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元脏气法时PPT课件.ppt_第1页
三单元脏气法时PPT课件.ppt_第2页
三单元脏气法时PPT课件.ppt_第3页
三单元脏气法时PPT课件.ppt_第4页
三单元脏气法时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素问 灵兰秘典论301 灵兰 即灵台兰室之简称 相传是古代帝王藏书之所 秘典 珍重之辞 即秘藏之典籍 本文篇末有 藏灵兰之室 以传宝焉 之语 以强调所论内容的重要性 故篇名 1 素问 灵兰秘典论301 一 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心君主之官 生之本 五脏六腑之大主神明出焉主宰精神活动统帅协调整体 说文 心 人心 在身之中 象形 明堂五脏论 心者 纤也 无事不贯心 2 素问 灵兰秘典论301 一 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肺相傅之官 位高近君 辅佐君主治节出焉主呼吸 调节气机朝百脉 助心行血主行水 通调水道肺 从肉从市 会意字 市 通 芾 草木小而茂密的样子 明堂五脏论 肺者 傍也 3 素问 灵兰秘典论301 一 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肝将军之官喜条达而恶抑郁调畅气机保护人体疏泄调畅情志藏血 罷极之本谋虑出焉 思维敏捷 运筹帷幄 明堂五脏论 肝者 干也 肝 从肉从干 会意字 干 通 扞 是 捍 的古字 4 素问 灵兰秘典论301 一 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胆中正之官 似藏非藏 似腑非腑 不偏不倚决断出焉 协助肝作出决定与判断 明堂 胆者 敬也 胆者 贯也 类经 肝气虽强 非胆不断 胆 繁体字 膽 从肉从危 意指当机立断 转危为安 喻胆量 胆略 胆识等 5 素问 灵兰秘典论301 一 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膻中臣使之官 部位近心喜乐出焉 代心传志 灵枢 胀论 膻中者 心主之宫城也 有代君受邪之职 6 素问 灵兰秘典论301 一 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脾胃仓廪之官 纳化水谷五味出焉 精微之源 明堂五脏论 脾者 裨也 胃者 为也 脾 从肉从卑 会意字 卑 为 萆 之初字 捕具 喻脾在水谷之海中设网取精 胃 从田从肉 会意字 意为肉身中的田土 7 素问 灵兰秘典论301 一 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大肠传导之官 排泄糟粕变化出焉 吸收水分 化为粪便小肠受盛之官 接受胃下传之食糜化物出焉 充分消化 泌别清浊 明堂 肠者 畅也 8 素问 灵兰秘典论301 一 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肾作强之官 精以生神 形强神旺伎巧出焉 形体 思维 生殖技巧 明堂五脏论 肾者 引也 为言引水谷和利精神 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肾从坚从肉 从坚的字族多有牢靠 恒久义 喻指肾的藏精及生殖繁衍功能 9 素问 灵兰秘典论301 一 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三焦决渎之官 通行水液水道出焉 保证水液输布环流焦 从火 说文 焦 火所伤 火上炙鸟 喻为气化的场所 水上腾下达的通路 10 素问 灵兰秘典论301 一 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膀胱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贮津气化则能出焉 化津 排尿 膀 字 从旁 说文 旁 溥也 有广大普遍之意 胱 字从光 光也有大义 光大 膀为寒水 胱为太阳 膀胱也体现着水火的交融 即为寒水的贮藏之处 又为太阳之火的气化之所 医经精义 人但知膀胱主溺 而不知水入膀胱 化气上行 则为津液 其所剩余质 乃小出而为溺 11 素问 灵兰秘典论301 二 相互关系凡此十二官者 不得相失也 三 心的主导作用主明 十二官协调 下安 主不明 十二官失调 十二官危 12 素问 六节藏象论302 节 次也 度也 周期的意思 甲子一周为六十日 是为一节 每年三百六十日 分为六节 藏象 指藏于内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征象 由于本篇先论天以六为节 后论藏象 故名 13 素问 六节藏象论302节 一 藏象的主要内容 脏腑的生理功能 人以五脏为本特点五藏与外在组织 精神活动相关五藏与四时阴阳相通应 14 素问 六节藏象论302 一 心生之本 主血脉 藏神神之变 处 其华在面 其充在血脉阳中之太阳生理 火性温通 光明通于夏气 火 病理 心火易亢 易亏 15 素问 六节藏象论302 二 肺气之本 主气司呼吸魄之处 附形之灵 舍于肺气其华在毛 其充在皮阳中之少阴生理 以降为顺 喜润恶燥通于秋气 金 病理 肺失宣降 易感燥邪 16 素问 六节藏象论302 二 肺魄 人体本能的感觉和动作 张介宾 魄之为用 能动能作 痛痒由之而觉也 灵枢 本神 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属与身俱来的 本能性的 较低级的 偏于抑制的 被动的精神活动 金行为秋 主静 主收敛 肃杀 分别代表了魄的某些特性 故属肺 魄病当以益精养气之品为宜 若涉情志者 可以心理调适及安神定魄之品为辅 17 素问 六节藏象论303 三 肾主蛰 封藏之本 固护先 后天精气蛰象主生 保护生命 繁衍生存和集阴阳 藏元阴元阳 为水火之宅精之处其华在发 其充在骨阴中之太阴生理 闭藏 阴阳之本通于冬气 水 病理 精气易亏 久病及肾 18 素问 六节藏象论302 四 肝罷极之本 藏血 疏泄 耐受心身疲劳魂之居 肝藏血 养神敛魂其华在爪 其充在筋阴中之少阳生理 升发调畅通于春气 木 病理 疏泄失常 易化火生风 19 素问 六节藏象论302 四 肝罷极之本罷同 疲 极 劳甚 罷极 疲易过度 素问吴注 动作劳甚 谓之罷极 肝主筋 筋主运动 故为罷极之本 罷同 羆 素问直解 罷 作羆 肝者 将军之官 如熊羆之任劳 故为羆极度之本 羆 棕熊 极 高大任力 罷当为 能 通 耐 极 疲困 李今庸 本节羆极的羆字 当为能字 而读为耐 其极字则训为疲困 所谓能极 就是耐授疲劳 罢 b 消除 免去 极 疲劳 即消除疲劳 20 2019 12 30 21 素问 六节藏象论302 四 肝魂 指非本能的精神 思维 心理活动 如梦寐 想象 决断 评价和情感 意志等心理活动 张介宾 魂之为言 如梦寐 恍惚 变幻 游行之境皆是也 灵枢 本神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魂由后天发展而成 较高级的 偏于兴奋 主动 以五行言 木行为春 主动 主生机 兴奋 故将之属木 肝 魂之病 多心肝 神魂并治 治其本多滋阴补血 清火潜阳 治其标则安神定魂 22 素问 六节藏象论302 五 脾 胃 大肠 小肠 三焦 膀胱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此至阴之类 通于土气脾主长夏脾不主时 23 素问 六节藏象论302 二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王冰 胆非脏非腑 中正公平 协助肝主谋虑 从而决定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 李杲 胆为少阳春升之气 胆升则脾随之而升 胃中精气方能化气血 滋五脏 张介宾 胆属少阳 位居半表半里 能通达表里 联系阴阳 协调十一脏 各成其用 24 素问 五脏生成303从生理 病理 诊断等方面 论述了五脏与五体 五味 五色 五脉之间相生相克 相因相成的关系 故名 人体的各种结构关系 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肝藏血的功能 人卧血归于肝 人动血运诸经 支持目视 足步 掌握 指摄 25 素问 五脏别论304本篇以 藏 泻 满 实 论内脏的功能及其分类 有别于 内经 中其它论述脏腑的篇章 故名篇 26 素问 五脏别论304 一 奇恒之府与传化之府的区别奇恒之府传化之府脏器脑 髓 骨 脉 胃 大肠 小肠胆 女子胞三焦 膀胱属性阴阳应象地天功能特点贮藏精气 传化水谷 藏而不泻泻而不藏 27 素问 五脏别论304 二 脏腑的功能特点五脏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实六腑 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满临床意义 五脏藏精 满 则充盛 不满 则虚弱 其 满 是动态的 不可呆实而脏气郁滞 故五脏病多用补法 且补中有通 六府以泻为主 水谷不得久藏 故 以通为用 不通则实 治疗常用泻法 腑气 通畅 浊气乃下 气血方行 28 素问 五脏别论304 三 魄门亦为五脏使 一 揭示了魄门与五脏之间的密切关系 魄门的启闭要依赖于心神的主宰 肝气的条达 脾气的升提 肺气的宣降 肾气的固摄 方能不失其常度 魄门功能正常又能协调内脏的升降之机 二 意义 大便异常 从脏腑论治 脏腑病变可通过控制肛门启闭而收效 29 素问 经脉别论别 一言区别 此指三阴三阳经脉及病症各不相同 互有区别 二言特殊 即指本篇所论诊经脉以决死生的论述 与一般常论不同 由于本篇以论述经脉病变为中心 既言区别又与常论不同 故篇名 经脉别论 30 素问 经脉别论305 论饮食物化精微成经脉的过程 以示诊气口决死生的道理散精于肝 淫气于筋饮食入胃 脾气散精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上归于肺毛脉合精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行气于府决死生气口成寸流于四脏府精神明 31 素问 太阴阳明论305 理论意义 整体联系 协调共存 饮食物的代谢过程中 各脏腑既分工又合作 保证纳 化 输 泄的顺利进行 同时天人相应 水液代谢可调节人体阴阳 使内外环境相协调 即 合于四时五藏阴阳 揆度以为常也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是 培水生金 法的理论基础 水液代谢 与脾 胃 肺 膀胱等关系密切 肺为水之上源 脾为生痰之源 等导源于此 气口决死生之理 气血周流全身 反映各脏盛衰 肺朝百脉 全身气血皆流经肺 气口为肺经所过 可反映全身气血盛衰 32 素问 太阴阳明论305 方法论意义 文中所论运用了诸多认识方法 解剖实证 肺朝百脉 食气入胃等 臆测推理 毛脉合精 脾气散精等 整体观察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等 藏象学说的形成 是上述方法相互补充 相互印证的结果 33 素问 太阴阳明论太阴 即是足太阴脾 阳明 指足阳明胃 本篇从经脉联系 生理功能 受邪及发病特点等方面 广泛地讨论了脾与胃的关系 故名 34 素问 太阴阳明论306 一 论太阴 阳明的区别 一 生理阴阳异位胃经 阳明 下肢外侧脾经 太阴 下肢内侧更虚更实胃纳 胃实脾虚脾运 脾实胃虚更逆更从阳气 手头足胃降阴气 足头手脾升 35 素问 太阴阳明论306 二 病理 发病途径不同阳明病 贼风虚邪 自外而来 外邪多有余太阴病 食饮起居 病从内生 内伤多不足感邪性质及部位不同阳明 多受风热阳邪 上先受之上行极而下太阴 多受寒湿阴邪 下先受之下行极而上病证表现各异 特点不同 身热阳明受邪 传六府 热 实 不时卧阳明实热 胃气上逆上为喘呼月真满闭塞太阴受邪 传五脏 寒 虚 下为飱泄太阴虚寒 脾气下陷久为肠澼 36 素问 太阴阳明论306 二 阳道实 阴道虚 的意义 一 以阴阳代脾 胃 概括脾胃特性生理 脾主运化升清 转输精气 满而不实 无形为虚 胃主受纳腐熟 传化水谷 实而不满 有形为实 病理 脾病多为精气虚 虚则太阴 胃病多为邪气实 实则阳明 治中焦病 虚证责之于脾实证责之于胃 37 素问 太阴阳明论306 二 阳道实 阴道虚 的意义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