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生物上册 2.1.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济南版.doc_第1页
七级生物上册 2.1.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济南版.doc_第2页
七级生物上册 2.1.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济南版.doc_第3页
七级生物上册 2.1.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济南版.doc_第4页
七级生物上册 2.1.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济南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2)姓名电话学科生物年级七年级邮件单位教学设计教学主题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2)一、教材分析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隶属于课程标准确立的“人与生物圈”课程主线中最大的主题之一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中的二级主题,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共同组成绿色植物三大生理作用,教材在编排上将其安排在两者之前,既充分考虑了学生主体的认知规律,也科学考量了三者的辩证关系。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对前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适应不同的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可以为后面光合作用以及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全章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二、学生分析能力起点方面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充满好奇,乐于动手,对实验探究兴趣较高,能较好的执行老师布置的任务背景知识方面学生简单了解植被与降水的关系。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难点)理解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重点)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难点)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验证气孔的分布情况,不同植物分布情况不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为绿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学生敢于实践、乐于探究的生物科学素养;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结合本节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采取的信息技术应用具体如下:1、 采取的信息技术:ppt、视频动画、qq平台。2、 教学环节中的运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利用ppt课件中设计的“把一片叶子放入沸水中,有许多气泡冒出”引导学生分析气孔的分布情况。引入本节学习内容。(二)引导探究,层层深入。探究活动一、气孔在叶片上的分布状况。利用课件展示探究实验所用到的材料、器具、实验的目的及探究合作的要求,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指导自己如何探究。(三)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探究活动二:制作并观察表皮临时装片利用课件展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引导学生复习制作步骤。接着展示实验需用的材料、器具、分组合作的要求。利用带电子目镜的显微镜展示自己观察到的保卫细胞形态、结构特点,和表皮加以比较。利用课件展示保卫细胞膨胀和收缩时气孔的开闭情况及蒸腾情况。利用课件展示保卫细胞和表皮的比较表格。利用课件展示“下表是某一植物在一天中某些时段的失水量”数据表,引导学生分析:从不同时间段的光照强度、温度两方面因素分析失水量,分析、讨论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利用课件展示影响蒸腾作用的其他因素,引导学生认知。利用课件展示“蒸腾作用的意义”图片,动态演示蒸腾作用的过程中,水的流动方向,经过的结构。让学生对蒸腾作用的过程有一个基本认识利用课件展示植物蒸腾作用的作用。通过资料分析,认识到植物的蒸腾作用对生物圈的巨大作用。(四)知识整合,迁移运用。利用课件展示讨论的问题, 分析蒸腾作用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五)梳理内化,达标升华。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六)达标检测。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在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告诉过我们,植物的叶子,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制造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料。叶子上有很多小气孔,那些小气孔是叶片进行呼吸和蒸腾水分的通道,能够帮助叶片呼吸。我们从路边树下拾到一片叶子,却怎么也看不到这些小气孔,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不用其他器具也能观察到这些气孔呢?答案是肯定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内容动画引入本节内容。(二)引导探究,层层深入探究活动一、气孔在叶片上的分布状况。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两个实验验证一下吧!实验器材:莲叶、天竺葵、打气筒、水槽、凡士林。实验分两步走:(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分好工。每小组分别取莲叶、天竺葵的叶各一片,依次将其叶柄插入自行车打气筒的橡皮管中,四周用凡士林塞紧,不使其漏气。将叶子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然后打气,这样来观察气孔在叶片的分布情况。设计表格,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结果见表一) 表一 观察气孔的分布材 料实 验 现 象气 孔 分 布莲叶天竺葵叶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回答以下思考题: 实验时采用不同的材料,实验现象分别是什么?从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在完成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进行第二个实验。(2)让学生分别取三片天竺葵的叶子,在第一片叶上涂上薄薄的一层凡士林; 在第二片叶上涂上厚厚一层凡士林;第三片叶上未做任何处理。这三片叶子按照第一次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再依次进行实验,以对照观察和验证气孔的作用。把结果填在下面表格中。表二 观察和验证气孔的作用材 料实 验 现 象结 论天竺葵叶(1)天竺葵叶(2)天竺葵叶(3) (对照)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完成下列思考:根据观察情况填写表格从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针对上面的实验现象分析,总结气孔的知识。水生植物上表皮气孔分布多,叶的下表皮气孔分布少;陆生植物叶子的上表皮气孔分布多,叶的下表皮气孔分布少;气孔是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按照组长的要求分工,选取实验用的材料进行探究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结合实验探究境况分析讨论、归纳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利用ppt展示探究实验中用到材料、器具。(三)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上面我们是没有借助显微镜这样的观察器具进行的实验验证,下面我们来制作并观察表皮临时装片1、探究活动二:制作并观察表皮临时装片(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燕子掌叶表皮临时装片。把班级里学生分成6组,六个小组中三个小组制作上表皮临时装片,另外的三个小组制作下表皮临时装片。(2)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保卫细胞和气孔,制作不同装片的小组可以相互交换观察。(3)让学生借助电子目镜描述保卫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气孔在上下表皮的分布特点。2、模型演示气孔的不同状态。教师通过模型的演示来展示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状态。在演示时要让学生知道气孔内壁和外壁的厚度不一样。通过上面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气孔的开闭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保卫细胞 气孔 水分蒸腾吸水膨胀 开放 蒸腾失水缩小 关闭 不蒸腾3、比较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形状有无叶绿体作用表皮细胞保卫细胞过渡: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气孔的开闭受保卫细胞的控制,那么植物的蒸腾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结论。下表是某一植物在一天中某些时段的失水量,请分析回答:时间(时)失水量(克)7:00-8:001909:00-10:0020911:00-12:0022113:00-14:0023315:00-16:0022717:00-l8:0021319:00-20:0019021:00-22:0010023:00-24:0090引导学生从不同时间段的光照强度、温度两方面因素分析失水量,分析、讨论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继续引导学生,除了光照强度、温度能影响蒸腾作用外,其他因素也能影响蒸腾作用。空气湿度:湿衣服晾晒的过程,空气越干燥,温度越高,水越容易变成水蒸汽而散失;如果天气阴冷,湿度大则不容易发生。空气流动状况:晾衣服时,如果风比较大,就容易干,如果无风状态,衣服干的就较慢。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5、蒸腾作用的意义。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但是在植物体内为的水却能从根部流向树叶呢?教师让学生思考、讨论、看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可以得出结论:在自然界中,水确实是往低处流,但是如果加上动力,水也可以往高处流。就像人们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就可以沿着吸管被吸人口中。植物体内的水从低向高处流的原因就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了蒸腾拉力,即能促进根毛对土壤中水分的吸收,也可以促使植物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沿着导管向上运输。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课本51页图2.1-12 蒸腾作用示意图,认识植物的蒸腾作用。结合课件中相关图片进行。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 导管(根茎叶中)叶肉细胞气孔大气中指导学生通过课件分析下列数据:一株玉米从幼苗出土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消耗200kg以上的水,这些水的用途如表所示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1872克维持生理过程的水250克蒸腾消耗的水202106克生产期总用水量204228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请你计算一下,植物吸收到体内的水分,只有 %左右真正用于各项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 %的水分被蒸发散失掉了。植物所吸收的水分有99用于蒸腾作用,只有1用于光合作用和其他生理过程,这是否是一种浪费呢?对植物有什么意义呢?资料分析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下列资料,分析讨论认识到植物蒸腾作用的作用。绿色植物是湿度“调节器”。绿色植物可调节气温。绿化覆盖面为的地区,当气温超过时,气温约可下降,可消除城市“热岛”形成的酷热。据测定,酷夏沥青路面温度为,混凝土路面为,林荫下路面为,林荫下绿茵地为,真是林深不知暑。绿色植物还可调节湿度,森林中空气湿度要比城市高能,公园中湿度比城市其他地方湿度高。树木强大的根系,还可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经过繁茂的树叶,蒸发到空气里,从而带走一些热量,造成一个冬暖夏凉、夜暖昼凉、温差不大、湿润清新的环境,有益于健康长寿。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51页课文蒸腾作用的意义一段,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蒸腾作用的意义。1、促进水分的吸收。2、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3、使植物体有效散热。探究观察表皮临时装片。分组观察燕子掌叶表皮临时装片,按照老师的要求分组观察上、下表皮的保卫细胞形态、结构及气孔在上下表皮的分布特点。模型观察气孔的不同状态,认识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状态。比较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分析表中数据,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继续分析其它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小结: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观看课本上的蒸腾作用示意图,分析认知蒸腾作用的意义通过分析数据,认识蒸腾作用的意义分析资料认识蒸腾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分析、讨论、归纳蒸腾作用的意义。利用ppt展示探究实验中用到的材料、器具等。利用气孔开闭模型演示气孔的开闭。利用ppt展示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结构特点比较表格利用展示平台展示相关的图片资料。动画展示蒸腾作用中水流动。利用ppt展示讨论的问题。(四)知识整合,迁移运用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意义,那么在生活中,蒸腾作用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例如:(1)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对气候有什么影响?(2)春季造林为什么要在树苗发芽前进行?夏季造林为什么要剪除一部分枝叶?(3)为什么最好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移栽后的菜苗和花草为什么要遮荫?(4)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情感教育:(2分钟)我们生活在这片绿土上,它给予我们阳光,给予我们氧气,给予我们良好的生活环境,给予我们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家要珍惜生命,爱惜一草一木。请大家记住每年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请大家为绿化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把学习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认识到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意义,保护环境,爱惜植物。利用ppt展示讨论问题。(五)梳理内化,达标升华引导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知识小结,总结本节课自己有哪些收获?根据本节学习的内容进行知识总结, 归纳自己的收获利用ppt引导学生总结收获。(六)达标检测a类:1.蒸腾作用的强弱受 、 、 、 等因素的影响。(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2.气孔主要分布在叶子的 表皮。气孔的开闭受 的控制(气孔在叶片的分布、作用)3.蒸腾作用的意义是 、 、 。(蒸腾作用的意义)4.气孔的作用 (气孔的作用)b类:5.移栽植物时,人们常常剪掉一部分枝叶,这样做的目的是 。6.在阴雨天移栽植物幼苗,容易成活的原因是 。(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7.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跟吸收的水分到达高大树木顶端的动力来自 。(蒸腾作用的意义)8.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下列哪种生理过程(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滤过作用 9. 荆河公园是市民夏天游览、纳凉的一个良好场所,从荆河公园旁边走过总有一种凉爽的感觉,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树冠遮挡阳光 b.刮风吹走了热量c.大树有很强的蒸腾作用 d.大树贮存了大量水分(蒸腾作用的意义)c类:10.下表是一些常见植物的叶的上、下表皮中气孔数(每平方毫米平均数),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气孔的分布情况)植物名称上表皮下表皮豌豆101216玉米94158马铃薯51161番茄12190睡莲6253旱金莲0311(1)从上表可见,一般植物叶片的气孔分布状况是 ,这种特点对植物的意义是 。(2)从上表可见,浮水植物的气孔分布状况是 ,这是因为 。(3)根据你的推测,上述植物中,最适于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是 ,理由是 。结合所学的内容,进行达标检测,检查自己所学的内容。利用ppt展示达标检测题。七、教学特色(如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