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区地质说明书.doc_第1页
煤矿采区地质说明书.doc_第2页
煤矿采区地质说明书.doc_第3页
煤矿采区地质说明书.doc_第4页
煤矿采区地质说明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业有限公司首采区地质说明书 *地测科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煤业有限公司首采区地质说明书 编制单位:*地测科编 制:审 核:地质副总:总 工:接到委托时间:2010年11月20日提交资料时间:2010年12月10日 *8#煤首采区地质说明书 一、 概 况位置及范围水平+980m翼北翼采区(盘区)首(一)系(组)山西组煤层8#煤东至南至西至北至开采上限标高1010m开采下限标高870m地面标高991m 1153m邻区情况实见地质及水文地质简述:本井田大范围被第四系黄土和第三系保德红土层覆盖,沟谷有基岩出露,构造形态总体为向西偏南缓倾的单斜构造,有小断层发育,邻区保德矿有冲刷构造揭露,未见陷落柱、岩浆岩,地温正常。井田有季节性河流穿过,水坝、井、泉均干枯,含水层水量不大,水系补、径、排条件简单,邻区矿井受奥灰岩溶水影响,属于承压开采,我矿首采区不受奥灰岩溶水影响。采掘情况:矿井整合前小煤窑开采区域,有老空积水区,均不在本采区范围内,距本采区较远,故不会对首采区的安全开采造成水患影响;本采区北部的庙塔煤矿有一条开拓大巷,距本采区的井田技术边界26.5m,现正投入使用;西部有神华集团保德煤矿的采空巷道,预计有积水情况,同属东西倾向的8#煤,但*的旧巷道标高低于本采区最低标高,故不会有水患影响;东部为8#煤层实体煤,无大的水患等地质灾害。自然灾害及其他:无。地面情况及受生产影响程度地面建筑、设施等:本采区内有*等四个村庄及零星民房,高压线、低压线及通讯线较多。地形(地貌、植被地层出露情况):本区属黄土高原,黄河中游峡谷的东岸,地表多为第四系黄沙土覆盖,因受风雨侵蚀,形成了支离破碎的复杂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冲沟发育,冲沟中可见零星的基岩出露。地面为梯田,局部为树林。水系及地面积水范围:本采区内无河流,局部低洼处有少量季节性积水。采动影响及破坏程度:开采后会造成地面塌陷,田地、房屋等建筑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概述: 本采区范围内有六个地质钻孔,在地面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孔号煤层见煤底板标高煤厚终孔层位封孔质量备注6028煤932.24m2.85m奥灰合格6048煤983.12m4.63m奥灰合格8028煤911.01m3.28m奥灰合格8048煤970.11m4.20m奥灰合格10028煤930.39m4.92m奥灰合格10048煤982.49m4.73m奥灰合格二、地层及标志层地层二叠系山西组 主要标志层8#煤、顶板灰黄色中粗粒砂岩、距8#煤层底板0.6-1.2m处的一层稳定灰白色夹矸三、煤层赋存情况本采区8#煤赋存稳定,煤层倾角48,平均6煤层厚度2.714.92m。煤层厚度倾角结构间距煤层名称煤厚(m)倾角()结构Kmr()稳定性8#煤最小-最大 2.714.924.1 486较复杂131.9较稳定平均物 理特 征煤层颜色光泽硬度容重煤岩类型8#煤黑色玻璃、沥青、油脂光泽22.51.37亮煤为主,暗煤次之,属半亮型煤。工业指标煤层W()A()V()FC()S()P()Q(MJKg)Y()工业牌号8#煤2.3827.9436.8432.840.710.05122.76619CY四、煤层顶底板煤层类别岩石名称厚度(m)主要岩性特征(含水性)8#煤顶板老顶石英砂岩69灰黄、灰白色中粗粒石英、长石为主,块状构造,钙质胶结。直接顶粉砂质泥岩4.88灰黑色,泥质或粉砂质结构,块状及条带状构造,裂隙发育。底板直接底粉砂质泥岩2.56深灰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老底石英砂岩25灰白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含少量长石及黄铁矿结核。区内变化情况首采区顶、底板岩性有变化,采区西部顶、底板的泥岩厚度大,由西向东沿煤层倾向,泥岩厚度逐渐变薄,局部由于冲刷顶板岩性成为砂岩。 首采区煤层厚度有变化,南部煤层较厚,平均4.2m;沿煤层走向向北部逐渐变薄,首采区最北部煤层最薄处仅2.71m,地质构造不会有大的变化。五、地质构造(含陷落柱、岩浆岩等)及古河床冲刷等主要特征及影响范围采区内有地面钻孔六个,依据地面三维物探资料,本采区构造形态整体为向西南偏南缓倾的单斜构造地层产状平缓,倾向260,倾角28。整个井田内未发现岩浆岩活动迹象,本区内未发现陷落柱,在首采区西北部可能有古河床冲刷构造。根据地面三维物探资料,本采区内发育的断层有4条,如下表。编号构造性质产状(褶曲、轴面)实见位置及控制情况走向倾向倾角()落差(m)F1正断层北西偏北西南7003地面三维地震物探F2正断层北西东7003F3逆断层南北东4503F4正断层南北西7003六、水文地质情况及防治水措施充水因素及防治水措施充水因素及防治水措施一、充水因素:本采区煤层埋藏深度为32.5234.24m,赋存条件良好,区内地表沟谷发育,腰庄河为季节性河流,旱季无水,雨季排洪,矿区内黄土冲沟发育,汛期地表径流快,不易积水,补给水源主要是降水入渗,因此地表径流不会对开采造成影响。1、地表径流 井田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型气候,年降水量少,且集中在7-9月。矿区内地形总体东高西低,最高点位于矿区东北部,海拔标高1175.1m,最低点位于*河河床低洼处,地面标高911.0m。地面相对高差在264m。矿区内*河为季节性河流,旱季无水,雨季排洪,矿区内黄土冲沟发育,汛期地表迳流快,不易积水,而本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是降水入渗,因此井田充水来源有限,地表迳流不会对开采造成影响。虽然矿区内相对比较大的河、沟建有防洪淤地截水坝,坝内有季节性积水,但水体面积较小,旱季蒸发基本干枯,不会对煤层开采造成大的影响。2、主要含水层 1二叠系砂岩含水层二叠系砂岩含水层分布于全矿区,岩性为含砾粗砂岩、中细粒砂岩。8#煤层首采区开采时,该砂岩含水层通过裂隙进入矿井,在巷道掘进及工作面回采中会形成滴淋水现象,是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矿坑主要充水因素。2.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裂隙含水层矿坑下伏石灰岩岩溶裂隙水是矿坑次要充水因素,勘探资料显示,奥灰水水位标高为841.592m( ZK1004),水量丰富。本区9101010,故首采区不存在奥灰水隐患。3、地质构造本区位于河东煤田北部,总体呈由东向西倾的单斜构造,地层产状平缓,倾向260,倾角2-8。在此单斜构造基础上,发育有次一级的宽缓褶曲。采区裂隙发育,有小断层出露,造成顶板破碎,局部有淋水现象,水量由大变小。矿区构造简单,未发现大的断裂和陷落柱构造,也未发现沟通主要含水层的地质构造破碎带,无大的影响煤矿开采的导水带。4、生产矿井及老小窑 本区内老小窑不会对开采造成大的影响。二、防治水措施: 1.根据涌水量预测结果,矿井生产时配足相应的抽水设备,以保证采煤时矿坑正常排水。在采煤时随时对煤层顶板、底板、巷道煤帮渗水、淋水进行观测,发现异常地段,及时分析研究,坚持“先探后采”原则,采取适当方法进行治理,消除隐患。2.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公司要求,井下实现物探、钻探相结合的探水要求。3.雨季期间,加强地面裂隙的回填工作实施,配备齐全井筒防洪物资,保证工业广场排水渠畅通,以防止地表水流入井下。4加强周边矿井及采空区积水情况的调查工作,做好水情、水害的预测、预报工作,认真执行井下探放水管理制度。本区最大涌水量(m3/h)5本区正常涌水量(m3/h)3七、影响生产的其它地质因素瓦斯相对涌出量:1.47m3/t绝对涌出量:0.52m3/min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66%自燃属一类容易自燃煤层,煤层发火期为3 6个月地温正常地压正常八、储量计算范围*。煤层标高为870m1010m。计算参数及方法采用地质块段法计算,煤层倾角用相应块段等高距法求得,倾角大于15时面积采用斜面积,煤厚分块段进行统计,取块段内及附近钻孔揭露的煤厚的平均值,容重取1.37t/m3。计算公式:Q=SMD/cos采区储量表煤层工业量(万吨)可采量(万吨)备注8#1146.6860.98问题及建议1、采区内巷道掘进时做好探煤厚工作,探明煤层厚度及结构情况。2、煤层采掘期间要加强通风瓦斯管理。3、8#煤顶、底板多为泥岩、粉砂岩,易冒落,采掘工程过断层时,要加强顶、底板的支护管理,确保安全生产。4、采区遇断层,应采取合理的回采工艺,提高回收率。5、随采掘工程的延深,地压增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