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2.doc_第1页
语文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2.doc_第2页
语文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2.doc_第3页
语文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创名县 我们怎么办语文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临洮县连儿湾小学 李小刚)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人、生动活泼的人、有尊严的人,学生身心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是新课程体现出的突出特点。学生与教师只有年龄、对知识掌握多与少的差别,在人格上是绝对平等的,所以教师不能随意责骂、谴责、讽刺学生,要改变以往命令式的、生硬的教育方法,要用商量、激励性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如“你同意吗?你还有什么补充”等等。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些都是新课程所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而不是教师单方的输出和学生单方的接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面对新课程,我们应该积极应对。教师只有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自己教学,才能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实现与新课程的一同成长。那么,如何实现语文教师与新课程的一同成长,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多读书,拓宽视野。新课程标准指出:“好的教师是学生可信任的人,是拥有专业力量的值得尊重的成人。这种教师的权威不是外部强加,而是内在养成的;不是靠制度的力量确立的,而是通过教师的教学风格树立起来的。”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连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必读作品都没有读过,你怎么指导学生读书。读书不仅是提高自我的需要,也是教师的职业需要。这种“内在养成”的重要途径就是读书。要我们读的书很多,我们可以有选择地读。(1)读跟自己专业相关的书,帮助自己提高学科教学能力。如老一代教育家叶圣陶、张志公、吕淑相的语文教学理论要去看,魏书生、于漪,钱梦龙的教学思想我们也要熟悉,新生代教育家韩军、李镇西等人的教学风格我们更要学习。这样博采众长,从中汲取适合我们的教学艺术,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丰富我们的教学理论,增强我们做一个学者型教师的底气。(2)读艺术性强的相关的文学作品。现在的学生知识比我们老师丰富,互联网上的信息,学生掌握的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读书,就很难在知识拥有量上超过学生,也很难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学的本质实际就是一种沟通。新课程标准所列学生必读书目,教师要心中有数,哪些作品我们已经读过,哪些作品我们还没有涉猎,计划在什么时间读完这些书,应该有全盘考虑。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让我们与众不同,才能适合新课程发展的要求,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语文教师。二、多钻研,技高为师 教师要教出成绩,要教活学生,如果仅仅是照搬别人的东西,而没有自己的教研成果,是难办到的,我们也很难成为有个性的语文教师。有特色,才有成绩。要教出成绩来,语文教师应做好:(1)、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意蕴,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深入领会文本的丰富内容。一位评论家说,欣赏画家的画“重要的不是画什么,而在于怎么画。”语文教学也是如此,重要的是在于怎么写。只的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开发。 (2)分析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组织教学。语文教学实质就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作为教学的主体对象的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有那些求知的欲望,教师必须了解,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组织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求知的欲望走进文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马卡连科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只有两条,最多的去要求学生,最多地去尊重学生。语文教学就是在要求与尊重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度”,是语文教学成功的标志。 (3)教师课前备好课,采用适当的教法。语文教师必须得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别人的东西再好,那是适合彼时彼地的情境,而此时此地的情况不同,学生基础不一样,适合别人的东西未必适合自己。现代教育技术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技巧,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多媒体课件制作,最重要的是教学语言的选择。诵读是一种非常实在的教学方法。一位专家说,每教一篇课文至少要读三遍。通过诵读体悟,阅读鉴赏。这一点正如“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不同的文体采取不同的方法,恰到好处地运用教学方法,把语文课上成充满语文味的课。 三、多积累,海纳百川。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生方式”“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教育观念”等,这样,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就更加高了。要教好学生就必须教师有水平,有一桶水。为此,教师应努力去积累:(1)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一般教师都会的这样的体会:刚走上讲台,努力教学,却成为课堂奴隶,课堂成为“满堂灌”;教学久了,会稍微理解学生,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引领他们走进课文,尽量把跟作品相关的东西介绍给学生,不囿于课本;到一定的层次,知识积累比较丰厚,教法上也比较自如的时候,不仅自己走进文本,而且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编者对话,与文本作者交流,师生沟通是那样的自然融合。这是语文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如果没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是很难达到这种境界的。(2)积累典型的课案。特级教师的课案,均凝聚了他们多年的经验积累,也闪耀着他们智慧的光芒,对我们启发很大。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的课案设计,闪烁着教者的睿智,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的教学经验,给人启迪。从他们的教学体会和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大的启发,帮助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积累他们典型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入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等杂志上介绍的教学个案,也很有实用性,语文教师不能不读。我们身边的一些老师的课堂教学也每每有闪光的地方,也是我们应该借鉴吸收的。另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