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战国争雄一、选择题1.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战国时期是指()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c.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时期,战国起止时间为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2.有一个国家,既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又在春秋时期首先称霸,还是战国七雄之一,这个国家是()a.齐国b.秦国c.楚国d.赵国【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由题干中的“春秋时期首先称霸”可知是齐国。3.战国初期,三国分晋的卿大夫是()韩赵楚魏a.b.c.d.【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韩、赵、魏三个国家。4.(2015重庆质检)在右图中,a点所示位置代表的诸侯国是()a.晋b.赵c.周d.秦【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在战国七雄中,秦国位于最西方。5.史书记载,春秋初年的17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诸侯国的割据混战日益扩大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加深重c.历史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d.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起来【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春秋时期,较大的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而争当霸主;而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使国家趋于统一,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国家向统一方向发展。因此,c符合题意。【概念链接】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逐渐瓦解时期。历史特征:奴隶制度瓦解。诸侯不听天子号令,天子反而依赖强大的诸侯。“春秋”名称来源于鲁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时期。历史特征:封建制度形成。兼并战争更频繁,规模更大,趋向统一。“战国”名称来源于当时各大诸侯国连年交战。6.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各国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断挑起战争,下列哪些战役属于战国时期()城濮之战牧野之战“围魏救赵”之战长平之战a.b.c.d.【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比较能力。发生在春秋时期,发生于商朝末年,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故选c。【拓展延伸】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更为频繁: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期更激烈、更频繁,规模也更大。各大国都拥有雄厚的武装力量,秦楚两国各有步兵百万,车千乘,骑万匹;赵、齐、燕各有步兵数十万;韩国兵力最弱,也有步兵三十万。作战时常常动员兵力数十万。一次战役,被斩首的士兵常达数万甚至数十万。春秋时作战都用兵车,战败一方的车阵一乱,就很难整顿,所以几次大战都是一天之内分胜负。战国时步兵、骑兵成为主要兵种,野战和包围战代替了车阵作战,战争也“旷日持久”,有时长达三年五年。为了防备敌人的进攻,各国边境修筑了大规模的防御工程,其中比较长的称为长城。7.下列人物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a.孙武b.孙膑c.张仪d.苏秦【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人,辅佐吴王阖闾称霸。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张仪和苏秦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8.“可怜赵军作坑魂,自此群雄不敢西。”这句话说的是()a.城濮之战b.邲之战c.围魏救赵d.长平之战【解析】选d。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军40余万人,自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军的进攻。9.战国后期,通过发动一系列大规模战役,力量日益壮大起来的诸侯国是()a.楚国b.秦国c.燕国d.赵国【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战国中后期,秦国力量日益强大,对东方六国构成严重威胁。【拓展延伸】对春秋战国争霸称雄战争的评价:战争的血腥性,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造成了社会的长期动荡。但是,在战争中,诸侯国为增强国力进行改革,使其统治下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经济得以发展。同时在客观上也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发展,代表不同阶级和势力的文化也蓬勃发展起来。战争使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战争的频繁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形成统一的趋势,为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10.以下关于右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战国时期连横战略示意图b.战国时期合纵战略示意图c.有“合众弱以攻一强”的含义d.秦以外的六个国家实行过这种策略【解析】选a。从图中反映的内容可以看出是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即“合众弱以攻一强”,所以为“合纵”。故a符合题意。11.(2015遂宁质检)下列史实与成语“朝秦暮楚”相关的是()a.春秋诸侯争霸b.天下为家c.“合纵”、“连横”d.商汤灭夏【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战国时期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为合纵,秦国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为连横,在合纵连横的斗争中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时而追随楚,“朝秦暮楚”反映了这一时代特征。二、非选择题12.识读下图,回答问题。(1)根据上图的编号顺序填写战国七雄的名称。_(2)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激烈,其作战的兵种和制作兵器的金属发生了什么变化?战国时期的战争与春秋时期的战争在目的上有何不同?(3)战国时期的外交关系也错综复杂,其表现是什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识记能力,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回答即可。答案:(1)齐楚秦燕赵魏韩(2)变化:步兵和骑兵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铁兵器出现。不同:春秋时期是以“争霸”为目的,战国时期是以“兼并”、统一中国为目的。(3)合纵与连横之争是其主要表现。13.西周为维护统治,实行分封制,封国71。西周末年,随着周王室的衰落,诸侯国势力逐渐崛起,西周灭亡后,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如果你是导游,请带我们跨越时空去感悟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1)首先,我们来到了春秋时期说一说:春秋时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有几十个,哪些国君做过霸主?试一试:如果你是齐桓公,要想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话,你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2)然后,我们步入了战国时期讲一讲: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涌现出孙膑、白起等许多著名军事家。请你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孙膑与庞涓斗智斗勇的故事。(3)反思历史,感悟历史真谛想一想: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即春秋时期没有正义的战争,因为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有人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你如何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呢?【解析】本题形式活泼,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第(1)(2)题定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3)题考查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既要看到其消极作用,又要看到其积极影响。答案:(1)说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试一试:任用管仲为相。政治上:改革内政;经济上:发展生产;军事上: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外交上:“尊王攘夷”,扩充疆界。(2)讲一讲:桂陵之战:公元前4世纪中期,庞涓率大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乘魏国内部空虚,率军直捣魏都大梁(今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