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单元过关训练 北师大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所谓社会主义者分为三类第二类是现今社会的拥护者他们力图保持现今社会,不过要消除和它联系在一起的弊病。为此,一些人提出了种种简单的慈善办法,另一些人则提出了规模庞大的改革计划。”据此可知()a当时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科学社会主义b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促进了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d恩格斯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科学分析d“所谓社会主义者分为三类”说明社会上出现了各种所谓“社会主义”思潮,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故a项“科学社会主义”表述错误。b、c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根据材料可知,恩格斯对当时社会上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科学分析,从而有利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故选d项。2马克思在其一部书稿中这样写道某事件:“首都的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无能和叛卖,已经懂得,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该事件是指()a法国大革命b巴黎公社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b“首都的无产者”指巴黎的无产阶级,“统治阶级的无能和叛卖”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卖国投降,“亲手”“挽救时局”指发动巴黎公社革命,故b项正确。3(2017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德国著名女革命家罗莎卢森堡在评价十月革命时指出:“他们走在国际无产阶级的前面,夺取了政权并且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这一实践问题,他们在全世界把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决战大大向前推进了。”在罗莎卢森堡看来,十月革命()a超越了时代要求b完成了工人阶级的愿望c具有启发意义d违背了马克思主义c在罗莎卢森堡看来其并没有超越时代的要求,这些问题也是当时无产阶级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故a项错误;十月革命完成了无产阶级的愿望,但材料并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他们走在国际无产阶级的前面,夺取了政权并且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这一实践问题,他们在全世界把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决战大大向前推进了”可知,罗莎卢森堡认为十月革命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开创性,因此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看出罗莎卢森堡认为十月革命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4(2017安徽示范高中联考)某土地法令规定:“立即无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永久废除土地私有权,地主的田庄以及一切皇族、寺院和教堂的土地,连同其耕畜、农具、房屋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土地委员会支配,一切土地都是全民的财产。”该土地法令()a得到了革命根据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b彻底消除了俄国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因素c满足了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土地的愿望d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d彻底消除了俄国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农民是中国的说法,故a、c两项错误;土地法令是苏维埃政权颁布的土地措施,有效巩固了新生的政权,故d项正确。5(2016湘西自治州二模)1953年2月2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要求国会通过决议,不承认过去与外国政府达成的秘密协定(指雅尔塔协定)”。这表明他()a坚持推行对苏“冷战”b主张与苏联结成同盟 c要牵制国会的立法权d极力地维护两极格局a雅尔塔协定奠定了美苏为中心的世界格局,材料中艾森豪威尔不承认雅尔塔协定,即对苏“冷战”,欲遏制苏联,从而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单极世界,故a项正确;主张与苏联结盟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牵制国会立法权在材料中未体现,故c项错误;不承认雅尔塔协定就是不承认苏联的重要地位,企图建立以美国独霸的单极世界,故d项错误。6有学者认为:“战后西欧各国由于经济凋敝而导致了政局极度动荡,有可能引发赤色革命这对美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它必然要选择复兴欧洲。”由此美国推行()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c“冷战”政策d“大棒”政策a根据材料“战后西欧各国由于经济凋敝而导致了政局极度动荡,有可能引发赤色革命这对美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它必然要选择复兴欧洲”可知,西欧经济困局可能造成政治革命,对美国而言是巨大的政治灾难,故运用经济手段解决潜在的政治革命是务实之举,故a项正确。7(2017皖北协作区一模)朝鲜战争中,苏联选择了旁观;柏林墙危机中,美国保持了冷静;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做出了退让。这反映出美苏()a双方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b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政策c在争霸中相互妥协与克制d军事克制是双方“冷战”的主题c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是因为国家利益的冲突,故a项错误;“交替”说明一个规律性的产物,与材料彼此根据国家利益的决策不同,故b项错误;军事克制是主题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81958年9月,阿登纳与戴高乐进行首次会晤。两人的会谈公报宣布:法德“必须一劳永逸地消除以往的敌意”,强调“法德合作是欧洲建设的基础”。该公报()揭开法德和解的序幕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发展为欧洲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强调欧共体“用一个声音说话”a bcdc由“法德必须一劳永逸地消除以往的敌意”“法德合作是欧洲建设的基础”可以得出正确;1950年,法国外交部部长舒曼公布了“舒曼计划”,建议把德国与法国的煤炭与钢铁生产融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德法共同的超国家机构来管理两国相关行业的生产,由此推动了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揭开了法德和解的序幕,故错误;“用一个声音说话”在材料中无从体现,并且欧共体是1967年成立,故错误。91945年10月,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指示日本政府修改1889年制定的明治宪法。1946年11月3日,日本公布新的日本国宪法,翌年5月3日正式实施。新宪法()a有利于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b保留了天皇原有的地位和权力c没有铲除日本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d助长了日本追求成为政治大国的野心a二战后,美国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101961年铁托在一次会议上发言:“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a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b形成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c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支持援助d冲击了由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d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两极格局下世界霸权掌握在美苏两国手中,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目标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但至今尚未形成,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的援助,故c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后,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冲击着两极格局,故d项正确。1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下列说法,与材料观点最接近的是()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已经瓦解b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c国际力量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d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国际政治舞台b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间”可知指的是1970年。两极格局瓦解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故a项错误;所谓两极分化已经消失指的是其它力量中心的恢复发展,即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b项正确;“一超多强”是当今世界国际格局的特点,故c项错误;第三世界崛起于20世纪六十年代初,故d项错误。1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学者福山提出了“历史终结论”,称“资本主义与自由民主的现代体制已经超越了历史和意识形态矛盾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历史终结论”出台的主要依据是()a苏东剧变,“冷战”结束b中国认同市场经济模式c世贸组织的建立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a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材料中“自由民主制度”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说它是历史的终结,是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的回应,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二战结束后不久,世界就进入了以美苏对抗为主的“冷战”时代。“冷战”及其结束对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4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材料二二战结束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其影响外溢到欧洲和日本。到20世纪50年代,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西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正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体制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救命稻草。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就消失了,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美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材料三“冷战”结束后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而新的世界缺少了对未来的确定性,在一个不再以意识形态斗争为特征的时代里,人们也缺少了目的性。“冷战”的结束暗示了权力关系发生剧变的可能性,暗示了标志着世界历史的一个新时代的全球重组正在进行。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后秩序的制度化”方面的表现及动机。(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5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对世界形势的影响。(4分)(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在冷战结束后面临的发展机遇。(6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一中“19441951年间”“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的信息为线索,结合战后美国“冷战”的表现及主宰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和贸易等史实分析概括答案;第二小问,可从美国霸权主义实质角度分析作答。第(2)问,从材料二中“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西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可以归纳出美国对西欧经济援助;从“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可以概括出欧洲分裂与走向联合的统一。第(3)问,直接从材料三中归纳即可。第(4)问,可从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两个视角去回答。答案(1)表现:实行马歇尔计划;签订北大西洋公约;主导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关贸总协定”。动机:主宰资本主义世界,对抗苏联。(2)造成欧洲分裂和长期对峙;促成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和合作;推动了西欧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进程。(3)给世界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变化。(4)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发挥大国作用。14(2017皖南八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解体了,大国荣耀成为过去,原苏联和东欧地区的某些部分成为“冷战”后世界动乱的新热点。“冷战”夺去了美国近10万青年的生命,使美国增加了8万亿美元的国防支出;麦卡锡时代的政治迫害伤害了许多人的事业和生活;巨大的财力消耗在20世纪80年代引发了美国严重的经济萧条。在第三世界,美苏的“代理人战争”无处不在,数以百万人因此而丧命。材料二在美国,仍有一部分政治精英并没有去深刻地反思“冷战”的残酷与危害,他们将遏制政策作为胜利的原因而非悲剧的起源,以“冷战胜利者”自居,认为“冷战”结束的原因是美国赢得了胜利。由于这种对重大历史事实的重大误解,导致了美国的错误心态,认为自己的文明形态与制度模式将是人类的最终选择,这种心态错误又导致行为失当,最终酿成恶果。材料三整个20世纪90年代,美国像对待战败国一样对待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对第三世界各国,美国主要用1993年的“华盛顿共识”去“教育”大家,在对外援助中附加种种条件。在巴以争端中,美国更明显地偏袒以色列。美国的错误心态以“霸权主义”的外在形态表现出来,导致了今天的诸多困境,911悲剧的根子也由此种下。请根据上述材料拟定一个关于“冷战”的主题,并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评述。(12分)解析三则材料主要阐述了“冷战”的消极影响,所以说对于主题的归纳应将视角主要集中在“冷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地理考试试卷及答案
- 变压器铁芯叠装工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河北省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考试职业性化学中毒复习题及答案
- 化工结晶工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色彩鸟类考题题库及答案
- 橡胶炼胶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塑料压延工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安徽巢湖市2025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复习题库及答案
- 广东省广东职业病诊断医师(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考生练习题及答案(2025年)
- 2025年中国底部填充胶粘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下沉干部日常管理制度
- 个人防护与手卫生规范
- 妇科手术麻醉出科
- 公司矿泉水领用管理制度
- 公司人员来访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半轴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专题训练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原卷版)
- 2025至2030MCU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形势与投资机会报告
- 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高考英语真题试卷(浙江卷 含答案)
- 2025年植物保护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