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古希腊1. 乐器 答: A 弹拨乐器(弦乐器) - 里尔琴 lyre 功能:用于祭祀太阳神阿波罗 风格:用于演奏抒情的歌曲 B 管乐器 - 阿夫洛斯管 aulos 功能:用来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 风格:演奏激烈激情的歌曲2.大完全体系 【公元前4c 希腊 人物:阿里斯塞诺斯】答: 定义:由4个相同结构四音音列构成,四音音列以相交和相隔方式混合联合。一二相交,二三相隔,三四相交,为音体完整(2八度),最下方加A音(附加音)(前一个音列的末音与后一个音列的首音相交),四音列可以是自然音也可以是半音或者小于半音的为音程。即 是两个托诺斯的衔接四声与分离四声。 3. 古希腊中最重要的两个调式及问题 答: 调式:多利亚和弗里几亚调式多利亚:象征着男性,一般有里尓琴演奏弗里几亚:更加狂放激发热情,一般用阿夫洛斯管来演奏。B 中世纪1. 格里高利圣咏(简答题*)答:(1) 定义: 产生于公元6世纪,中世纪最有才华的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编纂了三 册经典型的基督教素歌集,俗称“格里高利圣咏”,又称“素歌”。 (2) 地位: 是罗马天主教会的圣咏是中世纪音乐的核心,也是政教合一的产物 是中世纪所有音乐的基础。纵向发展:复调 横向发展:附加段、继续咏 (3) 风格特点:A 由男生清唱的单声部歌曲,拉丁文演唱,用纽姆谱来记谱。 B 旋律以级进为主和三度进行为主 C 风格: 肃穆宏伟而又宁静安详。 D 即兴式无明显节拍特征(4)演唱方式: 1.独唱 2.齐唱 3.交替歌唱(唱诗班) 4.应答歌唱(一领众合)(5)圣咏的风格: A 音节式: 一音对一音,音域较窄 B 圣咏式:同一音高上唱出相当数量的歌词 C 纽姆式: 一字对几音,较常见,旋律比音节式流动 D 花唱式: 一字对多音,常见于欢呼歌中2. 奥尔加农(考察等级:名词解释) 答: 定义:奥尔加农是欧洲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在格里高利圣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约产生于公元9世纪,指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上方或下方附加平行四、五度的声部。 分类 : 平行奥尔加农 花唱(华丽)奥尔加农 素歌声部变成长时值音符,叫“持续调”。 代表人物:莱奥南,犹以擅长写华丽奥尔加农 eg奥尔加农大全。 地位: 是诞生的第一个复调的体裁,后用来泛指整个织体。 意义: 是中世纪最早的复调音乐写作尝试,标志着西方音乐由单声部音乐走向复 调音乐。3. 迪斯康特【Discant】(名词解释) 答 : 产生:字面意“不同的歌”产生于12世纪,是华丽式奥尔加农过度发展的产物, 即在上方八度或者五度,写作新的声部, 即(格里高利圣咏旋律+上方新声 部 ),是复调音乐的进一步发展。特点:强调一音对一音;所有声部都有有量节奏模式;声部自由;显示出分句的 结构特征。是古典音乐的先态。4. 附加段【trope】(名词解释)答:定义:在格里高利圣咏的原有基础上附加歌词或者插入新的材料,形成一个新的 扩展。 是格里高利圣咏的进一步发展。 发展:用于日课和除信经之外的常规弥撒中。加入世俗歌词,后来因为过度发展, 教会音乐取消这个形式,附加段没有进一步发展,走向衰弱。11世纪达到 兴盛,12世纪逐渐衰弱 表现形式:继续咏、哈利路亚附加段 特点:附加段一般比较短小,添加于圣咏的头、中、尾, 5. 弥撒曲(名词解释) 答: 含义:弥撒仪式是罗马天主交互的最隆重的仪式。为弥撒仪式中歌唱部分所写的音 乐称为“弥撒曲”。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教堂音乐最重要的音乐体裁 分类:包括特定弥撒(prope)和常规弥撒(ordinary) 发展趋势:在中世纪没有成套,到文艺复兴才得到高度发展 五类常规弥撒: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6. 经文歌【Motet】(简答题) 答: 定义:有独立歌词的克劳苏拉,是13世纪出现的 是复调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是中 世纪重要的复最成熟的复调音乐。(前身:克劳苏拉) 形式:复调音乐形式,在13世纪通常为三声部,最低声部是固定调声部 特点:上方旋律也被填上了歌词。(上下方的两个声部歌词不同,出现复歌词现象。 上:拉丁文 下:法语)。是典型的宗教音乐变成世俗歌词,成功的融合了当时 的宗教和世俗因素,同时又是作曲“固定性”和“自由性”的结合。 发展 : 圣咏声部弱化最单调,第二声部相对丰富 最上面最丰富,突出最高声部。 代表人物: 14世纪的经文歌创作以法国作曲家G.马肖为代表 附加: 经文歌创作未出现个人创作,都是一起合作。7. 圣母院乐派 答:产生:13世纪巴黎是欧洲最具活力的学术中心,各路人才齐聚巴黎,巴黎圣母院成 为晚期中世纪复调最具创造性的中心。 代表人物:莱奥南 佩多坦 他们的创作题材:单声部圣咏、华丽的奥尔加农、迪斯康特 他们代表了古艺术巴黎圣母院乐派* 乐派特点: 常把华丽的奥尔加农和迪斯康特的混合使用,前后形成了风格上的对比8. 中古调式答:用途:对格里高利圣咏进行分类 特点: 正副调式结束音一样,但副调式的音域低四度 发展:1 产生于中世纪,在中世纪通常有8种中古调式。(=4个正调式+4个副调式) 正调式 副调式 1. 多利亚调式 2. 副多利亚调式 3. 弗里几亚调式 4. 副弗里几亚调式 5. 利底亚调式 6. 副利底亚调式 7. 混合利底亚调式 8. 副混合利底亚调式 2. 在文艺复兴时期加入4个新调式 (副)伊奥尼亚和 (副)爱奥尼亚 判断调式依据: 结束音 吟诵音 音域 9. 新艺术【简答题】答:定义:维特利提出“新艺术”一词,反对古艺术 世纪音乐,主要在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展开,用新的手段 表达音乐内容,世俗音乐植入宗教体裁中,崇尚母语写作世俗歌曲。特点:等节奏:废除世纪经文歌中的节奏模式,将持续调称为“定旋律”, 在定旋律中使用“等节奏”技巧。节奏重复“塔里”;旋律重复“克勒”。.二分法:肯定了时值的二分法 对位音响: 主要国家:法国、意大利 主要体裁:【意】:流行三种世俗复调歌曲体裁:牧歌、猎歌、巴拉塔 【法】:叙事歌;维勒莱;回旋歌 代表人物:马肖【法】:是西方音乐第一位大师级人物,创作大部分是法国世俗复 调音乐:叙事歌;维勒莱;回旋歌 兰迪尼【意】:不追求复杂技巧,善用“兰迪尼终止式”。 代表作:巴拉塔 意义:是文艺复兴音乐的前奏、预示。新艺术展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之光10. 马肖(连线) 答:地位:是新艺术在法国的代表人物。西方音乐第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也是西方 第一个保留部作品的作曲家作品概述:.宗教音乐作品:主要是经文歌,多为声部 .【世俗音乐作品】:又分为 单声歌曲 复调歌曲:最有影响。三种“固定形式”:叙事曲、回旋歌、 维勒莱,歌词大多为宫廷爱情故事 代表作:叙事歌害羞、恐惧和忧郁 回旋歌有谁能更好的表达他的痛苦 维勒莱我生于盛世文艺复兴1. 勃艮第乐派答:1.概述:又称第一尼德兰乐派。15世纪上半叶兴起。 吸取了英国音乐家的风格,并与欧洲大陆的复调技法相结合,形成了一 种清澈、明朗、和谐的风格。 是文艺复兴初期欧洲中北部最早的乐派,是欧洲北方第一代作曲家。 2.常用的音乐体裁:弥撒曲、经文歌、产生了尚松(世俗的复调)。重要的成 就是确立了大型宗教体裁“弥撒曲”五部分的常规写作形式。 3.代表作家:迪费和班舒瓦。 4.风格特点:喜欢使用定旋律弥撒曲,整体性创作,所有乐章统一在一起 作品以三声部复调音乐为主,弥撒曲均为四声部复调作品; 2.弗兰德乐派【简答题】 答:又称第二和第三尼德兰乐派,是活跃于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最重要的乐派。 代表人物:奥克冈(早)、若斯坎(中)、拉索(晚)。主要作品是弥撒曲 和经文歌,其后民族风格的世俗歌曲逐渐增加,包括尚松、猎歌和牧歌。 奥克冈:弥撒曲分两类创作:1.定旋律弥撒曲 2.自由创作的弥撒:有量卡农 代表作:感谢上主 若斯坎(奥的学生)A:*经文歌是最能代表其个性与创造性的体裁。 特点:1.采用模仿对位形式,各声部旋律的同等地位, 2.“绘词法”的出现:注重音乐对歌词的内容与意义的表达 3.带有主调音乐风格,有明确终止式 B:* 弥撒曲:“释意弥撒曲”减弱了中世纪定旋律的主导 地位,模仿弥撒取代了定旋律弥撒 拉索:精通各种音乐体裁,是复调艺术的集大成者也为复调音乐过渡到主 调开辟道路。 弥撒曲:拉丁文 经文歌:法文 成就:复调技术的高度发展,奠定复调写作的两种类型: 对位化写作(严格的复调音乐)代表人物:奥克冈 对位和声化写作(在复调织体中使用和声进行,多用终止式) 代表人物:奥布雷赫特、若斯坎 3.帕勒斯特里那答:简介:是天主教内部改革的代表,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罗马乐派的最重要代表,是 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发展的最高峰,开创了无伴奏合唱 作品特点:复调无伴奏合唱风格,多自然音、纯净、协和。织体以四声部居多, 级进为主,跳进较少几乎不用变化音,秉承3、6度协和。 4. 威尼斯乐派 答:含义: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乐派。 15世纪后半叶由佛兰德乐派音乐家维拉尔 特创立,16世纪下半叶,加布里埃利对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该乐派创 作了分组合唱的复调圣歌,形成了“威尼斯风格”,后传入德国,成为巴 洛克时期大协奏曲的先声。音乐还带有主调合唱风格 代表人物及贡献: 维拉尔特分组合唱”的原则 G加布里埃利威尼斯风格” 乔瓦尼善“配器法之父5.众赞歌答:含义: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宗教改革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 采用分节歌的形式, 音符时值基本一致 代表人物:16世纪马丁路德 特点:1.不用拉丁语而译成德语来演唱; 2.教会歌曲的演唱形式由唱诗班演唱改为全体会众同唱; 3. 常选用流行的德国古老圣歌和民歌作为曲调,简单易唱; 4. 使单声部的新教歌曲成为四部和声的圣咏合唱,旋律在高声部,接近后 来的主调风格。代表作:门德尔松有第五交响曲,“宗教改革交响曲”;巴赫用众赞歌写成康塔塔 意义与地位:众赞歌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中有重要地位,在教会康塔塔中位于套曲 末尾的终结性合唱曲;受难曲中,众赞歌是抒发会众感情的合唱曲。 5. 牧歌(简答题) 答:诞生:是意大利的弗罗托拉主调和宗教音乐的复调体裁相结合的产物。是声乐复 调体裁,一般为重唱形式,声部有四声部,五、六、七声部,是文艺复兴 时期最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是世俗结合宗教的复调。 特点:1.音乐注重对歌词的细致表达,是以较高水准的诗歌写词谱的复调歌曲 2.创作目的和演出场合不尽相同,eg宴会、婚礼、节日、戏剧演出等 3.分有三个时期: A早期 B中期 C晚期 A【以佛罗伦萨、罗马和威尼斯为中心】通常为四声部,有时三声部 代表:维拉尔特 采用五声部牧歌的织体形式和对歌词的细致处理影 响了中期作曲家 B【以威尼斯为中心】音乐以五声部居多,也有四或六个声部的 代表 :罗勒 第二实践坚定的支持者,即采用主调风格,又运用大 量复调手法 探索大胆和声。 C代表: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蒙特威尔第、韦尔特 半音化和声、绘词法、音乐色彩的对比等被大量使用。 16世纪下半叶, 杰苏阿尔多等人将其发展成熟。 17世纪初在蒙特威尔第的影响下发展至巅峰,注重作品的整体戏剧性,也是主调 与复调的自然结合,使之成为教堂音乐之外最重要的音乐体裁。合唱通常 为5、6个声部。之后,意大利牧歌又在英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6. 尚松答:【尼德兰尚松】代表作曲家:迪费。以三声部织体为主,上面独唱人声,下面器 乐声部,有传统的固定形式 特点:抒情优美,歌词:格律诗 【法国尚松】意为“歌曲”,又称巴黎尚松。16世纪20年代于法国发展起来的, 是文艺复兴时期一种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 特点:1.至四声部,也有器乐曲, 2.在词曲上具有典型法国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 3.旋律轻快口语化,有朗诵性。 4.常采用同音或同一音型的反复,显得简洁单纯、活泼粗犷。 5.多描绘生活,是一种模仿对位的歌谣曲形式。 代表作曲家:雅内坎、塞米西 两个尚松相同点:节奏明快,。与尼德兰时期优美抒情的尚松不同,法国尚松内容多描绘生活,如热闹的集市、战争、大自然、爱情等。歌词摆脱了以往的格律诗,改用通俗明晰、风趣幽默而口语化的短诗节诗歌。旋律不象弗兰德乐派的尚松那么优美,而具有轻快的朗诵性,音乐多为四个声部。代表作曲家为雅内坎。8.若斯堪的弥撒曲创作答:地位:弗兰德乐派最重要的一位代表作曲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贝多芬。 写作的弥撒的分类: 释义弥撒曲 模仿弥撒曲 风格特点:1.复调各个声部平等,大多用一种连续的模仿对位的形式。 2.注重音乐对各歌词的和内容意义的表现 3.减弱了定旋律的地位,丰富了曲调巴洛克1. 通奏低音答:通奏低音(数字低音/持续低音)figured bass 定义:作品中有一个持续的独立的低音声部,上方高声部,华丽富有装饰性。 演奏乐器(低音乐器+数字和弦乐器) 低音乐器:大提、大管、低音维奥尔 演奏数字的乐器:(早期)弹拨乐器 (晚期)教堂:管风琴 室内:古钢琴 意义:是介于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之间的过度织体。是巴洛克音乐的基础和标 志性特征,它的产生导致了和声学的诞生,和声体系的形成又促进大小、 调体系的产生,从而结束了中古调式时代。2. 两种常规答:第一常规:文艺复兴的复调传统,即“古代风格” 歌词服从于音乐 第二常规:音乐服从于歌词 巴洛克风格 最大的实践:歌剧的诞生单旋律数字低音伴奏 三种风格:教堂的、室内的、戏剧的3. 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的发展【简答题】答:歌剧定义:台词全部或大部分用人声演唱加上器乐伴奏的戏剧作品。它是一种融音乐、 戏剧、诗歌、舞蹈、美术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产生于16世纪,巴洛克初期 支持宣叙调的通奏低音,是巴洛克音乐的重要标志,沿用于整个巴洛克时期。 佛罗伦萨歌剧:(歌剧的摇篮) 代表人物:佩里、科尔西、利努契尼 代表作品:1600年产生第一部歌剧达芙妮 尤丽狄茜 特征:希腊神话和历史题材;通奏低音形式,宣叙调为主,音域不宽,节奏 , 由少量乐器伴奏,也用合唱。 罗马歌剧: 作家作品:罗马作曲家卡瓦里埃利的灵与肉的体现为罗马歌剧奠定基础,视 为第一部清唱剧,有歌剧的雏形,宗教道德题材。 特征:注重歌剧场面,加入舞台设局、机关布景和芭蕾舞场面,每幕都以合唱和舞 蹈结束。 威尼斯歌剧: 第一个歌剧院的建立:1637年在威尼斯建立的圣卡西亚诺,使歌剧从贵族沙龙和 宫廷走向市民阶层。 作家作品:蒙特威尔第奥菲欧,是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歌剧。 蒙特威尔第将歌剧的结构初步定型:独唱、重唱、合唱、管弦乐队 特点:大量采用咏叹调和二重唱,注重情感抒发,对美声唱法加以重视,少用合唱 形式,弦乐器家族首次占有重要地位,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那不勒斯歌剧:朝正歌剧方向发展 作家作品:A斯卡拉蒂泰奥多拉 特点:创作趋向和声体,比较注重炫技,弱化重唱;无视歌词、剧情。 首创确立意大利序曲体裁 两种不同的宣叙调:1.干念式宣叙调,独唱声部只用通奏低音伴奏; 2. 返始咏叹调:ABA三段体形式, 4.清唱剧答:产生:类似歌剧的大型声乐体裁,最早的清唱剧是宗教题材,强调情节性,只 唱不演,不化妆,物不需上下台,从此变成了真正清唱的音乐戏剧。原意:祈祷室 分类:清唱剧分拉丁清唱剧、世俗清唱剧两种 演唱类型:独唱、重唱、合唱、乐队 演唱形式:宣叙调、咏叹调 代表人物:卡尔西米耶夫它、约拿 亨德尔弥赛亚 时期总结:作曲的概念还没有真正形成。5. 康塔塔(cantata)答:起源含义:起源于意大利罗马,强调抒情性。是由宣叙调、咏叹调、二重唱和合 唱等组合而成的声乐套曲,既有宗教题材,也有世俗体裁,序曲开始,合 唱结束。是巴洛克时期重要的声乐体裁 分类:世俗康塔塔:意大利的独唱,分节低音 宗教康塔塔:众赞歌 清唱剧和康塔塔都是大型声乐套曲,有乐队伴奏 代表作曲家: 巴赫 A斯卡拉蒂 7. 巴罗克奏鸣曲答:含义:16世纪的奏鸣曲泛指一切器乐曲,17世纪初,才专指某种特定的器乐 结构形式。产生于意大利的佛罗尼亚 分类:一是按音乐性质分: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 二是声部特点分:独奏奏鸣曲和三重奏鸣曲(加数字低音,如古钢琴等)。 1)教堂奏鸣曲:慢快慢快 低音:管风琴 2)室内奏鸣曲:是古组曲的前身 低音:古钢琴 四种核心舞曲:阿勒芒德(德)2/4,库朗特(法)6/4或3/2,萨拉班德(西班牙) 3/4或3/2,吉格(英)12/8或6/8。 3)独奏奏鸣曲:是为一件乐器而作 4)三重奏鸣曲:通常是为两件高音乐器和通奏低音乐器而作的 代表作曲家:科雷利 意义:这个体裁的出现,证明意大利开始重视器乐体裁的发展 8.大协奏曲答:含义: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一种协奏曲,为2-5件独奏乐器和一个管弦乐队而作, 是一个有多乐章的大型曲,通过独奏乐器技巧与个性的展示与管弦乐队进行对 比,主奏部与独奏部相互交替演奏,是相互间的竞争与配合 是器乐协奏曲的一种最早的形式。 特点:古钢琴是数字低音乐器 代表人物: 科雷利 首创回旋曲式 圣诞协奏曲 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大协奏曲中最伟大的作品。 维瓦尔第 四季 9.赋格曲(17C) 答:含义:拉丁文意为“逃跑”,是一种严格运用卡农模仿手法的复调体裁,前身: 利切卡尔。在巴赫的创作中达到最高峰。音乐由主题、答题与对题以复 调的形式交织而成。 结构:呈示部、间插段、展开部以及再现部和尾声 代表: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将该体裁发展到顶峰。 特征:声部间出现当时禁用的三度音程,具有较强的纵向和声感 发展:12、13世纪流行,13世纪下被经文歌取代 “与奥尔加农、迪思康特”的区别: 1、不用圣咏曲调,而用新创作的曲调主旋律 2、用迪思康特的风格写成,各声部基本是统一的节奏。 3、内容关于时事政治、而不是礼拜仪式,形式采用诗歌而非散文体。 10.巴罗克组曲 答:四种基本组曲:阿勒芒(德)、库朗特(法)、萨拉班德(西班牙)、吉格(英) 【在同一个调性上,不转调,当时转调概念未形成】 分类:室内组曲:如室内奏鸣曲 乐队组曲:亨德尔皇家焰火水上音乐 代表作品:巴赫英国组曲 法国组曲 德国组曲 意义:世俗音乐和宗教音乐一样,成为创作的主要体裁。 11.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创作【简答题】 答:地位成就:巴洛克早期最重要的作曲家,确立了早期的乐队编制;歌剧结构在 作品中初步定型,也是威尼斯乐派的重要代表。 大胆的使用不协和和弦,第一个用管弦乐队为歌剧伴奏的作曲家 歌剧结构:独唱(宣叙调、咏叙调、咏叹调) 重唱(二重唱、三重唱) 合唱、管弦乐队,与舞蹈一起综合 作家作品:蒙特威尔第奥菲欧,是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歌剧。 特点:1.大量采用咏叹调和二重唱,注重情感抒发 2.对美声唱法加以重视,少用合唱形式 3.弦乐器家族首次占有重要地位,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4.运用弦乐的震音与拨弦 12. 那不勒斯歌剧乐派 答:那不勒斯歌剧:朝正歌剧方向发展 作家作品:A斯卡拉蒂泰奥多拉 结构:独唱(宣叙调、咏叙调、咏叹调) 重唱(二重唱、三重唱)、合唱 特点:变得比较肤浅,注重阉人歌手的花腔炫技 两种不同的宣叙调:干念式宣叙调,独唱声部只用通奏低音伴奏;带伴奏的宣叙 调,独唱由乐队伴奏 返始咏叹调:ABA三段体形式 15.格鲁克歌剧改革【简答题】 答:概述:格鲁克是18世纪上半叶的德国作曲家,致力于改革传统意大利歌剧的弊 端。(矛头直指正歌剧) 特点:摒弃声乐炫技,追求质朴感人;限制音乐的表现,使之服务于诗歌。 具体措施如下 1. 音乐从属于诗歌与戏剧,真实的表达人物的情感。 2. 弃置返始咏叹调删除不必要的花唱段,加强宣叙调的旋律性。 3. 重视合唱 4. 重视管弦乐 5. 歌剧序曲要预示歌剧剧情,歌剧有关。 6. 取代了数字低音 7. 用乐队伴奏的宣叙调,代替“清宣叙调” 代表作:阿尔采斯特奥菲欧与优丽狄茜 影响:对贝多芬、莫扎特的古典歌剧和柏辽兹、瓦格纳等的浪漫歌剧都有深远影响。16. 意大利趣歌剧答: 与正歌剧区别:选材当下生活,音乐来自世俗音调。 含义:由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式版)DB15∕T 3667-2024 《光温诱导甜菜当年抽薹繁育技术规程》
- (正式版)DB15∕T 3403-2024 《困境儿童家庭监护能力评估指南》
- (正式版)DB15∕T 3279-2023 《苜蓿根腐病锐顶镰刀菌鉴定方法》
- 创新成果兑现责任书(6篇)
- 学习计划的议论文(6篇)
- 护理人社面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大庆疫情考试题及答案
- 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与实施合同
- 教育领域师资承诺书(7篇)
- 企业营销团队活动策划模板
- 通天河水电规划
-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标识标志
- 盟史简介12.10.18课件
- 2023年04月湖北经济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招聘1名孵化器日常管理专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
- 法律方法阶梯
- GB/T 26081-2022排水工程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
- GB/T 26480-2011阀门的检验和试验
- 医院普通外科病史采集、查体及病历书写要点精讲课件
- 食品执行标准对照新版表
- 最新苏教牛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Hobbies》Grammar time 公开课课件
- 路面压浆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