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37讲 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复习练案 岳麓版必修3一、选择题1(2016永州)晚清有学者认为:“中国学术精致,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其礼教政俗,已不免于夷狄之陋,学术义理之微,则非彼人所梦见矣。”这一认识(d)a摆脱了自我中心的传统文化意识b有利于洋务运动的正常开展c克服了评价异域文化的心理屏障d反映了急功近利的变革思想解析摆脱了自我中心,与材料中“其礼教政俗,已不免于夷狄之陋,学术义理之微,则非彼人所梦见矣”不符,故a项错误;据“中国学术精致,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可知属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观点,既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作辅助之用,又强调维护封建统治和纲常礼教,是不利于“洋务运动的正常开展”,故b项错误;“克服了”,与材料中“其礼教政俗,已不免于夷狄之陋,学术义理之微,则非彼人所梦见矣”不符,故c项错误;举办洋务新政,是为了挽救清王朝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洋务运动“中体西用”属于器物层面的改革,与材料中“急功近利的变革”相符,故d项正确。2(2016汕头)1877年,对西方持否定态度的刘锡鸿作为副使出使英国,抵达伦敦两个月后,他对英国政治评价道:“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応(应)之事。”据此分析,刘锡鸿(a)a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伦理和儒家价值观b肯定了英国政体中体现的民主和法治精神c主张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进行全面批判d从反对学习西方向支持学习西方制度转变解析据材料“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応(应)之事”得出刘锡鸿对自己所见到的英国政治风俗有值得称道之处。但他是用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儒家的价值观来看待西方文明的成就,故a项正确;据材料“无闲官,无游民,无残暴不仁之政”得不出民主和法治精神,故b项错误;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进行全面批判,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刘锡鸿对西方持否定态度”,表明他反对学习西方,而他支持学习西方制度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3(2016洛阳)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典,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此认识主要是基于康有为的维新思想(c)a削弱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b推动了社会的深刻变革c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d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解析材料中是摧毁,不是削弱,故a项错误;康有为维新思想并没有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故b项错误;维新变法主要是否定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故c项正确;康有为主张改良而不是革命,故d项错误。4(2016江西联考)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中体西用后来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从中得出的认识有(c)a中体西用是近代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成功选择b中体西用的提倡者并不反封建c中体西用的提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d中体西用遭到近代士人的反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在封建主义充斥的社会大环境里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文化,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并未能改变中国命运,a项错在“成功选择”;b、d两项错在与题干意思无关。故答案为c。5(2016泰安)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主张用资产阶级的博爱、平等、自由来代替封建伦常。两者的共同目的是(c)a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c为维新变法创造历史依据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解析康有为与谭嗣同利用孔子与儒家思想而非全面否定,故a项错误;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理论基础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主张,故b项错误;两人主要是立足中国的传统文化寻找办法的理论依据,减少变法阻力,故c项正确;中体西用理论是洋务派的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6(2016皖北)有学者在评论近代历史时说:“(在一定意义上说)皇权的存在并不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如果协调得当,皇权甚至可能会成为民主政治的保证力量。”由材料可知该学者(a)a对改良作为政治现代化途径的肯定b认为君主专制与民主制度并非对立c否定革命对民主政治的推动d排斥辛亥革命建立的共和制度解析材料中的主旨是强调在保留君主的前提下,进行协调(即改良)的方式,可以成为民主的保证力量,故a项正确;材料实际认为应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非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在材料中并未涉及革命的主张,所以否定更无从谈起,故c项错误;民主的建立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材料中强调改良是可行的,对于对辛亥革命是否被排斥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d项错误。7(2016株洲)在光绪帝最后的书单中,有不少财政方面的书籍,如经济通论理财新义欧洲财政史等,这些书籍常常开篇即论公财与私财、皇室财政与公共财政的区分。这表明了(b)a光绪帝力主君主立宪b财政人才的立宪梦想c清末新政侧重于财经 d“实业救国”思潮的传播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光绪帝阅读的财政方面的书籍,无法体现其主张君主立宪,故a项错误;从“这些书籍常常开篇即论公财与私财、皇室财政与公共财政的区分”,可反映出书中内容强调了民众和国家的利益,而不是以君主为核心,具有君主立宪色彩,故b项正确;清末新政出现于1901年,与光绪帝在位期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兴办实业的内容,故d项错误。8. 20世纪初,中国一些学者引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问题,如1919年浪潮月刊刊登了“家族制度与孝道公式计算一图”,作者套用数学公式来探讨传统伦理道德问题,其意图是(a)a用科学来启迪民智 b普及科学知识c提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d强调道德与家族制度的重要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能力。1919年,时值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作者套用数学公式来探讨传统伦理道德问题,目的是更好的批判揭露传统伦理道德的弊端,用科学来启迪民智。a项正确,b、c、d三项与时代主题不符合。9(2016蚌埠)据说袁世凯登基前,每次洗浴之后,就往浴池里扔几片大鱼鳞。仆人们看见后说是龙鳞,看来袁世凯是真龙转世。消息传到社会上,很多人信以为真。这反映了当时(c)a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b复辟帝制社会基础广泛c君权神授说影响深远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析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材料反映现象与新文化运动不符,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复辟帝制社会基础广泛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很多人信以为真”说明君权神授说影响深远,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袁世凯登基前”“真龙转世”“很多人信以为真”,说明很多人受到君权神授说的影响,故d项错误。10(2016华南师大附中)“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d)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解析仅就材料而言,无法判断西方民主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故a项错误;按材料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时间已经超过了推翻清朝和结束帝制的辛亥革命,故b项错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发生在甲午战争后到辛亥革命前,与材料所述事件不在同一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所述“变革”发生在1911年之后,是“思想变革”,主要用“西方”文明来“评价中国文化”,更关键的是“对中国过去”“全面否定”,这是新文化运动,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故d项正确。11(2016岳阳)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胡适在1919年发表的“新思潮”的意义中说:“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故胡适倡导“整理国故”运动。这表明胡适(d)a对传统思想文化完全否定b与新文化运动的宗旨背道而驰c反对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d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解析根据题意,胡适主张是“整理国故”,而非完全否定传统,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陈独秀等人主张完全否定传统文化,而胡适等人主张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故b项错误;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并非反社会主义,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正确。12(2016长沙)1921年陈独秀发表青年的误会一文,其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c)a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b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c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d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解析从所给材料看,有一些人存在着思想和行为的极端表现,这在陈独秀看来是退步,这就表明陈独秀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因此答案为c。a、b、d各项都是对材料信息的片面理解,排除。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情况地理学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数学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理物理机械工程邓玉函、王徽译绘远西奇器说天文历算邓玉函、徐光启编订崇祯历书水利技术汤若望、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欧洲古典哲学李之藻、傅汎际合译谈天(亚里士多德)建筑教堂、圆明园(注: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材料二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概况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例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徐寿翻译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译地学浅识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甲午战争后马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孟德斯鸠)民国以后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法国薛纽伯著)胡适翻译最后一课(都德著)、弑父之仇(莫泊桑著)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中国明末清初到近代西学东渐的变化发展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答案示例一:信息:译书内容越来越丰富。说明: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西方传教士积极传播基督教和宣传欧洲先进科技、人文知识。近代以来,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译书内容先是以西方器物为主,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继而侧重政治制度,民国以后偏重翻译西方思想文化 。示例二:信息:西学东渐主持者发生变化,其目的也发生变化。说明: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他们与中国士大夫合作译书,反映其向中国传播基督教,殖民扩张的初衷。近代以来,主持者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主。19世纪60年代,官方译书系统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间译书剧增,体现救亡图存,强国御侮的时代要求。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 ,明末清初到近代所译书籍数量在增加,内容也不断丰富,从科技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译书者的身份变化体现了西学东渐主持者发生变化,其目的也发生变化。归纳信息后,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主要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该现象的原因。14(2016蚌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艺复兴”是欧洲14至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形式出现的、反封建反神学的一场人文主义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学术史上,曾出现过不同类型的“中国文艺复兴”说,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梁启超的“清代文艺复兴说”的和胡适的“五四文艺复兴说”。20世纪初,梁启超率先拿“以复古为解放”的清代学术比附欧洲的文艺复兴,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指出:“清代思潮果何物耶?简单言之:则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1958年,胡适发表的题为“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演讲中,胡适这样描述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那个时候,有许多的名辞,有人叫做“文学革命”,也叫做“新文化思想运动”,也叫做“新思潮运动”。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叫它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chineserenaissance这个名词。renaissance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整理自董德福“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考辨等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中的某一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答题示例:评析梁启超观点:梁启超认为,清代思潮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是相似的。合理性:二者都以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反对旧思想(如: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以先秦儒学的“民本”“经世致用”“唯物”等思想,在反对宋明理学);二者都对旧制度进行了批判;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在文学和艺术领域都出现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扇形课件教学课件
- 慢性肺心病课件
- 情绪的力量课件
- 色彩绘画考试试题及答案
- 混凝土安全考试卷及答案
- 海底捞内部考试题及答案
- 工人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 母婴保健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香文化智能应用师认证考试指南及预测题
- 2025年中职专业课教育教学理论试题预测
- 2025宁波宁海县国有企业招聘5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本科院校团委笔试备考手册
- GB/T 45940-2025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运维实施指南
- 敦煌课件讲解稿子
- 教育与宗教分离课件
- 2025年环境工程师初级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眼科特检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人教版)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专题质量检测(A卷)
- 2025 年小升初沈阳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课件
- 摄影剪辑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