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复习课核心知识回顾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是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2体液包括细胞内液(约占2/3)和细胞外液(约占1/3),后者又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织液和血浆、淋巴通过动态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cl。5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6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7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8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9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11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12在机体内,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单向传导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神经递质传递的,且只能是单向的。13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14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与k外流有关,动作电位主要与na内流有关。15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的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16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会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17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18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分为w区、s区、h区、v区。当s区受损时,不能讲话,称为运动性失语症。19促胰液素的产生部位为小肠黏膜,作用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20胰岛素的生理功能为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为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21血糖的三个去路为:(1)氧化分解;(2)合成肝糖原、肌糖原;(3)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22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23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24不同激素的化学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具有共同特点:(1)微量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5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26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27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28体液免疫过程: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分化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9细胞免疫过程: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30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其它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31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hiv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t淋巴细胞。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32人们把这类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33在胚芽鞘、芽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称为极性运输。这种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34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着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35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36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而有较大的差异。37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浸泡法和沾蘸法。38赤霉素的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39细胞分裂素的作用:促进细胞分裂。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40脱落酸的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的作用:促进果实成熟。41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第4章种群和群落42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43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草本植物样方大小一般以1_m2的正方形,取样关键做到随机取样,常用的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44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以用样方法。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45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46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47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48“j”型曲线的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49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条件: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50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51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52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53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54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55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呈镶嵌分布。56许多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57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58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59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来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60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61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做生物圈。6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63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64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65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66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67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68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地利用。(2)帮助人们合理利用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69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70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学燃料,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71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72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73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74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75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7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表现:一方面是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7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78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79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直接价值包括食用、药用、工业原料及旅游观赏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80就地保护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殖中心等。易错易混辨析1血液属于内环境。()提示: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而内环境只是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2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提示:3反射弧完整就能形成反射。()提示:在反射弧完整的条件下需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形成反射。4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提示: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5兴奋在突触处传递和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速度相同。()提示: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需要经历递质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起作用的过程。6递质释放是跨膜运输。()提示:递质释放属于膜泡运输中的胞吐。7尿糖一定是糖尿病。()提示:一次性食糖过多也会导致尿糖。8胰岛素的分泌仅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提示:胰岛素的分泌最主要受控于血糖浓度。胰岛素的分泌由神经和体液来共同调节。9胰岛素分泌增多会使人体增加产热。()提示:10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受,产生渴觉的感受器位于下丘脑。()提示:11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提示:12若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甲状腺细胞。()提示:13浆细胞有识别抗原功能。()提示:浆细胞没有识别受体。14淋巴因子能杀伤靶细胞。()提示:淋巴因子只起加强免疫的功能。15hiv能使机体丧失一切免疫功能。()提示:16患儿感染ev71病毒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提示:17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提示: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18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子西瓜。()提示:乙烯是对果实进行催熟的。19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提示: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20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插条应带有芽与叶。()提示:21标志重捕法调查松鼠密度时某些个体标志脱落会使结果偏大。()提示:22无论陆地群落,还是水生群落,无论植物还是动物,均具垂直分层现象。()提示:23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提示:24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接受的太阳能。()提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25人工生态系统中因能量可人为补充,可能会使能量金字塔倒置。()提示:26蜣螂以象粪为食,象和蜣螂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提示:象粪是植物体的一部分。象和蜣螂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0。27就能量而言,生物圈是开放的,即它需太阳能源源不断地供应。()提示:28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提示:29花香引蝶、警犬嗅寻毒品,体现了化学信息的作用。()提示:30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远远高于其生态价值。()提示: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直接使用价值。高考真题感悟1(2017全国卷)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a、d错: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与人体血浆渗透压相等,静脉注射后,血浆渗透压不会变化。b错,c对:注射质量分数为0.9%nacl溶液后,机体的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2(2017全国卷)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导学号:62672299】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ba对: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口服,可注射。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皮下注射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错: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故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仍能完成膝跳反射。c对: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d对:胰腺分泌胰液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促胰液素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3(2015全国卷)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c植物幼嫩叶片可以合成生长素,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变而来的,a项正确。在成熟茎韧皮部中,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幼嫩组织中存在极性运输,b项正确。不同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于成熟细胞,c项错误。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的,例如豌豆幼苗切段中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数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d项正确。4(2017全国卷)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ba错: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内部的个体要全部统计,位于样方边缘的个体计数时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不用进行标记。b对,c、d错:要注意随机取样。取样时可采用等距取样法或五点取样法,但由于该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取样时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增加样方数量。5(2017全国卷)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导学号:62672300】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纵坐标为种群增长率,横坐标为种群数量,曲线最高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大,对应种群数量的k/2。为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应在种群数量超过k/2时捕获,剩余量保持在k/2,此时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可使种群数量迅速得以恢复。6(2017全国卷)将室温(25 )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 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41 环境中1 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结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汗液分泌会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_。(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 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_,分解代谢会_。解析(1)41 环境对于体温为37 的哺乳动物来说为炎热环境,在炎热环境中,哺乳动物的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2)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作用之一是增强心脏活动,故其增加时可使实验动物出现焦虑不安等行为。(3)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41 和室温),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无关交量即41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41 引起的。(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 的环境(即寒冷环境)中,则在寒冷环境中哺乳动物机体作出的反应是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耗氧量增加,分解代谢增强等。答案(1)舒张增加(2)增加(3)排除41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41 引起的(4)增加增强7(2015全国卷)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 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_,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_,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_(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_调节。乙酰胆碱属于_(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_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解析(1)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是肾上腺素的靶器官,激素发挥作用后都被灭活。肾上腺素作为信息分子,可以传递信息。肾上腺素没有酶的催化作用或能源物质的供能作用。(2)据题意可知,刺激神经末梢,使其释放神经递质使心脏的活动和血压改变,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乙酰胆碱属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传递时发挥作用的信号分子,即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其他信号分子一样,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3)根据以上两题及相关知识可知,激素和神经递质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如发挥作用后都会失活,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等。答案(1)靶器官灭活传递信息(2)神经神经递质受体(3)都需要与相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离婚子女赡养协议确保孩子权益不受侵害
- 2025年度共享办公空间租赁服务协议
- 诵读知识培训总结报告课件
- 说课课件教学课件
- 说课稿模板设计
- 2025年版出租车经营合同
- 2025商务写字楼租赁服务合同
- 2025购销房合同协议范本
-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导入模板
- 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与农资供应合作协议
- 矿山越界采矿调查报告样板(19.05)
- 泵与风机课堂版
- GB/T 8572-2010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 GB/T 26121-2010可曲挠橡胶接头
- 校本课程讲座课件
- 人教版(2019)必修三 Unit 3 Diverse Cultures Listening and Talking课件
- 四川省眉山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幼小可爱卡通家长会通用
- 中西医治疗高血压课件
- TOP100经典绘本课件-《大卫上学去》
- 菌种购入、使用、销毁记录表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