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高考聚焦 中外关联 专题4 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试题.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高考聚焦 中外关联 专题4 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试题.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高考聚焦 中外关联 专题4 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试题.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高考聚焦 中外关联 专题4 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试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4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一、选择题1.(2017湖南十校联考)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农产品价格曾经暴跌,直接导致很多地区的农村无人愿意种地,也无人愿意买地做地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革命的蓬勃发展 b.土地革命取得卓越成效c.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d.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2.(2017湖北孝感一模)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学界曾就中国是走“统制经济发展模式”还是走“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产生争论。产生上述争论的主要背景是因为当时()a.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艰难c.南京政府大力倡导d.日本法西斯对华侵略加剧3.(2017山东济南三模)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宣言中提出:“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必须一致反对日本强暴占领东三省,变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战争,为拥护苏维埃中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战争,以解放中国。”这意味着()a.中国共产党谋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中国共产党关于主要矛盾的论断出现失误c.中国共产党对其基本政策进行初步调整d.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发生根本变化4.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租佃暂行条件19条,规定“缴租最高限度应不得超过当年产物收获额千分之三百七十五”,并“禁止包租、预租和押金”。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a.彻底改变农村经济社会结构b.以法律确认农民土地所有权c.改造乡村政策取得明显成效d.减轻农民负担刺激生产发展5.下面的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这里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政府至少应该从事以下的工作:一、统制国内的农产品,使全国的衣食二项,可以自给自足,不必依靠外洋。二、统制国外贸易,减少不利的输入,增加有利的输出。三、统制货币及金融,使国内物价安定,民生康乐。a.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c.国民政府统一货币、关税自主政策的推出d.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6.(2017河南高考适应性考试)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废两改元”,规定全国所有公私款项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规定自1935年1月4日起,停止使用银元,改用法币(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这在当时()a.有利于收回贸易主权b.造成严重通货膨胀c.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二、非选择题7.(2017湖北武汉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自文艺复兴时代起,中央政权监督贸易,设置贸易障碍的能力扩大了。从“经济”上为保护主义辩护的理由多了起来,人们以“民族利益”进行干预。商人阶层政治权力的扩大伴随着此进程,而国家往往赋予他们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近代的保护主义变得更有组织、更为官方,从某种意义上讲更为有效。从15世纪末开始,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以实施保护主义政策,开拓国内外市场,展开了长达三百多年的保护主义探求:1485年的支持羊毛工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587年禁止羊毛出口,1651年的控制海上贸易的航海条例,1699年禁止羊毛制品进口的“羊毛法案”,1700年禁止销售印度棉布的法令,1815年限制谷物进出口的新谷物法,等等。法帕斯卡萨兰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材料二大公报也大谈苏联,还把苏联五年计划成功史誉为“记者不可不读”之书。世界恐慌以来,贸易上从关税战争到集团的关税协定,从贸易限制到双方的数量限制协定“旧有的制度都在动摇,更不要说那些基础在旧有的制度而产生出来的学说”,人为的操纵和干涉已成普遍现象,“统制经济已经风行全球”;对经济侵略的国家而言,实施统制经济便如虎添翼;而对于被侵略的国家,如若丢掉统制经济则无出路可言,“我国自从鸦片战争之后,便藩篱尽撤,经济国防了无设备。列强新的侵略方式已经开端,我国的国际贸易统制究竟如何?”杨福林国民政府战时贸易统制政策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兴资产阶级对近代贸易保护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20世纪30年代贸易统制政策与近代初期英国贸易保护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专题4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一、选择题1.c20世纪30年代初,只有中国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土地革命,且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土地应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b两项错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的席卷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导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农产品价格下跌,农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c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会加大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因而不会出现题干中农产品价格暴跌的情况,d项错误。2.a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国家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使中国对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产生疑虑,同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使很多学者开始探讨苏联经济模式的合理性,a项正确。3.c根据材料中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说明中国共产党调整了其政策,但仍坚持反对国民党,c项正确。材料中的时间是1931年,当时国共处于对峙时期,a项错误;当时主要矛盾仍是阶级矛盾,所以材料中“拥护苏维埃”的说法正确,b项错误;中国近代的革命任务一直是反帝反封建,d项错误。4.d注意时间信息“1932年”,此时正值世界经济危机时期,为缓解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国民政府减轻农民负担以刺激生产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国民政府减少农民的负担,不能说明彻底改变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确认农民土地所有权问题,故a、b两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改革的效果,故c项错误。5.a“民国二十二年”是1933年,正是世界性经济危机肆虐之时,据这一时间以及题干材料“统制经济”思想中“自给自足,不必依靠外洋”“减少不利的输入,增加有利的输出”等内容,说明中国当时受到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故选a项;1933年,处于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b项与史实不符;c项不是“客观因素”;1935年国民政府改革币制,实行法币政策;d项是在二战后。6.c20世纪30年代面对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实行货币贬值,刺激出口,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实行货币改革,放弃使用银本位,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c项正确。使用货币的种类并不能决定是否有利于收回贸易主权,a项错误;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在20世纪40年代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金圆券的发行,b项错误;放弃使用银本位,使用纸币,不会导致白银大量外流,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信息“从经济上为保护主义辩护的理由多了起来”“商人阶层政治权力的扩大伴随着此进程近代的保护主义变得更有组织、更为官方”可知这是指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及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以实施保护主义政策,开拓国内外市场”“航海条例、羊毛法案”等,指壮大民族国家以保护贸易,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进行贸易保护。第(2)问,据材料二“实施统制经济”,比较材料一中相关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可得出两者内涵的相同之处是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两者不同之处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两者实施的背景、目的等角度分析;不同之处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相关时代背景出发进行分析。答案:(1)作用:创立重商主义等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制定贸易保护法律、增强经济实力提供贸易保护后盾、壮大民族国家提高贸易保护效果、控制世界市场为保护创造条件。(任意4点即可)(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