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贤文化建设促进区域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摘要)近年来,我区文化建设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着力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奉贤文化的建设水平和影响力;紧紧把握文化发展的有利时机,基本建立了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注重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开展“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主题实践活动,丰富拓展了“贤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贤文化”建设,促进区域文化发展,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出如下意见: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贤文化”为引领,着力增强文化传承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区人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发展目标。 以更开明、更大气、更具创造性的思路,在全区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巩固提升全国文化先进区创建成果。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实现文化理念先进、文化设施齐全、文化事业繁荣、文化市场规范、文化特色明显、文化生活丰富的发展目标,为打造“三区一基地”、建设现代化滨海新城,提供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智力保证。主要任务(一)发挥“贤文化”引领我区文化建设的作用3、深化“贤文化”的理论研究。“贤文化”是弘扬“敬奉贤人、见贤思齐”历史文明、凸现滨海新城人文特色的地域文化。“贤文化”的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具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奉贤人民加快“三区一基地”建设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取向。要加强“贤文化”理论的总结和研究,建立“贤文化”研究会,编辑出版“贤文化系列丛书”、“贤文化乡土教材”,通过研究推广“贤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到礼仪之邦、贤达之地人民的风采。4、加强“贤文化”的传播实践。要把倡导“贤文化”的价值观念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敬奉贤人,见贤思齐”主题实践活动,多渠道、多形式挖掘、树立和宣传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新时代贤人,发挥“感动奉贤”等先进人物的引领示范作用,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贤文化”,发挥中小学校主渠道教育和“两台一报”、“言子讲坛”、“宣传大篷车”、“企业文化”载体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加强“贤文化”的渗透提升,把“贤文化”建设纳入区域发展战略,在各领域体现“贤文化”的价值取向。(二)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5、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区、镇(开发区)、村(居)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在南桥新城规划建设一批多功能的现代化文化设施,实施区博物馆搬迁工程。完善各撤制镇社区的文化活动分中心建设与管理。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镇,可增设1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居)文化设施建设要满足群众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需求。不断提高农村有线电视和广播的入户率,到2015年力争达到90%以上,积极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6、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发挥公共财政在公共文化事业中的主渠道作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公用经费一般每年不低于35万元,同时要保证每年的活动经费,至少要为群众免费提供12场展示展览、100部数字电影、100场群众文艺演出、100种可阅读的报刊、1000种新书、3000课时培训讲座、100000小时上网服务以及指导群众健身锻炼和团队活动。农家会所的文化活动经费每年不低于5万元,确保正常运转。7、推进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加强群众文化创作。注重发掘“贤文化”底蕴,创作更多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着力加强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等方面精品力作的创作生产。进一步丰富公共图书馆藏书量,镇级图书馆“一卡通”外借联网系统实现全覆盖,加速推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利用。完善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机制,整合市、区、镇三级资源,实行菜单式按需配送服务,探索“文化扶贫”机制,将文化服务和产品配送到各个公共文化服务网点,并逐步提高对来奉务工人员的文化服务水平。8、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菜花节”、“赶海节”、“风筝节”特色活动等载体,广泛开展健康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文化指导员和志愿者,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指导和服务,积极培育群众文化活动辅导员队伍、群众文化活动骨干队伍和群众文化活动团队。9、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实施庄行、青村等历史老街保护开发,做好“农垦知青文化”回顾总结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网络和长效机制,定期命名、公布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基地和传承人,制定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推进优秀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10、扩大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兄弟区县、长三角城市群以及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承办全国性、国际性的文化活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展示奉贤形象。积极实施“走出去”工程,挖掘和创新滚灯、山歌剧等具有奉贤特色的历史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及其各类文化产品,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交流合作,充分展现“贤文化”魅力、提升“贤文化”影响力。(三)加快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体系11、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形成“一核、两带、多圈”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一核”就是以南桥城区为核心,建成一批较高标准的文化设施,形成具有较强带动力和辐射力的文化产业聚集区。“两带”就是南部沿海岸线形成海滩休闲、会展会务、创意文化带,中部沿金汇港形成人文旅游、自然风情、游艇运动的集散地。同时,逐步打造奉城兰博拉大街休闲文化圈、庄行潘垫农耕文化圈、青村申隆生态园旅游文化圈等“多圈”的产业分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新基地、文化产品制造基地、文化服务集聚基地。奉贤文化产业近期发展重点是文化旅游业、会展节庆业、文化博览业、休闲娱乐业等。12、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根据国家和上海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规定,落实有关土地、人才、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多种所有制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积极培育一批具有成长空间和资本实力的民营文化企业,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规范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 13、进一步规范文化行政许可。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严格办事程序,强化服务意识,争创文明窗口。依托区政府“一门式”服务窗口,推行文化行政事务受理向镇、社区行政事务受理窗口延伸。编制文化行政许可审核手册,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14、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监管机制。充分发挥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的协调职能。整合区域执法力量,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建立高效、透明的市场监管机制,继续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盗版侵权等非法行为,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继续探索各方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 15、充分发挥文化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区印刷协会、文化经营者联合会等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这些行业协会“自我管理、自我维权、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作用,形成有利于促进文化服务、活跃文化市场、规范行业发展的氛围,积极支持和配合文化行政监管部门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工作。行业协会要结合本行业具体情况,承担行业管理、技术推广、信息交流、经营指导、培训咨询、维护权益等服务,确保行业协会健康发展。 (五)建立有效的舆论引导体系 16、加强传统媒体建设。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区广播、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阵地意识,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努力营造敬贤、齐贤的舆论氛围;要积极推进新闻改革,创新报道方式,打造品牌栏目,在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中形成社会共识。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把握舆论传播规律、有效引导社会关切的能力。 17、重视新媒体建设。加强网络媒体建设和管理,增强网络宣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政府门户网站和各部门网站要强化网络管理的责任机制和队伍建设;要引导社会网站文明办网;要重视新型媒体建设,研究利用手机、社区电子屏等新型传媒平台,加强信息发布和形势任务宣传,传播健康有益信息,引导社会舆论,使之成为传播主流舆论的新阵地。 18、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区、镇两级政府要加强新闻和信息发布工作。不断完善新闻发布制度,适时建立区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机制;建立健全舆情分析研判机制。整合全区各种宣传资源,努力形成新闻舆论引导的合力,加强与区外媒体的合作与交流,拓宽对外宣传渠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树立奉贤良好形象。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19、加强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成立区文化工作协调委员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区域文化建设的宏观指导,注重与在奉高校、院所综合协调,推动形成大文化发展的工作格局;适时成立区文化艺术界联合会。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区、镇每五年制订文化发展规划,推进全区文化建设;每五年举办一届文化艺术节,展示文化建设成果。 20、加大文化事业投入的力度。区、镇两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加对文化事业的经常性投入,每年投入增幅应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重点用于支持群众文化活动、文化精品创作、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等。营造开门办文化的理念,完善鼓励捐赠和赞助的各项政策。积极创造条件,筹集各方资金,设立区“贤文化”发展专项基金,促进“贤文化”建设与发展。 21、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研究编制文化人才发展规划,着重围绕策划、导演、创作、新闻、文化创意等紧缺专业,面向全社会吸引集聚人才。创新文化人才引进机制,聘请高层次高素质的文化人士为我区文化事业发展出谋划策;加大优秀文化人才的引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辽宁鞍山市立山区教育局面向应届毕业生校园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凌晔进出口有限公司招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赤峰龙韵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所属子公司员工招聘2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湖南常德津市市人民医院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5月广西悦桂田园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3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北巴东县溪丘湾乡人民政府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11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省能源集团西北(甘肃)有限公司招聘1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江苏句容市教育局所属学校招聘紧缺教育人才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北京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第一批工作人员招聘(第2号)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三亚市直属学校赴高校面向2025年应届毕业生招聘8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心理处方手册
- 2025年常州市规划馆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烟花爆竹考试题及答案
- 液压机搬迁改造工程方案(3篇)
- 特殊人才考核管理办法
- 压砂地欧李品种筛选与灌溉定额优化研究:基于生态适应性与水资源高效利用
- 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培训测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北森人才评估试题及答案
- 海尔现场6S管理课件
- ULK1:细胞代谢调控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自噬与糖代谢的分子机制及功能解析
- 智能交通诱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