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煤厂安全专篇培训资料.doc_第1页
选煤厂安全专篇培训资料.doc_第2页
选煤厂安全专篇培训资料.doc_第3页
选煤厂安全专篇培训资料.doc_第4页
选煤厂安全专篇培训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63 目目 录录 总总 论论 1 第一节 项目背景 1 第二节 项目概况 1 第一章第一章 厂区概况厂区概况 4 第二章第二章 选煤厂工程概况选煤厂工程概况 10 第一节 选煤厂概况 10 第二节 选煤工艺 11 第三节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16 第四节 给水排水 19 第五节 采暖 通风及供热 22 第六节 消防 25 第七节 电气 26 第八节 生产辅助设施 28 第九节 建筑物及构筑物 28 第三章第三章 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 36 第四章第四章 生产过程中主要危害因素生产过程中主要危害因素 39 第一节 选煤厂危险源 39 第二节 危险源识别方法 39 第三节 粉尘危害 40 第四节 噪声危害 41 第五节 其它危害 41 第五章第五章 安全卫生的主要防范措施安全卫生的主要防范措施 42 第一节 煤尘有害气体部位及防范措施 42 第二节 降噪措施及其预期效果 42 第三节 消防措施 43 第四节 设备及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措施 43 II 63 第五节 辅助机构的安全防护措施 45 第六节 设备检修安全防护措施 45 第七节 电气安全及设备防护措施 45 第八节 建筑 结构安全防范措施 47 第九节 运输安全防范措施 49 第六章第六章 安全机构设置及安全技术培训安全机构设置及安全技术培训 51 第一节 安全机构的设置 51 第二节 安全技术培训及职工健康管理 51 第三节 安全定员 52 第七章第七章 投资及劳动定员投资及劳动定员 54 第一节 选煤厂投资 54 第二节 职业安全卫生投资 55 第三节 劳动定员 55 附附件 件 1 设计委托书 2 发改局批文 3 专家审查意见 1 63 总总 论论 第一节第一节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最北端 地处世界八大煤田之一神府煤田腹地 是矿产 资源富集区 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和晋陕蒙交通枢纽 府谷县煤炭资源丰富 全县含煤面积 1359km2 占全县总面积的 42 全县煤炭资源探明地质储量 131 12 亿 t 主要由西部的侏罗纪煤系和东部的石炭二迭纪煤系两大煤系构成 府谷县煤炭工 业为我国的能源建设和当地的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 实施可持续发展 节能 减排等宏观战略与政策的环境下 清洁煤技术得到大力提倡 清洁能源的市场需求比 例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原煤洗选比例也在国家能源政策的要求下逐步进行提高 府谷 县境内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但附近原煤洗选能力明显不足 严重影响出售煤的煤质 和价格 为了调整产品结构 实现产品升级 增加产品附加值 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考虑靠近煤炭资源基地及发电企业的地理位置优势 同时为了推 进地方工业发展步伐 促进地方工业及企业自身发展壮大 吸收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 力 增加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 府谷县金得利洗选煤有限责任公司决定在府谷县老高 川乡红草沟村圪洞沟自然村建一座工艺先进 运行可靠 设备精良 配套合理 综合 效益好的一流选煤厂 为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 保证选煤厂安全生产 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 保证 劳动工人的生命安全 编制了 府谷县金得利洗选煤有限责任公司 120 万 t a 选煤厂初 步设计安全专篇 第二节第二节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一 名称 隶属关系及所在位置一 名称 隶属关系及所在位置 项目名称 府谷县金得利洗选煤有限责任公司 120 万 t a 选煤厂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府谷县金得利洗选煤有限责任公司 120 万 t a 选煤厂位于陕西省府谷县老高川乡红 2 63 草沟村圪洞沟自然村 在行政上隶属府谷县金得利洗选煤有限责任公司 二 单位概况二 单位概况 府谷县金得利洗选煤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金 2000 万元 是一家集煤炭洗选加工 贸易 运输 装卸 存储 计量 检测和化验一条龙 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中型民营 企业 主要经营 原煤 洗选精煤 焦煤及选煤副产品 公司办公地点在府谷县 三 三 设计文件的编制依据和设计范围设计文件的编制依据和设计范围 1 编制依据 府谷县金得利洗选煤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资料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59 2005 国家其它有关煤炭工业建设的技术 经济政策和法律 法规等文件 2 设计范围 新建 120 万 t a 洗选煤生产线一条 从原煤储煤场开始 至产品装车的全部生产设 施 生产需要的辅助设施的土建 设备 安装等设计 生产设施主要包括 储煤场 受煤坑 准备车间 主厂房 浓缩车间 消防水池及泵房 连接各车间的皮带机栈桥 厂区内生产管线等 四 原料煤基地四 原料煤基地 府谷县金得利洗选煤有限责任公司选煤厂入洗原煤主要由公司所属附近的煤矿供 给 公司拥有 300 万 t a 生产能力的矿井 本选煤厂处理能力 120 万 t a 原煤 因此能 够完全满足选煤厂生产用煤的要求 五 选煤厂建设规模及工作制度五 选煤厂建设规模及工作制度 建设规模 120 万 t a 227 27t h 工作制度 330d a 16h d 每天两班生产 一班检修 六 厂址及建设条件六 厂址及建设条件 1 厂址 府谷县老高川乡红草沟村圪洞沟自然村 2 建设条件 项目属新建工程 1 水源 选煤厂的生产用水由深水井提供 水质 水量均满足需求 3 63 2 电源 电源接自选煤厂工业广场内原有的变电站 选煤厂在主厂房设置低压 配电室一个 各车间系统电源由主厂房高低配电室采用放射式方式供给 供电有保障 3 供热 热源引自原有锅炉房 锅炉能力满足生产系统热负荷要求 4 交通 厂区有榆府公路和老红路 进厂公路利用现有道路 交通便利 七 煤质特征及产品用途七 煤质特征及产品用途 府谷煤属世界优质煤 平均发热量为 28 87MJ kg 30 137MJ kg 灰分为 5 10 硫分为 0 31 0 86 磷分为 0 002 0 0025 属特低硫 特低磷 特低灰 中高发热 量的优质煤 本区煤类主要为不粘煤和长焰煤 另有少量弱粘煤 本区原煤洗选加工后主要用作动力用煤 部分长焰煤经配煤后可作为高炉喷吹煤 是钢铁 化工 特种冶炼和火力发电的工业原料 八 选煤工艺八 选煤工艺 原煤采用 50 0 5mm 跳汰洗选 粗煤泥回收 煤泥压滤的联合工艺流程 九 主要建构筑物九 主要建构筑物 1 主厂房 含配电室 主厂房平面尺寸 38m 14m 占地面积 532m2 建筑面 积 1792m2 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高 25m 空心砖填充墙围护 基础采用现浇钢 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2 准备车间 车间平面尺寸 15m 7m 占地面积 105m2 建筑面积 266m2 两 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高 14m 空心砖填充墙围护 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 基础 3 受煤坑 采用 5m 5m 钢筋混凝土结构 埋深 5 5m 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 形基础 4 受煤坑下带式输送机地道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净宽 3m 净高 2 2m 埋深 5 5m 5 带式输送机栈桥 采用钢桁架结构 全封闭形式 楼板采用压型钢板砼组合楼 板 墙体和屋面采用彩钢夹芯板围护 钢桁架支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基础采用钢 4 63 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6 卸载点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空心砖填充墙围护 基础采用钢筋混 凝土独立基础 7 浓缩车间 采用 30m 钢筋混凝土半地下圆池 地下为事故水池 埋深 7m 地 面以上为浓缩池 高 4m 浓缩池上部设置轻钢结构封闭围护 高度 6 9m 十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十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原煤煤质情况以及市场要求确定各产品的指标如下 块精煤 50 13mm 产率 53 26 灰分 5 42 末精煤 13 0 30mm 产率 19 79 灰分 5 88 中煤产率 3 12 灰分 26 23 矸石产率 19 36 灰分 84 24 煤泥产率 4 47 灰分 24 90 吨煤水耗 0 0845m3 吨煤电耗 3 55kW h 建设项目总投资为 3938 86 万元 其中 土建工程为 1527 27 万元 设备及工器具 购置费为 1053 15 万元 安装工程为 592 64 万元 其他费用为 765 81 万元 吨煤投资 32 82 元 5 63 第一章第一章 厂区概况厂区概况 一 交通位置一 交通位置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边 榆林地区东北部 北纬 38 42 39 35 东经 110 22 111 14 范围内 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伊金霍洛旗接壤 东与山西省忻州地区 河曲县 保德县隔黄河相望 西南部与陕西神木县相邻 府谷县金得利洗选煤有限责任公司 120 万 t a 选煤厂位于府谷县老高川乡红草沟村 圪洞沟自然村 地理坐标为东经 110 36 34 328 北纬 39 5 58 320 厂区有榆府公路 和老红路 进厂公路利用现有道路 交通便利 见图 1 1 1 交通位置图 6 63 图 1 1 1 交通位置图 二 二 地势 地貌地势 地貌 府谷县处于内蒙古高原与陕北黄土高原东北部的接壤地带 总的地势为西北高 东南低 由黄甫川 清水川 孤山川 石马川四条大川和相应的五道梁峁组成地貌主 题骨架 全县地貌大致分为三类 西部是覆盖着薄层片沙的黄土梁峁区 约占全县面 积的 10 中部是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 约占总面积的 70 东南部黄河沿岸是黄土 峡谷丘陵区 约占总面积的 20 河床切入基岩 峡谷 阶地相间 海拔高度 780 1426 6m 县城海拔高度 815 7m 相对高差为 646 5m 最高点为新民高寒岭 最 低点为王家墩白云乡 黄河沿东界流经府谷县 7 个乡镇 108km 本区纯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 其特征是 沟壑密集 支离破碎 梁峁起伏 而峁顶较圆 峁小梁短 地面切割较深 三 地质水文三 地质水文 1 地质 府谷县处于祁 连 吕 梁 贺 兰 山字形构造马蹄形盾地的东翼与华夏系第 三沉降带的复合带 本区位于陕甘宁盆地东部边缘地带 地质构造属于祁吕贺山字构 造马蹄型盾地的东翼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陕甘宁盆地东缘的黄河断裂带西侧 地质 构成相对较稳定 厂址地层主要由第四系松散层和二迭系上统基岩两大类组成 二迭 系基岩表现为以紫红色细砂为主的沉积物 底部为一层较稳定的灰绿色含砾粗砂岩 第四系松散层主要由粗 中砂及粘土薄层组成 2 水文 1 地表水文状况 府谷县境内年径流深由北向南递增 变化范围在 80 135mm 之间 相差 55mm 最高值区在南部 年径流深 135mm 其次是中部 年径流深 90mm 最低值在北部 年径流深 80mm 全县平均径流深 90 9mm 径流年内变化和降雨量年内分布一致 大 部分径流集中在汛期的 7 9 月份 其径流量约占径流总量的 70 3 冬季 12 2 月径流 量占年径流总量的 3 多数河流属于季节性河流 雨季暴涨 旱季断流 府谷县境内河流错综复杂 沟壑密布 流经境内的河流主要有黄河 黄浦河 孤 选煤厂厂址选煤厂厂址 7 63 山河 悖牛川 清水川 马石川 十里长川 胡桥沟 大板兔川 永兴沟 阳湾沟 地界川 木瓜川 洪诗沟 黄羊城沟等 全部属于黄河水系 黄河在府谷境内自墙头 乡入境 由王家墩乡出境 流域长 103km 流域面积 2760km2 占全县总面积的 86 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 822m3 s 年径流量 259 亿 m3 年输沙量 3 6 亿 府谷县境 内实测最大洪峰流量 11100m3 s 项目所在地附近主要的水体为小板兔川 位于本项目 西侧 1km 处 属于季节性河流 雨季暴涨 旱季断流 府谷县内水土流失面积较大 植被稀少 自然灾害频繁 土壤质地差 易侵蚀 在本区内建设选煤厂势必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 导致植被的进一步减少 生态环境也 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周边的环境问题 需要在整个选煤厂建设过程中都要大力 增加附近及厂区内植被的覆盖率 减少水土流失 妥善处理好选煤产品的运输及保存 减少固体废物污染周围的山川河流及周边的村庄 保持其周围生物的多样性不被破坏 增强生态环境的抵抗力 2 地下水文状况 受气象 水文及地质地貌等因素影响 府谷县地下水资源较为贫乏 主要含水类 型有第四系冲积层潜水 黄土层潜水 基岩风化带潜水 裂隙岩水和基岩裂隙承压水 且 96 5 的可采资源集中在黄河漫滩及孤山川下游漫滩 其余地段开采利用条件较差 项目所用地下水为黄河漫滩第四系冲积层潜水 含水层为近代冲积的中 细砂及砂卵 石层 不同程度的含有泥质 水位埋深 1 5 10m 主要接受河水和大气降水补给 水 质较好 水量丰富 四 气象四 气象 项目所在地府谷县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基本特征是 春 秋季短 冬 夏长 雨热同期 冷暖干湿四季分明 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气象特征如下 年平均气温 9 1 平均最高气温 24 2 7 月份 极端最高气温 38 9 平均最低气温 8 8 1 月份 极端最低气温 24 8 63 年平均风速 2 2m s 最大风速 2 9m s 年平均降水量 459 6mm 年最大降水量 849 6mm 主导风向 SW 静风频率 23 五 社会环境概况五 社会环境概况 府谷县地处榆林市北部 为晋陕蒙交界之地 是榆林市经济发展最早和最快的县 拥有雄厚的工业经济基础 1 社会经济结构 府谷县总面积 3229 hm2 辖 20 个乡镇 364 个行政村 1350 个自然村 总人口 20 5 万人 目前全县工业企业已发展到约 700 多户 从业人员约 3 万多人 主要产品 有 18 个系列 100 多个品种 目前 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煤炭为龙头 电力 冶金 建材 机械为主体 国有工业和乡镇工业齐头并进 共同发展的新型工业县 2 交通状况 府谷县地处晋陕蒙交通要道 与山西省隔河相望 神朔铁路 府店一级公路 府 准公路 沿黄公路横穿腹地 庞大的铁路 公路网络辐射周边省市 交通快捷便利 为区域能源和产品的输出创造了便利条件 3 文物景观保护 府谷县历史悠久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 后唐天佑七年就建立府谷 县 至今已有 1000 多年历史 全县文物古迹甚多 主要有龙山文化遗址 明长城遗址 西汉富昌县遗址等 经现场调查 本区内无文物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及其他需要特殊保 护地区 4 资源状况 府谷县县域内侏罗纪 石炭纪两大煤炭已探明储量 131 12 亿 t 含煤面积 1359km2 分布在 8 个乡 煤层地质构造简单 层位稳定 埋藏浅 宜于露天平峒开 9 63 采 府谷煤属优质煤 平均发热量为 28 87 30 13 MJ kg 灰分为 5 10 硫分为 0 31 0 86 磷分为 0 002 0 0025 属特低硫 特低磷 特低灰 中高发热量 不 粘和弱粘长焰优质动力煤和化工用煤 陕西省最大的铝矾土矿床就在府谷县 储藏面积为 80 hm2 总储量为 6 4 亿 m3 矿区水文地质构造简单 易于开采 属高品位大型富矿 全省最大的高岭土矿就在府 谷县 远景储量为 10 亿 t 已探明 3 59 亿 t 杂质含量低 结晶好 是陶瓷 造纸 化工 电子工业的原料 10 63 第二章第二章 选煤厂工程概况选煤厂工程概况 第一节第一节 选煤厂概况选煤厂概况 一 一 选煤厂类型 建设规模选煤厂类型 建设规模 选煤厂属群矿型选煤厂 建设规模为 120 万 t a 二 二 厂址厂址 府谷县金得利洗选煤有限责任公司选煤厂位于陕西省府谷县老高川乡红草沟村圪 洞沟自然村 三 工作制度三 工作制度 根据现行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 选煤厂工作制度为年工作 330d 日工作时 间 16h 三班作业 两班生产 一班检修 四 生产能力四 生产能力 根据选煤厂建设规模和工作制度 选煤厂生产能力如下 年生产能力 120 万 t a 日生产能力 3636 36t d 小时生产能力 227 27t h 五 服务年限五 服务年限 选煤厂服务年限为同附近矿井 六 煤源六 煤源 入洗原煤主要由公司所属附近煤矿供给 公司拥有 300 万 t a 生产能力的矿井 完 全满足本选煤厂年处理量 120 万 t a 原煤的洗选 七 水源 电源 供热七 水源 电源 供热 选煤厂生产用水由深水井提供 水质 水量均满足需求 电源接自选煤厂工业广 场内原有变电站 选煤厂在主厂房设置低压配电室一个 各车间系统电源由主厂房高 低配电室采用放射式方式供给 供电有保障 热源引自原有锅炉房 锅炉能力能够满 足生产系统热负荷要求 11 63 八 交通八 交通 厂区有榆府公路和老红路 进厂公路利用现有道路 交通便利 第二节第二节 选煤工艺选煤工艺 一 选煤工艺方法的选比一 选煤工艺方法的选比 目前 流行的选煤方法主要有重介质选煤和跳汰选煤两种 重介质选煤是当前较为先进的选煤方法 它的分选精度和数量效率高 可获得高 质量 高回收率的精煤和较好的分选指标 但也存在介质流程复杂 设备 管路等保 养相对困难等不足 通常对于精煤指标要求较高的炼焦煤来说 重介质选煤是非常具 有竞争力的 跳汰选工艺是比较传统的选煤工艺方法 其流程简单易行 生产能力大 维护管 理方便 选煤成本低 相对重介分选精度和数量效率要低 对原煤煤质的变化适应能 力不及重介强 但是对于原煤煤质较好的动力煤来说 跳汰选是当今运用最广泛的选 煤方法 府谷县原煤属优质煤 平均发热量为 28 87 30 13 MJ kg 灰分为 5 10 硫分为 0 31 0 86 磷分为 0 002 0 0025 属特低硫 特低磷 特低灰 中高发热量 不 粘和弱粘长焰优质动力煤和化工用煤 对于此种优质的动力煤 通常运用跳汰选的工艺方法进行分选 不仅成本较低 简单易行 更重要的是能够得到较好的精煤产品 因此 对于府谷的原煤特点 选择 跳汰洗选的方法 二 选煤工艺二 选煤工艺 原煤 50 0 5mm 跳汰洗选 粗煤泥回收 煤泥压滤的联合工艺流程 三 工艺流程三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见图 2 2 1 工艺流程说明如下 1 原煤系统 原煤自受煤坑经给煤机均匀给至原煤带式输送机上 经带式输送机输送至原煤准 备车间 在原煤准备车间首先经除铁器除铁后进入原煤分级筛 分级筛筛孔为 12 63 50mm 筛上大于 50mm 的经手选选出大块矸石及杂物后进入破碎机进行破碎 破碎 机将物料破碎至 50mm 以下与分级筛筛下物一起经带式输送机运至主厂房进行分选 13 63 图 2 2 1 工艺流程图 14 63 2 主厂房分选系统 原煤进入跳汰缓冲仓 跳汰机缓冲仓内的原煤通过斜插板闸门 电振给料机均匀 给入跳汰机内进行分选 选出矸石 中煤及精煤三种产品 中煤经中煤脱水斗式提升 机脱水后进入中煤仓 矸石经矸石脱水斗式提升机脱水后进入矸石仓 跳汰精煤通过 脱水筛一次脱水并分级后 50 13mm 块精煤通过溜槽直接入块精煤皮带 13 0 5mm 末精煤通过离心机脱水后入末精煤皮带 精煤脱水筛的筛下水和离心液进入分级旋流器组的入料缓冲池 用渣浆泵打入分 级旋流器 分级旋流器组的底流进入高频脱水筛回收粗精煤 回收的粗精煤泥进入末 精煤皮带 分级旋流器的溢流和高频脱水筛的筛下水进入浓缩机进行煤泥浓缩 浓缩机底流用泵打到压滤机 压滤后得到煤泥产品直接地销 滤液返回浓缩池 3 浓缩车间 分级旋流器的溢流和高频脱水筛的筛下水进入进入耙式浓缩机浓缩 耙式浓缩机 底流用底流泵打到煤泥搅拌桶再由泵打入压滤机 溢流入循环水池作循环水使用 4 厂内污水处理 厂内跑 冒水进入地沟 收集入集中水池 正常工作时间用泵打回到跳汰机回收 停车时打到浓缩机 5 产品储运系统 块精煤和末精煤通过各自的皮带输送机运到精煤堆场 用汽车外运 中煤和矸石 分别由中煤仓和矸石仓存储 汽车外运 煤泥堆场落地堆存 用汽车外运 四 产品平衡表四 产品平衡表 1 工艺流程计算主要工艺指标选取 跳汰机工艺指标 矸石段 I 0 15 dp1 1 58 中煤段 I 0 17 dp2 2 00 2 产品平衡表计算 根据上述选煤工艺指标 通过计算机优化计算 得到最终产品平衡表 见表 2 2 1 五 工艺设备的选型五 工艺设备的选型 1 设备选型原则 15 63 选煤厂主要设备采用国内可靠 先进 节能设备 表 2 2 1 最终产品平衡表 数量灰分水分 产品名称 r t ht d万 t aAd Mt 块精煤53 26121 051936 7363 915 428 00 末精煤19 7944 98719 6423 755 889 79精煤 合计73 05166 022656 3687 665 548 53 中煤3 127 09113 453 7426 2323 00 矸石19 3644 00704 0023 2384 2423 00 煤泥4 4710 16162 555 3624 9024 00 总计100 00227 273636 36120 0022 29 2 不均衡系数的选取 根据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59 2005 的相关要求 各环节设备处理能 力的不均衡系数选取如下 煤流系统 K 1 15 矸石系统 K 1 50 煤泥水系统 K 1 25 3 工艺设备选型 考虑到减少设备的备品备件种类 以利于设备的维修 在设备选型时 尽量做到 同类设备采用一种规格或尽量减少不同规格品种的数量 主要设备选型见表 2 2 2 表 2 2 2 主要工艺设备选型表 序号设备名称技术规格数量备注 1原煤分级筛YK1645 F 7 2m2 筛缝 50mm Q 350t h1 台 2破碎机2PCM401001 台 3跳汰机SKT161 台 4弧形筛R2030 60 B 2200mm1 台 5分级脱水筛2ZK3060 上层 13mm 下层 0 5mm1 台 6离心机TLL 1200A 筛缝 0 35mm1 台 7分级旋流器组NNX350 8 Q 720m3 h1 台 8高频筛GPS2041 筛缝 0 25mm F 8 20m22 台 9尾煤压滤机快开隔膜 F 300m22 台 16 63 10浓缩机直径 30 米1 台带事故水池 17 63 六 工艺布置六 工艺布置 根据现场情况 确定最终地面工艺 地面工艺总布置功能分区明显 主厂房布置 在厂区中间位置 原煤设在厂区北侧储存 精煤场设在厂区南侧储存 浓缩池及水泵 房布置在靠近主厂房北侧 具体布置见附图 CA2521 2400 01 1 原煤系统 选煤厂外购原煤由汽车卸至原煤储煤场储存 可依煤种不同分堆存 设 2 个受煤 坑 原煤自受煤坑经给煤机均匀给至原煤带式输送机上 经带式输送机输送至准备车 间 在原煤准备车间首先经 202 除铁器除铁后进入原煤 203 分级筛 分级筛筛孔为 50mm 筛上大于 50mm 的经 204 手选带手选选出大块矸石及杂物后进入 206 破碎机 进行破碎 破碎机将物料破碎至 50mm 以下与分级筛筛下物一起经带式输送机运至主 厂房进行分选 2 分选系统 设备布置尽量使物料依重力自流 减少不必要的输送环节 减少设备投资 降低 动力消耗 同类型设备布置在同一平面 便于集中操作和管理 对维修量大或需经常 维护和检修的设备均设有起重设施和检修场地 入厂原煤通过跳汰机前缓冲仓下的 302 宽幅振动给料机均匀地给入主洗设备 303 跳汰机 进行洗选作业 一次选出精煤 中煤及矸石三种产品 其中 跳汰精煤 通过 312 弧形筛 313 双层筛脱水分级后 13 50mm 块精煤直接进入 701 块精煤皮带 机运出主厂房外 0 5 13mm 末精煤通过 314 离心机脱水后 水分可以控制在 8 10 进入 702 末精煤皮带机 运出厂外 成为合格产品 中煤 矸石则通过 310 311 脱水斗式提升机脱水后分别进入中煤仓和矸石仓 跳汰机前的 310 弧形筛和 311 双层筛的筛下水流入浓缩旋流器的入料缓冲池 314 离心机的离心液也进入入料缓冲池 然后用 316 渣浆泵打入 317 浓缩旋流器组 浓缩 旋流器组的溢流去浓缩机 浓缩旋流器组的底流到 318 319 高频煤泥筛回收粗煤泥 作为末精煤 由 702 末精煤皮带机运至厂外 3 煤泥水系统 18 63 浓缩旋流器组的溢流和高频筛筛下水进入厂外的 601 耙式浓缩机 耙式浓缩机底 流最终打入主厂房内的 2 台快开隔膜 300m2尾煤压滤机脱水后 由尾煤皮带运至厂外 耙式浓缩机的溢流作为跳汰选煤的循环水使用 浓缩机下设置事故水池 4 产品系统 块精煤 末精煤产品在主厂房内由各自的带式输送机收集后运至精煤储煤场落地 堆存 中煤产品由中煤仓存储 矸石产品由矸石仓存储 煤泥产品由煤泥带式输送机运 至煤泥卸载点堆存 表 2 2 3 选煤厂各种煤仓及储煤场统计表 名称形式 储存量 t 个数储存时间 d 相对于入场原煤储存 时间 d 原煤堆场堆场 80m 40m 864012 382 38 精煤堆场堆场 64m 55m 950413 582 62 中煤仓方仓14010 260 039 矸石仓方仓18010 860 050 合计1846445 08 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一 总平面一 总平面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的主要原则是 1 符合规程 规范要求 2 利于安全生产 便于生活 3 场内场外布置要协调 4 工艺流程顺畅 人流 货流短捷 功能分区明确 5 尽量压缩场内运输线路及管线长度 19 63 6 避开不良工程地质区域 充分利用地形 7 使场地布置紧凑 以利于减少占地 根据以上布置原则 结合场址位置及外部运输 供电 地区风向 地质地形等 条件 结合地面生产工艺布置 现对选煤厂生产区平面布置叙述如下 场地采用平坡式布置 主要布置有通风口房 受煤坑 受煤坑下带式输送机栈桥 受煤坑至准备车间带式输送机栈桥 准备车间 准备车间至主厂房带式输送机栈桥 主厂房 主厂房至末精煤卸载点带式输送机栈桥 末精煤卸载点 末精煤卸载点至块 精煤卸载点带式输送机栈桥 块精煤卸载点 主厂房至煤泥卸载点带式输送机栈桥 煤泥卸载点 浓缩池 循环水池及泵房 消防水池及泵房 见图 2 3 1 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功能明确 布置紧凑 并充分考虑总体布置的安全性 各装置 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 各装置的安全防护距离均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本项目内各生产单元和建构筑物内外道路畅通并形成环状 以利消防和安全疏散 并充分考虑采光 风向等因素 并且为了减少本项目对周围环境及当地居民所产生的 噪声污染 在厂区内延围墙设置防护绿化带 二 厂区道路二 厂区道路 为满足生产 生活 救护 消防及材料 设备 矸石的运输要求 场内设置道路 及辅助运输设施 场内道路路面宽度按其任务 性质不同分 9 0m 6 0m 两种 转弯半径分别采用 9m 12m 均采用城市型道路 其结构型式为 C30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 22cm 碎石基 层厚 20cm 石灰土底基层 25cm 道路最小内缘半径主要行车道 10 0m 一般行车道 6 0m 最大纵坡一般不大于 8 00 厂房内部疏散通道设置均满足规范要求 三 管线综合布置三 管线综合布置 为保证安全生产及生活 消防需求 场内设计布置有 动力 照明 通信 压风 给水 排水 消防水 供热 雨水沟等管 沟 线 网 管线综合布置原则是 1 管线综合布置应尽量使各管线间与建筑物间在平面个竖向布置上互相协调 既 20 63 要节约用地 又要满足施工 检修及安全生产的要求 21 63 图图 2 3 1 总平面布置图总平面布置图 22 63 2 全面考虑各种管线性质 用途 相互联系和彼此间可能产生的影响 以及管线 的敷设条件 合理选择管线的敷设方式及其路径 尽量使管线顺直 短捷 集中 以 利于节约管线工程的设施投资 3 尽量减少管线间及管线与铁路 道路的交叉 4 管线宜成直线布置 并与道路 铁路 建筑物轴线及相临管线平行 干管宜布 置在靠近主要用户及支管较多的一侧 以便减少支管长度 四 厂区排水四 厂区排水 为保证安全生产及职工生活需求 场内设计布置有 动力 照明 通信 压风 给水 排水 供热 雨水沟等管 沟 线 网 其管线敷设方式为 动力 照明 通 信线按规定分别采用电缆桥架 直埋方式 给水管 排水管 压风管采用直埋方式 供热管采用地沟方式敷设 雨水沟采用盖板明沟 结合地形 其标高均高于上述百年一遇洪水位 符合规范 规程要求 场地安全 场内雨水采用盖板明沟排水系统 雨水汇集到明沟后排至场外 汇入黄河 第四节第四节 给水排水给水排水 一 给水水源一 给水水源 本选煤厂已有水源井 能为选煤厂提供生产 生活用水 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 准 经协商水源不在本设计范围 二 用水量 水质及水压二 用水量 水质及水压 1 用水量 生活用水量 3 2m3 d 生产补充清水量 309 09 m3 d 绿化浇洒水量 16m3 d 消防补充水量 227m3 d 选煤厂生产 生活 消防总用水量合计为 556m3 d 详见用水量估算表 表 2 4 1 23 63 表 2 4 1 用水量计算表 用水人数 数量 用水量 顺 序 用水项目 一 昼 夜 最 大 班 用水指 标 用水 时间 h 一昼夜 m3 d 小时 不平 衡系 数 最大小 时 m3 h 计算流 量 L s 备注 1生活用水6322 50 L 人 d 83 152 50 340 1 2 选煤生产补 充水 0 085m3 t16309 091 2524 156 71 3绿化浇洒水量2 L m2 21682 228004m2 4合计328 2432 499 03 5消防补充水量2279 452 62 按 48 小时补 充 6总计555 2441 9411 65 注 消防用水量包括 室外消火栓水量 25L s 火灾延续时间 3 小时 室内消火栓水量 15L s 火灾延续时间 3 小时 室内消防水幕 6 L s 火灾延续时间 1 小时 2 水质 水源的水质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 的要求 满足 日 用消防水质 3 水压 生活 生产用水所需要的水压为 0 30MPa 消防用水所需要的水压为 0 55 MPa 三 给水系统三 给水系统 选煤厂场地的生活 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为合流制 给水系统图如下 消防水泵 日用泵 水 源 井 日用消防管网 日用消防水箱 日用消防水池 生产水泵生产循环水池 24 63 1 给水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如下 给水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如下 1 日用消防水池 2 座 每座 V 300m3 钢筋混凝土结构 尺寸为 H 11 1 3 5m 半地下式 地下 2m 地上 1 5m 2 日用消防泵房 1 座 尺寸为 L B H 12 4 5 6m 半地下式 其中 H 地下 为 2 5m 地上为 3 5m 内设以下主要设备 1 生活水泵 选用 25LG3 10 4 型给水泵 2 台 1 用 1 备 单台性能 Q 4 5m3 h H 35m 功率 N 1 5kW 2 消防泵 选用 XBD6 30 125G 型消防泵 2 台 单台性能 Q 108m3 h H 60m 功率 N 30kW 3 生产补水泵 选用 65DL32 15 2 型给水泵 2 台 1 用 1 备 单台性能 Q 30m3 h H 30m 功率 N 5 5kW 4 污水泵 选用 65QW I 30 15 3 型污水泵 2 台 1 用 1 备 单台性能 Q 30m3 h H 15m 功率 N 3kW 3 钢制日日用消防水箱 1 座 容积为 12m3 尺寸为 L B H 3 2 2m 置于主 厂房屋顶 2 给水管道 给水管道 日用消防给水管道采用合流制系统 管网为环状管网 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为 100m 左右 保护半径为 150m 采用室外地下式消火栓 消 火栓型号为 SA 1 0 给水管材为聚乙烯钢骨架增强复合管 管道埋深 1 3m 四 排水系统四 排水系统 1 生产废水 生产废水 1 浓缩旋流器组的溢流和高频筛筛下水进入浓缩池 那就是底流打至压滤机压 滤 浓缩池溢流进入循环水池 加压至主厂房重复使用 实现闭路循环 2 各建筑物内冲洗地板水及受煤坑排水经集水坑收集后 用潜水泵加压打至浓 25 63 缩池 浓缩机处理后循环使用 2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 厂区设置旱厕 生活污水主要是冲洗 洗涤排水 污水排放量为 2 5m3 d 经管道 汇集后外排 污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 胶圈接口 管道起点埋深 1 1m 压力排水 采用焊接钢管 接口为焊接 管道埋深 1 3m 第五节第五节 采暖 通风及供热采暖 通风及供热 一 设计一 设计原则原则 一 设计依据 一 设计依据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 2003 3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 GB50359 2005 4 煤炭工业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T50466 2008 5 煤炭工业选煤厂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 GB T50553 2010 6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CJJ34 2010 二 室外气象设计参数 二 室外气象设计参数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14 9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14 4 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5 18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1 8m s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2 5m s 冬季主导风向 NNW 采暖期天数 151d 最大冻结深度 1 48 m 二 采暖二 采暖 26 63 一 概述 一 概述 选煤厂内所有新建的生产性及辅助性建 构筑物内均设置集中采暖系统 散热器 选用灰铸铁四柱 760 型散热器 工作压力 0 7MPa 二 热源及热媒 二 热源及热媒 表 2 5 1 选煤厂各建筑物耗热量表 tw 14 9 耗热量 W 顺 顺序建筑物名称 室内 计算 温度 建筑体 积 m3 单位体积 耗热指标 W m3 室内 外温 差 采暖通风合计 1通风口房81763 622 91450914509 2 通风口至受煤坑带式 输送机栈桥 860 3 622 949464946 3 受煤坑下带式输送机 栈桥 81653 622 913603900022603 4 受煤坑至准备车间带 式输送机栈桥 84593 622 93784037840 5准备车间1512011 629 95745580000137455 6 准备车间至主厂房带 式输送机栈桥 86033 622 94971149711 7主厂房18115811 032 9381015120000501015 8中矸仓109601 724 94063740637 9 块 末精煤带式输送 机栈桥 82203 622 91813718137 10 块精煤带式输送机栈 桥 81983 622 91632316323 11块精煤卸载点103251 724 91375713757 12末精煤卸载点103301 724 91396913969 13煤泥带式输送机栈桥887 53 622 972147214 14煤泥卸载点101503 624 91344613446 15循环水池及泵房159601 829 9516673100082667 16 浓缩车间 直径 30m 1598271 129 93232103232102 2 17地磅房181402 232 992099209 27 63 18 日用消防泵房 半地 下 153242 529 9242191000034219 19办公室183302 232 92388523885 20合计10593032500001309303 热源由工业场地锅炉房供给 采暖热媒为 95 70 热水 锅炉压力为 0 7Mpa 三 耗热量 三 耗热量 选煤厂建 构筑物采暖及通风耗热量合计为 1309kW 考虑热网损失系数 1 1 则 总的热负荷为 1440kW 折合成锅炉为 2 1t 各建筑物耗热量如下表 2 5 1 所示 三 通风除尘三 通风除尘 一 除尘 一 除尘 为排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及有害 易燃 易爆气体 对以下建筑设置通风及 除尘设施 1 筛分破碎车间内设有 1 台原煤分级筛 在筛面上设置 2 台 BDC B 15 性能参 数 L 2500 m3 h n 2900rpm min N 2 2kW v 380 在筛面上安装吸尘罩 含尘气体 由吸尘罩 风管至除尘器净化达标后排至室外 2 为防止原煤皮带在运行过程中扬尘 在每条原煤皮带上 机头机尾 均采用自 来水喷雾 以增加原煤含水率 达到加湿除尘 二 通风 二 通风 1 为排除厂房内的余湿 在主厂房外墙上设置 8 台轴流风机 DZ 5 性能参数 L 6000m3 h n 720rpm min N 0 25kW v 380 2 为排除消防泵房内的余湿 在外墙上设置 2 台轴流风机 DZ 2 5 性能参数 L 1070 m3 h n 1450rpm min N 0 06kW v 380 3 为排除循环泵房内的余湿 在外墙上设置 2 台轴流风机 DZ 3 5 性能参数 L 3000m3 h n 1450rpm min N 0 18kW v 380 4 准备车间内设置 4 台防爆轴流风机 DZ 3 5 性能参数 L 2150m3 h n 960rpm min N 0 09kW V 380 5 受煤坑地下带式输送机栈桥通风 通在风口房侧墙上设置 1 台混流风 DZ 28 63 3 5 性能参数 L 2240 m3 h n 1450rpm min N 0 37kW V 380 四 供热管网四 供热管网 选煤厂工业场地供热管网采用直埋敷设 管网管材采用无缝钢管 管道与管件 阀门之间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外 其余均采用焊接连接 管道采用硬质聚氨脂保温 保温层厚度 40mm 外做玻璃钢保护层 管道采用直埋内压波纹补偿器 辅以自然补 偿 进行补偿 第六节第六节 消防消防 一 消防给水的设计依据为一 消防给水的设计依据为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2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 GB50359 2005 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 2005 4 设计委托书及相关资料文件 二 火灾危险性分析和消防基本要求二 火灾危险性分析和消防基本要求 新建受煤坑 受煤坑下带式输送机栈桥 通风口房 原煤带式输送机栈桥属于丙 类 耐火等级为二级 主厂房 主厂房至块精煤卸载点带式输送机栈桥 块精煤卸载 点 块精煤卸载点至末精煤卸载点带式输送机栈桥 末精煤卸载点 末精煤卸载点至 粉精煤卸载点带式输送机栈桥 粉精煤卸载点 主厂房至煤泥卸载点带式输送机栈桥 煤泥卸载点 浓缩池 循环水池和泵房属于戊类耐火等级为二级 三 消防给排水及灭火设施三 消防给排水及灭火设施 选煤厂同一时间发生火灾次数按一次考虑 消防采用临时高压制 选煤厂消防最 大用水量为主厂房 一次消防用水为 454 m3 其中 室外消火栓 25L s 室内消火栓 15L s 水幕 6L s 火灾延续时间 3h 水幕为 1h 场地日用消防管道采用合用制 水源来自现有水源井 消防水量及水压由设在选 煤厂日用消防水池及消防水泵供给 日用消防水池为 2 座钢筋混凝土水池 每座容积 300m3 储存满足选煤厂一次消防所需水量 并有不被他用的技术措施 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为 100m 左右 保护半径为 150m 采用室外地下式消火栓 消 火栓型号为 SA 1 0 29 63 在选煤厂原煤 干煤产品 除矸石外 的储存 运输 生产 干燥部位和车间设室 内消防给水 采用 SN65 型消火栓 在原煤和干煤产品输送栈桥与其相连建构 筑 物的连接处设置消防水幕 采用 ZSTM A 型水幕喷头 建筑物内均设有灭火器 30 63 第七节第七节 电气电气 一 电源及供电方式一 电源及供电方式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59 2005 第 14 1 1 条规定 该选煤厂为二级用电负荷 设计范围为变压器及其以下的全厂的动力等 选 煤厂电源采用两回路 10kV 高压供电 高压电源取自矿井变电所 10kV 电源侧不同母线 段 采用两回路高压电缆埋地敷设至选煤厂高压配电室高压进线柜 1 设备容量 全厂设备总装机 55 台 容量为 1882 60kW 工作 55 台 容量为 1882 60kW 2 负荷计算及变压器的选择 用需用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P 807 60kW Q 723 06kVar 补偿 480kVar S 843 38kVA cos 0 96 根据负荷计算 本次工程选煤厂主厂房配电室选用两台 S9 M 1000 10 0 4 变压器 变压器负荷率为 66 正常时 两台变压器 S9 M 1000 10 0 4 同时工作 若其中一 台出现故障时 另一台可承担全厂 75 的主要负荷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 降低线损 方便维护管理 根据选煤厂设备分布情况 选煤 厂动力设备采用 380V 电源供电 在低压配电室设置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 功率因 数补偿到 0 9 以上 选煤厂在主厂房设置低压配电室一个 低压配电室内设 20 台 GGD 型低压开关柜 原煤 转载及准备车间等各系统电源由主厂房高低配电室采用放射式方式供给 二 二 集中控制系统集中控制系统 据选煤厂工艺系统的特点 本选煤厂采用三菱 Q 系列 PLC 作为控制核心 采用 MELSECNET H 网和 CC Link 网络技术 在集控室设置控制主站 在低配室及主厂房 设置 MELSECNET H 远程 I O 站 在浓缩车间设置 CC Link 远程 I O 站 全厂设备运 31 63 行情况可以实时的反映到集控室 并可以在集控室内进行统一指挥 操作 数据采集 负责对低压配电室供配电系统中各一次回路主要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及故障信息进行实时采集 负责采集选煤厂各监控设备的就地操作信号 采集选煤厂 内各料位 液位 皮带运量 电流等过程数据 启停车控制 实现集中自控 集中单控和就地单控三种运行方式 集中自控时 控制系统各设备之间互相闭锁 按逆煤流方向顺序自动启车 顺煤流方向依次延时自 动停车 集中单控时 控制系统各设备之间互相闭锁 按逆煤流方向顺序单动启车 顺煤流方向依次单动停车 就地单控时 各设备之间解锁 可任意操作各设备的启停 生产指导 故障检测处理 系统自动分析所采集的各种开关数据和过程数据 指 导工艺系统设备开停 减少设备空运转 稳定产品质量并提高工艺系统的效率 同时 自动分析各设备的运行工况 实现提前预警故障隐患 并对故障设备智能分析 判断 故障点 生产设备故障后 实现事故点设备至煤原侧各设备急停 事故点至煤流方向 的设备延时停车 系统配备智能语音播报功能 将自动分析诊断出的故障语音信息和生产指导提示 语音信息 利用集中广播系统根据其用途进行全厂或局部播报 如全厂自动启停车预 警 超标的工艺参数 设备故障原因 以及引导操作人员合理操作的提示等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采用 iFix 组态软件 配置高性能多媒体工业计算机 组成上位管理级计算机系统 完成整个集中控制系统的控制 显示 设备运行状态监 视及设备故障报警 数据的检测 存储 分析 报表打印等功能 集中广播系统 根据选煤厂内建筑物结构和生产设备的布置并考虑设备的工作噪 音 在不同位置安装共安装户外型防水音柱 经音频总线连至集控室内功放组 本系 统可完成人员调度广播和计算机智能播报功能 三 闭路监控及大屏幕显示系统三 闭路监控及大屏幕显示系统 在厂区及厂房等多处设置动态监控点 全部采用彩色一体化摄像机 防爆场合采 用防爆防护罩和防爆云台 其他场合采用户外型防护罩和云台 在集控室设置工控机 硬盘录像机 监控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