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检测(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七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检测(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七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检测(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七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检测(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选择题 1.下列哪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a.论语b.史记c.资治通鉴d.红楼梦2.132年,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比欧洲同类仪器早( ) a.1500年b.半个多世纪c.1600年d.1700年3.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4. 他采纳董仲舒的主张,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他”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5.据东观汉记载:公元2世纪初,蔡伦曾得到当时汉和帝的称赞,因为他( ) a.改进和推广造纸术b.出使西域归来c.完成历史巨著史记d.东渡日本成功6.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其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该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b.丹经c.本草纲目d.金刚经7.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车来搬运,很不方便。促使这一现象发生变化的发明是( ) a.造纸术b.火药c.印刷术d.指南针8.它传入欧洲,结束了欧洲人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的历史。它大大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它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发明之一。“它”指的是( ) a.火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造纸术9.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它起源于古印度。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 a.战国b.西汉末年c.东汉d.三国10.下列关于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评价的相同之处是( )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 a.b.c.d.11.以下景点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文物古迹,它们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a.b.c.d.12.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1700年前的医学古籍中获取灵感,成功提取青蒿素,使疟疾的死亡率下降了一半,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下列对献给世界礼物的传统中医的认识准确的是( ) a.张仲景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b.张仲景创制医学体操“五禽戏”,能强身健体c.华佗写成伤寒杂病论,擅长医治流行传染病d.人们为了怀念医圣张仲景,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先生”13.我国古代文化名人辈出、科技成就斐然。以下组合正确的是( ) a.司马迁资治通鉴b.李时珍本草纲目c.曹雪芹西游记d.杜甫蜀道难14.全书网络“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为主要内容,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该著作是( ) a.史记b.资治通鉴c.金刚经d.窦娥冤15.2017年3月14日,l200多名硅谷科技员工在“圆周率节”走上街头,用行动反对总统特朗普,我国古代为圆周率的计算做出巨大贡献的数学家是( ) a.祖冲之b.王羲之c.贾思勰d.张仲景16.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推崇。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医学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a.李斯、商鞅b.孔子、老子c.蔡伦、张仲景d.张仲景、华佗17.经考古证实,我国造纸术发明于( ) a.西汉b.秦朝c.战国时期d.东汉18.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余读离骚、天问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作者的意思是( ) a.屈原应该投身于文学创作b.楚辞体作品缺乏志向和追求c.为屈原遗作中爱国志向所感叹d.认为屈原的遭遇和结局不值得19.唐宋时期,众多诗词作品得以刊印成集,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术的改进b.印刷技术的进步c.国家政策的支持d.对外交流的发展20.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又薄又软的纸,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这充分表明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经济、实惠、轻便是我国古代造纸所追求的目标造纸的目的是为了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考古发现的纸是宦官蔡伦造的( ) a.b.c.d.二、材料分析题 21.文物鉴赏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修养。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文物鉴赏活动,请你一起参与:【鉴赏文物】【鉴别真伪】仔细阅读下列三幅图:(1)请认真观察【鉴赏文物】中文物图,写出你解读到的相关历史信息(如文物名称、所处朝代、出土地区、用途或文物价值等,要求每个至少列出三条)。 (2)根据上述三幅图提供的资料,你认为我们获得古代历史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3)上述三幅图中,哪一幅图提供的信息更可靠?为什么?哪一幅告诉我们的史实最不可信? 22.“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