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电站课程设计水电站课程设计 计算书计算书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2 目录目录 一 设计课题一 设计课题 3 二 设计资料及要求二 设计资料及要求 3 1 设计资料见 设计资料见 课程设计指导书 任务书课程设计指导书 任务书 3 2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3 三 调压井稳定断面的计算三 调压井稳定断面的计算 3 1 引水道的水头损失计算 引水道的水头损失计算 3 1 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局部水头损失计算 3 2 沿程水头损失计算 沿程水头损失计算 4 2 引水道的等效断面面积计算 引水道的等效断面面积计算 6 3 调压井稳定断面计算 调压井稳定断面计算 7 四 调压井水位波动计算四 调压井水位波动计算 8 1 最高涌波水位计算 最高涌波水位计算 8 1 当丢弃负荷 当丢弃负荷 30000 0KW时 采用数解法时 采用数解法 8 2 当丢弃负荷为当丢弃负荷为 45000 15000 时 采用图解法 时 采用图解法 9 2 最低涌波水位 最低涌波水位 10 1 丢弃负荷度为丢弃负荷度为 30000 0KW 时 数解法 时 数解法 10 2 增加负荷度为增加负荷度为 30000 45000KW 时 两种方法 时 两种方法 11 五 调节保证计算五 调节保证计算 13 1 检验正常工作情况下的水击压力 检验正常工作情况下的水击压力 13 2 检验相对转速升高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检验相对转速升高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16 六 参考文献六 参考文献 16 七 附图七 附图 17 附图附图 1 丢弃负荷时调压井水位波动图丢弃负荷时调压井水位波动图 17 附图附图 2 增加负荷时调压井水位波动图增加负荷时调压井水位波动图 17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3 一 设计课题一 设计课题 水电站有压引水系统水力计算水电站有压引水系统水力计算 二 设计资料及要求二 设计资料及要求 1 设计资料见 设计资料见 课程设计指导书 任务书课程设计指导书 任务书 2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1 对整个引水系统进行水头损失计算 2 进行调压井水力计算求稳定断面 3 确定调压井波动振幅 包括最高涌波水位和最低涌波水位 4 进行机组调节保证计算 检验正常工作状况下水击压力 转速相对值升高 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三 调压井稳定断面的计算三 调压井稳定断面的计算 1 引水道的水头损失计算 引水道的水头损失计算 1 局部水头损失计算表 局部水头损失计算表 局部水头损失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2 2 2 2g 2g hQ 局 局局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4 表 1 局部水头损失计算表 本表计算中 Q 102m3 s g 9 8m s2 2 沿程水头损失 沿程水头损失 h 程计算表程计算表 沿程水头损失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2 2 4 2 3 n l hQ R 程 局部水头损失栏 号 引水建筑物部位及运行工况 断面面 积 2 m 局部 水头 损失 系数 m 6 10 2 Q 合计 m 1拦污栅61 280 121 63 2进口喇叭段29 760 105 76 3闸门井24 000 2017 72 4 进 水 口 渐变段23 880 054 47 0 307 5进口平面转弯23 760 076 33 6 隧 洞末端锥管段19 630 1013 24 0 203 7正常运行19 630 1013 24 8 调 压 井 增一台负荷 从调压 井流入管道 19 631 50198 612 204 9上水平段平面转弯19 630 045 30 10下水平段平面转弯9 080 0849 51 11斜井顶部立面转弯19 630 0911 92 12斜井底部立面转弯9 080 0955 69 13 压力 引水 管道 锥管9 080 0849 51 14三台机满发 1 叉管19 630 3039 72 15三台机满发 2 叉管19 630 4559 58 16一台机满发 1 叉管19 630 2735 75 17一台机满发 2 叉管19 630 2735 75 18蝴蝶阀9 080 1486 64 4 467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5 表 2 沿程水头损失计算表 其中 栏 1 2 3 4 5 6 7 的流量 Q 为 102m3 s 根据压力管道相关参数 表得 7 栏的流量为 96 9 8 栏的流量为 64 6 9 10 11 栏流量为 32 3 查规范和资料得到糙率 n 进水口取 0 013 隧洞取最小值 0 012 压力管道取最 大值 0 013 调压井前引水道的水头损失 压力 415 1 037 0 011 0 815 0 022 0 013 0 007 0203 0 307 0 mhhhw 程局 管道的水头损失 压力管道长度为 113 3m 较长不计局部水头损失 h0 1090 0400 0040 0030 0560 212 0 h T 程 整个引水系统的水头损失m627 1 415 1 212 0 h hhf h 程 栏 号引水道部位 过水断 面面积 W 2 m 湿 周 m 水力半 径 R m 引水 道长 m 6 10 2 n 2 Q m 合计 m 1喇叭口进水段29 7621 981 35406 04522 6590 007 2闸门井段24 0020 001 20005 67624 1340 013 3 进 水 口渐变段23 8818 641 281110 012603 3900 022 4D 5 5M 段23 7617 281 3756469 6543724 60 815 5 隧 洞锥形洞段21 6516 491 31255 07423 1540 011 6调压井 前管段 19 6315 711 250010 9821161 590 037 71 号叉管19 6315 711 250035 7468881 180 109 81 2 号叉管19 6315 711 250029 2156296 010 040 92 号叉管19 6315 711 250012 2323570 70 004 10锥管段13 8513 191 05003 9719392 710 003 11D 3 4 段9 0810 680 850021 25320107 10 056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6 2 引水道的等效断面面积计算 引水道的等效断面面积计算 i i f L L f 其中 L 为调压井前引水道的长度 L 拦污栅长度 喇叭口进口段长度 闸门井段长度 渐变段长度 D 5 5M 洞段长 度 锥形洞段长度 调压井前管段长度 4 1 6 0 5 6 10 0 469 6 5 0 10 98 511 28m 计算表 引水道的等效 断面面积 L f Li fi 511 28 23 808 21 475 m2 3 调 调压井稳压井稳 定断面计算定断面计算 为使求得的稳定断面满足各种运行工况的要求 上游取死水位 下游取正常尾 栏号引水道部位 过水断面 fi m2 Li m i f Li 1 拦污栅61 284 10 067 2 喇叭口进水段29 766 00 202 3 闸门井段24 005 60 233 4 渐变段23 8810 00 419 5 D 5 5m23 76469 619 764 6 锥形洞段21 655 00 231 7 调压井前管段19 6310 980 559 i L f i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7 水位情况计算 净水头 H0 上游死水位 下游正常尾水位 1082 0 1028 5 53 5m 001 3 wTw hhHH 引水道水头损失 大小为 1 415 w h hwT0 压力管道沿程水头损失 大小为 0 212m 53 5 1 415 3 0 212 51 449m 001 3 wTw hhHH 当三台机组满出力时 保证波动稳定所需的最小断面 kF 2 1 Lf gaH 其中 K 的取值为 1 0 1 1 为引水道总阻力系数 D 5 5m 102 4 284m 23 808 Q s f 2 hw 1 415 0 077 2 4 284 取 k 1 0 则保证稳定所需要的最小断面为 511 28 23 808 2 1 0156 46 2 9 8 0 077 51 499 Fm 44 156 46 14 11 3 14 F Dm 四 调压井水位波动计算四 调压井水位波动计算 1 最高涌波水位计算 最高涌波水位计算 1 1 当丢弃负荷 当丢弃负荷 30000 0kw 时 采用数解法时 采用数解法 当上游为校核洪水位 1097 35m 下游为相应的尾水位 1041 32m 电站丢弃两 台机时 若丢荷幅度为 30000 0KW 则流量为 63 6 0m3 s 用数解法计算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8 0 2 0 2 w gFh Lfv L 为引水道的长度为 511 28m f 引水道等效断面面积 v0 引水道水流流速 v0 m s A Q 67 2 808 23 0 63 F 调压井稳定断面为 156 46m2 引水道水头损失 0 h 0 h 程局 hh g 取 9 8m s2 1 63 5 76 17 72 4 47 6 33 13 24 10 6 63 6 63 6 0 20m 局 h 4522 659 7624 134 12603 390 543724 6 7423 154 21161 59 程 h 0 012 0 012 63 6 63 6 10 6 0 348m 0 20 0 348 0 548m 0 h 程局 hh 01 0 6 51 548 0 h 0 0 X 查书本 P150 图 10 4 得 max 0 10 z 则 0 10 51 6 1097 35 1112 51m max Z 2 2 当丢弃负荷为 当丢弃负荷为 45000 15000kw 时 采用图解法 时 采用图解法 当上游为校核洪水位 1097 35m 下游为相应的尾水位 1041 32m 电站丢弃两 台机组时 若丢荷幅度为 45000 15000KW 则流量为 96 5 31 0m3 s 利用 图解法求解 1 以横轴表示引水道流速 v 以圆点向左为正 水流向调压室 向右为负 以纵轴表示水位 z 以向上为正 向下为负 横轴相当于静水 6 51 548 0 46 1568 92 67 2 808 2328 511 2 2 0 2 0 w gFh Lfv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9 2 作辅助线曲线 引水道水头损失曲线 2 2 f v hhh g 局程 g2 2 h 局 24 250 110 0 10 0 07 0 05 0 20 0 10 0 12 0 C 87 882 6 1 1 R n 6 1 3756 1 012 0 1 0 232 222 511 282 241 2 hf 22 222 9 82 9 8 87 8821 3756 lvvv gg c R 2 绘制曲线 fQ ZAtt FF 511 28 156 46 22116s 9 81 23 808 lF T gf 计算时段取值范围为 的取值范围为 3 9 4 6 选取 4st 30 25 TT t t 当丢弃负荷为 45000kw 15000kw时 流量 96 5 31 0 f F 152 0 46 156 808 23 3 ms 流速 4 05 1 30m s 0 20 Q F46 156 0 31 0 152 4 0 20 4 0 608 0 8 fQ ZAtt FF 绘制曲线 w vzh 077 0 4 28 511 8 9 t L g 0 077 w vzh w hZ 采用matlab编程计算后画图 源代码如下 v 1 4 05 0 077 0 608 4 05 0 8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10 z 1 0 232 4 05 4 05 0 608 4 05 0 8 for i 1 29 dz i 0 608 v i 0 8 dv i 0 077 1 z i 0 232 v i v i v i 1 v i dv i z i 1 z i dz i end r 1 z r 2 v r r 其中 v i 为流速矩阵 z i 为水位壅高矩阵 dz i 为水位壅高增量矩 阵 dv i 为流速矩阵增量矩阵 v 1 为第一时段末的水的流速 z 1 为第一 时段末调压井内水位的壅高 第二个以后时段的水位及流速如下表所示 V m s Z m V Z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11 3 8850 2 1430 0 10461 5621 3 7804 0 5809 0 21061 4985 3 56980 9176 0 29831 3704 3 27152 2880 0 36741 1891 2 90413 4771 0 41840 9657 2 48574 4428 0 45250 7113 2 03335 1541 0 47070 4362 1 56255 5903 0 47410 1500 1 08855 7404 由表可知 最大壅高水位在5 59m 5 74m之间 线性内插得最大壅高水位为 5 67 图纸见附图1 Zmax 1097 35 5 67 1103 02m 2 最低涌波水位 最低涌波水位 1 丢弃负荷度为 丢弃负荷度为 30000 0KW 时 数解法 时 数解法 当上游为死水位 下游为正常尾水位时 若电站丢弃全负荷时 30000 0 流 量变化为 67 5 0 因调压室水位达到最高水位时 水位开始下降 此时隧 3 ms 洞中的水流朝着水库方向流动 水从调压室流向进水口 因此水头损失应变为负 值 水位到达最低值称为第二振幅 2 835m s 1 2 0 f 2 f L v gFh 808 23 5 67 f 0 Q 1 63 5 76 17 72 4 47 6 33 13 24 10 6 67 5 67 5 0 220m 局 h 4522 659 7624 134 12603 390 543724 6 7423 154 21161 59 程 h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12 0 012 0 012 67 5 67 5 10 6 0 391m 0 220 0 391 0 611m 0 h 程局 hh 21 52 611 0 46 1568 92 835 2 808 2328 511 2 0 012 0 0 hw 21 52 611 0 查书本 P150 图 10 4 得 0 08 则 0 08 52 21 4 177m 2 Z 2 Z Zmin 1082 4 177 1077 823m 2 增加负荷度为 增加负荷度为 30000 45000KW 时 两种方法 时 两种方法 当上游为死水位 下游为正常尾水位 增荷幅度为 30000 45000KW 流量变化 由 68 5 102 5 流速 2 88 4 3 m s 3 ms A 数解法数解法 sm Q 31 4 808 23 5 102 f 0 m 68 5 102 5 0 668 1 63 5 76 17 72 4 47 6 33 13 24 10 6 102 5 102 5 0 516m 局 h 4522 659 7624 134 12603 390 543724 6 7423 154 21161 59 程 h 0 012 0 012 102 5 102 5 10 6 0 902m 0 516 0 902 1 418m 0 h 程局 hh 2 2 511 28 23 808 4 31 0 73 26 22 9 81 156 46 1 418 0 lfv gFhw 1 m 1 9 0 05 0 275 0 1 62 0 0 min mm h Z w 62 0 26 73 668 0 1 0 668 1 9 026 73 05 0 668 0 275 0 26 73 1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13 3 435 min min 3 435 0 3 435 1 4184 871 Z hw Zm 调压井的最低水位为 1082 4 871 1077 129m B 图解法图解法 增加负荷时的图解法与丢弃负荷的图解法类似 同样选择坐标系 绘出 引水道水头损失曲线 2 2 f v hhh g 局程 g2 2 h 局 24 250 110 0 10 0 07 0 05 0 20 0 10 0 12 0 C 87 882 6 1 1 R n 6 1 3756 1 012 0 1 0 232 222 511 282 241 2 hf 22 222 9 82 9 8 87 8821 3756 lvvv gg c R 2 绘出曲线 k Qf zavAtvt FF 511 28 156 46 22116s 9 81 23 808 lF T gf 则计算时段取值范围为取 的取值范围为 3 9 4 6 选取 4st 30 25 TT t t 又 当增加负荷为 30000 45000kw 时 流量 68 5 102 5m3 s f F 152 0 46 156 808 23 0 655 Q F46 156 5 102 0 152 4 0 655 4 0 608 2 62t F Q t F AZ f 绘制曲线 w vzh 077 0 4 28 511 8 9 t L g 0 077 w vzh w hZ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14 Matlab编写程序 v 1 2 88 z 1 0 232 2 88 2 88 for i 1 29 dz i 0 608 v i 2 62 dv i 0 077 1 z i 0 232 v i v i v i 1 v i dv i z i 1 z i dz i end v v z z r 1 v r 2 z 计算结果如下表 V m s Z m V Z 2 946 2 7930 0599 0 8283 3 0069 3 62150 11730 7918 3 1242 4 41340 1655 0 7205 3 2897 5 13390 2020 0 6199 3 4917 5 75370 2252 0 4971 3 7169 6 25080 2345 0 3601 3 9514 6 61090 2301 0 2175 4 1815 6 82850 2134 0 0776 4 3950 6 9061 最大下降水位在 6 83m 6 90m之间 采用线性内插法 得到最大下降水位为 6 87m Zmax 1082 6 87 1075 13m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15 五 调节保证计算五 调节保证计算 1 检验正常工作情况下的水击压力 检验正常工作情况下的水击压力 相应的正常工作情况下的正常蓄水位为 1092 0 米 相应的尾水位为 1028 5 米 则 0 1092 0 1028 563 5H 米 由所给资料可知 正常工作情况下的正常蓄水位为 1092 0 米 相应的尾水位为 1028 5 米 三台机满发电 通过水轮机的流量为 96 9 于是 3 sm 起始的流速96 9 23 808 4 07m 0 v 水锤波速 2 1 w w E g a E Kr 上式中为水的体积弹性模量 一般为 2 1 为水的容重 取 w E 52 10 N cm 9 81KN m3 r 为管道的半径 压力管道半径为 2 5m 蜗壳半径为 1 22m 尾水管 半径为 1 7m K 为管道抗力系数 1 4 6 10 kpa 83 138 4 20 2 1623 102 b cT LLLL 压力管道 102 32 米 蜗壳 20 4 米 尾水管 16 2 米 T L c L b L 2 97 36m b b L vs 2 165 66 cc L vms V1 V2 V3 sm 936 4 63 19 9 96 sm 291 3 63 19 6 64 sm 645 1 63 19 3 32 V5 4 32 3 2 332 13 85 Vm s sm 557 3 08 9 3 32 2 4 936 35 743 291 29 21 1 645 12 232 332 3 793 557 21 35 377 441 L V ms 管管 smVT 689 3 32 102 441 377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16 977 073m s T a 523 52 6 2 1 10 9 81 9 81k m 2 2 1 10 1 1 4 102 5 N cmN N cm kpam 52 6 1435 862 9 2 2 1 10 1 1 4 101 7 c m s am s N cm kpam 102 3220 416 2 138 92 931 056 977 073862 9771 505 m cbT Tcb L am s LLL aaa Vm sm L VcLVLVL cbTT 612 4 92 138 66 16536 97458 377 b 管道特性系数为 0 0 a931 056 4 612 3 45 22 9 81 63 5 v gH 当机组满负荷运行时 因为阀门从全开到全关的时间为 0 1 0 3 451 7s 其中有效关闭时间为 一个相长 4 68s 为间 s 4 68Ts 22 138 92 t0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燃气管道接入与分配系统优化方案
- 智能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安装及能源管理服务合同
-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与离婚诉讼子女抚养费支付合同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废料管理与利用方案
- 脑出血护理测试题及答案
- 钢结构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案
- 道路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虚拟实践模式
- 农林大学复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轮胎测评题库及答案
- 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医院诊断证明书word模板
- 混凝土防渗墙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 人工智能介绍课件:人工智能与生活
-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大单元教学设计
- 大连理工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实验报告
-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课件
- 我国主要城市历年降水量
- 国际贸易采购合同(中英文)
- 《管理运筹学》课后习题答案
- 2021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中物理汇编:物态变化章节综合3
- LY/T 2267-2014林业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