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实践活动总结.doc_第1页
养蚕实践活动总结.doc_第2页
养蚕实践活动总结.doc_第3页
养蚕实践活动总结.doc_第4页
养蚕实践活动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蚕实践活动总结 养蚕实践活动总结篇一:综合实践活动 养蚕小记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养蚕小记 白云区平沙小学 钟颜 一、活动背景 三年级下册的科学讲到生命周期时要求学生养蚕,并要语文辅导好学生写养蚕日记,学生听说可以自己养蚕,兴趣高涨。利用这个契机,我想正好可以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养蚕的全过程,初步掌握养蚕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既迎合学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活动主题就产生了。 二、活动对象与内容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活动准备阶段;自主观察记录阶段;3汇报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紧承上一个阶段的实践成果,为了使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我们将对学生的或活动过程作了一些跟踪指导。 三、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亲身经历养蚕的全过程,初步掌握养蚕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搜集和整理资料; 观察记录; 过程与方法: 1、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并坚持写观察日记; 2、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 3、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提高对生命周期的认识和对生命的热爱; 2、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1四、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两课时) 1、教师结合科学课例引导学生自主确定子课题,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自由组合,组成若干个观察小组。经讨论子课题产生了:(1)蚕的知识(2)怎样养蚕(3)为后养蚕的同学出谋献策2、收集关于蚕的资料,了解蚕的一生,为养蚕做准备 蚕的一生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蚕时期(幼虫期) 蚕宝宝的外型特征 蚕的身体可以分成13节 蚕的身上有8对脚;分別是胸足3对(13节), 腹足4对(69节),尾足1对(13节) 第五环节上的背面斑纹半月形斑纹(四龄蚕后最明显) 蚕宝宝的运动和进食 蚕宝宝因食性特殊,只吃单一 食物(桑叶)长大 。 蚕用口器吃桑叶,且由上往下(或左到右或右到左)不停的吃。 蚕的运动方式是用脚爬行 蚕蜕皮了 蚕宝不吃不动且头抬得高高的时候,叫做眠。 蚕眠后,蚕开始从头到尾蜕皮。 在蚕宝宝时期,一条五龄蚕总共会蜕皮四次 。 蚕宝宝长大了 蚕宝宝每蜕皮一次,便会长大一些。 【第二阶段】蚕蛹时期 五龄蚕后,蚕宝宝开始吐丝,並且以 S 型及8字型的方式吐丝。 蛹化:蚕在茧中会再蜕皮一次,化成蛹,蛹的颜色是咖啡色 【第三阶段】蚕蛾时期(成虫期) 羽化后的虫蛾 蛹化为蛾时会再蜕皮一次。羽化的虫蛾会分泌汁液,挣脱虫茧,由头部先出來。 虫蛾有六双脚,有二对翅膀、一对触角,身体可以分成头、胸、腹三部分。 雌雄虫子蛾的交尾 蚕蛾不再进食,而是寻找伴侣进行交尾。 雌蚕蛾羽化后约经12小时,无论交尾与否,均会产卵。 【第四阶段】蚕卵时期(卵期) 雌蚕生卵: 一般正常蛾约可产下500800粒卵,刚产下的卵为淡黃色, 即将孵化的卵会变成紫黑色。 卵孵化了:刚孵出的蚕,全身黑黑的,长满黑 毛,像蚂蚁一般,叫做蚁蚕,或称一龄蚕。从此进入蚕宝宝时期? 33、交流、分享资料,做好养蚕,明确养蚕注意事项 养蚕小记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 自主观察记录阶段(4月2日5月5日) 1、按组建的学习小组进行活动,方便交流 2、分发蚕种,观察记录,写养蚕日记45 养蚕实践活动总结篇二:养蚕活动设计 养蚕活动 主题由来:在小学实习的时候发现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在养蚕,而且每个人都对养蚕有浓厚的兴趣,课间的时候经常把自己养的蚕拿出来一起观察讨论,场面十分热闹,但他们对于怎样养蚕以及养蚕的历史都不太了解,课本上也没有这些知识,所以设计一个以养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能力目标: 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达、交流观察结果。 知识目标: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了解蚕的一生的变化过程 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2、 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丝业文明而自豪。 3、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方式 信息的收集;观察法;讨论法;成果交流;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通过上网查询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请教家长或长辈关于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物质准备:相机,电脑,蚕卵,桑树,相应的养蚕的工具和记录的工具。 活动过程 收集资料 远在四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把一种野生的蚕驯化成家蚕,并开始利用蚕丝了。三千多年前,开始人工养蚕。考古学家曾不止一次地在殷墓中发现形态逼真的用玉石雕刻的蚕,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蚕、桑、丝、帛等字,这说明在当时养蚕在生产上占据着重要位置,收到蚕种后,将蚕种放置在准备好的养蚕盒中,蚕盒一般用普通纸盒即可,但要保证蚕盒干净无异味。蚕种从出库之日起,在温度为21-29摄氏度的室温环境下,约11天左右(包括寄送时间)自然孵化成蚕蚁。 蚕蚁出壳后约40分钟即有食欲,这时就要开始喂养过程了。将准备好的新鲜的嫩桑叶从冰箱中取出来,等桑叶恢复到常温,用刀切成小块放入蚕盒中,蚕蚁会自动爬到桑叶上进食。蚕从孵化出壳到上山结茧一般要经过27天左右(分为5龄)。一至三龄蚕宜选用较嫩的桑叶喂养,四五龄蚕可用普通桑叶。 蚕适合于在温度范围为22-29摄氏度的环境中生长,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7摄氏度左右。一条蚕一生所吃的桑叶在25克左右。如喂养40条蚕,只需1千克桑叶。但在实际喂养过程中,会有些桑叶浪费,这样需要的桑叶就会多一些。 蚕经过五龄后就要停止吃桑叶,开始寻找合适的地方吐丝结茧(也叫上山结茧)。农村一般使用稻草扎成的草山或松树枝条作为蚕山。作为宠物喂养的蚕,可用一个纸盒子分成许多小格来代替。 养蚕注意事项 一、桑叶保鲜 1、把桑叶放置在冰箱冷藏室(5摄氏度左右),以防变质。 2、扎紧塑料袋口,减缓桑叶干燥和脱水的时间。 二、蚕的喂食 1、从冰箱取出的桑叶,需等几分钟,使桑叶恢复到常温后再喂食。 2、桑叶不要水洗,保持自然状态。 3、二龄小蚕的喂食,请选用较嫩的桑叶,每日1-2片。 4、喂养的时间可选择上午或中午。 三、其它注意事项1、不要用手抓蚕,应用毛笔的软毛去赶; 2、每日做好蚕房的打扫工作; 3、蚕房应放在阴凉的地方(25摄氏度左右)。 二、我们来养蚕,给蚕宝宝记日记 1、 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 2、 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3、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 今天你发现了什么?蚕有多少厘米,颜色是什么样的? (通过记日记,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得到增强,) 附: 养蚕观察记录表 三、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新的发现 学生在养蚕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许多的问题,和新的发现,如为什么吃同样的桑叶,处于同样的环境,同一时间出生的蚕大小却不一样?吃桑叶的蚕和吃人工饲料的蚕,哪一个长得更好些?等等,发现了一些问题之后,通过自由组合的方式成立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 活动总结 1、各小组展示自己在养蚕的过程中的图片、图画等特色资料 2、交流活动中的问题和收获 3、整理各类资料,开展小组活动 4、制作一份主题小报,展示在团队的观察过程养蚕实践活动总结篇三:养蚕实践活动申报书 注意:本页信息请认真填写,打印获奖证书以此为准。 请将本页复印粘贴在项目申报档案袋正面。 第11届金昌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书 活动名称: 没有桑叶怎么养蚕 活动申报者(实施群体或小组):四(8)班“爱问小组” 所在学校(全称):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城关第一小学 辅导教师: 李烨华李军朱玉桂 辅导机构(全称):永昌县城关第一小学 (提醒:以上五项信息请申报者核实准确无误,打印证书以此为准!) 活动所属学科: (请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