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单元 考纲要求但近几全国卷考查较少的5个阅读课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单元 考纲要求但近几全国卷考查较少的5个阅读课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单元 考纲要求但近几全国卷考查较少的5个阅读课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单元 考纲要求但近几全国卷考查较少的5个阅读课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单元 考纲要求但近几全国卷考查较少的5个阅读课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孙中山说:“专制时代,人民之精神与身体皆受桎梏,而不能解放。故虽有为国民利害着想,献身以谋革命者,国民不惟不知助之,且从而非笑与漠视之,此事之必然者也。”这反映了孙中山( )a推崇民有民治民享b主张推翻专制统治c倡导进行社会革命 d重视国民思想启蒙解析:选d根据“人民之精神与身体皆受桎梏”,“献身以谋革命者,国民不惟不知助之,且从而非笑与漠视之”,说明当时国民精神所受压迫奴役以及思想上的愚昧麻木,所以强调了思想启蒙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2孙中山说:“民国十三年来革命不能成功,就是由于平等自由的思想,冲破了政治团体。”“欧美为平等自由去战争,争得了之后,常常被平等自由引入歧路。”“各人都扩充自己的自由,于是由于自由太过,便发生许多流弊我们从新革命,便不可再蹈他们的覆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孙中山对民主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b欧美革命误入歧路,证明中国“政治革命”之必要c孙中山对平等自由的解释是受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影响d孙中山这种思想是因为对平等、自由的真正含义存在曲解解析:选d孙中山之所以认为革命不成功的原因是平等自由思想,是把现实当中政治团体的组织松散、纪律散漫等现象产生的原因错误地归结于自由平等思想,故d项正确。3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对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a希望完全学习欧美的政治经济制度b社会革命指的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c希望避免欧美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d我国民本思想自古就有且最为发达解析:选c从“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可知,孙中山的主张是避免欧美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故c项正确。4蔡元培认为:“三民主义虽多有新义,为往昔儒者所未见到,但也是以中庸之道为标准。”据此推断,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最符合蔡元培观点的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实现共和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解析:选d“平均地权”有反封建的动机可是却没有彻底反封建,在改善农民待遇和限制地主之间寻求平衡,“节制资本”在自由市场和国家干预之间寻求平衡,故d项正确。51905年5月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表示“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主要表明当时孙中山()a已成为了社会主义者 b彻底认清了中国国情c萌生了节制资本思想 d完全了解西方的弊端解析:选c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与材料中“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相符,故c项正确。6(2016上饶模拟)“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孙中山此话表明,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a外国势力的干涉 b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军阀之间的混战 d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存在解析:选a依据题中材料“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说明阻碍中国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外国势力的干涉,故a项正确。7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解析:选b材料讲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打破城乡间沟通障碍,他的话语权延伸小村落,国民党绝没有机会赢得中国,这说明材料肯定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b项正确。8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涨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心思想是()a强调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b纠正王明、博古“左”倾错误c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最后胜利d阐释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解析:选d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故d项正确。91937年9月,毛泽东撰写反对自由主义一文,指出自由主义来源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并强调在“革命队伍中不应保留它的地位”。这实际上反映出( )a中共强烈反对自由民主 b民族危机促进国共合作c现实挤压自由主义空间 d自由主义不符中国需要解析:选c联系历史背景可知,日本侵华导致民族危机加剧,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加强,而民族主义的强化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自由主义的空间,导致了自由主义的逐渐退潮而民族主义的逐步高涨,故c项正确。10毛泽东说:“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上述言论出自于(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解析:选a材料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和盟友,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作用,反映出当时存在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由此判断此文发表于国民大革命时期,故a项正确。11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体现的思想是( )a“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b“摸着石头过河”c“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d“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解析:选b“看对了,搞一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说明邓小平主张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故b项正确。12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 )a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b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d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解析:选da、b、c三项表述都过于片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时代的宏观概括,较为全面,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株洲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12月)材料二这个贫农大众,合共占乡村人百分之七十,乃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没有贫农阶级(照绅士的话说,没有“痞子”),决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批判地接受中国的与外国的历史遗产,反对任何唯心主义的或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部分)(1945年6月11日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1)依据材料一,概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主张。(2分)(2)毛泽东在材料二中提出了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是如何实践这一观点的?其成效如何?(11分)(3)依据材料三,你是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意义。(12分)解析:第(1)问,从对“朋友”与“敌人”的论断中概括其主张。第(2)问,材料二的观点是贫农是最革命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中坚;结合1927年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农村工作的史实概括其实践;运用“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和影响的史实说明成效即可。第(3)问,从材料三的两句话中去分析理解,结合毛泽东思想对中共和中国革命的不同影响分别说明意义所在。答案:(1)主张:分清敌友,是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首要问题。(2)观点:贫农是最革命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中坚。实践:在农村发动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成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并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科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批判地继承了中外文明遗产。意义:总结了我国民主革命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错误思想,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空前团结;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1840年到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崩坍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成长的时期。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资本主义思想理论和价值体系取代传统的儒家思想和价值体系,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材料二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是中国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思想为主体的社会价值观而不断失败的过程,同时又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新民主主义价值体系不断成长并最终确立主流地位的过程。材料三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是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占主流地位、逐渐陷入发展困境的时期。上述观点能否直接作为“中国近代或现代思想发展历程”研究主题的材料?请结合史实对上述材料的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一则材料或多则材料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材料进行修改、补充、否定,并运用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解析:总结材料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和现代思想、价值观念变化的史实,判断材料观点是否可直接作为“中国近代或现代思想发展历程”研究主题的材料,然后运用相关史实阐述是否符合的理由即可。答案:示例一:观点:材料一观点能直接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历程”研究主题的材料。论述: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中国一系列的失败,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西方思想在华传播,中国的精英、先进知识分子对传统思想和价值体系产生怀疑,探讨新的发展道路。康梁维新派、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不断成长。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资本主义思想理论和价值体系逐渐成为主流思想。结论:总之,材料一的观点正确反映了从1840年到1911年辛亥革命思想发展历程,能直接作为研究主题的材料。示例二:观点:材料三观点不能直接作为“中国现代思想发展历程”研究主题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