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 称电信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测试规范第24 页,共24 页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测试规范规范编码:版 本:V2.0密 级:机密生效日期:页 数: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测试规范拟 制: 刘军贤 日 期: 2001.10.10 审 核: 李秉文 日 期: 2001.10.12 规范化审查: 卢彤 日 期: 2001.1015 批 准: 董光宇 日 期: 2001.10.20 更 改 信 息 登 记 表规范名称: 电信用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测试规范 规范编码:版本更改原因更改说明更改人更改时间V2.0增加测试内容增加了蓄电池测试项目刘军贤2001.10.10目 录1. 目的52. 适用范围53. 专用术语及符号54. 引用/参考标准55.测试基本原则及判定准则65.1测试基本原则65.2产品判定准则66. 测试仪器、测试工具、测试环境66.1测试仪器66.2测试工具76.3测试环境77.测试项目77.1试验进行前蓄电池的预处理77.2外观、极性检查77.3尺寸、重量检查77.4容量试验77.5开路电压均衡性87.6浮充电压均衡性87.7浮充电压收敛性97.8蓄电池动态均衡性97.9蓄电池容量均衡性97.10蓄电池深放电循环容量性能97.11蓄电池低温放电性能107.12气密性试验107.13大电流放电试验107.14耐过充电能力试验117.15容量保存率试验117.16密封反应效率试验117.17防酸雾性能试验127.18安全阀动作试验137.19防爆性能137.20蓄电池连接条压降测试137.21 封口剂性能试验137.22蓄电池短接性能试验147.23蓄电池的I-V特性147.24 过充电容量特性147.25密封性功能157.26抗热失效157.27 循环使用寿命157.28浮充使用寿命高温加速试验157.29耐振动特性(垂直/侧面)167.30 高温耐漏性167.31倒立充电耐漏特性167.32 蓄电池充放电特性167.33蓄电池充电析气试验177.34 ABS材料球冲击检验177.35极柱密封性能温度冲击试验177.36 蓄电池运输试验187.37 接入网电池实际应用条件模拟试验188. 附录一 蓄电池测试项目表209. 附录二 蓄电池测试用表格231. 目的 规范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测试,包括测试项目、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及判定标准。规范测试项目用表。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开发部开发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产品。3. 专用术语及符号3.1阀控式密封蓄电池 在额定年限内正常使用情况下具有无需补水、加酸性能的蓄电池。3.2耐过充电能力 完全充电状态后的蓄电池能承受过充电的能力。3.3防爆性能 蓄电池内部产生的可燃性气体逸出后,遇到蓄电池外部的明火时在蓄电池内部不引燃、不引爆。3.4防酸雾性能 蓄电池在充电时,抑制其内部产生的酸雾向外部泄放性能。3.5符号 C10-10h率额定容量Ah,数值应符合GB/T13337.2标准 C3-3h率额定容量Ah,数值为0.75C10 C1-1 h率额定容量Ah,数值为0.55C10 Ct-蓄电池实测容量Ah,是放电电流I(A)与放电时间t(h)的乘积 Ce-在基准温度(25)条件时的蓄电池实际容量,Ah I10-10h率放电电流,数值为1I10(A) I3-3h率放电电流,数值为2.5I10(A) I1-1h率放电电流,数值为5.5I10(A)4. 引用/参考标准 (1)YD/T7991996 通信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2)DL/T637-1997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3)JB/T8451-1996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 (4)JIS C 8707-1992阴极吸收式密封固定型铅蓄电池 (5)Q/DMBM1014-2000 GFM2V、6V12V系列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7)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开发规格书 (8)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环境实验规范5.测试基本原则及判定准则5.1测试基本原则以标准(国际标准、国标、行标、企标)、测试规范、开发规格书为依据,以测试数据为准绳,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测试,尽可能将设计缺陷暴露在产品开发早期阶段。测试工作不受项目组态度与思路及其它干扰测试过程因素的影响,独立按测试流程进行。设计问题应在产品开发早期予以解决,蓄电池新产品测试争取一次通过。样品测试中,第一次测试不合格的项目,第二次测试加倍抽样测试,并记录。5.2产品判定准则在所要求的测试项目中,测试结果达到产品开发规格书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6. 测试仪器、测试工具、测试环境6.1测试仪器序号仪 器 仪 表备注名称参考型号1uC-XCF微电脑蓄电池循环充放电检测仪10A/48V uC-XCF2uC-XCF微电脑蓄电池循环充放电检测仪50A/48V uC-XCF3uC-XCF微电脑蓄电池循环充放电检测仪100A/48V uC-XCF4uC-DF微电脑大电流放电检测仪6V-1000A5万用表FLUKE87FLUKE6点温度计FLUKE51FLUKE7高温试验箱PH-201日本爱斯佩克公司8蓄电池防暴试验箱自制9蓄电池防酸雾验箱自制10UPS电源UL33系列艾默生网络能源公司11电子负载PLZ1003WHKKUSU公司6.2测试工具 蓄电池测试室所有工具6.3测试环境 电池测试实验室、环境实验室7.测试项目总说明:产品规格书中对于测试条件、测试方法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按产品规格书进行测试;没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按此规范进行。7.1试验进行前蓄电池的预处理 A.试验应在蓄电池生产后的6个月内进行,试验前所有蓄电池必须完全充电。 B.蓄电池的完全充电按恒压限流法进行。蓄电池在温度为1535的环境中以 I20(A)2I20(A)的初始电流,恒压2.35V/单体进行充电48小时,或当充电电流稳定3h不变时就可认为蓄电池已完全充电。7.2外观、极性检查测试说明: 主要检查蓄电池外观是否干净,电池壳体是否有裂纹、壳盖之间有无错位,电池极性与极性标示是否正确等缺陷测试方法: 用目视检查蓄电池的外观,用万用表测量电池的极性。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3尺寸、重量检查测试说明: 检查电池尺寸、重量是否符合标准,是否一致。蓄电池的重量偏差2。测试方法: 按蓄电池规格及外型尺寸,测量蓄电池的外型尺寸。测定位置为总高、槽高、宽及长度的最大尺寸。称量蓄电池的重量,判断蓄电池的重量是否符合标准,是否一致。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4容量试验测试说明: 测试蓄电池的容量性能。蓄电池的容量应在3次之内达到100%。测试方法: A.蓄电池完全充电后在温度为252的环境中静置524h,然后按表1规定的电流,放电至表1规定的终止电压时为止,记录放电持续时间。表 1 蓄电池放电电流与放电终止电压放电率放电电流(A)放电终止电压(V)10HRI101.80/单体3HR2.5 I101.80 /单体1HR5.5 I101.75 /单体 B.用放电电流乘以放电持续时间计算蓄电池放出的实际容量Ce。 C.若环境温度不是25,则应将实测容量Cr按公式(1)换算成基准温度25时的实际容量Ce。 . (1)式中:t放电时的环境温度; k温度系数:10h率放电时,k=0.006/ 5h率放电时,k=0.007/ 3h率放电时,k=0.008/ 1h率放电时, k=0.01/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5开路电压均衡性测试说明: 测试蓄电池开路电压的一致性。蓄电池开路电压20mV/单格。测试方法: A.蓄电池在环境温度2015条件下完全充电后静置24h以上。 B.测量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应符合标准规定。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6浮充电压均衡性测试说明: 测试蓄电池浮充电压的一致性。蓄电池浮充电压要求:2V电池80mV; 12V电池480mV。测试方法: A.蓄电池在环境温度2015条件下浮充充电24h后测量每只电池的浮充电压。 B.测量蓄电池的浮充电压应符合标准规定。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7浮充电压收敛性测试说明: 测试蓄电池浮充电压的收敛性。蓄电池浮充电压偏差80mV/单格。测试方法: 蓄电池常温存储3个月或505存储15天,蓄电池组以浮充电压充电3个月后,测量每只电池的浮充电压。 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8蓄电池动态均衡性测试说明: 测试蓄电池循环后电压的一致性。 蓄电池电压偏差0.5V/电池。测试方法: 一组48V电池均充5小时,浮充10小时后,以10h率放电至1.8V/单格,循环10次,在第10次放电电压到达放电终止电压时,测量每只蓄电池放电电压。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9蓄电池容量均衡性测试说明: 测试蓄电池C10放电容量的一致性。 48V电池随机抽样,并进行C10容量放电,2V电压偏差30分钟,12V偏差40分钟以内。测试方法: .随机抽取一组48V电池,完全充电后在温度为252的环境中静置524h,然后按表1规定的电流,放电至表1规定的终止电压时为止。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10蓄电池深放电循环容量性能测试说明: 测试蓄电池深放电循环后电池的容量。100DOD%,5次循环后容量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7%。测试方法: A、完全充电的蓄电池进行C10放电 B、恒压2.35/单格,充电48h C、重复AB5次。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11蓄电池低温放电性能测试说明: 测试蓄电池在低温下的放电容量。测试方法: 将充满电的电池放入10的冰箱,静止8小时后,进行C10放电,同时保持电池温度在10。当电压降至1.8V/单格停止。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12气密性试验测试说明: 测量电池极柱部位、槽盖之间的密封性能,电池壳体是否有气孔、裂缝等缺陷。测试方法: A.蓄电池在环境温度255的条件下静置24h。 B.通过安全阀孔向蓄电池内充气或抽气,当内外压差为50kPa时压力指针应稳定10s。 C.当压力释放后,蓄电池壳体应无变形、破裂及开胶现象。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13大电流放电试验测试说明: 检测蓄电池极柱、蓄电池焊接部位的导电能力。测试方法: A.经过10h率容量试验合格的蓄电池,方可进行本试验。 B.完全充电后,在温度为255的环境中静置524h。 C.以30I10(A)放电3min,目测导电部件及蓄电池外观应符合标准规定。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14耐过充电能力试验测试说明: 检测蓄电池壳体等部位的耐过充电性能。测试方法: A.蓄电池经7.2条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本试验。 B.蓄电池完全充电后,在温度为252的环境中以0.3I10(A)电流连续充电160h。 C.过充电终止后静置1h,目视检查外观是否正常。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15容量保存率试验测试说明: 测试蓄电池的自放电性能。测试方法: A.蓄电池经10h率容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本试验(10h率实际容量Ce)。 B.蓄电池完全充电后擦净表面,在温度为505的环境中静置10d。 C.不经任何充电按6.5进行10h率容量试验,得到静置后容量Ce。 D.按公式(2)计算容量保存率R.(2)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16密封反应效率试验测试说明: 测试电池的气体再化合效率。测试方法: A.蓄电池经10h率容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本试验。 B.蓄电池完全充电后,用0.1I10(A)的定电流进行连续96h的充电,但是做过耐过充电能力试验的蓄电池这一充电可以省去。 C.以0.05I10(A)连续充电1h后,开始收集气体,时间为1h,该试验在255范围内进行。气体收集装置见图1。 图1 气体收集示意图 D.按公式(3)和(4)计算密封反应效率。.(3)式中:V标准状态下,蓄电池通过1Ah电量所放出的气体,ml/Ah。 P收集气体时的大气压,kPa; P0101.3kPa; Q收集气体期间充入的电量,Ah; t量筒的环境温度,; V收集的蓄电池放出的气体量,ml; n单体蓄电池个数 =(1-V/684)100%.(4)式中: 密封反应效率。 684在25,1个标准大气压下通过1Ah电量的理论气体发生量ml/Ah。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17防酸雾性能试验测试说明: 测试蓄电池安全阀的防酸雾能力及电池的气体再化合性能。测试方法: A.将电池放入1m3容器中,容器内pH值呈中性(pH7)。 B.对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再以0.2I10(A)电流进行充电4h。 C.在容器内用pH试纸,检查容器内的酸度。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18安全阀动作试验测试说明: 测试蓄电池用安全阀的开启、闭合压力。 开阀压10-35Kpa,,闭阀压3-15Kpa,偏差3Kpa。测试方法: A.在温度1535的环境中。 B.对每一单体蓄电池逐渐充入空气,测定开阀压力,然后通过自然放置,测定闭阀时的压力。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19防爆性能测试说明: 测试蓄电池安全阀的隔爆性能。测试方法: A.在确认安全性得以确保之后,进行如下试验。 B.对完全充电状态的蓄电池用0.5I10(A)电池进行充电。 C.1h后,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在排气部位附近产生火花进行试验,反复2次。 D.火花的大小以24V直流电源熔断1A保险丝产生的结果或同等以上的结果为准。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20蓄电池连接条压降测试测试说明: 测试蓄电池组用连接条的性能。测试方法: A.蓄电池组按3I10(A)电流放电。 B.在蓄电池极柱根部,测量两蓄电池之间的连接条电压值应符合标准规定。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21 封口剂性能试验测试说明: 测量蓄电池封口剂的耐热、耐寒性能,试验后封口剂不应有裂纹与溢流现象。测试方法: A、耐寒试验 将注入电解液的蓄电池,放入-303的低温室(箱)内6h,然后待低温室(箱)温度回到-5时将蓄电池取出,在1min内目视检查封口剂是否有裂纹及槽、盖之间有无分离现象。B、耐热试验 蓄电池在652恒温箱内,并使电池倾斜45角放置6h后,从恒温箱内取出,目视检查封口剂是否溢流。 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22蓄电池短接性能试验测试说明: 测量电池过放电后的容量恢复性能。测试方法: 以I10放电接近0V,短接电池两极24小时,再重新充电,重复5次短接测试,蓄电池每次放电至1.80V时放出的容量均应不小于额定容量的90% 。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23蓄电池的I-V特性测试说明: 检测蓄电池在浮充状态下的浮充电流大小,电池连续浮充运行24小时后,浮充电流I1mCA(25 )。测试方法: 让蓄电池在2.23V/单格连续浮充24小时后,测量蓄电池的浮充充电电流。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24 过充电容量特性测试说明: 测量蓄电池过充电后的容量性能,蓄电池过充电后的容量应在过充电前容量的95%以上。测试方法: A 对全充电的蓄电池进行C10放电,测量并记录蓄电池的放电容量C。 B 用0.1C恒流连续充电48小时 C 测量电池过充电后的C10容量容量C,并计算C/C的值。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25密封性功能测试说明: 测量蓄电池在大电流充电条件下的密封性能,电池充电后应无漏液或其他异常。测试方法: 完全充电电池用0.1C充电48小时后,再0.2C充电5小时,目测电池的外观有无异常现象发生。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26抗热失效测试说明: 蓄电池在75 浮充运行,充电电流无增加。测试方法: 把蓄电池放入755 的高温箱中,用2.23V/单格的电压对电池充电75H,测量并记录电池的浮充电电流。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27 循环使用寿命测试说明: 蓄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应在300次以上。测试方法: A.放电:0.25C10放电2小时。 B.充电:0.1C恒流充电6小时。 C. 每循环25次,用0.25C放电确认容量(终止电压1.7V/单格),达到10小时率额定容量的50%,终止循环寿命试验 。 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28浮充使用寿命高温加速试验测试说明: 测量蓄电池的在浮充使用时的寿命。蓄电池在 60 5浮充三个月,电池容量90初始容量。测试方法: A.对全充电的蓄电池进行C10放电,测量并记录蓄电池的放电容量C。 B. 对蓄电池进行完全充电后,把电池放入60 5的高温箱中,用2.23V/单格的电压对蓄电池进行连续浮充充电。 C.每月对电池进行一次C10容量检查,测量并记录电池的容量。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29耐振动特性(垂直/侧面)测试说明: 测量蓄电池的 耐振动性能,蓄电池振动试验完成后,外观无异常,端子电压没有降低。测试方法(二者选择其一): A全振幅4min,振动频率16.7Hz,振动时间为连续振动1小时后,外观无异常,端子电压应在额定电压以上 B 全振幅4min,频率由5Hz到150Hz,每分钟增加一个倍频程(5Hz),振动30分钟。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30 高温耐漏性测试说明: 电池试验后,电池外观无漏液,外观良好。测试方法: 65 按下列充放电方法连续循环60次: A.放电:0.25C10放电2小时。 B.充电:0.1C恒流充电6小时。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31倒立充电耐漏特性测试说明: 电池试验后,电池无漏液,外观良好。测试方法: 把电池倒立于50 3的高温箱中,用2.23V/单格充电48小时。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32 蓄电池充放电特性测试说明: 测量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曲线。测试方法: A、测量电池在100%DOD C10放电容量,及蓄电池恒压2.23V限流0.1C的充电曲线; B、测量电池在100%DOD C10放电容量,及蓄电池恒压2.23V限流0.15C的充电曲线; C、测量电池在50%DOD C10放电容量,及蓄电池恒压2.23V限流0.1C的充电曲线; D、测量电池在50%DOD C10放电容量,及蓄电池恒压2.23V限流0.15C的充电曲线;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33蓄电池充电析气试验测试说明: 测试蓄电池均充、浮充状态下的气体析出量。 浮充时气体析出量30cm3/单体AH30天,均充300cm3/单体AH30天。测试方法: A、用2.23V/单格的浮充充电电压对电池充电30天,测量电池的气体析出量; B、用2.35V/单格的均充充电电压对电池充电30天,测量电池的气体析出量。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34 ABS材料球冲击检验测试说明: 检验蓄电池壳体材料的强度。试验后观察蓄电池壳体表面,应无裂纹及破损。测试方法: 用直径为50.8mm重量535g的金属球,从1.29m的高度自由落下,正面撞击要检测的蓄电池壳体的表面。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35极柱密封性能温度冲击试验测试说明:测试蓄电池极柱的密封性能,为保证蓄电池极柱的密封性能良好,蓄电池不漏液,试验后然后观察极柱与电池盖的结合处,不应出现裂纹等不良现象;且极柱上无酸液渗出。测试方法: A、 热循环测试 取三只密封好极柱的电池盖,放入温箱中,0放置12h,50放置12h,每天一个循环,共作30个循环,然后观察极柱与电池盖的结合处,不应出现裂纹等不良现象。 B、取12个密封好的极柱到槽盖结构,该结构用标准件做成,然后将其放在密度为1.250的硫酸中,极柱的下部浸入硫酸的深度为10mm,将它们串联方式连接。取相同的极柱12个,以同样的方式连接。两者的最大间距为150mm。以密封结构的极柱为正极,后者为负极,在两者上加2.27V的电压,维持电压、电液密度和极柱在电液中的深度200天不变,在50天时检查一个密封结构的氧化程度,氧化层不得渗入密封处,以后每经历50天检查一次,200天后检查所有极柱的密封结构中酸渗入密封结构的程度。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36 蓄电池运输试验测试说明: 测量蓄电池的运输耐振性能,试验后电池的开路电压不应有下降。测试方法: 三级公路中等路面,以 时速2040公里的速度连续行驶200公里, 期间紧急刹车6次。判定标准: 符合要求,合格;否则不合格。7.37 接入网电池实际应用条件模拟试验测试说明: 为使蓄电池更好的适应接入网的应用环境,对电池进行以下测试。测试方法: A、 试验方案 (412V100Ah电池组)步骤充/放电电流电压均浮充转换时间1放电3.5A截止电压43.2V2充电均充限流15A浮充不限流均充:56.5V浮充:53.5V上电均充,6A 时转入浮充72小时3放电3.5A截止电压43.2V4充电均充限流15A浮充不限流均充:56.5V 浮充:53.5V上电均充,6A 时转入浮充2 小时5放电3.5A截止电压43.2V6重复4-5步5次7充电均充限流15A浮充不限流均充:56.5V浮充:53.5V上电均充,6A 时转入浮充72小时8放电3.5A4小时9充电均充限流15A 浮充不限流均充:56.5V 浮充:53.5V上电均充,6A 时转入浮充2小时10放电3.5A4小时11重复9-10步5次12重复2-11步至初始容量的80%B、 初始容量: 如第3步的首次放电容量100Ah,则以该次放电容量作为初次容量,如第3步 的首次放电容量100Ah,则以100Ah作为初次容量,以Ca表示;C、 试验终止: 每次循环至第3步时,即将其放电容量(以Cb表示)与初始容量相比,如 (Cb/Ca) 100% 80%,即终止试验。判定标准: 每112循环为一个单元,电池循环次数应大于10个单元为合格;否则,不合格。8. 附录一 蓄电池测试项目表电信用电池试验测试项目序号项目指标要求测试方法备注1外观、极性检查无变形、无裂纹、污渍,壳盖无错位、有明显极性标识目测2尺寸、重量检查端子、外形尺寸符合产品图样,重量偏差2目测及卡尺测量3容量试验C103 次达到100%C10按YD/T799-1996标准C33 次达到100%C3按YD/T799-1996标准C13 次达到100%C1按YD/T799-1996标准4开路电压均衡性开路电压2.08V/单格; 开路电压偏差20mV/单格用万用表测量5浮充电压均衡性2V电池80mV; 12V电池480mV。蓄电池在环境温度2015条件下浮充充电24h后测量每只电池的浮充电压6浮充电压收敛性蓄电池浮充电压偏差80mV/单格 蓄电池常温存储3个月或505存储15天,蓄电池组以浮充电压充电3个月后,测量每只电池的浮充电压7动态均衡性蓄电池电压偏差0.5V/12V电池均充5小时,浮充10小时后,以10h率放电至1.8V/单格,循环10次,在第10次放电电压到达放电终止电压时,测量每只蓄电池放电电压8容量均衡性2V电池C10容量偏差30分钟,12V 电池C10容量偏差40分钟以内随机抽取一组48V电池,完全充电后在温度为252的环境中静置524h,然后测量C10容量9深放电循环容量性能100DOD%,5次循环后容量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7%恒压2.35/单格,充电48h10低温放电性能电池放电容量58%额定容量将充满电的电池放入零下10的冰箱,静止8小时后,开始以10小时率电流放电,同时保持电池温度在零下10。当电压降至1.8v时停止11气密性试验电池承受50KPa的正压或负压无破裂、开胶,压力释放后壳体无残余变形按YD/T799-1996标准12大电流放电试验蓄电池以30I10放电3min,导电部件不得熔断,外观不应有明显变形按YD/T799-1996标准13耐过充电能力试验电池在过充电后外观应无明显变形或漏液按YD/T799-1996标准14容量保存率试验82%蓄电池完全充电后擦净表面,在505的环境中静置10天15密封反应效率试验95%按YD/T799-1996标准16防酸雾性能试验无酸雾逸出YD/T799-1996方法217安全阀动作试验开阀压1035KPa ;闭阀压315KPa按YD/T799-1996标准18防爆性能充电过程中遇明火不引爆蓄电池内部按YD/T799-1996标准19连接条压降测试10mV蓄电池组按3I10(A)电流放电20封口剂性能试验耐寒性:封口剂无裂纹,槽盖间无分离按YD/T799-1996标准耐热性:封口剂无溢流按YD/T799-1996标准21短接性能试验5次短接后,电池容量不小于额定容量的90%以I10放电接近0V,短接电池两极24小时,再重新充电,重复5次短接测试22I-V特性浮充电电流I1mCA(25 )2.23V/单格连续浮充24小时后23过充电容量特性上次容量的95%以上用0.1C连续充电48小时后,10小时率容量24密封性功能无漏液或其他异常完全充电电池用0.1C充电48小时,再完全充电电池用0.2C充电5小时25抗热失效蓄电池充电电流无增加75 /2.23V/单格充电75H26循环使用寿命300次以上放电:0.25C,2小时。充电:用0.1C定电流或制造厂指定的电压充电6小时,每循环25次,用0.25C放电确认容量(终止电压1.7V/单格),达到10小时率额定容量的50%,循环次数为:27浮充使用寿命高温加速试验三个月后电池容量80%电池初始容量对蓄电池进行完全充电后,把电池放入60 5的高温箱中,用2.25V/单格的电压对蓄电池进行连续浮充充电。 .每月对电池进行一次C1容量检查,测量并记录电池的容量28耐振动特性(垂直/侧面)外观无异常,端子电压没有降低全振幅4min,振动频率16.7Hz,振动时间:连续振动1小时。29高温耐漏性电池无漏液,外观良好65 循环60次,(方法见测试规范)30倒立充电耐漏特性电池无漏液,外观良好50 电池倒立,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方案设计找工作简历
- 国庆酒店充值活动方案策划
- 商场健康服务咨询方案
- 福建洁净车间施工方案
- 咨询方案策划
- 药厂企业安全培训课件
- 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会校长发言:匪性、雅性、刚性、柔性
- 广州开业活动方案咨询
- 天心区营销方案设计
- 2025年英语四六级阅读理解真题模拟试卷:下半月备考攻略
- 零配件追溯管理办法
- 行政执法应诉培训课件
- 【2025年】北京京剧院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标准)禁止学生早恋协议书
- 智能会计应用课件
- 2025年日语能力测试N1级试卷:真题模拟分析与预测模拟试题
- GB/T 45958-2025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安全框架
- 三方委托付工程款协议书
- 学校课后延时服务费分配细则
- 2025年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考试题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中煤电力有限公司总部及所属企业招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