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随堂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随堂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随堂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第二十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选择题1(2018重庆高一期末)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急中,于是政府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号召,为此苏维埃政权实行了(a)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全盘集体化解析据材料“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急中”和“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可知当时苏俄处于战争的非常时期,只能实行非常政策,故a项正确。21921年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a列宁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b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将国家从经济灾难中拯救出来c“功劳”是指该政策巩固了苏俄政权,促进了经济发展d列宁已经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根据材料中“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可知列宁认为在苏俄长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可行,a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超限度实行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b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苏俄政权,但并未促进经济发展,c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推断此时列宁是否已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项错误。3(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他说:“(这)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c)a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d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解析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材料中的现象即是反映,针对这种情况,1921年苏俄推行了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经济形势,b项错误,c项正确。d项是斯大林推广的,错误。4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a)a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b建立巩固的工农政策c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解析本题从新经济政策特点来思考。新经济政策特点是利用商品和市场货币关系来发展壮大社会主义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5(2018南京高一期末)大国崛起中说道:“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其评价的是(d)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苏联的工业化d斯大林模式解析材料评价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是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内容。二、非选择题6(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摘编自列宁全集材料二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年份钢(万吨)煤炭(万吨)棉织物(亿平方米)谷物(万吨)1928年425.1355118.2173301940年1831.716592.327.159564增幅(%)330.08367.2549.0930.48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材料三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陆南泉等苏联真相材料四(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即可。答案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粮食税)。(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解析根据材料二、三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积极作用”从促进经济发展和为日后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物质基础等方面回答。答案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作用:经济迅速增长(成为工业强国);为粉碎法西斯奠定基础。(3)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你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