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保障.ppt_第1页
就业保障.ppt_第2页
就业保障.ppt_第3页
就业保障.ppt_第4页
就业保障.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就业保障 就业保险 就业促进 是国家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 事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该保障的实施主要依靠失业保险来保障 失业保险属于社会保险的范畴 具有强制性特征 也可以说失业保险属于一种转移支付的形式 其服务对象是失业者 前言 个人角度 失业是指既具有劳动能力又有就业要求的人员在劳动年龄内不能就业的状况 一 什么是失业 1 失业的概念 失业 表现为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的分离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2 构成失业的条件 1 在劳动年龄内2 具有劳动能力3 有就业渴望4 一定期限内没有找到任何职业 恶性循环 二 失业保险 1 失业保险的含义 失业保险是指依据国家法规 通过国家 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渠道筹资建立失业保险基金 在劳动者失业时给予失业金支付 以保障其最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险制度 2 失业保险制度的分类 非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的产生失业者自愿参加的由公共团体对失业人员支付一定数额保险金的保险制度 例如 比利时 法国 挪威 丹麦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的产生由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多种条件 如缴纳保险费的次数 非自愿失业等 雇主和雇员都必须参加 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制度 如 英国 意大利 德国等失业救济制度的产生相关政府机构对无资格享受失业保险或者享受失业保险的资格期限已满的人员 以及符合经济收入固定的雇员给于物质补贴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保障制度 3 失业保险制度的产生 4 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要素 1 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 有关法律规定的享受失业保险的人员范围 2 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 根据法律规定对参加失业保险的人员在失业时给予物质帮助的数额或水平 3 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 根据法规所制定的给付失业保险待遇的最长期限 4 失业保险基金筹集 来源 雇主缴纳失业保险费 雇员缴纳失业保险费和政府财政补贴 5 失业保险管理机构 专门负责对失业保险事务的管理 5 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 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从理论上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保险应该把所有工薪劳动者都包括在覆盖范围之内 因为作为工薪劳动者都面临着失业的危险 只是不同职业的风险程度高低不同而已 但在实践中失业保险制度只包括了那些在 正规部门 就业的劳动者 非正规部门 的劳动者往往被排除在外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发展 非正规部门 劳动者数量的增加 也应当修改失业保险制度的有关规定 把在这些部门的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失业保险实施范围 二 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和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是在国家法律或政府行政强制的保证下 集中建立起来的 用于化解失业风险 进行失业者收入补偿和促进再就业的专项资金 1 筹集失业保险基金的内容一是资金来源 雇主和劳动者共同缴费失业保险费是失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 有的国家政府还给予适当补助 少数国家实行的是雇主单方付费制 我国实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缴费的方式 二是筹资方法 主要有三种 1 征收失业保险税 如美国全国失业保险税率平均为2 7 2 按工资一定比例征收失业保险费 这种方法是最主要的筹资方式 3 按固定金额征收 即不论参保人的收入高低 一律按一个固定金额征收 我国实行的是第二种 三是确定合理的缴费比例 对一定时期内的失业风险作出合理预测 所筹集的基金以满足需要为原则 不要求大量积累 2 失业保障金的使用 失业保险待遇与促进就业支出构成了失业保险基金的主要用途 其中 失业保险待遇一般包括失业保险金 失业补助和附加补助金 如医疗补助金 丧葬抚恤金等 它是维持失业者失业期间基本生活的最主要的来源 是构成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的最大部分 促进就业支出又可细分为开展职业培训方面的支出 抑制失业及开发就业岗位 职业介绍等各种支出 这部分的支出在失业保险基金中的比重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其原因在于变消极的失业生活保障为积极的促进就业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失业者的生活和工作问题 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三 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待遇是指参加了失业保险的失业者在失业期间应当享有的失业给付项目水平和期限 1 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条件领取失业保险金或各项补助金均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1 失业者必须处于法定劳动年龄范围以内并具有劳动能力 2 失业者必须在失业前就参加了失业保险并履行了相应的缴费义务 规定有最短缴费期限 3 失业是由于非自愿的原因造成的失业 失业者向失业保险机构登记失业并接受职业培训或职业介绍 不无理拒绝职业介绍所提供的合适的就业机会等 只有符合这三个条件 才有资格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2 失业保险给付的项目 1 失业保险金 2 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金和其供养的配偶 直系亲属的抚恤金 3 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 职业介绍的补贴 4 与失业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 3 失业保险待遇水平为使失业保险待遇既能确保失业者及其家属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 又不会形成 失业陷阱 各国失业保险的待遇水平一般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1 保障失业者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的原则 2 待遇水平必须低于失业者原工资水平的原则 3 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 4 失业保险待遇的领取期限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包括等待期和最长给付期 给付等待期就是失业后 必须等待一个时期 才能领取到失业保险金 等待期的长短 取决于各国所实行的就业政策 以及失业保险基金的规模和财政状况 失业保险金给付期上限足以使大多数失业者在重新找到工作前不至于过多减少收入 期满后只有很少一部分难以安置的失业者才被转去领取失业救助 因此 给付期上限是变动的 国家可根据失业的严重程度和平均失业时间加以调整 国际劳工组织第44号公约规定 失业津贴的给付期每年至少156个工作日 26周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少于78个工作日 13周 自从国际劳工组织第102号公约通过以来 很少有国家的最长给付期超过26周 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由于失业率上升 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都不同程度延长了最长给付期 当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界满 还未找到工作就转入失业救济 领取救济金 5 不在失业保险范围内的人员有哪些 1 无正当理由自动离职者2 因过失而被革职者3 直接参与劳资纠纷而罢工者4 拒绝接受为其提供适当工作者5 故意失掉就业机会者6 拒绝接受职业训练者7 不在职业介绍所等有关机构登记寻找职业者和拒绝职业介绍所的安排者 6 失业保险基金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一直实行基金制 在基金来源上采取用人单位缴费和财政补贴的方式 一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二 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 三 财政补贴 四 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三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一 我国失业保险政策的演变1 失业保险的初创阶段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始建于1986年 当年配合国营企业用工劳动合同制的实施 国务院颁发了 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对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 筹资和组织管理等都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为失业保险勾画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这是我国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初期试验 2 失业保险的改进阶段1993年5月国务院颁发了 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 同时废止了1986年的 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新 规定 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扩充和完善 扩大了实施范围 从 四种人 扩大到七类九种人员 调整了失业保险待遇的参照系数和水平 由原来的按照工资收入改为参照救济水平 对一部分失业人员的救济内容也有所增加 将基金省级统筹改为市 县统筹 同时 将交费基数由企业标准工资改为企业工资总额 并允许费率在一定幅度内浮动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3 失业保险的完善阶段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 失业保险条例 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从此 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大幅度增加 失业保险金征缴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因失业保险制度而得到了基本保障 同时 失业保险提供就业培训和服务的作用得到逐步发挥 促进再就业的功能逐步显现 我国失业保险与世界失业保险发展趋势开始接轨 2007年11月5日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政策出台 国家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 自谋职业 为再就业创业者提供相关专业培训和便利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联合有关部门 简化程序 提高效率 为劳动者自主创业 再就业 自谋职业提供便利和服务 同时监督企业与就业人员签订相关劳动合同 维护就业者利益和相关权益 二 我国失业保险的主要内容 1 失业保险实施范围覆盖城镇的企事业单位职工金其中城镇企业是指国有企业 城镇集体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城镇私营企业以及其他城镇企业 2 失业保险基金来源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 缴纳失业保险费 职工按本人工资的1 缴纳失业保险费 加上地方财政补贴 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收入和其他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资金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3 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范围失业保险金 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 丧葬补助金 抚恤金 职业培训补贴 职业介绍补贴及国务院规定或批准的与失业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 4 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 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政府确定 5 失业保险金领取的条件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这三个条件应同时具备 6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按不同情况最长为24个月 最短为12个月 农民合同制工人连续工作满1年的本单位已缴纳失业保险费 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 据其工作时间长短支付一次性生活补助 7 将职业介绍 职业指导和就业咨询列为失业保险支付的项目其目的在于沟通劳动力的供需信息 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为促进就业减少失业发挥重要作用 8 失业保险工作的主管部门为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完善失业保险金的监督管理体制 明确规定失业保险金由劳动 财政 银行三家相互监督制约 共同管理 7 失业保险的主要功能 1 有利于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2 有利于促进失业者的再就业3 有利于企业完善经营机制 提高经济效益4 有利于建立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5 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6 有利于实现稳定经济 稳定社会的目标 国外失业保险制度自20世纪初形成到现在 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 目前 世界上已有 多个国家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 各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改革也从最初的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 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到促进就业等方面 改革所奉行的基本理念是 摆脱以往那种不断提高保护水平为基本目标的传统做法 消除实施过度保护和过高福利政策所导致的负面影响 以便降低失业保护整体水平 实施积极的失业保护政策和最终建立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促进再就业功能的新制度 国外对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措施 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调整和改革制度的设计 二是调整和改革基金使用的方向和方法 四国外失业保险的改革 国外失业保险制度 国外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经验 1 失业保险逐步向多重保障发展 建立了复式保障模式2 普遍强调失业保险的给付条件3 给付标准方面4 把促进就业作为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 我国在建国初期实行过短暂的失业救济制度 1950年 政务院发布了 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 保障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失业问题 但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 失业救济制度被逐步取消 20世纪80年代中期 为适应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劳动制度的重大改革 保障职工失业后的基本生活 国务院1986年7月12日颁布的 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 随后在1993年5月颁布 国有企业待业保险规定 则扩大了口径 并将原有法律中在实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改革 加强了制度化建设 直至了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 失业保险条例 首次将普及面扩大到非公有经济 把私有经济和外资经济纳入其中 五中国失业保险的发展历程 二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 一 目前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1 失业保险的覆盖面比较狭窄 2 失业保险基金来源渠道短期单一 金额偏少 保障水平低 3 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缺乏有效监督机制4 失业保险对于保障和促进失业者再就业的功能发挥不明显 二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对策1 树立全民的失业保险意识 提高全民参加失业保险的责任意识和权利意识 提高失业保险的普遍性和覆盖面 2 失业保险基金要多渠道筹集 加强监管 合理有效使用 3 要坚持就业优先和就业保障的取向 4 要明确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责任 主要可以通过突出基业导向 完善培训体系 建设就业信息网 合理扩大使用范围等措施 使就业者获得政府支持下的就业保障 2010年10月28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位居榜首 表明对我国制定 社会保险法 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的高度认可 论坛成员认为 该法的颁布 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开始由长期试验性状态走向定型 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阶段 社会保险法 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主体性法律 不仅规范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2010年1月由国务院发布的 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 它表明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与监督将开始进入规范化阶段 社会保险法 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实施 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社会保险法 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实施 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走向法制化的标志 社保30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