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二 种群与群落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二 种群与群落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二 种群与群落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二 种群与群落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二 种群与群落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二 种群与群落一、选择题1(2017河南郑州质检)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d将m只鹿标记后释放,在重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解析: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两种,对植物和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昆虫卵、蚜虫、跳蝻等采用样方法,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则采用标志重捕法,故对蛇应采用标志重捕法,b错误。答案:b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实验及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标志重捕法在做标记时,标记物要醒目,有利于抓捕b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个体数量为x1、x2、xn,则种群密度为(x1x2xn)/nc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计数时同种生物无论个体大小都要计数解析:标记物醒目时易被天敌发现,影响重捕标记的个体数,标记时标记物要不易被观察到;(x1x2xn)/n是每个样方的种群平均数量,若样方面积不是单位面积,则不能代表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调查种群密度在计算数量时同种个体不论大小都应该计算在内。答案:d3(2017陕西西安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b种群增长的“s”型和“j”型曲线都是在k/2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c群落演替过程中其结构越来越复杂,将来一定能形成森林d调查某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所选择的样方数不影响调查结果解析: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则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a正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在k/2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而“j”型曲线中不存在k/2值,b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其结构越来越复杂,将来可能形成森林,但是若环境条件不利,就不会到达森林阶段,c错误;调查某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所选择的样方数会影响调查结果,d错误。答案:a4(2017江西赣中中南联考)某高级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鸟纲鹎科动物白头鹎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年份第2年第4年第6年第8年第10年第12年第14年增长速率0.661.522.833.692.911.200.03a.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研究时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上表中的数据d白头鹎在该中学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8年时白头鹎种群数量的两倍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增长速率先增加后下降,种群数量应呈“s”型增长,a错误;第12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比第8年下降,但只要增长速率大于0就仍在增长,属于增长型,b错误;白头鹎活动范围较广,活动能力强,调查其种群密度应用标志重捕法,c错误;白头鹎在第8年时增长速率最大,此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k/2,环境容纳量是k,应是第8年时种群数量的2倍,d正确。答案:d5下列对不同生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共生关系b某种杂草的随机性分布是由种间竞争决定的c种群数量的稳定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d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分布解析:“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竞争关系,a错误;某种杂草的随机性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b错误;种群数量的稳定是指种群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种群数量有波动,故出生率和死亡率不一定相等,c错误;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是由食物或栖息空间决定的,故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分布,d正确。答案:d6下列有关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b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变c群落中不同种群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d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不同解析:土壤盐碱度会影响土壤中生物的分布,从而影响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a正确;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并非一成不变,b错误;种群之间往往会为争夺食物、空间等资源发生竞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c正确;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不同,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高于草本阶段,d正确。答案:b7(2017安徽合肥模拟)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体现了生态系统负反馈调节b不同地区的群落演替最终都会演替到森林阶段c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均是由光照决定的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不可能呈“s”型增长解析: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主要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使其在正常水平波动,a正确;不同地区的群落演替形成的顶极群落类型取决于当地条件,不一定演替到森林阶段,b错误;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是由光照决定的,而动物的分层现象是由食物和栖息空间决定的,c错误;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如果有天敌和空间的限制,社鼠的种群数量可能会呈“s”型增长,d错误。答案:a8(2017辽宁五校协作体联考)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蝗虫的捕食会改变水稻的丰富度b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解析: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而水稻属于一个种群,a错误;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错误;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仍处在动态变化中,c错误;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答案:d9下表是科研人员对稻鱼共生系统(即:同一片农田中既种水稻又养鱼)和水稻单种系统调查得到的部分数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处理调查农户(户)农药投入(kg/hm2)农药使用次数(次)水稻产量(kg/hm2)鱼产量(kg/hm2)稻鱼共生1187.213.26 417.12372.2水稻单种11311.026.96 535.26a.水稻单种生态系统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分层现象b稻鱼共生生态系统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稻鱼共生生态系统没有达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目的d水稻单种系统中物种之间无竞争关系,有捕食关系解析: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稻单种生态系统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a正确;生物群落是一个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b错误;稻鱼共生生态系统农药投入少,还有鱼产量,所以达到了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目的,c错误;水稻单种生态系统中水稻和杂草之间有竞争关系,d错误。答案:a10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a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变大d曲线y表明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阻力的制约解析:k值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a正确;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是种群数量还在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a到c变化过程中,种群密度变大,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大,c正确;曲线y为“s”型曲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食物、空间、天敌等因素的限制,d正确。答案:b11(2017山西高三考前质检)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解析:nt1/nt为1,代表种群的数目趋于稳定,当nt1/nt1时,种群数量在增加。甲种群在0t3段,数量先减少后增加,a错误;乙种群在0t1段nt1/nt1,且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正确;乙种群在t3时数量最少,因为从t2到t3种群数量仍在减少,c错误;甲种群在t3后nt1/nt1,且不变,代表呈“j”型增长而不是种群数量相对稳定,d错误。答案:b12(2017云南曲靖质检)如图甲是某种初级消费者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图乙是该种生物在某调查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析图甲可知,该岛屿上该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k值)约为2 000只b种内斗争加剧和天敌的增多可能是18501865年间该种生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c分析图乙可知,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是第10年时d图乙第15年时种群数量最少,可相当于图甲1880年的种群数量情况解析:分析图甲可知,该岛屿上该种生物种群数量在2 000只上下波动,故该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k值)约为2 000只,a正确;18501865年间该种生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可能是种内斗争的加剧和天敌的增多,b正确;分析图乙可知,第10年以前,1,说明种群数量在不断增长,第10年时1,种群数量不再增加,故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是第10年时,c正确;图乙中,第1020年间,1,说明种群数量在不断减少,故图乙第20年时种群数量最少,d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13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_分布。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2)严重的草原火灾会破坏生态系统,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能_(填“加速”或“减慢”)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可使部分位置获得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_(代谢过程),从而利于植物生长。(3)外来物种黄花刺茄侵入草原后,在短期内数量迅速增加。黄花刺茄的茎秆和果实上长满尖锐的毛刺,毛刺对动物来说是一种_信息,能有效降低动物对黄花刺茄的取食欲望,这表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具有_功能。(4)用样方法调查黄花刺茄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_。调查中发现它的种群数量每年都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1.5倍,假定黄花刺茄的种群初始数量为n0,则两年后它的数量将达到_。(5)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适宜,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导致局部草原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近年来人类的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演替的方向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解析:(1)草原上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通常呈镶嵌分布;草原上的植被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功能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了物质循环,还可使部分位置获得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有利于植物生长。(3)黄花刺茄的毛刺对动物来说是一种物理信息,能有效降低动物对黄花刺茄的取食欲望,这表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功能。(4)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不掺入主观因素;根据题意可知,黄花刺茄的种群数量每年都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1.5倍,则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为n01.5t,两年后种群数量为2.25n0。(5)根据题意,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适宜,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但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导致局部草原出现了荒漠化,表明近年来人类的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演替的方向发生了改变。答案:(1)镶嵌间接(2)加速光合作用(3)物理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随机取样2.25n0(5)发生改变14某地100年前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消长之后,现在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已知该森林存在食物链:植物动物甲动物乙。研究者考察了动物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年龄012345678910个体数931876056516152344139166注: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影响该群落演替方向的主要因素是_。(2)动物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由此推测动物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3)表中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_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与实际值相比_(填 “偏高”“不变”或“偏低”)。(4)动物乙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植物的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5)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灌木在该生态系统中沿地表随机分布,这_(填“能”或“不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理由是_。解析:(1)火灾后,该地区存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故火灾后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影响该群落演替方向的主要因素是自然选择。(2)动物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甲幼年的个体数是93187280,成年的个体数是6056516152280,老年的个体数是344139166280,动物甲各个年龄阶段的个体数相等,所以动物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稳定型。由此推测动物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3)表中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由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总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总数第二次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可以推出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比实际值偏高。(4)动物乙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植物的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动物甲以植物为食,动物乙的数量增加导致动物甲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植物数量的增加。(5)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灌木在该生态系统中沿地表随机分布,这不能体现群落的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