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复习练案.doc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复习练案.doc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复习练案.doc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复习练案.doc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复习练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专题四一、单项选择题(2017东北三省四市第二次模拟)烃源岩指的是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与排出油气的岩石。下图为我国柴达木盆地部分地区烃源岩沉积厚度等值线图(单位:米)。据此完成12题。1形成烃源岩的地质作用是(d)a冷却凝固作用b重熔再生作用c变质作用d沉积作用2在烃源岩物质刚开始堆积时,甲乙沿线可能是(a)a山脊b山谷c鞍部d冲积扇【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图中数字表示烃源岩的沉积厚度,说明是沉积岩,形成烃源岩的地质作用是沉积作用,d项对。冷却凝固作用形成的是岩浆岩;重熔再生作用形成的是岩浆;变质作用生成变质岩。第2题,根据等值线递变规律,甲乙沿线的沉积层较薄,说明在烃源岩物质开始堆积时,甲乙沿线地势较高,可能是山脊,a项对。b、c、d项错。(2017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历史上美国加利福尼亚谷地曾是一个面积宽广、狭长的湖泊。读“美国加利福尼亚谷地古地图”,回答34题。3图中断层的形成原因是(c)a冰川侵蚀致使岩层断裂b板块张裂地壳褶皱凹陷c板块挤压地壳岩层错断d海浪侵蚀致使岩石塌落4与加利福尼亚谷地形成相关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a岩层下陷、流水沉积b岩层抬升、冰川侵蚀c海浪侵蚀、流水沉积d流水侵蚀、冰川侵蚀【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断层是由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使地壳断裂进而岩层错位。故c项对b项错。冰川侵蚀形成的是角峰、u型谷,不是断层,故a项错。海浪侵蚀会在滨海地带形成海蚀地貌,故d项错。第4题,加利福尼亚谷地曾为湖泊,说明地壳发生了下陷,故排除b项。从图中可知加利福尼亚谷地有冲积扇,说明地壳下陷后有河水的沉积作用,故a项正确。海浪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都不符合题意。(2017湖南衡阳八中期末)读下图,回答56题。5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变化可能是由于(c)a水土流失现象加剧b河流沿岸大规模挖沙c修建水库数量增多d近十年降水持续偏多6据图推断,近年我国(d)a滨海盐碱化趋势减弱b台风破坏程度明显降低c沿岸湿地的面积缩小d河口附近海岸侵蚀后退【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呈下降趋势。总输沙量与河流搬运能力和河流含沙量呈正相关,则总输沙量减少的可能原因是河流水量减少导致的搬运能力下降,或植被覆盖率提高导致的水土流失减轻,或河流流域内修建水库拦截了部分沙源。第6题,图中显示河流总输沙量减少,则河口沉积作用减轻,海水侵蚀作用加强,海岸后退。(2017福建莆田教学质检)热融地貌是指地下冰受热融作用形成的地形,又称热喀斯特地貌。可分为两种类型:热融沉陷,主要发生在平坦地面,沉陷后积水成为热融湖;热融滑塌,主要发生在缓坡地面。活动有明显的季节性。据此完成78题。7易形成热融湖的地区是(b)a云贵高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c巴西高原d密西西比河平原8我国祁连山热融地貌的主要类型和形成时间是(c)a热融沉陷夏季b热融沉陷秋末冬初c热融滑塌夏季d热融滑塌秋末冬初【解析】第7题,由材料“热融地貌是指地下冰受热融作用形成的地形”可知,只有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才会有地下冰,西西伯利亚平原纬度高气温低,有冻土层,b项正确。第8题,由材料“热融地貌是指地下冰受热融作用形成的地形”可知夏季气温高,是热融地貌的主要形成时间;由材料“热融沉陷,主要发生在平坦地面”、“热融滑塌,主要发生在缓坡地面”,因此祁连山热融地貌为热融滑塌,c项正确。(2017甘肃民乐一中压轴卷三)沙捞越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州,其森林、石油资源丰富,但经济较落后。读“沙捞越地区简图(下图)”,完成第9题。9巴兰河河口无冲积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a植被覆盖率高,泥沙含量少b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c风高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d地形平坦,支流汇入少【解析】该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丰富;图示地区纬度低,海面风浪小,海水侵蚀作用较小;由于该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雨林茂盛,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泥沙含量少,且流速快,所以在河口处无冲积岛形成。(2017山西名校联考)马拉若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完全被淡水包围的岛,下图是马拉若岛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马拉若岛的形成原因是(a)a流水堆积b风力堆积c火山喷发d地壳抬升11马拉若岛周围一定距离内全是淡水是因为(c)a降水量大b蒸发量大c陆地径流注入量大d所处海区轮廓封闭【解析】第10题,由图中可看出,马拉若岛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是河流携带泥沙到入海口堆积形成,a项正确。第11题,亚马孙河径流量大,导致注入海洋的陆地淡水多,使得岛屿一定距离范围内全是淡水,c项正确。二、综合题12(2017安徽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置见下图)上森林茂密,平均覆盖率达50%,耕地面积只占很少的比例。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作为第四纪冰期欧洲的冰川中心,受第四纪冰川的强烈作用,半岛上冰川地形非常普遍。半岛西海岸是峡湾的大本营,两岸多为高峻的山崖,是船舰的良好停泊地。这里也是维京海盗的故乡,曾有研究者称,维京海盗开始劫掠欧洲的时代,恰好是一个地球暖期的开始。峡湾中的水是淡水和海水的混合物,河流和瀑布带来数米厚的上层淡水,下层则是比较重的海水。科学研究发现,在挪威纳柔依峡湾35米左右的浅水区,生存着深海300米以下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海腮。在峡湾浅水区便能形成类似深海环境(终年黑暗,阳光完全不能透入)的现象称之为“深水浮现”。(1)描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2)说明在峡湾形成“深水浮现”现象的原因。(3)分析维京时期峡湾地区海盗盛行的主要原因。【答案】(1)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水倒灌入接近海岸的峡谷中,形成峡湾。(2)由于峡湾表层淡水和海水的折射率各不相同,光线难以深入峡湾水体;加上两岸高山在水中形成阴影等原因,于是在峡湾浅水区便能形成类似深海的环境,这便是“深水浮现”现象。(3)峡湾区地势陡峭,陆上交通不便;耕地面积少,粮食不足;虽然纬度高,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且海岸线长,多天然良港;森林资源丰富,为造船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气候温暖期,当地人口增加,生活窘困的维京人开始劫掠南部欧洲。13(2017山西名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尔干半岛是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占据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什科茨扬溶洞群位于斯洛文尼亚,这里月降雨量均在110160mm左右。夏季平均气温约为21,冬季并不寒冷,平均气温为0.6。下图是巴尔干半岛及其周边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1)读图分析巴尔干半岛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说明什科茨扬溶洞群所属的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3)简述什科茨扬溶洞群的形成过程对自然地理的不利影响。【答案】(1)地处南欧东部,欧、亚、非三大洲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南临地中海重要航线,东有土耳其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北部有多瑙河及其支流萨瓦河沟通欧洲大陆,水路交通便利,因此地理位置极为重要。(2)喀斯特地貌;原因:石灰岩广布;气候温暖湿润;流水作用显著。(3)溶洞形成过程中,导致地表径流下渗严重,地表水资源短缺;丰富的降水加剧水土流失,使地表破碎(崎岖不平);土壤退化,植被减少。(后两点二选一)【解析】第(1)题,地理位置重要性可结合新加坡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重要性来回答,地处南欧东部,欧、亚、非三大洲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南临地中海重要航线,东有土耳其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北部有多瑙河及其支流萨瓦河沟通欧洲大陆,水路交通便利,因此地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