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激素的发现1.1902年,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大胆地作出假设,最终发现了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进入血液后,可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肯定为神经调节b 过程肯定为激素调节c 小肠是控制胰液分泌的神经中枢d 过程都属于激素调节2.如图为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示意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过程需要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参与b 胰腺是神经体液调节的效应器和靶器官c 胰液中的酶发挥作用的场所不属于内环境d 促胰液素和盐酸通过体液传递到靶细胞3.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 沃泰默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没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c 斯他林和贝利斯勇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4.学习了“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的科学史,你认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促胰液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稀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可引起胰液增加a b c d 5.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b 沃泰默设置的实验变量是有无通向小肠的神经c 斯他林和贝利斯成功的关键在于敢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d 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素6.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 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可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的疑问c 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7.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 沃泰默没成功,是因为他囿于定论,没有大胆去质疑、探索和创新c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d 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不迷信权威,探索创新是成功的关键8.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及其发现者是()a 促胰液素,沃泰默b 生长激素,巴甫洛夫c 甲状腺激素,沃森和克里克d 促胰液素,斯他林和贝利斯9.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b 促胰液素能够强烈的促进消化c 促胰液素的分泌不需要导管的输送d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10.下列关于促胰液素及其发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b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和释放的c 促胰液素的发现使人类对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有了新的认识d 促胰液素通过消化液运输到靶器官1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b 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分泌的c 促胰液素是通过专门的管道运到胰腺的d 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12.下面是有关促胰液素发现的实验,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说法正确的是()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稀盐酸静脉注入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肠黏膜稀盐酸砂子研磨制成提取液静脉注射到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 组与组之间的自变量是有无通向小肠的神经,几组实验的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c 与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不受神经的调节d 上述实验说明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只有体液调节13.为研究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研究人员对动物做了下列实验根据以上实验,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a 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支配又受体液调节b 胃内消化的食物直接刺激胰腺分泌胰液c 引起胰液分泌量增加的物质是盐酸d 胃酸刺激神经,使胰液分泌量增加14.科学家以狗为实验对象,发现促胰液素是在盐酸刺激下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它可以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分析下表有关实验,错误的是()a 上述实验是对照实验b 实验1、2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不是盐酸刺激胰腺的结果c 实验3、4证明了胰液的分泌是激素调节的结果d 实验1、2、4证明了胰液的分泌是激素调节的结果15.沃泰默没有发现促胰液素,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了促胰液素,下列关于他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他们都运用了单一变量的实验原则b 沃泰默设置的实验变量是有无通向小肠的神经c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变量是有无小肠黏膜物质d 沃泰默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把小肠上的神经剔除干净16.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实验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 实验对比说明胰液的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c 实验对比说明胰液的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的调节d 要证明胰液的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17.沃泰默切断狗小肠与胰腺之间的神经联系只留下血管,然后向小肠注入盐酸,引起了胰液的分泌;而将盐酸直接注入血液中,没有引起胰液的分泌。对这一结果,科学的解释是()a 盐酸引起胰液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过程b 盐酸直接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c 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进而调节胰腺分泌胰液d 盐酸被小肠吸收,经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 18.(多选)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发现和生理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b 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c 促胰液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d 斯他林和贝利斯能大胆质疑权威,并大胆提出假设,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19.如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盐酸刺激_,从而使其分泌_,经_传送至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表明机体通过_的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2)图示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_,表明机体还可通过_的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3)研究者又进一步研究刺激迷走神经、注射不同剂量促胰液素对胰液分泌量的效应,结果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或注射促胰液素与二者同时作用相比,_对胰腺分泌胰液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表明调节胰液分泌的两种方式具有_作用。20.回答下列有关人体胰液分泌调节的问题(1)当人进食的时候,一方面,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直接作用于胰腺,与胰腺细胞膜上的_结合,促进胰液的分泌;另一方面,盐酸刺激小肠分泌促胰液素,经_运送到胰腺,促进胰液的分泌。由此可知,胰液的分泌受到_的共同调节。(2)在上述调节过程中,乙酰胆碱和促胰液素都能支配胰腺的分泌,两者在功能上相当于_分子,胰腺是它们作用的_,当发挥效应后,二者都迅速被_。(3)两个相邻神经元之间通过形成_结构而传递兴奋,迷走神经末梢和胰腺细胞之间也形成了类似的结构,在该结构上发生的信号转换一般为_。21.胰液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过程,下图为胰液分泌调节的示意图(部分)。请据图回答:(1)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口腔咀嚼食物引起胰液分泌为_调节。(2)当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增加,调节方式为_。(3)已知小肠分泌的激素b为多肽类物质即促胰液素。下面我们来回顾科学家对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以下是科学家先后进行的三个实验:实验一: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液的分泌;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却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实验二: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结果发现仍能促进胰液的分泌。实验三:把狗的该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根据上述三个实验依次得出什么结论?实验一:_;实验二:_;实验三:_。22.科学家沃泰默、斯他林和贝利斯等对促胰液素的发现有突出的贡献,后来科学家又发现哺乳动物体内的胰腺中有腺泡组织(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和胰岛组织。请根据下面实验回答问题:(1)假设一的b组实验中,效应器是_。假设一的实验结果说明:胰液的分泌不只是由神经调节引起的,还可能与_有关。(2)请补充完整表中假设二的对照实验及能够证实假设二成立的实验现象_,_。23.20世纪之前,生物学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法国学者沃泰默对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做了系列经典实验:稀盐酸上段小肠(十二指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稀盐酸注射到狗的静脉中胰腺不分泌胰液;稀盐酸上段小肠肠腔(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留下血管)胰腺分泌胰液。请依据上述系列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其结构基础是_。(2)比较和的实验,说明稀盐酸_才能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比较和实验,自变量为_。三组实验中因变量是_。根据实验结果,沃泰默固执地认为,胰腺分泌胰液仍属于神经调节。(3)另有两位科学家重复了沃泰默的实验,他们的假说是: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该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到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他们设计了严谨的实验检验假说,实验过程是:小肠黏膜_沙砾研磨制成提取液_胰腺分泌胰液。后来他们将这种化学物质命名为促胰液素。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过程是化学物质(胃酸)对小肠的直接刺激,不属于神经调节,也不属于激素调节;过程是促胰液素调节胰液的分泌,该过程属于激素调节的范畴;小肠不属于神经系统,不是控制胰液分泌的神经中枢。2.【答案】d【解析】是反射过程,其中需要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参与,把兴奋传至神经中枢,a正确;由图可知:在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其中胰腺是神经体液调节的效应器和靶器官,b正确;胰液中的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是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正确;由图可知:在盐酸的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该激素进入血液,随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而盐酸没有进入内环境,d错误。3.【答案】a【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随血液运输到胰腺,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4.【答案】a【解析】促胰液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它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错。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正确;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稀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正确;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稀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正确;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不可引起胰液增加,错。a正确。5.【答案】d【解析】促胰液素是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d错误。a、c、d都正确,本题选d。6.【答案】a【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在发现过程中,沃泰默实验分三组,其中一组为实验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所以将通向小肠的神经剔除。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7.【答案】a【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a错误;沃泰默没成功,是因为他囿于定论,没有大胆去质疑、探索和创新,b正确;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由血液运输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c正确;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d正确。8.【答案】d【解析】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斯他林和贝利斯在研究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发现的,是促胰液素。故本题选d。9.【答案】b【解析】促胰液素不能够强烈的促进消化,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10.【答案】d【解析】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促胰液素,a正确;它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b正确;促胰液素的发现使人类对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有了新的认识,c正确;促胰液素是通过血液运输到靶器官的,d错误。11.【答案】c【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a、b正确;促胰液素通过血液运输到靶器官的,c错误;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d正确。12.【答案】b【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小肠粘膜分泌的,a错误;与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有无通向小肠的神经,几组实验的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b正确;与组成的实验自变量为有无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但也可能通过神经调节,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c错误;该实验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但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d错误。13.【答案】a【解析】据实验可知,说明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受体液调节,说明在胃酸的作用下十二指肠产生的物质会促进胰液的分泌。据实验结果可知,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支配也受体液调节,a正确;在胃酸的作用下十二指肠产生的物质会促进胰液的分泌,b错误;引起胰液分泌量增加的物质是促胰液素,c错误;胃酸能够刺激小肠黏膜,使胰液分泌量增加,d错误。14.【答案】c【解析】上述实验过程形成前后对照,a正确;实验1、2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不是盐酸刺激胰腺的结果,而与小肠肠腔有关,b正确;实验3、4不能证明胰液的分泌是激素调节的结果,只能说明胰液的分泌与盐酸和小肠黏膜有关,c错误;实验1、2、4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而是激素调节的结果,d正确。15.【答案】d【解析】据实验可知,他们都运用了单一变量的实验原则,a正确;沃泰默设置的实验以有无通向小肠的神经为自变量,b正确;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变量是有无小肠黏膜物质,c正确;沃泰默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大胆质疑,固执的认为胰腺分泌胰液属于神经调节,d错误。16.【答案】b【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但它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b错误,a、c、d正确。17.【答案】c【解析】分泌胰液的原因是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而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a错误;盐酸间接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b错误;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c正确;通过两组实验的对照说明稀盐酸不是促进胰液分泌的直接因素,而它会刺激小肠黏膜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即后来被人们证实了的促胰液素促进了胰液的分泌,d错误。18.【答案】bc【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能促进胰液的分泌,所以b、c选项错误。19.【答案】(1)小肠(小肠黏膜)促胰液素体液(血液)体液调节(2)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胰腺神经调节(3)二者同时作用协同【解析】(1)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使其分泌促胰液素,通过体液作用于胰腺,让胰腺分泌胰液,这是体液调节。(2)由图可知效应器是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胰腺,因为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这条途径属于神经调节。(3)由表中数据可知,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或注射促胰液素与二者同时作用相比,二者共同作用时胰液分泌量明显高于其它,说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其分泌是协同作用。20.【答案】(1)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受体血液/体液神经和体液(2)信息靶器官灭活(3)突触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解析】(1)当人进食的时候,一方面,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直接作用于胰腺,与胰腺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促进胰液的分泌;另一方面,盐酸刺激小肠分泌促胰液素,经体液运送到胰腺,促进胰液的分泌。由此可知,胰液的分泌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2)上述调节过程中,乙酰胆碱和促胰液素都能支配胰腺的分泌,两者在功能上相当于信息分子,胰腺是它们作用的靶器官,当发挥效应后,二者都迅速被灭活。(3)两个相邻神经元之间通过形成突触结构而传递兴奋,迷走神经末梢和胰腺细胞之间也形成了类似的结构,在该结构上发生的信号转换一般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1.【答案】(1)神经(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实验一:胰液的分泌是盐酸刺激小肠黏膜引起的,(盐酸本身不会直接刺激胰腺分泌胰液);实验二:盐酸刺激小肠黏膜后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并不是通过神经调节的方式来完成的;实验三:盐酸刺激小肠黏膜后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是因为盐酸使小肠黏膜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通过血液运输至胰腺并促使其分泌胰液。【解析】(1)由图可知,口腔咀嚼食物引起胰液分泌仅有神经系统参与,属于神经调节。(2)当食物进入胃内后,由图示可知,中枢神经和激素a共同使胰液分泌增加,这一过程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3)对照实验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每一组实验都只有一个变量,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EZH2-IN-23-生命科学试剂-MCE
- Etheno-NAADP-sodium-Nicotinic-acid-1-N6-ethenoadenine-dinucleotide-phosphate-sodium-生命科学试剂-MCE
- 南京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农发行榆林市横山区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2025年鞍山铁东事业单位真题
- 2025年阿拉善事业单位真题
- 工业地域类型课件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智能化改造方案报告
- 农发行焦作市沁阳市2025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
- 2025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农业绿色发展案例解析
- 《新能源乘用车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 第1部分:纯电动》
- 基地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 TCSEB 0013-2020《水下爆破工程技术设计规范》
- 《氨基酸与还原糖对美拉德反应制备浓香菜籽油影响的研究》
- 阜外体外循环手册
- 2024年度食品行业互联网营销合同协议
- DL∕T 1362-2014 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
- 劳务派遣合同(2024版)
-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 加气站承包经营合同版
- 雨污分流管网工程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