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视角下学习过程分析.doc_第1页
知识管理视角下学习过程分析.doc_第2页
知识管理视角下学习过程分析.doc_第3页
知识管理视角下学习过程分析.doc_第4页
知识管理视角下学习过程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管理视角下学习过程分析2007年第7期(总第59期)职业圈ZHIYEQUANNO.7,2o07(CumulativetyNO.59)知识管理视角下学习过程分析张丽明(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117)【摘要】边学边干成为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由于社会生活申的知识往往是比较零散而且容易被忽视的,因此学习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实施知识管理.文章提出了知识管理视角下的学习过程模型,并对此做出分析.【关键词】知识管理;学习过程;模型【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69(2007)07014502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知识的创造史,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创造,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这些知识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基础,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学习活动,我们才能在短时问内把前人积累的丰富知识消化吸收,才能把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使自己成为知识的拥有者.在13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运用知识,进而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知识.一,概述知识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只有在人的使用过程中,知识才体现出其价值,才成为有意义的,真正的知识.由于人类具有遗忘的特性,遗忘就意味着无法使用,知识也失去了它的意义.要充分利用知识,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必须对知识进行条理化的管理,以便人们随时使用和学习.本文作者认为,知识管理包括一系列的过程,主要有知识的积累(获取和存储),转化,共享,利用,创造和更新等.而其核心内容主要是知识的积累,共享,应用与创造四部分.知识的积累不但能够增加知识的总量,而且可以让人们掌握各种前沿信息,为知识的更新提供保障;共享既能使人们知道什么知识已经存在不用自己再创造了,又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判断;应用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知识管理的成败;原有的知识和现实的情境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因此要在必要的时候创造知识以适应现实的情境.二,知识管理视角下学习过程模型分析(一)确定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确定目标有一个导向的作用,它能把学习者的活动引向他所要求的方向,产生所期望的学习效果,保证学习活动不偏离预定的正确轨道.当今社会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知识.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无所不知的全才,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很可能在铺天盖地的各种信息中迷失自己,不知所措,这样就不可能有意识地计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括,从而也就不可能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更难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而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如同在黑夜中航行有了灯塔一样,它使我们在信息的海洋中有了分析,判断和选择的标准.同时明确的学习目标还能帮助我们树立坚定的信心,向着既定的方向前行.(二)知识共享共享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也是知识管理过程的核心之一,它是建立在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之上的.共享的作用有两个:其一,确定你所需要的知识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存在就可以直接拿来,做简单处理以适应你所需的情境,也就没有必要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在这方面做重复的工作;如果不存在,那么就要在共享的过程中收集与之有关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最后创造出新的知识来.其二,实现知识的增值.由于个人离不开组织,因此个人知识也只有在组织成员的批评指正之下才能更好地丰富充实.管理上有一条黄金定律叫做水桶效应,它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要增加木桶的存水量,加高最短的木板肯定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其实个人知识的增值也可以用水桶效应来考虑,而且比较有效的价值判断是把自己作为集体或组织中的一块木板.因此要善于把个人知识与组织成员共享,在其他学习者的批评指正之下发展自己的新知识,这样才能使个人知识不断增值.知识管理视角下的学习过程模型(三)知识的获取在与别人共享知识的过程中,人们都会有意识地去获取某些知识.在信息发达的今天,知识正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增长,将知识数字化后传播是一种非常切实可行的做法,也是人们定义现代知识管理的出发点.知识的获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一1451.培训:指的是锁定目标,针对自己的需要进行培训.除了正规的学习机会外,每个人都应该不断的学习来充实和提高自己,从而增加个人竞争力.2.人际关系:每个人的人际网都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不管媒体如何发达,也不管E-Learning如何有效,这一切都无法取代在人际交往中的学习,你的人际圈子越广,交往人员的素质越高,学到的知识就越多,而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3.媒体:无论学习什么,都会有相关的媒体支持,你应该重视在这些媒体中的学习.共享别人的宝贵经验并从中推敲出本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当中去.(四)知识的存储个人知识存储的前提是知识的编码化,通过编码化使知识便于保存,查找,积累,公开和交流,能够通过信息手段快速传递.磁盘,光盘,磁带等存储介质是存放编码化知识的重要载体.另外还应重视那些经验性的,不易传播的知识的积累,只有使其清晰化,才能对其实施具体的,有效的管理.因此.要及时对这类知识加以贯穿,联系等有效整理使其成为有机的一体化的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之中加以运用和验证,并将正确的东西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加以存储,从而提高个人知识管理的水平.(五)知识的应用应用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创造价值.我们应摒弃一味积累的作法而应将所学知识及时,有效,充分地运用到实际中去.使所学知识充分创造价值,让所学知识成为个人发展的重要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人的发展.知识在应用中成功使用,说明知识管理任务的顺利完成,它可以作为强化的知识重新存储;遇到挫折,首先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尽量去解决它,如果不能自己解决那就要带着问题,通过各种媒体技术手段与他人交流,重新获取新的知识,存储,应用如此往复直到成功.(六)知识的创造很多时候现实的世界跟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完全相同,如果照搬知识理论必然不可能完成实践任务,这样学习者就必须修正知识,创造适合新情境的新知识,这就是知识创造.我们在积累和使用知识的同时,应该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冒险,从中挖掘出新的知识.创造与共享一样是知识管理过程中的核心部分.从这个学习过程模型来看它是处于两个循环中的,也就是说知识的创造是在两种情况下实现的:第一,确定目标共享获取存储应用存储创造.这种创造是在应用的基础上实现的,在实现了知识的有效应用之后,将其存储,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相整合,最后创造一146一出新的知识来.这是与所确定的目标不同的知识结果,是知识应用过程中的意外收获.第二,确定目标共享获取存储创造.从这个过程中能够看出这种创造是没有经过实践的,完全是为了满足已经确定的需要而根据原有的和已获取的知识臆测出来的.这种情况属于我们前面谈到的:共享中如果需要的知识不存在就要进行必要的创造.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下创造的知识都要通过下一轮知识管理的应用加以验证,成为公众认可的知识.(七J知识的更新更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它并不是知识流向的必经之路,却时刻影响着知识的各个方面.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也在不断地流动.要时刻关注社会知识的动向及时淘汰自己知识库中过时的知识,确定新的需要,管理新的知识.信息时代媒体技术的应用无疑会给整个知识管理过程带来更多的效益.他扩大了人们交流的范围使共享知识更全面,获取知识更彻底,存储知识更持久,应用知识更准确,创造知识更可靠,更新知识更及时.三,结语本文提出了知识管理视角下的学习过程模型,该模型包括了目标的确定,知识的共享,获取,存储,利用,创造和更新等模块.学习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个人提升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能力.希望本文能为那些自主学习者和协作学习者在知识管理方面提供一些有益参考.【参考书目】1陈天,余胜泉.知识管理与网络学习】.中国电化教育,2002,(5).21J=oFrandandCarolHixon.PemonMKnowledgeManagement:珊lo,What,Why,When,Where,How?DB/OL.http:/www.andeon.uc|/faculty/jason.fiand/researcher/speeches/PKM.hun,1999,(12).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学会学习大学生学习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魏政.浅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