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doc_第1页
写作教学.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秘知识/写作指导 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中需不需要教知识,甚至写作教学中有没有知识,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不少人认为写作有知识,写作教学应该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这对于学生写作有帮助;也有人认为那些所谓写作知识对学生写作帮助不大,纯粹是伪知识,没有必要在这方面花时间。两种观点造成不同的作文教学取向,影响了写作教学,有必要加以辨析。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故事尽人皆知。在我看来,红楼梦虽然是小说家言,但“香菱学诗”生动地描写了写作学习的过程,概括了写作中基本元素及其关系,可以看做是一个经典的写作教学案例,有助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写作知识以及它的教学价值。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林黛玉给香菱讲解格律诗的基本常识,她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幅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几句话把复杂的格律知识讲得清清楚楚,而且把有立意的“奇句”作为写作的根本追求,认识辩证全面,又出之轻松鼓励的口吻语气,消解了知识讲解的烦琐感和压迫感,香菱听后自信心大增。第二步,林黛玉指导香菱在阅读中积累揣摩,打下“底子”。她给香菱指定阅读教材,提出严格的计划和要求:“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场、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仅阅读教材取法乎上,极有眼光,而且有学习程度的要求,有数量的保证,还有顺序步骤的安排。为什么如此重视诵读积累?因为通过优秀作品示范,学习者可以吸收积累作品的语言、情感、结构、技巧,学有榜样,为写作奠定不断进步的“底子”。作品不会自动转化为写作技能,只有经过揣摩思考,才能活化为写作的敏感、眼光和腕力,于是林黛玉启发香菱对作品“讲究讨论”。她们的讨论,不是教参式现成结论的条分缕析,而是从字句的锤炼人手,把作品还原到生活和写作中去,体会王维诗中词句选择搭配的表现力,学习遣词造句的奥妙。第三步,林黛玉让香菱反复实践,在实践中磨砺提高。香菱前后写了三首诗,每次黛玉都有一个切中肯綮、针见血的评价,既有鼓励又指出改进方向。第一首“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第二首“自然算难为她了”,但“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第三首借众人之口评为“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使香菱不断进步。那前两首是不是工夫就白费了呢?不是。香菱在失败中摸索尝试诗歌的手法、技巧,其间,黛玉“只管放开胆子去作”的诱导鼓励,宝钗“诗从胡说来”的写作心得,宝玉“三昧你已得了”“不用再讲,越发倒学杂了”的友情提醒,还有大观园众姐妹的理解及营造的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