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建筑风格.doc_第1页
中英建筑风格.doc_第2页
中英建筑风格.doc_第3页
中英建筑风格.doc_第4页
中英建筑风格.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中英文化差异在典型建筑上的差异 - -以中国古典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园为例 摘要: 园林建筑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是一部凝固的史诗。她积淀着人类的历史,尤其是文化史,体现了各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分析对比中国古典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园的特点差异,结合时代及文化背景,从而在这两种典型建筑的差异上挖掘出中英文化的差异。关键词:中国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园 文化背景 自然美 比较 引言 在经济多元化的今天,由于文化融合和碰撞,所以在一些浅薄层面已难以深层次地分析中英文化的差异。而建筑却不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背景,同一种建筑类型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园林,作为两国的典型建筑,在它身上折射着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生活风俗、审美情趣以及历史的积淀。中国园林是世界传统园林艺术中重要的一支。而在欧洲,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出现则带来西方园林发展继意大利园林和法国园林的第三个高峰。所以,通过对中英两国园林的比较,我们可以剖析出中英两国人民的文化差异在建筑上的反映。 而目前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建筑学角度分析各自的特色,进而在哲学、经济文化等多方位的综合分析下探究其差异的原因。在这篇小论文里我从四个我体会到的最显而易见、被大众容易理解的角度做分析。 毫无疑问,两者都是以以大自然为创作的本源,同属风景式园林。从本质上来看,两种自然风格园林是两种不同的园林艺术。中国园林是一种内向的自然,英国园林则是一种外向的自然。但两者的造园理念和创作方法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总的来说,英国园林钟情于纯自然之美,侧重客观、理性地写实,再现大自然风景的实感。而中式是一种写意自然,更富想象力,多姿多彩。本文着重从其不同点来分析两国的文化差异。 一、园林具体形态的不同首先,从园林的总体感官和总体形象上来说,中国古典园林是幽深的、隐逸的。它常用的入园处理是迎面一座假山或是一丛修竹,起到遮挡视线的作用。进而才现园之景致,让人有一种期待的神秘感,之后又往往是曲径或曲廊,曲径两侧为粉墙或茂林,在这么一个半闭合的曲线空间穿行一段之后,终于豁然开朗地进入到一片广阔天地,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种游线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内向感,仿佛从外面的大千世界通过一重重障碍来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总的来说,中国园林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自然,它是中国人内在心灵的反映,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浸透着内向的自然。中国园林讲究含蓄,讲究意境。造园方式是以有限空间、有限景物表达无限意境。即所谓“小中见大”、“咫尺山林”。中国古典园林显得幽深、隐逸,即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曲径通幽”,它是一种内向的自然。【1】而在英国式的自然风致园林里,自然的表现是外向的,围墙是被严格拒绝的。无论是在以英国为背景的小说亦或是电影里,我们都不难发现英国园林给人的广阔感。开阔并有起伏地形的的草地;自然式种植的树丛;蜿蜒曲折的小径;自然弯曲的湖岸,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一些兼备作用的干沟成为看不见的空间界限。英国园林虽然采取较为直观的方式,但在造园时同样追求风景画般的效果,只是便于被人理解和接受。不同于中国园林,需要人们去做更多的深思。 其次,细节设计上。如勃朗设计的斯道维花园或是钱伯斯设计的丘园,大片的草坡沿着自然的地形起伏,一片片树丛外缘清晰,阳光照耀下呈浅绿色的草地把树丛衬托地格外明显。【2】这里没有围墙,你的视线可以跟你的心灵一起自由驰骋。这里也有大片的水面,但水边没有驳岸,草坡很自然地以一个优美的角度深入湖中。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所具有的这种开放性和公共性使他所表现的自然呈现一种外向开朗的性格。而中国的园林则会九曲八回。虽然有开阔的水面,但不知水从何而来。再看湖面四周,茂林修竹,绿树环绕。 二、园林功能的不同 英国更注重园林的实用性和大众化。与中国园林相比,英国园林的服务对象更广泛,也更具开放性和公众性。它的功能是为大众服务的,跟现在的园林比较接近。同时,英国园林注重把花园变成实用的场所。美丽的花园不仅是聚会的场所,也是药物、蔬菜和花卉的生产基地,牛羊的牧场。这种把物质功能和审美情趣相结合的思想把英国园林艺术推向了一个更健康的方向。 相反,在中国传统的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一直都拒绝功力主义的倾向。虽然园林建设具有休息和娱乐的目的,但由于中国文人的休息和娱乐越来越走向纯精神功能的非功利倾向,中国园林设计的目标也变得越来越飘渺和意味深长。因此,中国园林的功能一直以来都是少数文人自省和精神自我满足的场所,物质功能从未成为中国园林的重要功能。中国的传统园林,无论是宅院或者是寺庙园林,基本上属于“庭院”。【3】中国传统园林的场所原型仍是建筑物内部的一种空间场所。无论是江南私家园林,甚至是大型的皇家园林,即便是像北京颐和园这样的皇家园林,虽然在空间尺度上已具有公共园林的特征,但无论是高耸的围墙,曲折的长廊,还是幽静的苏州街,都让人感受到这只是传统私园的大比例翻版。 三、人文与自然的结合程度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是典型的写意自然山水图,是人工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在造园艺术中反映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朴素自然观,追求生境、意境、画境三种艺术境界。“虽由人做作,宛如天开”始中国古典园林审美的评价标准。所以其文化气息非常浓厚。随处可见匾额、楹联、碑帖、刻石。比如红楼梦中,大观园修葺后大家一起为匾额题字取名。带有传统而浓厚的文化色彩。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传统文化、技术艺术以及人文精神的深刻升华和集中体现而英国园林一切都是以自然为主,很少有文化性质的人为装饰。蒲波认为,所有的园林都应该是风景画。 四、此“自然”与彼“自然”的不同 同属不规整的自然式园林,中式是一种写意自然,更富想像力,但不免流于矫揉造作。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则是一种本色自然,更舒展开阔与真切生动,完全没有中国明清私家园林的那种闭锁与沉闷。【4】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私园遭到批评最多的地方。中国古典园林的本意在纳自然万象于咫尺之中。为此,对自然景物必须要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才能体现出自然的韵味。但中国私园中却大量使用巨石大树,致使抽象写意的原旨大大削弱。园林空间之所以局促、迫塞,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对自然景物的抽象远不如日本那样彻底。至于其他的原因后文将述及。现代园林在全面吸收与继承古典园林成就的基础上,更加开放与自由,艺术手法亦有极大创新。总的来说,偏重于整体构图,但极少轴线对称;有时也分区设景,但各景之间流动性更强,界线也更模糊;形态上偏于规整,亦不排斥自然的形态。从整体上说,大景重整体有气势,小景有变化简洁。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自然环境不同 英国是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东北部及附近许多岛屿组成的岛国。而中国幅员辽阔,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江南又多有梅雨季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地理条件的不同,是两国园林具有不同风格的重要原因。 二、经济条件和政治制度各异 这种区别还由于中英两国不同的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造成的。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就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内向型风格。而英国资本主义的勃勃生机,帝国的日益强盛社会的日渐民主,精神的日益开放自由才是 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产生的社会基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从宋朝成熟后至清朝。 在近1000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内,一直在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系统内自然发展,园林仍然是贵族、官僚阶层的专利。直至清末我国的园林仍只是少数达官贵人的玩物。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则恰恰相反。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新贵族心中充满的自信与豪情。他们让自己的花园与周围的环境完全融合,看不到边境,这正好反映了他们的勃勃野心。而市民阶层的壮大使其趋向于公共化。 三、哲学观念不同 中国传统哲学和17世纪后的英国经验哲学以不同方式把握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造园指导思想来源于以培根和洛克为代表的“经验论”,认为美是一种感性经验。【5】总的来说,它更加排斥人为之物,强调保持自然的形态,肯特甚至认为“自然讨厌直线”。园林空间也更加整体与大气。但由于它过于追求“天然般景色”,往往源于自然却未必高于自然。又由于过于排斥人工痕迹,因之细部也较粗糙,园林空间略显空洞与单调。钱伯斯就曾批评它“与普通的旷野几无区别,完全粗俗地抄袭自然”。【6】同时期的中国园林仍抱着其自命清高、孤芳自赏的内向性格不放,同时还沾染上了不少琐屑、颓废之气。 中国皇家园林的指导思想一直是在为皇家提供宴游狩猎的场所,时而不忘体现帝王的威严和等级的森严,故而显出庄重、典雅、气派、华贵的特点。 结语 任何文化都有其特别的优势,同时也有存在的问题,作为文化空间形态的传统园林也是如此,深受经济体制、政治模式的影响。具有时代特征,必须按照社会的需要来设计,因此,开放、务实、民主既是英国自然风景园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也是我国园林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源泉。当然,中英园林文化的传统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和洪莽朴野的差异也许会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融合。参考文献:1高祥斌.浅谈城市园林植物造景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90-1012朱冬梅.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中国科技博览.2009年第19期.3郭书彤.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分析比较.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年09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