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51(2019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解析:选D 。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即符合“道义”。故选D。(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的能力。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的答题步骤:准确地指出用了哪种手法;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本诗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用典故“垂钓”来表达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趣,用大雁夜半乘风归来,表达渴望能收到好消息,即对取得功名的渴望。这两句从情感表达角度来看,写出了作者虽有求仕之心,但高洁耿介情怀没有改变,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从结构安排来看,首联、颔联,表达了求仕的心。尾联表达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则。颈联起到过渡的作用,舒缓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有委婉从容之致。答案: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有委婉从容之致。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登 鹊 山陈师道小试登山脚,今年不用扶。微微交济泺,历历数青徐。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终年聊一快,吾病失医卢。【注】鹊山:因鹊而得名。陈师道:元符三年任棣州教授。此诗作于棣州任上。济泺(lu):古水名,即泺水和济水。徐:指徐州。医卢:在古代指名医。(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开门见山,语言平白洗练,呼应诗题,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B诗人登上高处,看到青徐二州风俗淳朴,河流恬静,不由得想到舜禹。C尾联思绪从远古回到现实,照应首联,而一个“聊”字,言外有意。D本诗与陆游游山西村的风格一致,体现了“宋诗主理”的特点。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题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D项,“体现了宋诗主理的特点”错误。陆游游山西村是“宋诗多理趣”的代表之一,但本诗主要表达了轻松爽快的心情,并未表达出理趣。(2)纪昀评价本诗三、四句“有神致”。请简要分析。答:答案:寓情于景。诗人登上山顶,极目远眺,眼前济水、泺水隐隐约约流向远方,远处的青徐两州历历在目,表达了轻松愉快的心情。含蓄蕴藉。诗人并没有具体描绘景色,而是通过望远和指点两个动作概括,含蓄地点明言外的情意,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浣 溪 沙薛昭蕴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不语含颦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注】蓼(lio):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药用。红蓼:开红花的水蓼。整鬟:梳理发鬟。含颦:愁眉不展。浦:水滨。(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描绘出渡头的寂静、幽远。B.“整鬟飘袖野风香”给读者留下了佳人站在渡头要干什么的悬念;“整鬟”,在这里不仅有“盛装”的意思,还包含着“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C.词的上阕呈现给读者的,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暖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D.词的末句,从表面上看来,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的怀人之情,却紧扣读者的心扉,一切都在“不语”中。解析:选A。A项,“寂静、幽远”有误,应为“苍凉、寂寞”。(2)下阕的首句“不语含颦深浦里”在整首词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解析:从“不语含颦深浦里”这句词在整首词的位置上来分析其在结构方面的作用,分析要注意指出是如何“承上”和“启下”的。答案: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语含颦”的人就是上阕“整鬟飘袖”的佳人,这是承上。为什么“不语含颦”,这是启下,也是词人安排的又一个悬念。紧接着“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4.(2019周口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梦 寻 梅宋方岳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注】方岳:字巨山,号秋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金貂:汉代的宫饰。玉华:宫殿名。也有人认为“玉华”指精美的玉石。(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野径”“隐者家”及“岸沙”“带溪斜”等词语,点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幽美和僻静,也从侧面表现出梅花高雅脱俗的特质。B.颔联中“六千里”表明寻梅过程的执着与艰辛,“三四花”则与之形成对照,突出了梅花的可贵,也透露出梦中人寻梅有收获后的欣喜。C.颈联写出了作者真实的生活状态,他虽生活在蓬茅下,晚上点着昏暗的油灯,但可以在火炉旁边烧烤山芋,与朋友谈论农作物种植的事情,抛弃了尘世的纷杂,何不乐哉!D.尾联中“烟雨蓬茅”和“金貂”“玉华”对举,有“实”和“虚”的对比,也有“取”和“舍”的对比,其中反映出诗人的志趣追求。解析:选C。C项,不是作者的真实生活状态,而是作者的梦中所想。(2)本诗题为“梦寻梅”,而颈联两句却是写“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似乎与“梅”没有关联,如何理解?答:解析:解答本题,应该先明确诗句的含义,然后再与梅相联系,找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如梅花的高洁、脱俗与诗人此时的心态正相契合。答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罕有人至的幽居之所,诗人闲适自足,以济世救人与围炉夜话为乐事。诗句中的闲适自足,表面上看与“梅”没有直接关联,却与梅“高洁、脱俗”的内在精神相契合。这种对闲适别致的生活内容着意刻画,也为尾联抒发对脱俗孤傲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做了铺垫。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浣溪沙洞庭张孝祥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注】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傍晚沿湘江入洞庭湖所作。缬:有花纹的纺织品。(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行尽潇湘到洞庭”,词人的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语言简练之至。“到洞庭”三字则有引出下文的作用。B.“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不写湖之大如何,只说四围广阔,远处峰青,则规模可见,气象可想而知。C.“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的景象。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D.“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这两句写词人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虽然视觉观察的角度未发生变化,却显示出另一番情趣。解析:选D。这两句词的观察角度,一为远望,一为近观,发生了变化。(2)整首词在写景方面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要求答出三种)答: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找出词中写景的句子,然后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去分析。如“白鱼双尾玉刀明”一句写鱼跃出水面的动态,以动衬静;“玉刀”运用了比喻手法,写出了鱼尾的形与色;“白”字与上句“红”字构成对比,色彩鲜明。答案:动静结合。全词既有对“楚天”“峰青”“旗梢”“晚波”等景象的静态描写,也有对“白鱼”的动态描写。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接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晏殊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樽傍菊丛。歌长粉面红。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1)下列对本词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篇点明了时节,从“燕子欲归”和“昨夜西风”可看出,应是初春时节,渲染了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为下文做铺垫。B.“高楼昨夜西风”,昨天西风袭来,一叶落而天下秋,高楼远望,良人未归,写出一个女子的深深思念和浓浓的悲意。C.“歌长粉面红”这是对女子歌声和面容的描写。“歌长”写出了女子的不忍分别。女子的深情,在这两个字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粉面红”三个字,写出了女子的美丽。D.“微凉渐入梧桐”,又看到了梧桐,这是思念、闺怨、孤独、寂寞、凄凉的隐喻。梧桐,也寄寓着绝望、凄凉、无助而思念的心情。解析:选A。应该是晚春至秋初的这段时节。(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来赏析本词的写作手法。答:解析:题干中的“虚实关系”明确了鉴赏的角度。“虚”是已逝之境或想象之境,“实”是眼前之景。上片“求得”“歌长粉面红”很明显是想象之景,是虚;下片“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则是写实。找到“虚实”的句子后,要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要突出作者借此种手法所表达的情感,即希望“小会”能长久,不忍分别。答案:上片“求得人间成小会”“歌长粉面红”,写出主人公对相聚的渴盼,“试把金樽傍菊丛”,展现了主人公的想象和憧憬,是虚写。下片写主人公内心千言万语倾诉不尽,只得在信笺里写下诗词歌赋,以传达不尽的思念之情,是实写。上片由“燕子欲归”和昨夜秋风叶落,恋人独倚高楼,引发了主人公对相聚的憧憬;下片在短暂相聚的感慨中表达了主人公千言万语诉不尽,唯有托词排遣自己的愁思,渲染不舍离别之情。运用虚实对比,将感情表达得真挚细腻。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玉 楼 春欧阳修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喜归,莫为伤春歌黛蹙。【注】这首词作于词人被贬离京,任职颍州(今安徽阜阳)期间。尊:通“樽”。(1)下列对这首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冬去春来的物候变化,天空中漠漠的冬云不觉间已变成了簇簇的春云,对云彩形态的细致描写,体现了词人对春的信息的关切和感知的细腻敏锐。B.“南浦”句典出南朝文学家江淹的别赋中“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句,借以表达作者谪居贬地、远离亲友的伤别之情。C.第五、六句以高度概括之笔写春天的姹紫嫣红开落相继,面对这仿佛永不谢幕的美景,词人的心也被永不满足、永不尽兴的激情陶醉着激荡着。D.第七句中的“尊”即酒樽,表明词人曾为有酒无花而千思万想期盼春天快快到来;第八句则表达了要好好享受眼前春光,不为春的短暂而感伤的心愿。解析:选B。这里化用“南浦”的典故,不是借以表达伤别之情,只是让人联想“春水绿波”的美好意境。(2)词的三、四句是怎样写景和抒情的?请具体分析。答:解析:“怎样写景和抒情”说明要运用二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复印店合同模板怎么写(3篇)
- 离婚协议样本:财产分配与子女抚养权处理协议范本
- 离婚协议中关于房产、车辆及投资收益分割协议
- (正式版)DB65∕T 4395-2021 《乡村绿化美化技术规范》
- (正式版)DB65∕T 4364-2021 《籽用南瓜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 离婚后共同财产分割协议修改指南与法律风险防范
- 竞业限制协议中的离职员工竞业禁止与竞业限制合同
- 物业项目环境经理聘用合同及生态环保责任书
- 软件开发项目追加功能优化附加协议合同范本
- 商业地产租赁合同模板(含物业费缴纳方式)
- iqc进料检验员试题及答案
- 4-04-05-04 国家职业标准数据库运行管理员S (2025年版)
- 民兵学习护路知识课件
- 危重患者皮肤管理课件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工伤受伤经过简述如何写
- 银行现金取款申请书
- 人事外包招聘代理合同
- 数字经济学-课件 第3章 数字技术
- AI引领时尚设计新潮-个性化需求的新一代解决方案
- 高二数学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同步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