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试卷(期中).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试卷(期中).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试卷(期中).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试卷(期中).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调查八年级语文试卷(期中)命题人:欧阳勇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12分)1、按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默写古诗文。(8分,每空1分)(1) ,望峰息心。(2)以中有足乐者, 。(3) ,病树前头万木春。(4)人生自古谁无死, 。(5)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 。(6)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 。2、下面这段文字画线句都有语病,请依次改正。(2分)一个民族应该值得回顾的辉煌历史,它会稳定和提升现在的现实生活。人们通过对先人所经历的艰苦磨练和取得的辉煌成果的回忆,来升华和照亮现在的生活。民族的生活和个人的生活一样,是一种极为可贵的经验财富。这种经验财富,如果得到巧妙的运用,就会导致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相反,如果滥用或误用,就会导致空想、迷惑和失败。 3、仿写。要求与第一句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我们赞美大海的浩瀚,是否会想到江河奔流中的坎坷与执着?我们赞美_ _,是否会想到_ _ _?我们赞美_ _,是否会想到_ _?(只写出分句的前一部分不给分)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46题。(6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注释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妻子孩子。漫卷:随便卷起。白日:白天。纵酒:纵情喝酒。青春:意谓春光明媚。即从两句:想像中还乡路线,即出峡东下,由水路抵襄阳,然后由陆路向洛阳。 此诗句末有自注云:“余有田园在东京。”(指洛阳)。巴峡:四川东北部巴江中之峡。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襄阳:今属湖北。4、这首诗的前两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愿?(2分) 5、根据提示找出诗中相应的词语。(2分)表现时光的美好: 表现行程的快速: 6、后代诗论家很推崇这首诗,赞其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这首诗与课本中学过的春望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12分)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7、用“/”画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正确停顿。(1分)先 生 不 知 何 许 人 也,亦 不 详 其 姓 字8、解释文段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许: 辄: 俦: 9、说说文段中画线的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意思。(2分) 10、“亲旧知其如此”中的“此”指代的是: ; 。(用原文回答) (2分)11、“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2分) 12、说说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16分)儿子的鱼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A)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一秒钟后,孩子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住鱼网向那孩子走去。(B)“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鱼网。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C)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D)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13、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漩涡( ) 战栗( )14、整体感悟: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叙述了“儿子”捕鱼的故事,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方框里把“儿子”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2分)拉锯战与鱼周旋捕鱼成功 15、品析语言:在“儿子”与鲑鱼搏斗的过程中,文章对父亲进行了多次精彩描写,请从文章、四处中任选两处,并结合语境作点赏析。(4分)我来赏析( )处: 我来赏析( )处: 16、问题探究:(4分)小说以“儿子的鱼”为标题有什么含义? 我的理解: 你认为小说中的儿子是怎样的一位男孩? 我的分析: 17、生活体验:生活中,你捕到过自己的“鱼”吗?请写出你“捕鱼”的经历和感受。(4分)我的经历: 我的感受: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14分)寂寞女儿心女儿上学以后,正式从母亲那里搬进我们这边的小家。感情上的疏离,使她对我和她爸爸从没有亲昵的举动,有时她爸爸抱她,她表情别扭极了。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100分至少跟我没有照过面,经常会让我们在不及格的卷子上签名,要不就是留堂,午餐守着饭和菜等着迟迟不归的她。我这样一个爱面子的人,常常被老师叫到学校去听证,全是说她不好,等我青着一张脸回到家,当然要对她大发脾气。她渐渐变得落落寡欢,从不主动与我们交流,能在自己的房间里呆很久,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玩,上学、放学都是闷闷的。成绩还是不好,留堂照旧,老师的埋怨也照旧,我们不知道她心里想什么,老师说她表扬、批评都那个样子,晚上我和她爸爸自嘲道:“荣辱不惊”啊。一天临近放学前,突然降下暴雨,狂风怒吼,粗粗的雨柱被吹得横扫万物,闪电雷鸣更是不在话下。等了好一会儿不见雨停。我便拿了一把伞又撑着一把伞到学校去。走至立交桥时,我停下来看车,再过两条马路便是女儿的学校,陡然间,我发现女儿正在雨中狂奔,她好像一点也不怕雨,在雨中展开长腿长臂,像小俊马一样扬蹄飞跑,(批注:比喻贴切,生动形象地写出女儿在雨中自由自在的情态)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快意,背上是硕大无比的书包,她仍然轻盈地腾空飞跃。我在马路的这边大声喊她的名字,但哗哗的雨声淹没了我的声音,她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只知道在雨中酣畅地奔跑,那一瞬间,我呆住了,她这种举动,分明是压抑已久之后的借题发挥,她心里一直不愉快,因为永远受到责难与批评,可是她说不出,她还没有能力描述心中的感受,所以只好无奈地接受寂寞童年,今天因为大雨改变了整个世界,汽车、行人、街道都失去了往日的秩序,她于是趁着乱也舒缓一下沉闷的心情。我停止了叫喊,在雨中一直等到她发现我,跑过来,雨已经打湿了我整条裙子,她更是落汤鸡一般。我说,这么大的雨,怎么不躲一躲再出来呢?她说,躲了,看它不会停,又怕你们等着急我拉着她的手回家去。教育子女的道理,谁讲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能做到一半已属不易。我自封潇洒之人,也颇同意无为而治,但真正见到60分,照样勃然大怒。社会发展到今天,竞争意识深入人心。孩子学习不好也是很实际的问题,但是想到她以那样压抑的心情度过人生初游,也是一件令人悲情的事。毕竟,我们除了希望她好以外,还附加了许多诸如我们的意志、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期待、我们的面子,我们其实也很看重这些,而一颗小小的童心又怎能装得下这一切呢?现在我们的情况有所好转,只是我必须经常地说服自己,也很累,也很想在雨中奔跑。18、解释文中的加点的词语。(2分)落落寡欢: 勃然大怒:19、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叙事的主要内容。(2分) 20、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自然段中“借题发挥”一词。(2分) 21、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3分) 22、文中的女儿也许就是你,也许是你身边的同学,读了本文后,你一定有所思考,想对老师、家长倾诉倾诉,沟通沟通。那就请你给老师或家长写一句话。(不超过30字)(2分)2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把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及时地表达出来。参考文中示例,在原文中,对词语、句子、段落、文章结构、特色等某一方面进行批注。(3分) 四、写作(40分)24、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感悟作文。一天,父亲同我去公园,他指着园内的两棵树问我: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树吗?我一看,高大的是白杨,显得十分矮小的是银杏。父亲说:这两棵树是同时栽下的,栽下时都一样高。它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到后来,为什么白杨长得高大,而银杏却生得矮小呢?父亲见我回答不上来,接着说:孩子,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这诗一般的语言,像一道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要求:1、自拟题目,文体不限。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出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参 考 答 案一、积累与运用(12分)1、略 2、在“应该”后加“有”去掉“现实”“照亮”和“升华”对调“导致”改为“促进” 3、略二古诗文阅读(18分)4、听到胜利消息后的喜悦心情。回乡的急切心情。5、白日、青春穿、下、向 6、本诗轻快、喜悦;春望沉郁。 7、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8、略 9、略10、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1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2、言之成理即可。如:陶渊明的“不慕荣利”,宁愿淡泊自处,甘于贫穷,表明了他不求宦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也表现了他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以及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就这一点来说,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但是他这样不问世事的隐居态度,也有消极避世的成分,尤其是想回到过去那种小国寡民的状态里去,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三、现代文阅读(30分)13、漩涡(xun ) 战栗(l) 14、沉入深水区 拖入灌木丛(2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 15、示例:A这句生动的描写表明这位父亲不但时刻关注着儿子,而且做好了随时救援儿子的一切准备,体现了父爱的深沉。B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尊重,注重对孩子的独立性格的培养。C父亲终于忍不住高声叫出了儿子的名字,这是情不自禁的担心,又一次点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D因为父亲这时清楚地知道,儿子已经精疲力竭,用尽了最后一点力量。父亲对儿子垢那种特殊的关爱,至此表露得淋漓尽致。(4分,任选两句,每句2分,意近即可)16、表明这是儿子的劳动成果;强调这是父亲对儿子的尊重、肯定、欣赏。(2分,每点1分,意近即可)是一个沉着坚毅、倔强勇敢的小男孩。(2分,意近即可)17、示例:经历:爸爸教我学骑自行车时,看到我摔倒了,他也不扶我,而是让我自己站起来。渐渐地我从跌倒中掌握了要领,学会骑车。(2分,事例要扣住“独立”的含义,表意清楚即可)感受:在生活中要学会独立,学会克服困难,战胜自己。(2分,答题扣住“独立”和“战胜困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