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商.doc_第1页
区位商.doc_第2页
区位商.doc_第3页
区位商.doc_第4页
区位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区域商理论的浙江省区域产业结构实证研究生物环境系 天目城规122 陈思瑶 指导教师:李光勤内容摘要: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使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运用区位商的分析方法对浙江省三大产业结构进行分析,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定量的分析,系统地阐明了浙江省的产业现状特征,发现其存在一定的问题,且通过贸易比率的计算确定区域的优势产业,并对浙江省产业结构的转变提出政策性建议。关键词:区位商;产业结构;区域经济;浙江省0 引言: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构成及资源在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及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被称为产业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的核心内容是产业结构,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由是否是合理化的产业结构所决定的。由此得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合理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代表着其合理和高度化的统一。这些产业部门的组成和这之间的比例关系、联系都是不同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自2000以来,浙江省的三大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例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呈迅速发展态势。在2012年里,第一产业占的比重由2000年的5.88%降低为2012年的4.81%,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53.3%上升为2012年的5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36.4%上升为2012年的45.24%。“十一五”发展规划强调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工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本文旨在利用区位商指数来分析自“十一五”规划以来,浙江省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并进一步分析浙江省第一、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区位商,从而得浙江省产业发展对此建议。1 研究方法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是衡量一个区域专业化水平的指标,又称区域产业专业化率,反映的是某个部门(产业)在某区域所占的比重与同一部门(产业)在全国的比重之比值。以区位商作为量化指标,采用一个地区产业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某产业值所占比重方面的比率,其表达式为:LQij= (eij/ej)/(Ei/E)其中, i表示第i个产业,j表示第j个区域。LQij表示j地区产业i的区位商,eij表示地区j产业i的产值,ej表示地区j全部产业的产值,Ei表示全部地区产业i的产值。E表示整个区域全部产业的总产值。区位商所表明的是区域的某一部门(产业)同全国的同一部门(产业)相比较所具有的优势,并用这种优势代表专业化程度。一般说来,当 LQ1时,表明某一部门(产业)在该区域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该部门(行业)具有比较优势,为产品输出部门,是区域产业发展的潜力方向。当LQ1时,表明某一部门(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低于全国,竞争力较弱,为产品输入部门,是区域产业发展的调整方向。当LQ=1时,说明某一部门(产业)再该区域为一般水平,处于全国平均值。产品可以保证该区域的基本需求。从国内外的现有研究来看,区位商方法的用途比较广泛,可以用来判别产业集群、就业趋势、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选择等等。区位商方法是判断不同部门(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部门(产业)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尝试运用此方法分析浙江省的产业结构。2 浙江省三大产业区位商实证分析2.1三大类产业分析表1浙江三大产业区位商/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比例产值比例产值比例全国518942.1 52373.6 10.09%235161.9945.32%231406.4844.59%浙江窗体顶端34665.33窗体底端1667.884.81%17316.3250%15681.1345.24%浙江区位商0.48 1.10 1.0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浙江省统计年鉴2013,经过整理计算得出。三大类产业区位商计算,结果见表1。从计算结果得知:浙江第一产业的区位商为 0.48,第二产业区位商值为 1.10,第三产业区位商值为1.01。说明浙江第二产业位于全国平均值之上,具有相对优势。第一产业的区位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需要从区域外调入和进口才能满足产品的数量,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而为比较弱势产业。第三产业接近全国水平,基本可以满足本地区的需要。三大类产业的区位商表明浙江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转变,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化结构转变,进入工业化阶段,但由于第三产业还不完全具备优势,因而工业化还不够成熟,有待继续推进。因此,政府与社会各部门要在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和支持第三产业,才能加快工业化进程。2.2 三大类产业内部结构分析2.2.1 农业内部结构分析表2浙江农业内部结构区位商/亿元农林牧渔总值农业(种植)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比例产值比例产值比例产值比例全国89453.046940.552.47%3447.13.85%27189.430.40%8706.09.73%浙江2658.71229.446.24%142.15.35%549.020.65%687.025.84%浙江区位商0.881.390.682.66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浙江省统计年鉴2013,经过整理计算得出。从表2中可以看出,农业的区位商和畜牧业的区位商都小于1,特别是畜牧业,仅有0.68,这是因为浙江处于东部沿海地区,地形多为平原和丘陵,人口密度大,没有广阔的草原和大片牧场,所以畜牧业属于弱势产业。而农业的区位商为0.88,这是由于浙江省的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导致农业发展较缓。林业和渔业的区位商均大于1,渔业表现尤为突出,区位商为2.66,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渔业产品主要为浙江地区外服务,能够提供出口,主要也是得益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海岸线总长为全国首位,且省内江河纵横,水域占全省大陆面积的 6.4%,同时拥有全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林业的区位商为1.39,浙江森林覆盖率达 57.4%,林业发展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2.2.2 工业内部结构分析表3 浙江工业内部结构区位商/亿元工业总值轻工业重工业产值比例产值比例全国92929226386528.39%66542771.61%浙江窗体顶端59124窗体底端窗体顶端23228窗体底端39.29%窗体顶端35895窗体底端60.71%浙江区位商1.38 0.85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浙江省统计年鉴2013,经过整理计算得出。表3反映,浙江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轻工业的区位商为1.38,略高于全国水平,属于比较优势产业。其中最典型的浙江温州就以轻工业为主,2008年中国轻工产品博览会就在温州举行。重工业发展比较薄弱,其区位商为0.85,产品需要从其它地区调入或进口。2.2.3 服务业内部结构分析表4 浙江服务业内部结构区位商/亿元服务业(所有行业)总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旅游业产值比例产值比例产值比例产值比例全国150177.94 18398.0212.25%32657.30 21.75%17990.11 11.98%12891.21 8.58%浙江9918.78 888.02 8.95%2119.39 21.37%1899.33 19.15%2643.99 26.66%浙江区位商0.73 0.98 1.60 3.1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浙江省统计年鉴2010,经过整理计算得出。从表 4 可知,属于传统服务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批发和零售业的区位商小于 1,而金融业及旅游业的区位商大于 1,二者都属于现代服务业,这从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浙江服务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转变,从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的传统服务业升级为以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浙江“十二五”转型策略中所提到的: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题的产业结构。这是浙江省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浙江省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成果。3 浙江优势产业分析与确定当区位商大于1时,意味着本地产出大于本地需求,商值大于1的部分将出口到区外;反之,意味着本地产出小于需求,所缺的部分需要进口来弥补;当商值等于1时,意味供需平衡,无需与外部进行贸易。因此,区位商等于1,是对区外贸易与否,进口与出口转变的临界点。为了更好地突出和了解区位商的含义和显示区际分工与贸易关系,将区位商值减去1,即LQ-1。我们将(LQ-1)称之为贸易比率,其含义为,某地区某行业的出口额/该地区对该行业产品的需求份额。贸易比率有正有负,正值反映出口比率,负值反映进口比率,进口比率最大为1。贸易比率是衡量一国获取贸易利益空间大小的重要指标,它是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3.1浙江三大产业贸易比率从表5中可以看出,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贸易比率最大(LQ-1)=0.1,第三产业为0.01,第二产业最小,为-0.52。反映以农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尤其为薄弱,且第二产业优势较为明显,轻工业更为突出,贸易比率为0.38。第三产业中,旅游业业最具优势,贸易比率为2.11,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最具劣势。第一产业中,渔业有很强的优势,贸易比率为1.66;林业有较弱的优势,贸易比率为0.39,农业和畜牧业处于劣势。表5 浙江经济贸易比率表贸易比率(LQ-1)贸易比率(LQ-1)第一产业-0.52轻工业0.38第二产业0.1重工业-0.15第三产业0.01交通、仓储和邮政业-0.27农业-0.12批发和零售业-0.02林业0.39金融业0.6蓄牧业-0.32旅游业2.11渔业1.663.2行业内部贸易比率表6 行业内部贸易比率行业类型区位商贸易比率LQ-1建筑业1.53500.5350制造业1.32370.323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7981-0.201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7233-0.2767住宿和餐饮业0.7170-0.283批发零售业0.7038-0.296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7030-0.29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0.7003-0.2997金融业0.6983-0.3017房地产业0.6383-0.361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0.6278-0.3722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0.6182-0.3818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0.6072-0.3928教育0.5398-0.460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0.5196-0.480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5022-0.4978采矿业0.0696-0.9304数据来源:由2009年度浙江省基本单位名录数据计算汇总从表6可以看出建筑业(0.5350)、制造业(0.3237)是具有优势的行业,而采矿业(-0.930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4978)、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0.4804)、教育(-0.460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0.3928)等行业处于劣势。在17个行业中,有15个行业贸易比率为负数,且服务业居多,说明第三产业结构仍需改善与调整。4 对策建议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是内生性增长,产业发展是最关键因素。根据前文区位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与建议:首先,对于第一产业,由于浙江耕地资源的有限,所以应加大力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支持特色优势农业发展,推广高效农业生态模式。种植业和畜牧业受地理因素影响,为满足本地区人民需要,可以从区外调入或进口。同时,利用好地理环境的优势,大力发展渔业,加大区外出口。其次,积极推进第二产业。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轻工业作为浙江省的优势产业,应紧紧围绕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提高增长质量这个中心,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态势,在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上一个大台阶。浙江轻工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全省工业经济整体实力的提高,而且为我国跻身世界轻工业产品生产、消费大国队伍作出了积极贡献。最后,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浙江省经济发展,必须一步步调整转变产业结构。2010年2月,浙江省获得国务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也是全国唯一的试点,在发展服务业与提升制造业水平上浙江省将其紧密结合,使得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在浙江这个制造业大省,转变其经济发展方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国的经济发展趋势。支撑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将落在服务业上。而目前,浙江各地迅猛掀起一股服务业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