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精选教案.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精选教案.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精选教案.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精选教案.doc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精选教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生命观念通过分析动物激素的种类及相互作用,形成普遍联系及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理性思维通过归纳比较酶、激素、抗体与神经递质的异同,培养归纳与总结的思维能力通过建立血糖调节模型及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模型,培养建模与模型分析的思维习惯科学探究通过“动物激素的实验探究”及“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社会责任通过总结糖尿病的症状、发病机理及治疗措施,形成关注人体健康的态度基础知识系统化知识点一激素调节知识点二激素调节的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将“ ”中的内容补充完整)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将“ ”中的内容补充完整)基本技能问题化1促胰液素的发现提取液静脉促进胰腺分泌(1)是稀盐酸,作用是促进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2)发现该过程的关键的处理方法是将小肠黏膜刮下来并研磨,排除神经调节的影响。(3)结论: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1)连线:(2)上述激素中可经消化道补充的有;只能注射,不能经消化道补充的有。(填序号)(3)为什么激素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提示:只有靶细胞膜上有该激素相应的受体。3据血糖调节模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内容:胰岛素,降低,胰高血糖素。(2)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其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3)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其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它与胰岛素的关系是拮抗作用,与肾上腺素的关系是协同作用。4据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中a、b、c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2)图中代表促进的是,代表抑制的是。(填图中序号)。(3)如果注射过量激素b,则激素a分泌量减少,激素c分泌量增加。考点一人体主要的激素及作用1熟记人体主要激素的分泌器官、功能及相互关系2明确几种激素的化学本质(1)固醇类激素:性激素。(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3)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3正确区分激素间相互作用的两种类型(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4巧记激素作用的“五”和“三”(1)五个特点:(2)三个“不”:对点落实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器官才能合成激素()(2)胰岛素制剂、性激素均只能以注射的方式使用()(3)人在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将患侏儒症,其身材矮小,且智力发育不正常()(4)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都能发挥作用()(5)激素只有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才能发挥作用()(6)甲状腺激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2(2017海南高考)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注射多日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机体产热增加b体重快速增加c进食量明显增加d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解析:选b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加快细胞代谢;在这个过程中,呼吸消耗有机物增加,机体产热增加、体重减轻,进食量增加,需氧增多,放入密闭室中更容易窒息死亡。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a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可使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b延长光照可提高鸡产蛋率,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c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d长期服用性激素以提高成绩的运动员,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高一些解析:选d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延长光照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促进雌性激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产蛋率;垂体功能受损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机体产热能力降低;长期服用性激素的运动员,体内性激素的水平较高,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低一些。归纳总结酶、激素、抗体与神经递质的区别比较项目酶激素抗体神经递质化学本质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蛋白质、多肽、固醇、氨基酸衍生物等球蛋白乙酰胆碱、多巴胺、氨基酸类、no等产生细胞活细胞内分泌腺细胞或下丘脑细胞浆细胞神经细胞作用部位细胞内外靶细胞或靶器官内环境突触后膜作用后变化不发生改变被灭活被降解被降解或移走对点落实4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解析:选c酶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可以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相结合,从而起作用。激素中的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大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部分神经递质是单胺类物质。激素和神经递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并结合起作用,而酶的作用也具有专一性。激素和神经递质起作用后会在相应酶的作用下被处理而失去活性,即激素和神经递质起作用后会发生代谢性失活。 5(2015全国卷)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 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_,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_,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_(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_调节。乙酰胆碱属于_(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_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解析:(1)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是肾上腺素的靶器官,激素发挥作用后都被灭活。肾上腺素作为信息分子,可以传递信息。肾上腺素没有酶的催化作用或能源物质的供能作用。(2)据题意可知,刺激神经末梢,使其释放神经递质使心脏的活动和血压改变,这属于神经调节。乙酰胆碱属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传递时发挥作用的信号分子,即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其他信号分子一样,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3)根据以上两题及相关知识可知,激素和神经递质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如发挥作用后都会失活,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等。答案:(1)靶器官灭活传递信息(2)神经神经递质受体(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1一般思路2方法示例(1)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饲喂法:摘除法和注射法:(2)验证胰岛素的生理功能:3实验设计时的注意事项(1)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平均分组,每组要有数量相等的多只动物。(2)实验设计时要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控制无关变量,保证单一变量。(3)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水),进行饲喂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可添加蒸馏水。(4)根据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易被消化酶水解,因此一般采用注射法,不宜采用饲喂法;固醇类、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可以饲喂,也可以注射。对点落实6现有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x。为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小鼠x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现将小鼠x随机均分成若干组,下表表示各组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1234处理方法胰岛素阿司匹林生理盐水实验结果(血糖浓度)高于正常高于正常注:对胰岛素不敏感是指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表示有添加,“”表示无添加,胰岛素和阿司匹林均用生理盐水配制而成。a第1、3组的实验结果应分别为:高于正常、正常b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血糖浓度正常的个体c为了控制无关变量,三种试剂都应通过饲喂的方式添加d该实验可以同时证明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解析:选a由于高血糖小鼠x对胰岛素不敏感,因此1组血糖浓度应高于正常,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第3组小鼠血糖浓度正常。为保证单一变量,每组都应选择条件相似的个体。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该实验不能证明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7某研究小组研究雄性家兔中睾酮(st,一种雄性激素)与生长激素(gh)的关系,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切口不影响本实验)项目甲组乙组st浓度(g/ml)mmgh浓度(g/ml)nn由表中数据可推测st与gh的含量变化关系为_。根据所给实验材料,验证你的结论。实验材料:月龄、体重相同的健康雄性家兔12只,st、gh测定试剂盒,手术器械用具等。(1)实验步骤:将家兔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只。依次测定和记录每只家兔血液中st和gh的浓度。对两组家兔进行处理:a组切除性腺,b组_。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1个月后,依次测定和记录_。(2)分析讨论:要使实验更严谨,应做进一步处理:给a组家兔注射_,b组家兔注射_,然后测定和记录每只家兔血液中的gh浓度,求两组的平均值。预测进一步实验处理后的结果:a组gh浓度_,b组gh浓度_。根据预测结果,请举出能促进雄性幼年家兔体重增加的一种处理方法:_。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资料可知st与gh的关系为st含量的增加能使gh的含量下降。b组作为对照组,不切除性腺,为使实验更有说服力,可以给a组注射适量st溶液(高于正常值),按照等量原则,b组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根据实验假设“st含量的增加能使gh的含量下降”来推测,a组gh浓度会下降,b组gh浓度不变。gh浓度升高会增加体重,由此可以想到增加体重的方法是切除性腺。答案:st含量的增加能使gh的含量下降实验步骤:不切除性腺(不做处理)每只家兔血液中st和gh的浓度分析讨论:适量st溶液等量生理盐水下降不变切除性腺(或阉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考点二激素调节的实例1掌握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1)调节中枢:下丘脑。(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可直接调控肾上腺、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在此种调节方式中,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效应器的一部分。体液调节:高浓度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低浓度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2正确区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1)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式,如下丘脑分泌激素控制垂体活动,再通过垂体分泌激素控制相关腺体活动。(2)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可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如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这属于负反馈调节。对点落实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2)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会升高()(3)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4)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中,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2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c结构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解析:选d血糖平衡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题图分析,可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参与了血糖调节;甲表示胰岛b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乙表示胰岛a细胞,能产生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甲可作为效应器,可接受神经释放的递质,做出相应的反应;胰岛b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胰岛素,而不是通过主动运输。3(2016天津高考)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据图回答:(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图中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_信号到_信号的转变。(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_调节。在hpg轴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_,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会_,原因是_。解析:(1)据图分析,在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作用于松果体,所以效应器是松果体。图中去甲肾上腺素是由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促使其释放的是从传出神经纤维传来的电信号,释放过程中变成化学信号,所以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过程中伴随着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2)褪黑素是由松果体细胞分泌的激素,其调节过程属于体液调节(或激素调节)。在hpg轴中,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释放lh作用于睾丸,促进睾丸分泌雄激素。(3)lh能够促进睾丸分泌雄激素,过量的雄激素会反馈抑制下丘脑的活动,因此血液中由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水平会降低。答案:(1)松果体电化学(2)体液(或激素)垂体(3)降低lh促进雄激素的分泌,雄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典型图示激素分泌调节的类型解答此类图示的关键是准确记忆各种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可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在此基础上分析图示进行作答。问题设计(1)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分泌的调节属于甲类型,即:(2)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乙类型。即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3)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的分泌的调节属于丙类型,即:对点落实4(2018揭阳一模)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紧急状态下,若甲模式中的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_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再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_模式完成的,使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_。(3)血糖含量升高时,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_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_模式调节分泌量。解析:(1)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作用于垂体,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分级调节。(2)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所以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乙模式完成的,使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3)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可以直接接受血糖升高的调控,也能通过下丘脑发出的相关神经调控,所以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胰岛素的分泌量。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分级调节(神经体液调节)(2)乙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3)胰岛b细胞丙糖尿病是人群中常见的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症状及其治疗的有关知识是高考的热点之一,体现了高考命题关注生活、关注健康的主旨。对点落实5(2016江苏高考)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d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解析:选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拮抗作用调节血糖平衡;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液无法排出,但不影响胰岛素的排出,激素是弥散到体液中的;血糖水平的高低能直接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机理可能是抗体把自身的胰岛b细胞当做抗原进行攻击,使胰岛b细胞受损,数量减少,导致血液中胰岛素浓度低,血糖浓度高。6糖尿病患者有“三多”,其中之一是“尿多”。下列对其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a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发生病变,导致产生的尿量增多b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葡萄糖,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从而使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c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导致口渴,水喝得多了,尿就多了d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发生病变,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有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的作用解析:选b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少,血糖进入细胞及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发生障碍,而非糖物质转化成糖仍在进行,从而使血糖升高,部分糖随尿排出,而尿中的葡萄糖又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因此导致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进而导致尿量增多。7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 g/l,含量过高将导致糖尿病(分型和型两类)。注射胰岛素可以治疗型糖尿病,对型则无效。为进行一次医学测试,a、b和c三名成年人禁食12 h,然后喝下含100 g葡萄糖的溶液。在摄入葡萄糖后的4 h内,定时测定每人血浆中的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错误的是()a成年人b是糖尿病患者,病因可能是胰岛b细胞发生功能阻碍b成年人a是正常人,饭后能够通过分泌胰岛素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c成年人c是糖尿病患者,病因可能是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d成年人c的血糖浓度随着胰岛素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解析:选d摄入葡萄糖溶液后,a的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都表现正常,饭后可以通过分泌胰岛素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b和c血糖水平都超出正常范围,所以可以认为b和c都是糖尿病患者,且b在血糖浓度升高后胰岛素的分泌并没有明显增加,所以可判定b的病因是胰岛b细胞发生功能障碍,而c的胰岛素分泌正常,其病因最可能是激素不能与受体细胞的糖蛋白结合,而糖蛋白可能是由于相关基因发生突变而导致其结构发生改变所致。8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下图所示、表示由三种机体免疫异常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某类细胞是_,其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_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2)图中所示的患病机理是_,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3)图中抗体y3与_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4)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种糖尿病都属于_病。其中,_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有一种青少年型(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_。解析:能产生抗体y1、y2、y3的细胞为浆细胞。其中,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导致其分泌的胰岛素减少,使血糖浓度升高;抗体y1与胰岛b细胞膜上识别葡萄糖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抗体y3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使之不能识别胰岛素,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这三种情况,都属于自身免疫病,其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保持血浆中胰岛素的正常浓度,如果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可能类似于。答案:(1)浆细胞葡萄糖(2)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3)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4)自身免疫归纳拓展有关糖尿病的四点归纳模拟尿糖的检测1实验原理(1)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的。检测原理如下图:(2)实验后试纸的颜色可表示葡萄糖含量的多少,葡萄糖含量由少到多的颜色依次是浅蓝、浅绿、棕色、深棕色。2实验流程3注意事项(1)取液过程中滴管不能混用。(2)在现实中,医生不能仅凭一份尿液样本就断定某人是否患糖尿病,因为在一次性大量食用糖的时候,也会使尿中含有少量的糖。在判断是否患糖尿病时,要根据尿糖检测结果,结合病人的饮食来综合判断。(3)检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时,不仅可以用葡萄糖试纸,还可以向尿液中加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对点落实9糖尿病患者可以用尿糖试纸化验自己的尿糖情况。尿糖试纸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它可以催化葡萄糖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可以将试纸中一种无色化合物氧化成为有色化合物。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就可以显示尿中葡萄糖含量的高低。以下为上述作用机理的表达式:葡萄糖bccde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表达式中,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b表达式中,b为葡萄糖酸c表达式中,c为题干中所述的无色化合物d表达式中,e为有色化合物解析:选c结合题干进行分析,a为葡萄糖氧化酶,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为过氧化氢、b为葡萄糖酸、d为无色化合物、e为有色化合物。10尿液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病等的诊断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尿糖检测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b科学家将上述两种酶固定在糖尿试纸上就可检测尿糖c步骤原子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为有色化合物d为确诊患者有糖尿病,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解析:选b过程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应将上述两种酶和无色的化合物固定在纸条上,才能制成测试尿糖含量的酶试纸。步骤原子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有色化合物,根据葡萄糖含量由少到多依次呈现出浅蓝、浅绿、棕或深棕色。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但不一定患有糖尿病,如一次性吃糖过多、肾脏病变等也会使尿糖增多,若须确诊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真题集训验能力1(2017海南高考)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胰脏(胰)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既有内分泌作用也有外分泌作用c胰腺细胞分泌的酶直接进入血液中d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解析:选c胰腺里面有个胰岛,其中的胰岛a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胰腺的胰岛属于内分泌部;胰腺里面能合成和分泌消化酶的部位属于外分泌部。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通过导管进入小肠中。胰岛属于内分泌部,分泌的激素都要进入血液。2(2017北京高考)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解析:选c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贮存在atp中,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由图可知,ca2内流促进了胰岛素以胞吐的方式被释放到细胞外;细胞外葡萄糖含量增加会促进胰岛素释放;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细胞外血糖浓度,属于负反馈调节。3(2016全国卷)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解析:选d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如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增多,人体血糖浓度下降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增多。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故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会下降。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故可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4(2015重庆高考)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项目测定值参考范围单位甲状腺激素10.03.16.8pmol/l胰岛素1.75.020.0miu/l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解析:选c化验结果显示此人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值,可能患有甲亢。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则此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此人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值,可能患有糖尿病,所以此人的血糖含量要高于正常。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较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由于胰岛素含量低,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速度减慢。5(2017全国卷)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_,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解析:(1)腹腔注射胰岛素降低了血糖浓度,致使小鼠体内血糖含量下降,当血糖含量远低于正常水平时,大脑能量供应不足,会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2)根据题干信息,为尽快缓解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需要提高小鼠血糖含量,所以c组注射的激素应是胰高血糖素,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应是葡萄糖。(3)c组注射胰高血糖素后,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加快,使血糖浓度升高,达到正常值后,症状缓解。d组通过直接注射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达到正常值后,症状缓解。答案:(1)血糖低于正常水平(2)胰高血糖素葡萄糖(3)c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d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6(2017天津高考)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据图回答:(1)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_,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改善突触后神经元的形态与功能。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功能。(2)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岛素激活inr后,可以_。(3)某些糖尿病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导致inr对glut转运葡萄糖的直接促进作用减弱,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_了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最终,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_。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病人体内胰岛素含量_。解析:(1)由图示可知,胰岛素受体(inr)被激活后引起了多方面的变化,例如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为信息分子,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变化,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2)胰岛素受体被激活后,可以抑制神经元凋亡,同时还抑制了炎症因子的释放,而炎症因子可以促进神经细胞变性、坏死。(3)胰岛素受体被激活后可以促进glut的功能,同时抑制了炎症因子的释放,而炎症因子能抑制glut的功能,所以当胰岛素对胰岛素受体的激活能力下降后,不仅会导致inr对glut转运葡萄糖的促进作用减弱,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也减弱,即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作用加强。glut被抑制后,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下降。该类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导致机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弱,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人,故体内胰岛素的含量会增加。答案:(1)神经递质信息交流(2)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3)加强下降偏高课下检测查缺漏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酶、激素的调节下,植物体才能进行正常代谢b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d激素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解析:选d酶不具有调节作用;一般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激素可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抑制作用。2(2017衡阳期末)沃泰默切断狗小肠与胰腺之间的神经联系只留下血管,向小肠注入盐酸引起了胰液的分泌,而将盐酸直接注入血液中,没有引起胰液的分泌,对于这一结果,科学的解释是()a盐酸直接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b盐酸引起胰液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过程c盐酸被小肠吸收,经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d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进而调节胰腺分泌胰液解析:选d盐酸可刺激小肠黏膜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可刺激胰腺分泌胰液。3(2018齐鲁名校联考)下列关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b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补充血糖,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d大量口服胰岛素,可使血糖快速降低而使机体表现出休克症状解析:选b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胰岛素,会在消化道中被消化分解而失去降血糖的功效。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验证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做了如下实验: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下列关于该实验需要补充完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b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c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d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处理,另一半不予处理解析:选a口服胰岛素后会在消化道中被消化形成氨基酸,失去胰岛素的功能;本实验是验证胰岛素的降血糖功能,为了使实验更快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对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排除此实验不是由溶剂引起的;当给刚进食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后,小鼠出现惊厥,为了说明惊厥是胰岛素降血糖引起的,应该对实验动物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使其血糖恢复正常,而另一半不作处理。5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为相似()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b临近排卵时,雌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c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d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加,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解析:选b题述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临近排卵时,雌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属于正反馈调节;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属于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加,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6(2018山东名校联考)下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和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b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c血液中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分泌减少d幼年时激素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解析:选c由图可知,a是垂体,b是甲状腺,c是下丘脑;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由于负反馈调节的作用,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幼年时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激素(甲状腺激素)过少,会导致呆小症。7如图是人体内某激素进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可知此激素可能是性激素,起到信号分子的作用b该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体,穿过核孔并作用于核内dnac该激素能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此种方式进行的解析:选d分析题图,可发现信号分子的受体在细胞内,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可进入细胞内与受体结合;信号分子与受体蛋白结合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启动转录,进而控制多肽的合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还有直接接触、通过胞间连丝交流等。8人在不同状态下,其血糖浓度会有所变化。如图表示在不同“模拟活动时段”中人体的血糖浓度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ab段,人体内的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会增多b引起曲线bc段变化的主要途径有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合成糖原等c曲线ef段,人体内的肝糖原和肌糖原会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d曲线fg段的变化情况是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解析:选b曲线ab段是吃饭后食物的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引起曲线bc段变化(血糖降低)的主要途径有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等。曲线ef段,人体内的肝糖原会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但肌糖原不会。曲线fg段的变化情况是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拮抗作用的结果。9根据下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甲处高于乙处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甲处低于乙处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甲处高于乙处d如果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甲处高于乙处解析:选d饭后血糖升高,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合成糖原或转化成非糖物质,故血糖浓度会降低;饥饿时肝脏中肝糖原分解加强,使血糖升高;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的尿素随尿液排出,血液中尿素含量减少;饭后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故甲处胰岛素含量应低于乙处。10(2018长沙模拟)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y可能是血糖水平降低b刺激x胰岛a细胞,属于非条件反射;结构位于大脑皮层c图示激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d靶细胞“受体”的物质基础是脂质,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解析:选c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血糖的升高,刺激x能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则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血糖调节天生就有,所以是非条件反射,是传入神经,是血糖调节中枢,故是下丘脑;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该激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来补充血糖的含量;靶细胞上受体的成分是糖蛋白。11有三个均表现为低甲状腺激素的病人,他们分别患有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缺陷病。给这些病人及健康人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结果如下:健康人病人甲病人乙病人丙注射trh前10 mu/l10 mu/l10 mu/l1040 mu/l注射trh后1040 mu/l1040 mu/l10 mu/l40 mu/l经诊断甲患有下丘脑功能缺陷病,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病人乙患有垂体功能缺陷病,病人丙患有甲状腺功能缺陷病b注射trh后,三位病人的甲状腺激素浓度都可以暂时恢复正常c表中数据不能说明“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之间存在反馈调节dtrh与tsh的作用相同解析:选a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tsh(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病人乙注射trh前后,体内tsh含量无明显变化,说明该病人患有垂体功能缺陷病。甲状腺激素对trh和tsh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病人丙在注射trh前,体内tsh含量较高,注射trh后体内tsh含量更高,这是由于甲状腺病变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失去了对垂体和下丘脑的反馈抑制作用。12(2018西安诊断)如图所示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糖调节的两条途径,图中a、b、c、d代表具体的结构。a表示胰岛内的细胞,通过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引起靶细胞代谢活动的改变,从而导致血糖含量升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血糖含量降低刺激b导致其膜电位改变,由b到c信号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ba过程中,信号的传递是双向的,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两种形式ca代表的是胰岛a细胞,释放的物质被靶细胞识别引起靶细胞内相应代谢活动加强da释放的物质是胰高血糖素,若发生效应后不能被降解将导致血糖持续升高解析:选bba过程中,兴奋的传递形式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两种,但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二、非选择题13图1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过程示意图,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图2表示激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