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检测试题(无答案)(新版)浙教版.doc_第1页
七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检测试题(无答案)(新版)浙教版.doc_第2页
七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检测试题(无答案)(新版)浙教版.doc_第3页
七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检测试题(无答案)(新版)浙教版.doc_第4页
七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检测试题(无答案)(新版)浙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检测 (请同学们仔细审题,认真答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小明在生活中意外地发现:向杯中加水到杯口时,还能再向杯中加少量的水,而水并不溢出。他想如果轻轻放入回形针,到底能放多少个呢?他估计应该放10枚左右吧。于是他找来一盒回形针做实验,并得到了答案。就“他估计应该放10枚左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2、张玲同学很喜欢科学课,她想要学好科学。你觉得最好的方法是( ) a. 死记书本上的知识,且把书本上的知识奉为真理 b. 认真学习前人积累的一切科学知识 c. 学习科学知识并悉心体会过程,留心观察生活现象并探索原因 d. 探究身边的所有问题,并一定要问个为什么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 a1.9毫米=1.90.001=0.0019米 b1.9毫米=1.9米0.001=0.0019米 c1.9毫米=1.9米0.001米=0.0019米 d1.9毫米=1.90.001米=0.0019米 4、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 强台风鲇鱼于2016年9月27日登陆台湾花莲沿海 b.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由长征二号ft2火箭发射升空 c. 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 d. 雨后出现了美丽的彩虹5、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b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个人中有任意一人体温是39.5 6、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倒置的原因是( ) a.防止试剂腐蚀皮肤病 b.防止试剂挥发 c.防止液体流出 d.防止试剂腐蚀胶头7、在校运动会上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 )a偏小 b偏大 c不变 d都有可能8、用最小刻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结果是450.6mm,换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测量这一物体,其结果应是( )a45.06厘米 b450.6厘米 c45.1厘米 d45厘米9、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正确的做法是()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 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温 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取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示数 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10、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 ) 11、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7摄氏度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测得的结果是( )a. 体温计示数降到35摄氏度b. 体温计示数仍为37摄氏度c. 体温计示数降到35摄氏度以下,无法读数d. 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损坏12、测量一块金属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量水的体积时视线俯视,量水和金属块总体积时仰视,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将 ( )a大于实际体积 b等于实际体积 c小于实际体积 d都有可能13、 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cm、2.43cm、2.42cm、2.44cm、2.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a2.42cm b2.428cm c2.43cm d2.47cm14、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1/3容积的试管加热 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竖立试管取用放在细口瓶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将烧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紧塞子 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a b c d15、量程相同、最小刻度都是1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甲稍大一些,乙和丙相同,丙玻璃管的内径稍粗一些,甲和乙相同,由此可判断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 ) a. 甲最长 b. 乙最长 c. 丙最长 d. 一样长16、灰雁栖息在沼泽地,它们的巢比较简陋,孵化前有些卵会滚出巢,但灰雁总能设法将卵滚回去。请根据如下实验记录,分析灰雁依据什么识别自己的卵( )编号模型卵的特点灰雁的反应1形状大小与灰雁卵相同不弄回巢中2形状大小、颜色与灰雁卵相同不弄回巢中3形状大小、颜色、褐色斑点与灰雁卵相同弄回巢中4带褐色斑点的方块弄回巢中a形状大小 b形状大小和颜色 c形状大小、颜色和褐色斑点 d褐色斑点17、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的周长时,把一张矩形纸条紧包在圆柱体外面,但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然后在纸的重叠部分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出两孔之间的距离作为周长。如此测量出的圆周长( ) a.因为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大 b.因为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小 c.因为实验方法错误,偏大偏小都有可能 d.试验方法没有错误18、如右图,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体温计做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 a. 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 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c. 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 d. 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19、为了探究“磁铁受热时磁性如何变化”的问题,小良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大头针,用酒精灯加热磁铁一段时间,大头针纷纷落下,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加热可以使磁铁磁性减弱 b. 加热不影响磁铁的磁性c. 加热可使磁铁磁性增强 d. 大头针落下是由于磁铁受热膨胀20、有一支温度计,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3cm,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沸水中时,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28cm,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一杯水的温度,这时温度计内水银面位置在8cm处,那么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 a. 20 b. 32 c. 24 d. 36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21、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1)图甲是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cm 。(2)图乙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的最小刻度值是 ,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 。(3)图丙是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该量筒的量程是 ml,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22、完成下列换算(1)120厘米=_纳米 (2)600毫升 =_米323、初一学生小科今年13岁,身高156 ,今天早餐她吃了质量为60 的鸡蛋一只,体积为200 鲜牛奶一包。(全部填单位)24、有一天早晨,李明照例测量体温后,用力甩了甩就顺手将体温计放在客厅的桌子上傍晚回到家,他注意到体温计的读数为35.5,他以此判断当天的最高气温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5.5,他的理由是 。25、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科学学习和研究。请按要求进行填空。(1)实验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时选用的仪器是 ;(2)准确量取50ml的水需要的仪器是 。26、小台和小州两位同学在探究人的脚印长度与人的身高时,统计了整个班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是:人的身高大概是脚印长度的7倍左右。某罪犯在现场留下的脚印经过测量,它的长度是23.5厘米,则侦测人员利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是,该罪犯的身高大约是。27、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盐酸,现要量取30ml的盐酸,应取 ml的量筒,当向量筒里放入一个小木块,刚好有一半进入水中时,量筒的读数为36ml,则木块的体积是 dm3,且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 28、某同学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方法如图所示,(1)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 (2)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测出的温度偏 (填“高”或“低”)。29、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示数(t)与实际准确温度(t)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出教室里的温度为23,则实际温度是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30、小明同学对“加热时,试管接触到酒精灯灯芯易引起破裂”总有些怀疑。为此,老师为他做了两个实验。实验1: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灯焰中(如右图a),约1s后取出,观察到与外焰接触处的火柴已经烧焦,而焰心处还完好无损;实验2:取一根铜棒,把它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连接在一个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上(如右图b),先使指针处在中间,然后在铜棒上放一块冰,观察到指针向右偏转。“实验 1”说明外焰的温度 ;“实验2”说明一般物体有 的性质;由这两个实验,小明同学很快领悟了其中的道理:酒精灯灯芯处温度 ,当烧热的试管突然接触灯芯时,因剧烈 ,便导致试管破裂。31、俗语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吗?小明想对此进行研究,得到爸爸的支持,小明用圆底铁锅在煤气灶上进行烧水试验。用温度计、数字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db是声强的单位,数值越大,声音越响。)分别测量锅内水的温度。锅旁声音的强弱,测量结果如下表:水温2140607080859095m声强db37.538.040.543.446.852.954.455.252.8现象无气泡无气泡有小气泡产生少量气泡上升上升气泡增多大量气泡上升水面有气泡形成更多小气泡形成,水变浑浊沸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请填写表格中m的数据是,分析以上信息,可知温度为 时,响度最大。当时他们是在如乙图中所示的气温下进行实验的,则当时气温应该读作。该实验估计是在(填暑假或寒假)完成的。32、小强为了探究“花生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每组种子数目相等、大小相同,均有发芽能力)。 组号 空气 水分 光照 温度 充足 适宜 光照下 20 充足 干燥 黑暗中 20 充足 适宜 黑暗中 0 充足 适宜 黑暗中 20 缺乏 适宜 黑暗中 20(1)如果要验证“花生种子萌发可能需要光照”的假设。应选择哪两组进行比较( )abcd(2)若设置实验组,则实验要验证的假设为 (3)若一周后,组能萌发,其余组不萌发,则实验的结论为 。33、小明同学做“水的沸腾”实验,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冷水均匀加热时,看见温度计的示数渐渐上升他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水沸腾前,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是否是均匀的呢?由此他提出了下列几种猜想:【猜想1】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快后慢;【猜想2】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猜想3】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猜想4】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是均匀的(1)指出图甲的操作过程中的错误: (2)他纠正错误后认真进行了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验证了猜想34、乌鸦喝水故事里的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假设水要满到瓶口)?影响乌鸦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 小柯找来三个容积不同的圆柱体塑料杯(220ml、300ml、350ml)、同规格小钢珠、大小相近的鹅卵石(比小钢珠大)、沙子、量筒(500ml)、烧杯、水槽等器材进行探究。(1)小柯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研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 有关。(2)小柯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入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请你设计方案,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 。(3)已知往300ml的杯子里投钢珠测出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为145ml。现在往空杯里加145ml水后,投入鹅卵石。多次实验发现无论投入多少鹅卵石,杯内水位虽有差异,但都不能满到杯口,接着往其中投入沙子,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说明乌鸦能否喝到水,还跟 有关。四、解答题(每空1分,共5分)35、一枚一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