作时及时就诊 以及早确定诊断 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发作后应与病人成家属 起审核是什么引起此次发作 正确鉴定和控制触发因素 常见的触发因素有 尘螨 烟草烟雾 有皮毛的动物 蜂螂变应原 花粉和霉菌以及烧木材炉子发出的烟雾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和体力活动也是常见的触发因素 42 五 保健增强全身体质可改善气道局部症状 并可增强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 在缓解期应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 如气功 太极拳 跑步 游泳等 积极参加文娱活动以调整紧张情绪 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及生活规律 可参加当地哮喘病人俱乐部或哮喘之家 以获取哮喘防治的知识 并从个人经验交流中获益 应多参加唱歌活动 增加肺活量 还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避免可引起过敏的食物 43 六 家庭支持家庭是哮喘发作的重要背景因素 全科医生应详细进行家庭因素调查 寻找家庭中引起或加重哮喘的不利因素 逐一解决以避免哮喘发作 如帮助解决家庭矛盾 消除精神紧张 同时清除家庭中的哮喘触发因素 可明显减轻哮喘发作程度或避免哮喘的发作 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具体措施 能引起哮喘发作的东西不要留在家里 如不养动物和花草 禁止吸烟 在家不能有强烈气味病人睡觉的屋子要有一些特殊改变 拿走地毯 软坐垫或小靠垫 防尘套 不用稻草做的枕头和床垫 简单的褥子可能比床垫好经常开窗以保持空气流通和干燥 排出屋内烟尘及做饭的油烟 但当外面的空气充满汽车尾气或花粉时应关上窗户 下列家务应在病人不在家时完成 扫地 吸尘成抹灰 刷漆 喷洒杀虫剂 用强清洁剂 煮有强烈气味的食物 在病人回家前把屋里的气味排干净 若无人帮助 哮喘病人应带口罩扫地或抹灰 44 七 社区支持在社区评估的基础上 积极消除引起哮喘的不良因素 如环境中导致哮喘发作的触发因素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并改善社区人际关系 消除精神紧张 利用社区中各种资源 可组织哮喘之家 交流哮喘的防治经验 相互鼓励 学会自我管理和控制他们的哮喘应及时联系环境监测部门 对社区的空气污染及时进行干预 45 八 社会支持鼓励病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 消除社交障碍及胆怯 和正常人一样工作与学习 提高就业能力 在工作环境中避免接触职业性触发因素 如刺激性粉尘及刺激性气体 选择合适的工作环境可避免哮喘的反复发作 46 九 追踪观察哮喘病人多为经常反复哮喘发作 为长期控制哮喘 应连续追踪观察并制定有效的长期管理方案 每次随诊时都要检查病人是否遵守医嘱 讨论他们的顾虑和检查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 包括所用药物及方法 避免触发因素的情况 一般隔1一6个月随访1次 评价管理计划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可询问下列问题 睡眠是否受干扰 能否参加平时的体育活动 是否只需用很少的甚至不用快速缓解药 是否不需要任何紧急治疗 峰流速是否正常 如果症状未能控制或已控制3个月 应调整方案 47 十 转诊哮喘重症发作可危及生命1 重症哮喘发作 表现为 1 严重哮喘 不能活动 一口气不能说完一句话 大汗淋漓 前弓坐位 严重脱水 焦虑或意识模糊 2 呼吸频率 30次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