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综合布线中的六大子系统 课时数 1课时 网络基础与综合布缆 教师自我介绍 教师姓名 请进行自我介绍 字体黑体 字号24 色白 字体华文中宋 字号根据内容20 32均可 色黑 课程介绍 综合布线系统是网络通信的传输系统 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递的媒介 它将语音和数据通信设备 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 表现了灵活性 兼容性和可靠性的特点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包括 系统总体设计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水平子系统设计 垂直子系统设计 管理子系统设计 建筑群干线子系统设计 防护系统设计等部分 本章着重讲解了综合布线中的六大子系统 并且逐一分析了不同的子系统 通过本章的学习 您可以从设备的选用 设备安装调试 设备的实施布线的具体方法和种类 布线标准等几大块来分别了解不同的子系统 课程安排 六大子系统1课时1工作区子系统2水平干线子系统3管理间子系统4垂直干线子系统5设备间子系统6建筑群子系统 学习对象 希望了解综合布线六大子系统的学生和专业技术人群 学习目标 在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 您应该能够 全面的了解综合布线中的六大子系统通过不同的方式介绍综合布线中的六大子系统 目录大纲 1工作区子系统2水平干线子系统3管理间子系统4垂直干线子系统5设备间子系统6建筑群子系统 1综合布线中的6大子系统 六大子系统分布图 1综合布线中的6大子系统 综合布线中的两大规则100米规则 设备与设备之间的UTP线缆联接不能超过100M 否则性能下降 100米规则 54321原则 1综合布线中的6大子系统 允许5个网段 每网段最大长度100米在同一信道上允许连接4个中继器或集线器在其中的三个网段上可以增加节点在另两个网段上 除做中继器链路外不能接任何节点一个大型的冲突域 最大站点数1024 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是一个从信息插座延伸至终端设备的区域 工作区布线要求相对简单 这样就容易移动 添加和变更设备 该子系统包括水平配线系统的信息插座 连接信息插座和终端设备的跳线以及适配器 简单工作区子系统的示意图 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考虑的事项工作区内线槽要布得合理 美观 信息座要设计在距离地面30cm以上 信息座与计算机设备的距离保持在5m范围内 购买的网卡类型接口要与线缆类型接口保持一致 所有工作区所需的信息模块 信息座 面版的数量 RJ45所需的数量 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适配器的选用要求在设备连接器处采用不同信息插座的连接器时 可以用专用电缆或适配器 当在单一信息插座上进行两项服务时 应用 Y 型适配器 在配线 水平 子系统中选用的电缆类别 介质 不同于设备所需的电缆类别 介质 时 应采用适配器 在连接使用不同信号的数模转换或数据速率转换等相应的装置时 应采用适配器 对于网络规程的兼容性 可用配合适配器 根据工作区内不同的电信终端设备 例如ISDN终端 可配备相应的终端匹配器 1工作区子系统 每个工作区至少要配置一个插座盒 对于难以再增加插座盒的工作区 要至少安装两个分离的插座盒 信息插座是终端 工作站 与水平子系统连接的接口 每个4对线电缆必须都终接在工作区的 个8脚 针 的模块化插座 插头 上 确定信息插座的数量和类型 1 根据楼层平面图计算每层楼布线面积 2 估算I O插座数量一般设计两种平面图供用户选择 为基本型设计出每9平方米一个I O插座的平面图 为增强型或综合型设汁出两个I O插座的平面图 3 确定I O插座的类型 I O插座分为嵌入式和表面安装式两种 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 采不同的安装式样来满足不同的需要 通常新建筑物采用嵌入式I O插座 而现有的建筑物采用表面安装式的I O插座 1工作区子系统 2水平布线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指从工作区子系统的信息点出发 连接管理子系统的通信中间交叉配线设备的线缆部分 由于智能大厦对通信系统的要求 需要把通信系统设计成易于维护 更换和移动的配置结构 以适用通信系统及设备在未来发展的需要 水平布线子系统示意图 2水平布线子系统 地面线槽方式特点优点 1 使用地面线槽布线的方式 信息出口离弱电井的距离不限 2 适用于大开间或需打隔断的场合 3 地面线槽方式可以提高商业楼宇的档次 缺点 1 地面线槽做在地面垫层中 需要至少6 5cm以上的垫层厚度 这对于尽量减少档板及垫层厚度是不利的 2 地面线槽由于做在地面垫层中 如果楼板较薄 有可能在装潢吊顶过程中 被吊杆打中 影响使用 3 不适合楼层中信息点特别多的场合 4 不适合石质地面 5 造价成本较高 2水平布线子系统 常用电缆长度计算公式 1 订货总量 总长度m 所需总长 所需总长 10 n 6其中 所需总长指n条布线电缆所需的理论长度 所需总长 10 为备用部分 n 6为端接容差 2 整幢楼的用线量 NCN 楼层数 C 每层楼用线量 C 0 55 L S 6 n L 本楼层离水平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 S 本楼层离水平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 n 本楼层的信息插座总数 0 55 备用系数 6 端接容差 3 总长度 A B 2 n 3 3 1 2A 最短信息点长度 B 最长信息点长度 N 楼内需要安装的信息点数 3 3 系数3 3 将米 m 换成英尺 ft 1 2 余量参数 富余量 用线箱数 总长度 1000 1双绞线一般以箱为单位订购 每箱双绞线长度为305m 设计人员可用这3种算法之一来确定所需线缆长度 2水平布线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对接地的要求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屏蔽措施时 应保证有优良好的接地系统 可单独设置接地体 接地电阻 4 采用联合接地体时 接地电阻 1 综合布线系统所用屏蔽层必须保持连续性 并保证线缆的相对位置不变 屏蔽层的配线设备端应接地 各层配线架应单独布线到接地体 信息插座的接地利用电缆屏蔽层与各楼层配线架相连接 工作站弱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专用接地体单独连接 2水平布线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要求在90m的距离范围内 这个距离范围是指从楼层接线间的配线架到工作区的信息点的实际长度 与水平布线子系统有关的其它线缆 包括配线架上的跳线和工作区的连线总共不应超过90m 一般要求跳线长度小于6m 信息连线长度小于3m这一规则有时也称为90 6 3规则 3管理间子系统 管理间子系统现在 许多大楼在综合布线时都考虑在每一楼层都设立一个管理间 用来管理该层的信息点 摒弃了以往几层共享一个管理间子系统的做法 这也是布线的发展趋势 简单管理子系统示意图 3管理间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是由交连 互连和配线架和信息插座式配线架以及相关跳线组成 管理子系统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 交连和互连允许你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新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 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 3管理间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的3种应用 水平 干线连接 主干线系统互相连接 入楼设备的连接 3管理间子系统 管理间子系统交连的几种形式在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中管理子系统常采用单点管理单交连 单点管理双交接和双点管理双交接3种方式 1 单点管理单交连 单点管理单交连结构图 3管理间子系统 2 单点管理双连接 管理子系统宜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 单点管理位于设备间里面的交换设备或互联设备附近 通过线路不进行跳线管理 直接连至用户工作区或配线间里面的第二个接线交接区 单点管理双连接图 3 双点管理双连接 当低矮而又宽阔的建筑物管理规模较大 复杂 如机场 大型商场 多采用二级交接间 设置双点管理双交接 双点管理除了在设备间里有一个管理点之外 在配线间仍为一级管理交接 跳线 在二级交接间或用户房间的墙壁上还有第二个可管理的交接 双交接要经过二级交接设备 第二个交连可能是一个连接块 它对一个接线块或多个终端块 其配线场与站场各自独立 的配线和站场进行组合 双点管理双连接图 3管理间子系统 4 双点管理三交连 如若建筑物的规模比较大 而且结构复杂 还可以采用双点管理三交连 甚至可以采用双点管理四交连的方式 双点管理三交连示意图 3管理间子系统 4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任务是通过建筑物内部的传输电缆 把各个服务接线间的信号传送到设备间 直到传送到最终接口 再通往外部网络 它必须满足当前的需要 又要适应今后的发展 干线子系统包括如下两项 1 供各条干线接线间之间的电缆走线用的竖向或横向通道 2 主设备间与计算机中心间的电缆 4垂直干线子系统 设计时要考虑 确定每层楼的干线要求 确定整座楼的干线要求 确定从楼层到设备间的干线电缆路由 确定干线接线间的接合方法 选定干线电缆的长度 确定敷设附加横向电缆时的支撑结构 在敷设电缆时 对不同的介质电缆要区别对待 4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对光纤的要求光纤电缆 光纤电缆敷设时不应该绞结 光纤电缆在室内布线时要走线槽 光纤电缆在地下管道中穿过时要用PVC管 光纤电缆需要拐弯时 其曲率半径不能小于30cm 光纤电缆的室外裸露部分要加铁管保护 铁管要固定牢固 光纤电缆不要拉得太紧或太松 并要有一定的膨胀收缩余量 光纤电缆埋地时 要加铁管保护 4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对同轴粗电缆的要求同轴粗电缆 同轴粗电缆敷设时不应扭曲 要保持自然平直 粗缆在拐弯时 其弯角曲率半径不应小于30cm 粗缆接头安装要牢靠 粗缆布线时必须走线槽 粗缆的两端必须加终接器 其中一端应接地 粗缆上连接的用户间隔必须在2 5m以上 粗缆室外部分的安装与光纤电缆室外部分安装相同 4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对双绞线的要求双绞线 双绞线敷设时线要平直 走线槽 不要扭曲 双绞线的两端点要标号 双绞线的室外部要加套管 严禁搭接在树干上 双绞线不要拐硬弯 4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对同轴细缆的要求同轴细缆 同轴细缆的敷设与同轴粗缆有以下几点不同 细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20cm 细缆上各站点距离不小于0 5m 一般细缆长度为183m 粗缆为500m 4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结构是一个星状结构 如下图所示 垂直干线子系统负责把各个管理间的干线连接到设备间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星状结构图 4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方法电缆孔方法 干线通道中所用的电缆孔是很短的管道 通常用直径为10cm的钢性金属管做成 它们嵌在混凝土地板中 这是在浇注混凝土地板时嵌入的 比地板表面高出2 5 10cm 电缆往往捆在钢绳上 而钢绳又固定到墙上已铆好的金属条上 电缆孔方法示意图 电缆井方法 电缆井方法常用于干线通道 电缆井是指在每层楼板上开出一些方孔 使电缆可以穿过这些电缆并从某层楼伸到相邻的楼层 电缆井的大小依所用电缆的数量而定 与电缆孔方法一样 电缆也是捆在或箍在支撑用的钢绳上 钢绳靠墙上金属条或地板三角架固定住 电缆井方法示意图 4垂直干线子系统 5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是在每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 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 设备间子系统应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 电话 数据 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 设备间子系统的电话 数据 计算机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宜集中设在一个房间内 必要时 可以分别设置 但程控电话交换机及计算机主机房离设备间的距离不宜太远 5设备间子系统 设计设备间时应注意设备间应设在位于干线综合体的中间位置应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区和网络接口 设备间应在服务电梯附近 便于装运笨重设备 设备间内要注意 室内无尘土 通风良好 要有较好的照明亮度 要安装符合机房规范的消防系统 使用防火门 墙壁使用阻燃漆 防止可能的水害 如暴雨成灾 自来水管爆裂等 带来的灾害 防止易燃易爆物的接近和电磁场的干扰 设备间空间 从地面到天花板 应保持2 55m高度的无障碍空间 门高为2 1m 宽为90m 地板承重压力不能低于500kg m2 5设备间子系统 设计时必须把握下述要素 最低高度 房间大小 照明设施 地板负重 电气插座 配电中心 管道位置 楼内气温控制 门的大小 方向与位置 端接空间 接地要求 备用电源 保护设施 消防设施 5设备间子系统 布置方面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将服务电梯安排在设备间附近 以便装运笨重的设备 室温应保持在18 27 相对湿度保持在30 55 保持室内无尘或少尘 通风良好 亮度至少达到30lx 安装合适的消防系统 尽量采用气体消防设备 适用防火门 提供合适的门锁 至少要有一扇窗户留作安全出口 尽量远离存放危险物品的场所和电磁干扰源 设备间的地板负重能力至少应每为500kg m2 标志的天花板高度为240cm 大小至少为210cm 150cm 向外开 在设备间尽量将设备机柜放在靠近弱电竖井的位置 在机柜上方装有通风设备 在设备间内至少留有两个专用的220V 10A单相三级电源插座 如果需要在配线间内放置网络设备 则因根据放置设备的供电需求另配专用电源线路 5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的使用面积计算方法方法一 面积S K Sii 1 2 nS 设备间使用的总面积 m2 K 系数 每一个设备预占的面积 一般K选择5 6 7三种 根据设备大小来选择 求和 Si 代表设备件 i 变量i 1 2 n n代表设备间内共有设备总数方法二 面积S KAS 设备间使用的总面积 m2 K 系数 同方法一 A 设备间所有设备的总数 4垂直干线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时要对环境问题进行认真考虑 1 温度和湿度 2 尘埃 3 照明 4 噪声 5 电磁场干扰 6 供电 7 安全 8 建筑物防火与内部装修 9 地面 10 墙面 11 顶潮 12 隔断 13 火灾报警及灭火设施 6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也称楼宇管理子系统 一个企业或某政府机关可能分散在几幢相邻建筑物或不相邻建筑物内办公 彼此之间的语音 数据 图像和监控等系统可用传输介质和各种支持设备 硬件 连接在一起 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传输介质和各种支持设备 硬件 组成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 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组成建筑群子系统 6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布线时 AT TPDS推荐的设计步骤如下 确定敷设现场的特点 确定工地大小 多少建筑物互连等 确定电缆系统的一般参数 起止点位置 每个端接点所需的线缆数量 确定建筑物的电缆入口 确定明显障碍物的位置 确定架设线路上的地理情况 确定主电缆路由和备用电缆路由 选择所需电缆类型和规格 确定每种选择方案所需的劳务成本 确定每种选择方案的材料成本 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力资源部部门工作总结
- 扶手涂氟碳油漆施工方案
- 诊所运营方案范本
- 人防工程出让方案范本
- 华夏保险岗前培训考试及答案解析
- 青岛驾驶员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护理学导论题库简答题及答案解析
- 分子影像成像技术
- 边坡沟渠施工方案范本
- 对绿化施工方案的点评
- 医院死亡报卡培训课件
- catia考试图纸题目及答案
- pos机风险管理办法
- 2025年京东集团招聘笔试指南与面试技巧
- 起重机械定期检查与维护方案
- 2025年行业机器人边缘计算技术应用与场景分析
- 国际物流运输合同(标准版)
- 动物样品采集培训课件
- (2025年)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考核试题(+答案)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真题
- 应急管理行业解决方案及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