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4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和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过关训练 岳麓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4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和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过关训练 岳麓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4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和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过关训练 岳麓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4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和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过关训练 岳麓版.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4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和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过关训练 岳麓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4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和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过关训练 岳麓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2017乌鲁木齐一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到钥匙。”材料中的“钥匙”是指()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b牛顿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c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d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b伽利略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意大利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发生于1688年,而在1687年牛顿刚刚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故b项正确;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于19世纪中叶,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量子论提出于20世纪初,故d项错误。2有学者认为,应该把自然界无情的生存竞争引入人的社会生活中来,应该提倡个人和国家的竞争(包括终极的毁灭战争),从而淘汰失败者和一些“不适合再生存下去”的人,从而达到净化人类基因,优化人种的效果。该学者观点说明()a进化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b社会进步是激烈竞争的结果c科技进步与否有赖于合理解释d不应把进化论引入社会竞争a材料中“自然界无情的生存竞争引入人的社会生活中来,从而达到净化人类基因,优化人种的效果”说明进化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故a项正确;,排除;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科技进步不是材料体现的主旨,故c项错误;该学者认为“应当把自然界无情的生存竞争引入人的社会生活中来”,与d项观点相反,排除。3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做其中的一颗行星。”他认为此“普遍法则”是()a经典力学体系构筑现代物理学理论框架b生物进化学说科学地解释物种进化的原理c相对论、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d近代科学发展引领人们对自然理性的认识d经典力学解决的是物理学领域的发展原理,不符合题干中的“普遍法则”,故a项错误;生物进化论解决的是生物学领域发展的原理问题,同样不符合题干主旨,故b项错误;相对论、量子论拓展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空间,但是依然局限在物理学领域,不符合题干主旨,故c项错误;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人文主义不断进步,人们对中世纪神学世界观发起了挑战,运用理性思维来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身成为历史趋势,故d项正确。4引力波是一种时空涟漪,如同石头被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一样。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公布引力波探测成果,弥补了100年前某理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也让人类终于有机会探索宇宙起源的奥秘。“某理论”是()a万有引力定律b生物进化论c量子论d广义相对论d根据材料“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公布引力波探测成果”“弥补了100年前某理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可知指1916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在1687年,其中包含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项错误;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是在1859年,故b项错误;普朗克提出量子论是在1900年,故c项错误;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是在1916年,故d项正确。5自17世纪以来,“一切自然过程都是连续的”这条原理,似乎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而它冲破了经典物理传统观念对人们的长期束缚,为人们建立新的概念,探索新的理论开拓了一条新路。在它的启发下,许多微观现象得到了正确的解释。材料中的“它”是()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b达尔文的进化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普朗克的量子论d根据材料中“它冲破了经典物理传统观念对人们的长期束缚”得出不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故a项错误;达尔文的进化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研究的是宏观宇宙领域,与题干中的“微观现象”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许多微观现象得到了正确的解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是量子理论的提出,故d项正确。6giec2016全球互联网经济大会(北京)暨ecechina2016第七届中国电子商务博览会,于2016年8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下面是关于世界互联网普及率的调查统计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最准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引发信息技术全球化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差异缩小c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受世界的关注d互联网将成为未来世界最主要媒介c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故a项错误;根据示意图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差异加大,故b项错误;从1997年到2009年,世界各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说明互联网技术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受到关注,故c项正确;示意图主要说明当前互联网受到关注,并未涉及未来互联网的发展,也看不出其将成为世界最主要媒介,故d项错误。7卡扎明认为,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使得在功利主义时代干枯的气氛中日益衰退下去的国民的敏感性重新振作了起来,并且按照和人们的生活主旨相称的价值,重新建立起了一种平衡和一种更加健康的秩序。”由此可见,狄更斯的小说()a推崇浪漫主义b抨击理性生活c批判工业社会d颂扬金钱至上c浪漫主义文学是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与材料中的描述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提到的“功利主义时代干枯的气氛”与理性生活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提到“使得在功利主义时代干枯的气氛中日益衰退下去的国民的敏感性重新振作了起来”说明狄更斯的小说对功利主义进行了批判,而功利主义是工业社会中的思想观念,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颂扬金钱,故d项错误。8(2017郑州质检)一位画家曾说过:“殊不知我并不着力谋求准确表现我眼前所见的事物,我是在相当随心所欲地运用着色彩,我是在更有力地表现自己。”他要用明快的色彩、粗犷的线条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和喧嚣。据此他的代表作最有可能是()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弹曼陀铃的少女c自由引导人民d向日葵da项是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作,注重揭示现实的黑暗,体现不出“用明快的色彩、粗犷的线条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和喧嚣”,故排除;b项属于现代主义绘画作品,排除;c项是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作,特点是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与“我是在相当随心所欲地运用着色彩,我是在更有力地表现自己”不符,故排除;d项是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印象画派特点是强调抒发作者的自我感受、主观感情和情绪,创作手法上色彩明快、线条粗犷,与题意相符,故选d项。9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东方红1号”的发射成功d“神舟”5号载人航天成功c人造卫星是属于太空航天方面的成果,故c项正确。a、b两项与题意明显不相符,d项出现时间较晚。10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此决定()a是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体现b有利于“双百”方针贯彻执行c方便了文学领域的统一领导d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b政治民主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可以得出是“双百”方针的思想体现,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可以看出不是要实行统一领导,故c项错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故d项错误。111954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走什么样的路?再评俞平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错误观点,文章指出“新红学”的实质就在于它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的混血儿,是反动的实验主义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这主要揭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a文学领域出现了一股反动逆流b文学按照社会主义方向进行改造c人民对新文化的追求欲望强烈d“百家争鸣”方针得以全面贯彻b材料主要是对“新红学”实质的定义,并不是出现反动逆流,故a项错误;“新红学的实质就在于它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的混血儿,是反动的实验主义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对文学的认识上批判封建买办思想,要求其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出人民对新文化的强烈追求,故c项错误;“百家争鸣”方针是1956年提出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2(2017福建四地六校联考)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据统计,首批院士96人中留学归国的有46名,占总数的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23名是归国学者。这最能说明()a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b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c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d留学教育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d根据材料“首批院士96人中留学归国的有46名,占总数的48%”“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23名是归国学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留学教育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d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促进科学与人文融会贯通、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描绘自然的渴望使他们尽可能近距离地观察自然。同时,对于透视画法以及对于人体解剖学的精确比例的“科学”研究也导向对自然的新的洞察。对于16世纪和17世纪的科学进展而言,数学的发展被视为理解事物本质的关键。在列奥纳多达芬奇看来,上帝是通过几何学来创世的,因此自然也就可以内在地被数学化。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启蒙运动的先驱很多都参与了17世纪的科学革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数学家艾萨克牛顿的发现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牛顿的研究都是基于严谨的科学观察和人类理性,而不是上帝的指示,他的研究获得了各方的赞誉。弗兰克萨克雷世界大历史16891799 材料三 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它没有使我们从必须完成的单调的劳动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爱因斯坦(1931年2月16日) (1)文艺复兴时期,近代自然科学处于起源阶段。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科学进展”的主要表现。(6分)(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牛顿的发现”为什么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6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科学与人文的共生”这一主题。(13分)(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80字左右)【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尽可能近距离地观察自然对于人体解剖学的精确比例的科学研究也导向对自然的新的洞察” “数学的发展被视为理解事物本质的关键。自然也就可以内在地被数学化”归纳即可。 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牛顿的研究不是上帝的指示”“牛顿的研究都是基于严谨的科学观察和人类理性” 并结合所学归纳即可。 第(3)问注意紧扣“科学与人文的共生”主题,多角度论述即可。【答案】(1)表现:注重实验观察;以数学表达自然。 (2)理由:近代科学的进展冲击了宗教神学说教;人类有了追求人本身解放的自信。(3)略。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19511957年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学生数量的构成比重情况表(%)。 合计工科农科林科医科师范文科理科财经 政法体育艺术 解放前 最高年10017.86.67.713.510.56.411.424.40.41.6 1951年10031.66.21.613.911.97.85.116.52.80.12.5 1952年10034.86.91.113.016.57.15.011.52.00.21.9 1953年10037.76.11.213.718.86.75.86.41.80.51.3 1957年10037.07.71.411.126.04.46.52.71.90.70.6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进行探讨。(12分)(说明:可以就表格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时期的文化,一定时期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此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有很大关系,明确此点,特征即可答出。比如表中工科比例和师范比例增幅最大,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政治可得出,高等教育服务于工业化建设,高等教育发展注重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根据表中医科比例变化较小得出高等教育发展注重改善国民生活。答出特征之后,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或经济背景进行分析即可,注意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即可。【答案】示例一:特征:高等教育服务于工业化建设。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一五”计划重点开展工业化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