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_生活环境与健康概述_第1页
环境管理_生活环境与健康概述_第2页
环境管理_生活环境与健康概述_第3页
环境管理_生活环境与健康概述_第4页
环境管理_生活环境与健康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大气环境与健康一 大气物理因素与健康 一 大气垂直结构及组成对流层 10 16km平流层大气层中间层热层外逸层 2 对流层 最接近地面的一层 平均高约10公里 是对流 热空气上升 冷空气下降 最旺盛的区域 也是天气現象发生的地方 大气中的水汽 约有80 存在于对流层 因此它也是蒸发 云 雨 最经常出现的区域 一般而言 越接近地面水汽含量越高 因为溫度较高而且较接近来源 如 海 湖 森林 沼泽 3 平流层 10km至50km之间 平流层的特点是溫度隨高度增加 因此空气特別稳定 不易产生对流 大气运动多是水平 平流层因为特別稳定 而且沒有降水 大气中悬浮微粒 如 火山灰 污染物 核爆辐射尘 可停留在平流层数个月到数年之久 中间层 在这层沒有特殊的加热过程 越高处越冷 大气层最冷的地方 外逸层 在这层 N2 O2吸收波长非常短的太阳辐射 0 1 m 产生光电离作用 生成许多电离子 因此也称为电离层 4 影响空气物理性状三要素 太阳辐射 空气离子化 气象条件 5 二 大气化学组成 6 二大气的污染及其影晌因素 一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天然 自然因素造成的 如森林火灾 火山爆发 地震 风暴工业污染源 燃料的燃烧生产过程中人为排放生活污染源 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交通污染源 废气 7 二 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l 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1 排出量 2 排出高度 3 距污染源的距离 8 2 气象因素 1 风向 风速 2 气温 空气的温度来自地表物体的散热 所以距地面越近的气温越高 正常情况下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为0 65 C 1OOm 逆温 温度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的现象 3 气压 气湿 9 三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晌 一 直接危害1 急性中毒当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在短期内急剧增高 使周围人群吸人大量污染物可造成急性中毒 10 1 烟雾事件 煤烟型烟雾事件 主要是由于煤炭的燃烧产物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废气的排放 加上特殊的地形以及气象条件变化而造成 受害者可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 死亡原因多为气管炎 支气管炎 心脏病等 光化学烟雾事件 由于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的光化学作用下 经过转化 生成具有剧烈刺激作用的光化学烟雾 受害者症状主要以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为主 并可出现心脏功能障碍和肺功能衰竭 11 2 生产事故 生产性事故造成急性中毒的事件虽并不经常发生 但一旦发生 其危害极为严重 如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博帕尔是印度中央邦的首府 人口80多万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博帕尔农药厂建在该市的北部人口稠密区 1984年12月2日深夜和3日凌晨 该厂的一个储料罐进水 罐中的化学原料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储料罐爆炸 使40吨异氰酸甲酯泄漏 并随每小时5km的风速扩散到11个居民区 52万余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 2500人死亡 酿成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化学污染事件 12 2 慢性及远期危害 1 慢性炎症 2 心血管疾病 3 免疫力下降 4 变态反应 过敏反应 5 致癌作用 13 二 间接危害1 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大气污染物中的烟 尘 雾可吸收太阳光 从而影响紫外线的强度和生物学作用 可造成儿童体内钙质的吸收不足 使龋齿和佝偻病的发病率增加 同时 也有利于病原体的生存造成病毒性感冒等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14 2 产生温室效应大量的燃烧 产生出大量CO2 使大气中CO2含量增加 CO2能吸收红外线等长波辐射 使气温变暖 并在空间起到温室保护层的作用 直接妨碍地面热量向大气中放散 致使地球表面气温上升 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15 1 原因 除CO2外 水蒸气 氮的各种氧化物 也包括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氯氟甲烷 HFCs 氢氟化物 全氟化物 PFCs 硫氟化物 SF6 等制冷剂氟利昂 CFCs 能破坏臭氧层 也是强有力的温室气体 每个CFCs分子的温室能力比CO2分子强l万倍 这些气体的功用和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只允许太阳光进 而阻止其反射 近而实现保温 升温作用 因此被称为温室气体 2 结果 气候的变暖必然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 对人类健康发生广泛的影响 16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 它会使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土地干旱 沙漠化面积增大 海平面上升 气候异常 海洋风暴增多 科学家预测 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 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 4摄氏度 南北极地冰川将大幅度融化 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 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 其中包括纽约 上海 东京和悉尼几个国际大城市 17 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 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 因为发电烧煤 少开汽车 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 尤其是热带雨林 所以保护好森林和海洋 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 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 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 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 节约纸张 造纸用木材 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 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18 四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总悬浮颗粒物 直径大于100 m2可吸入颗粒物 直径小于 10 m 或者称为飘尘3二氧化硫 SO2 4氮氧化物 NO4 汽车尾气 是酸雨 光化学烟雾主要来源 19 一氧化氮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苯 硫化氢对健康的影响 慢性鼻炎 咽炎 慢性支气管炎等 诱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 致癌作用 石棉 苯并 a 芘等物 20 引起上呼吸道和眼结膜急性和慢性炎症 是COPD的主要病因 变态反应 支气管哮喘 日本四日市废气事件 1961年 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 严重污染大气 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骤增 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形成了一种突出的环境问题 21 致突变和促癌作用 可加强苯并 a 芘的致癌作用 同时 当空气中的SO2浓度达0 9mg m3时可使脑电波阻断 节律受到抑制 浓度在0 92mg m3可使机体的光敏感性增加 暗适应受抑制 22 五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一 室外来源1 大气2 房基地3 质量不合格的生活用水4 人为带入室内5 邻居家传来 23 二 室内来源1 人类活动2 建筑装饰材料3 烹调及燃料燃烧4 生物性污染 24 室内空气几种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晌 一 甲醛 formaldehyde 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无色 有强烈的刺激性 其水溶液恰称福尔马林 甲醛是室内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主要来自建筑材料 装饰品及生活用品等化工产品 如粘合剂 隔热材料 化妆品 消毒剂 防腐剂 油墨 纸张等 25 甲醛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刺激眼睛和呼吸道粘膜引起眼红 流泪 咽干发痒 咳嗽等症状 长期接触可引起变态反应如过敏性皮炎 哮喘等 免疫功能异常 引起肝 肺和中枢神经受损 也可损伤细胞内遗传物质 甲醛在室内的浓度变化主要与污染源的释放量和释放规律有关 也与使用期限 室内温度 湿度及通风程度相关 加强室内通风可降低其浓度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动物可疑致癌物 26 二 有机挥发性化合物300多种 常见的有醛类 苯 甲苯 二甲苯 三氯乙烯 三氯甲烷 萘等 主要来自各种溶剂 粘合剂等化工产品 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苯 它不仅能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和对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 而且能在体内骨髓中蓄积 破坏造血功能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致癌物 长期接触会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27 苯等环烃化合物还可来自燃料和烟叶的燃烧 这类化合物能引起免疫失调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出现头晕 头痛 嗜睡 无力等症状 亦可影响消化系统 表现为食欲不振 恶心 呕吐 严重者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 居室装修 新制家具使用的粘合剂 涂料除可释放甲醛外 还可释放丙酮 三氯乙烯 苯等有机挥发性化合物 三 放射性物质 四 室内微生物 小链接 白血病与室内污染 大楼综合征 28 29 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护 室内空气基本卫生要求及措施 1 室内空气应无毒 无害 无臭味 各种污染物浓度不应超过卫生标准的规定 2 室内建筑和装修材料 燃料和燃具以及室内用品不应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也不应释放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污染物 3 室内建筑和装修材料及室内用品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室内板材应符合 木制板材甲醛卫生规范 室内涂料应符合 室内用涂料卫生规范 30 4 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厨房应安装排油烟设备 将厨房油烟直接排放到室外 燃具 热水器应安装通风换气设备或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以保证燃气废气及时排至室外 5 室内装修完成后 应充分通风换气 使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卫生标准 6 室内空气应保持清洁 新鲜和舒适 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 7 室内要保证有足够的新风量 洁净空气量和换气次数 室内新风量的要求为每人每小时30m3 措施 常通风 鞋袜放置室外 少用清洁剂之类 宠物不要进入室内等等 31 第二节饮用水与健康一 水资源的种类降水水质取决于当地大气污染状况一般不作水源地面水易受污染 处理后可达标 水量充足 常用浅层地下水优于地面水 可受地面的污染地下水潜水泉深层地下水自流泉 32 饮用水与健康 一 饮用水污染与疾病 一 生物性污染介水性传染病 water borneinfectiousdisease 通过饮用水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体而传播的疾病 介水传染病病原体主要有三种即细菌 病毒 寄生虫 33 目前常见的介水传染病包括细菌性疾病 霍乱 副霍乱 伤寒 副伤寒及痢疾等 病毒性疾病 传染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及传染性眼结膜炎等 寄生虫性疾病 阿米巴痢疾 血吸虫病等病原体可引起 34 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水源受病原体污染后 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 另一方面处理后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过程中重新被病原体污染 35 二 化学物性污染1 酚类化合物来自化工 冶金 造纸 印染 炼油 农药 重金属 石油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污染物 可使水体受到污染 36 2 汞污染与水俣病污染来源 氯碱 塑料 电池和电子等工业重力 2 迁移转化颗粒物吸附水底甲基汞入水生物链化学反应生物富集 3 水俣 yu 病 末梢感觉减退 视野向心性缩小 听力障碍 共济运动失调 37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一 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要求1 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2 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危害人体健康 3 水质的感官性状良好 色度 浑浊度 臭和味 肉眼可见物 38 二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主要是为了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毒理学和放射性指标 是为了保证水质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 细菌学指标 是为了保证水质在流行病学上的安全 39 1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1 色 清洁水浅时为无色 深时呈蓝色 2 浑浊度 清洁水应是透明的 3 臭和味 清洁水应不具有任何臭气和异味 4 肉眼可见物 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 5 pH值 6 5 8 5为宜 6 铝 饮用水中铝不应超过0 2mg L 7 铁 锰 铜 锌 40 2 细菌学指标要求生活饮用水不含有病原体 总大肠菌群数和粪大肠菌群数的限值为每100m1水样中不得检出 细菌总数的限值为1OOcfu ml 为达到上述标准 在进行氯化消毒时 要保证接触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水中游离性氯不得低于0 3mg L 末梢管网水中的余氯不低于0 O5mg L 41 3 总硬度硬度是指溶于水中的钙 镁等盐类的总量 以CaCO3 mg L 表示 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中规定硬度不得超过450mg L 以CaCO3计 42 第三节地质环境 土壤污染与疾病 一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地方病 宏量元素 99 95 化学元素 60多种微量元素 0 01 必需元素 27种非必需元素 能引起动物和人类地方病的有10余种 I F As Mo Co Cu Ni Pb B等 43 由于地理地质的原因 使地壳表面的元素分布不均衡 致使有的地区土壤和水中某些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 导致该地区人群中发生的某种特异性疾病 常见的有 碘缺乏病 地方性氟中毒 克山病 大骨节病等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44 一 碘缺乏病 缺碘性疾病 定义 是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 胚胎期 出生后两岁 甲产 死产 先天畸形 克汀病 单纯性聋哑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儿童期后 地方性甲状腺肿 45 碘缺乏病的病因 环境中缺碘生理需要量增加摄入量过少 46 1 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因 缺碘 主要病因 水碘 10 g L或摄入量 40 g L高碘 人为摄入 不当加碘致甲状腺肿物质 硫氰酸盐 杏仁 木薯 黄豆 核桃仁氰化物 药物及污染 如治疗精神病的碳酸锂硫葡萄糖苷 多存在于芥菜 卷心菜 甘蓝其他 47 临床表现甲状腺肿大正常弥漫型生理增大 易摸到 拇指末节肿大肿大 度 易看到 1 3个拳头结节型 度 1 3 2 3个拳头 脖根变粗性质程度 度 2 3 1个拳头 颈部变形混合型 48 预防措施缺碘病区 碘盐 首选碘油 肌注碘油为碘化核桃油475mg ml口服碘油为碘化核桃油和豆油非缺碘病区 查明病因 消除致病因素 食用不加碘盐 49 2 地方性克汀病 定义 是胚胎期严重摄碘不足所导致的一种较严重的缺碘性地方病 病因 在胚胎期严重缺碘智力低下聋哑生长发育落后临床表现神经系统症状现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甲状腺肿大 50 临床分型 神经型 有精神缺陷 聋哑 神经运动障碍 没有现症甲状腺功能低下 粘液型 严重的现症甲状腺功能低下 生长迟缓 侏儒 混合型 二者兼而有之 倾向不同 51 二 地方性氟中毒分布 五大洲50多个国家亚洲 印度 中国 日本 朝鲜等十几个国家欧洲 前苏联 英国 保加利亚 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美洲 非洲 大洋洲 二十几个国家中国 除上海市外各省 市 自治区 直辖市 病区人口约3 3亿 现有氟斑牙4000余万 氟骨症患者260余万 52 病因长期摄氟过量 4mg d 人 慢性氟中毒 分三种类型 饮水型 人体内的氟65 来源于水某市饮水中含氟量与氟中毒患病率饮水氟含量 mg L 检查人数患病率 氟骨症氟斑牙0 5 0 99106010 41 0 2 07861 064 92 1 4 058812 679 24 1 7 060422 193 3 53 食物型人体内的氟有35 来源于食物病区玉米氟含量达30mg kg 54 饮食因素与地氟病的关系促进吸收的因素 营养不良 Ca A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